高三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4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全国通用.ppt_第1页
高三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4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全国通用.ppt_第2页
高三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4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全国通用.ppt_第3页
高三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4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全国通用.ppt_第4页
高三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4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全国通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 42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 国家政策之一 重农抑商 朕 雍正 观四民 指士 农 工 商 之业 士之外 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苦于器用服玩 争尚华巧 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 大清会典事例 1 含义 是一种限制打击工商业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政策2 原因 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必然产物 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 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商鞅姓公孙 卫国贵族 又称卫鞅或公孙鞅 秦孝公六年 即公元前356年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变法令下达后 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 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 但无人响应 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 有一人应募 即获得五十金 以此来取信于民 当时太子犯法 商鞅刑其师傅公子虔 公孙贾 商鞅执法敢于不避贵势 在秦国震动颇大 这是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 秦国百姓家给人足 国势蒸蒸日上 商鞅的两次变法 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 商鞅变法中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有重农抑商的政策 文化专制和严刑酷法 西汉 休养生息 政策 汉高祖 十五税一 文景之治 时期的 三十税一 等等 东汉光武帝的 休养生息 政策唐代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之治 明初的 休养生息 政策清初的奖励垦荒政策和赋税制度改革等 4 历代 重农抑商 政策的具体表现 劝课农桑 轻徭薄赋 奖励垦荒 兴修水利 1 沿袭 重本抑末 理财思想 2 推行打击富家大贾 发展商业的政策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3 歧视商人 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4 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管理 参考材料 积极作用 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经济上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 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 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 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 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5 评价 双重作用 永乐二年 禁民下海 时福建濒海居民 私载海舡 同 船 交通外国 因以为寇 郡县以闻 遂下令禁民间海船 原有海船者 悉改为平头船 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卷二十七夷货非衣食所需 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 夷虽欲窥伺我也 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卷七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二 国家政策之二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1 原因 1 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的统治 2 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 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3 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2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3 含义 1 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 即 片板不得下海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郑和下西洋 2 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 不是禁绝 对外贸易 即只准在 公行 中进行 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禁海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结果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1793年 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系 派马戛尔尼访华 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戛尔尼 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 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 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 后来有条件的答应 他的条件是 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 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 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 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 乾隆帝很不高兴 接见以后 就要他离京回国 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 乾隆帝的回答是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情景设问 阅读以上故事 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乾隆帝如此傲慢 统治者的傲慢态度给中国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磁器 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 俾得日用有资 并沾余润 梁廷楠 粤海关志 卷23根据材料一 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 这一时期 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产生了什么后果 中国物质丰富 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 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 闭关政策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1 古代统一王朝的经济发展重心一般集中在首都周围及少数重镇 2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转移 由黄河中下游到江南 唐后期 扬一益二 南宋 苏湖熟 天下足 明清时期 湖广熟 天下足 当今的经济特区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 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四 重点把握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 1 概况 时间 地点 部门 特征 时间 明朝中后期地点 江南地区某些手工业部门标志 机户 雇佣 机工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机工 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 领取工资 机房 早期的手工工场 概念不要混淆 思考 欧洲14 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也差不多 试分析产生的条件 但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 而中国却一直萌而不发 试分析原因 条件 产生的原因 制约因素 政治 环境 资金 资源 劳动力 技术 市场 手工业的长期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土地买卖和高额地租影响商业资本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经济 农民的无力购买 闭关锁国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 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 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 思想解放 历史警钟永远长鸣 结束语 明清 鸦片战争前 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 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 变异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 即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这种萌芽初露出中国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 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 但是 由于中国王朝的重农抑商 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 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在农耕经济结构的细小缝隙中迂回曲折地缓慢潜流 渗透 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 最终 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亡 请你谈谈 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对待我国古代经济文明的科学态度 1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审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和措施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 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 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 农业发展较为脆弱 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稳定了社会生产秩序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宋元明清之际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 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此时的封建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和 海禁 的政策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 阻绝了与海外进行商业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通道 结果制约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2 从文明史角度把握我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经济文明从本质上讲就是农业文明 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根本 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附庸和补充 为了保证农业的地位和生产的规模 防止手工业和商业对农业劳动力的侵夺 封建国家一直厉行 抑商 这是中国古代经济两千多年一直没有形成质的变迁的根源 3 对古代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关系的正确认识经济政策的推行 其目的就是发展经济 服务于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但是 某种经济政策的推行 其效果未必与统治者的初衷完全一致 究其原因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根本经济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 固本 来巩固统治 从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 这项政策在很长时间内确实起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 但是由于对农民的过分剥削 农民的处境极其悲惨 因此 重农 政策没有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处境 抑商 的目的是防止商业对农业的冲击 但是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交换的扩大 商业自身的发展常常会突破经济制度的制约 发展很快 重要的商业都市和商帮的出现 就是典型的例证 2004全国卷 19 图5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其上部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中部文字为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 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使用 转卖兴贩 别有加饶 请记白 从该 印记 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 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 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 广告c 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 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 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 26 08年高考历史单科广东 13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资料来源 汉书 食货志 居延汉简甲乙编 释文 注 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 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 粮食 与支出的差额 2分 2 据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冬天农闲时 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 结合问题 1 的计算结果 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分 3 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 根据材料好问题 2 中的信息 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3分 4 有人认为 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据问题 3 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5分 26 l3分 问题 l 计算村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 粮食 与支出的差额 2分 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 283 406 2300 4918 2732 300 2439 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 283 406 4918 2732 300 139 2 3分 从问题 l 的两计算结果看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 粮食 与支出的差额为负增长 西汉农民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主要是为了 维持基本的家庭双活需要 农妇纺织 一户程度上可解决农民全家的穿衣问题 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 换取粮食把农妇纺织的各种织物用以换取一定数量的粮食 已补充自家吃饭或上交上缴实物的不足 把农妇纺织的各种织物皇到市场上销售 卖得货币用来缴纳国家的各种货币形式的税赋 开支 总之 为了基本维持生存 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 西汉农民以至于后世小农家庭 都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 3分 从材料中得知 西汉的赋役政策以上交实物和货币为主 为了求得更多实物 如很食 和货币 小农家庭积极开垦荒地 精耕细作 希望能收获更多的农作物 这为西汉商业繁荣提供了原料和商品 耕织经济形式下的部分农产品不得走向市场 以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了西汉商业繁荣 耕织经济形式下的部分手工织物 也得以进入市场 这也推动了西汉商业繁荣 4 5分 此观点不成立 理由 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 而西汉时期的商业繁荣依然受限于重农抑商的国策下 发展程度有限 未能萌发出资本主义的幼芽 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在手工也上要出现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而西汉时期依然是耕织结合 生产中未出现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要以扩大再生产为发展动力 而西汉的商业繁荣主要是为了缴纳赋税和维持基本生活 并未能起到扩大再生产的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 而西汉的商业繁荣和耕织经济形式仍是以缴纳赋税和维持小农的基本生活为主要目标的总之 西汉商业繁荣并不能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关中 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渭河流域一带 平均海拔约500米 所以有渭河平原 渭河谷地 关中盆地 关中平原等称呼 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 向南则是陕南山地 秦巴山脉 为陕西的工 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地区 富庶之地 号称 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 始于战国时期 一般认为西有散关 大散关 东有函谷关 南有武关 北有萧关 取意四关之中 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 四方的关隘 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 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 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 东汉王景治黄 黄河在河套平原 两汉之际 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 公元69年 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采取河 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 使河不侵汴 各安其道 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后人因此赞扬说 王景治河 千载无患 翻车 这也是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 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筒车 农业动力人力 畜力 自然力 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国有 西周叫井田制 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瓦解标志 初税亩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所有制 屯田和均田制 地主所有制 农民所有制 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 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依附于他们 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春秋形成战国确立 明清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瓦解原因 铁犁牛耕 私田出现 战争频繁 怎么确立 封建经济发展和各国变法运动 拓展了解 古代中国重要的赋役制度 西汉 编户制度 北魏 租调制 隋唐 租庸调制 唐朝中期 两税法 明朝 一条鞭法 清朝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趋势 税时 税形 税种 税标 人头税最终废除 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思考 从材料归纳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 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 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 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 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 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 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 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 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 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 往往见玄孙 我国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 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封建社会 它的成长发展具备了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 形成 1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精耕细作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 时间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地位 3 成长原因 有利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铁犁牛耕的普及 生产技术的提高 生存需要 统治者重农政策 规模小 条件简陋 简单再生产 难抵天灾人祸 不利 推动精耕细作发展 封建王朝主要财源 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之一 拓展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具有三种社会属性 即封建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小农经济 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4 影响 封建统治腐朽 剥削的沉重和社会动荡 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 日益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日益瓦解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 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由于特定时代 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很低 农民生活艰难 农村面貌落后 新中国建立后 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 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 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标签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衣 一件重48克 另一件重49克 不足一两 整件衣服握在手中 只有一个鸡蛋大小 把它折叠 禅衣用纱料制成 因无颜色 没有衬里 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 汉朝 技艺高超 丝绸之路 敦煌 古丝绸之路 起点 长安 西方 东方 马匹 皮毛 瓜果蔬菜 香料 药材 珠宝 音乐 舞蹈 宗教 丝绸 瓷器 漆器 铁器 冶铁技术 蚕种和养蚕技术 丝绸之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友谊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清代纺织图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高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 84千克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 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 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高58 3厘米 重近34 5公斤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四羊方尊 据考证 商人 或商业 的商 最初是个原始部落的名字 其部落位于今河南省商丘的南部地区 其部落始祖名叫契 因契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 契的第十代孙名叫王亥 公元前16世纪 王亥从事牧业而擅长经商 他的第四代孙子汤灭了夏 公元前1551年 又迁都于殷 故商又称殷 而商人仍自称为商 后来 周灭殷以后 周公 姬旦 告诉殷的遗民 要求他们继续经商 而殷商之人善于经商 周朝人便将从事这种行业的人成为商人 商人 商业的祖师 范蠡 陶朱公范蠡 2008海南 26 12分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平 汉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 高后时 为天下初定 复驰商贾之律 然市井之子孙 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材料二 工商杂色之流 假令术逾侪类 同辈之人 止可厚给财物 必不可超授官秩 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 同坐而食 旧唐书 材料三 古者官民一家也 农商一事也 商籍农而立 农赖商而行 求以相辅 而非求以相病 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 陈亮 龙川集 材料四 士之子恒为士 商之子恒为商 严氏之先 则士商相杂 严 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 然吾为舜工计 宜专力于商 而戒子孙勿为士 当今之世 士之贱也 甚矣 清 归玄恭 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12分 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 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 工商皆本 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 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 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 重农抑商 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 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 逻辑严谨 26 12分 评分标准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采取分项评分办法 分项评分项目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11 12分 要求 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 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 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 并作出总体性评价 文字通顺 逻辑严谨 第二等 7 10分 要求 观点正确 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 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 文字通顺 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 4 6分 要求 观点基本正确 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 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 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 0 3分 要求 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古代货币的发展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五铢钱 商帮 伴随几百年 商品经济的发展 到明清时期商品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