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1011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13《人琴俱亡》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金榜学案】1011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13《人琴俱亡》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金榜学案】1011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13《人琴俱亡》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金榜学案】1011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13《人琴俱亡》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金榜学案】1011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13《人琴俱亡》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月余亦卒 2 便索舆来奔丧 3 便径入坐灵床上 4 弦既不调 答案 1 死 2 轿子 3 一直 4 协调 2 翻译下列句子 1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译文 2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 答案 1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 子敬的 消息 2 于是痛哭了很久 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 子猷 也死了 3 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 1 引恸绝良久 2 子敬速好琴 3 便径入坐灵床上 4 何以都不闻消息答案 1 因 恸绝良久 2 子敬 速好琴 3 便 径入坐 灵床上 4 何以 都不闻消息4 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 掷地云 子敬子敬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阅读全文 回答5 8题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子猷 子敬俱病笃病重b 语时了不悲结束c 因恸绝良久很d 子敬素好琴向来 解析 选b 了 在句中的意思是 完全 6 翻译下列句子 1 便索舆来奔丧 都不哭 译文 2 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 译文 答案 1 子猷 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 一路上都没有哭 2 子猷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 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7 子猷 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 你认为 琴不调 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可从琴和子猷内心心情两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 一是子敬病了很长时间 琴放置久了 二是子猷睹琴思人 悲伤过度 不能调琴 8 人琴俱亡 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 了不悲 都不哭 后又写他 恸绝良久 这是不是矛盾 请作分析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感情的分析能力 不哭不悲是自己强行抑制自己的悲痛 恸绝良久是抑制不住的结果 答案 了不悲 都不哭 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 而并不是不悲痛 等到人琴俱亡 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 悲痛喷薄而出 所以 恸绝良久 故前后并不矛盾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9 12题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顾彦先平生好琴 2 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3 不胜其恸 4 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答案 1 弹琴 2 把 3 能承担 能承受 这里是抑制 控制 4 持 握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顾彦先平生好琴 及丧 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译文 2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译文 答案 1 顾彦先 顾荣 生前喜欢弹琴 去世后 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 2 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11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张季鹰的悲痛之情 请用原文回答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从文中张季鹰吊丧时的表现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即可 答案 不胜其恸因又大恸 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12 你能体会张季鹰说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这句话时的心情吗 说说你的体会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只要围绕张季鹰的内心悲痛之情回答即可 答案 悲痛之极 对逝者的哀悼 表现了张季鹰和顾彦先友谊深厚 知己去世 因恸忘情 二 阅读下文 完成13 15题 13 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 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14 翻译下面句子 吾今死矣 子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