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练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doc_第1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练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doc_第2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练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doc_第3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练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练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训练目标1.明内阁制:明代内阁制的性质、权限、作用;中西内阁制的异同。2.清军机处:清朝设置军机处的起因、作用;军机处的特点。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小题精练1(2016淮安一模)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2(2016扬中一模)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3(2016南京、盐城二模)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镃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b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4(2016宿迁二模)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时,“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也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明史记载:“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黄宗羲指出明朝“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材料表明()a六部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b宰相制被废除后,相权流向皇帝、内阁、六部、太监c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d后宫地位提高,分享一定的政治权利5(2017兴化质检)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与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从汉代以来,中国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读书人既不是皇帝的私人势力,也不是一个固定集团,因此这个政权是公开、开放的。而到了,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这种权力集中,也就成为了满族作为“少数人”却可以统治“大多数”的制度基础。”文中的应是()a分封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军机处7(2017泰州月考)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8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大题优练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期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答案精析1d根据“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可知内阁的票拟权要由皇帝的批红权来决定,内阁拒绝的仅仅是君主“主动下手诏、中旨”,所以不能说明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内阁牵制朝中大臣,故b项错误;明代内阁与近代内阁有着本质的区别,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可以看出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故d项正确。2b罢相的是明太祖,不是明成祖,故a项错误;都察御史的职责是监察职责,故b项正确;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皇权高度集中,政治并没有清明,故d项错误。3b内阁不是决策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可见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故b项正确;皇帝与内阁之间有矛盾,但不是材料的重点,故c项错误;清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故d项错误。4b根据材料中“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也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和“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可知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相权流向皇帝、内阁、六部和太监等,故b项正确。5c材料中,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不能得出低级别官员无权参与朝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属于皇帝的侍从,b项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与政事,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故c项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6d材料“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可知该机构是完全隶属于皇帝的私人机构,没有独立行使权力的可能,军机处的出现正是这一时期皇权专制发展的反映,故d项正确。7a依据材料“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奏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办事效率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着重强调军机处办理军政要务的职责,故d项错误。8a根据题意,关于军机处成立的不同年份,史学界均有各自的严谨的研究论据,说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同时说明军机处本身的成立也是一个过程,故a项正确。9(1)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