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1.3《张若虚 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1.3《张若虚 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1.3《张若虚 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1.3《张若虚 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1.3《张若虚 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鉴赏宝典烘托 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 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比如韦应物的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此诗用了烘托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 微雨 以外 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 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 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 天灰蒙蒙的一片 远处都看不真切 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 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 在船帆上 在鸟羽上 在天际 在大树上 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再如 琵琶行 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句 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 与 衬托 不同 烘托 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所以 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 衬托 不同 因为 衬托 是两种事物都写 课堂互动探究 艺术特色鉴赏 写作素材积累 第三课 基础自主学案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水波闪耀动荡的样子 宛转 曲折 芳甸 长满花草的原野 飞霜 这里指空中月色朦胧 流荡 水边的平地 月光明亮的样子 庇护 穷尽 承受得住 这里指月影移动 追随 摇荡情思 三 名句默写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月年年只相似 白云一片去悠悠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 皎皎空中孤月轮 人生代代无穷已 青枫浦上不胜愁 鸿雁长飞光不度 四 文学常识1 走近作者张若虚 朝代 扬州人 官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 张旭 包融合称为 其诗仅存两首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唐代 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 2 资料链接 春江花月夜 是乐府旧题 属于 清商曲 吴声歌 相传创自 乐府诗集 在唐以前收有隋炀帝的二首 为 张若虚完全突破宫体诗的樊篱 创为长篇歌行 而且消除了宫体诗的 猎艳 趣味 被称作 宫体短诗 陈后主 宫体诗的自赎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 这首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请概括各层大意 提示 全诗分两部分 开头至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为第一部分 依题目摹写春 江 花 月 夜的幽美景色 侧重描绘皓月当空 光照春江 天地空明的美妙境界 第二部分从描写景色转向感悟人生 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 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从 白云一片去悠悠 到 鱼龙潜跃水成文 为一层 写思妇怀人 第二层 写游子想家 2 阅读诗歌的前八句 分析诗人主要摹写了哪些景物 描绘了怎样的美妙意境 提示 诗人在前八句中依题目摹写了 春 江 花 月 夜 这五种事情 描绘出皓月当空 光照整个春江 天地一派空明的幽美 恬静的艺术境界 3 第二部分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月想到了什么 提示 思索了宇宙人生哲理 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 江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 一轮 孤月 永照春江 难道是在等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吗 4 诗题中的五个字 春 江 花 月 夜全文都点到了 但重点是 月 诗句中是如何表现的 提示 诗人从月升开始 继而写月下的江流 月下的芳甸 月下的花林 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 最后以月落收结 有主有从 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5 通读全文结合具体诗句思考 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名师点拨 上下结合 远近结合 如开篇四句 虚实结合 如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畔沙滩 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 无法区分 借事抒情 如 捣衣砧上拂还来 即景抒情 全篇都采用这种方式 由景入情 拟人 如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设问 如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互文 如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比兴 如 白云一片去悠悠 白云 飘忽 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 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 即游子 用典 如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映衬 思妇与游子的相思彼此映衬 6 诗歌的最后八句写了什么内容 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的 请简要分析 名师点拨 诗歌最后八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 主要用了衬托手法 诗人用 落花 江水 斜月 来衬托游子人生易老 盛年不再 故乡难回的凄苦 浓浓的海雾遮隐了落月 碣石 潇湘 天各一方 衬托了游子的迷惘和孤寂 加深了他的乡思 他思忖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 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 他那无着无落的绵绵的离情 伴着残月之光 洒落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细剖 深析 楼主 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 有人说这是一首离情诗 你同意哪种说法 沙发 哲理说 从 江畔何人初见月 到 但见长江送流水 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 年年岁岁 月亘古不变 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 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 宇宙无限 而人生有限 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 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 而个体的人生却如流水匆匆而逝 作者感慨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 板凳 离情说 从 白云一片去悠悠 开始 诗歌转入到了抒写离情 这其中 前半部分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 月光无处不在 玉户帘上是月 捣衣砧上是月 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 似乎想要安慰她 但是思妇见月 更增加了悲苦 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 又想把帘子上面的月光卷去 可是这恼人的月光 卷不去 拂还来 那无边的月光 笼罩着一切 鸿雁不可传书 鱼龙不可捎信 思妇只好托月光来遥寄相思了 后半部写游子想家 他梦见春花凋零 悲伤青春过半 归期未卜 梦醒时落月西斜 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东去长江水 春江花月夜将尽了 斜月藏入海雾中 天南海北 无限路途 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 他怅惘不知 这样的月夜中 有几人能幸运归去 而他只有看着落月 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三楼 上面分析得很好 但我认为这是一首抒情诗 抒发的是一种惆怅而甜蜜的感情 作者欣赏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内心充满甜蜜 对月发问引起哲思 甜蜜中又带着一丝惆怅 在这种惆怅情绪的推动下 不由想到思妇游子在这月下的相互思念 是既惆怅又甜蜜 可以说 这一惆怅而甜蜜的情感是诗歌潜在的推动力 也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所在 这种 哀而不伤 的基调 体现出初唐的时代之音 1 写景角度多变这首诗的景物描写 采取多变的角度 敷以斑斓的色彩 很有艺术效果 同是写月光 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 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 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 有妆镜台上的月光 有捣衣砧上的月光 有斜月 有落月 多么富于变化 艺术特色鉴赏 2 手法虚实相生这首诗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 写得迷离恍惚 气氛朦胧 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 忽此忽彼 亦虚亦实 3 韵律和谐优美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 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 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 含蓄 隽永 全诗共三十六句 四句一换韵 共换九韵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 平仄的交错运用 一唱三叹 前呼后应 既回环反复 又层出不穷 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4 景 情 理完美融合诗中的月亮不仅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 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 还引发了作者对茫茫宇宙与漫漫人生两者关系的探究与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 以下八句 使此诗在诗情画意中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因而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 月光均是统领全篇的神魂 人们之所以称赞此诗诗情 画意 哲理熔于一炉 也正是由于月光的内在贯通 拟人诗中多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如 不知江月待何人 把江月的照耀化为有情有意的等待 亲切而生动 再如 可怜楼上月徘徊 捣衣砧上拂还来 四句 把 月 拟人化 写月光偎依在思妇身旁 它要和思妇作伴 为她解愁 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 玉户帘上 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 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 可是月色 卷不去 拂还来 真诚地依恋着她 月光成了思妇思念之情的外化 形象生动 写作素材积累 随堂练笔请展开想象 运用拟人手法 将 可怜楼上月徘徊 捣衣砧上拂还来 四句改写成一幅100字左右的月下思妇图 1 课内素材开发 春江花月夜 中的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是如此的美丽 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 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 是谁站在江畔 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 光照春江的明月 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呢 恐怕已无人能说得清楚 毕竟 人的一生太短暂 太短暂了 人要和时间赛跑 终究是要失败的 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 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 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 而明月却年年相似 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 可能像世上的离人一样 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 不知江月待何人 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 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 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 可以年年长明不衰 诗人由仰望月光 到低头看到大江东流 这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 多么像消逝着的光阴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人生 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 诗人由时空的无限 遐想到了生命的有限 感到神秘而又亲切 表现出一种更深沉 更寥廓的宇宙意识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 人生短暂 哲理思考 时光 等相关话题作文中 2 鲜活素材速递旁听生 潜伏 校园实乃大学之幸读到报上重提北大旁听生的故事 不由感慨万分 这一群被称作 边缘人 的旁听生 有的年过六旬 有的在北大 清华等大学旁听十来年 有的为求得精神自由 生活落魄 这是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撑起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小半边天 前几年有消息称 北大拟限制非北大学生旁听 我还撰文为这群人 申诉 理由是 允许旁听恰是北大乃至于大学的精神传统之一 北大在历史上出过许多旁听名人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毛泽东 也有人称此说不正确 他参加了北大哲学研究会 并旁听课程 实际上 另一位早期中共领导人瞿秋白 也曾于1917年间在北大旁听 其他著名旁听生还包括沈从文 丁玲 柔石 孙伏园等人 蔡元培先生倡导 兼容并包 精神 北大规定 各学系有缺额时 均得收旁听生 说起来 这里所谓的旁听生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还有点不一样 其中 一部分旁听生是经过正式登记手续进来的 旁听生和选科生优秀者还可以转为正式生 一样发给毕业文凭 1921年后才不允许旁听生转为正式生 其他的才是什么手续也没有的旁听生 平民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救国理想的一部分 所以他主张 无人不当学 而亦无时不当学 希望人人都可以自由听讲 说实话 在大学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 有这么一群人不为文凭 不为名利 甘守寂寞 潜伏 于大学课堂 实乃大学之幸 这说明 中国的读书传统不灭 至今薪火相传 不排除部分旁听生也有功利目的 但其中更有许多 安贫乐道 之人 和那些在校园里混日子 混文凭的大学生相比 他们显得尤为精神可贵 比起那些沾着某某名校研究生之名 却从不到校上课的官员学生 这一群人的存在更是如同一座道德丰碑 大学课堂允许旁听 其实还有知识共享这么一个内涵 大学允许自由听讲 就是要把知识传播给每一个渴望新知的人 如果从这个角度讲 大学的旁听传统到今天不妨与时俱进 有所革新 借助互联网的便利 欧美一些名校早就把部分经典课程放到了网上 供全世界的人们自由下载 收看 近年来 许多欧美公开课还被热心志愿者翻译成中文字幕 为广大网民提供便利 有的网站还专门开设公开课频道 把这些经典课程整合在一起 广为传播 据悉国内有高校也在做这一项工作 遗憾的是似乎收效甚微 没有发挥知识共享的效果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 兴趣 人文精神 安贫乐道 知识共享 等相关话题作文中 想像张若虚 节选 庄晓明无疑地 那是扬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光 它不是人们所熟知的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的盐商之都 而是属于云蒸霞蔚 气象万千的初唐 一个刚从混乱中涅槃的民族 正向着世界 向着宇宙 睁开一双澄明而充满憧憬的眼睛 多少次 我想像着那样一个美丽的春夜 孤独的诗人 在寂寞的江流声里踱步 徘徊 被一种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苍茫壅塞胸怀 突然 从蓊郁的花林那边升起的一片最初的月光击中了他 美文佳作欣赏 他感到自己的躯体开始透明 并随着江月一同浮升 一同俯瞰这片广博而温馨的大地 一个波光滟滟的梦幻世界 于是 仿佛江水的自然流泻一般 这样的诗句从他的胸中汩汩而出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等气象 仅此数句 已足使一个诗人永生 然而 神明天启的诗句 继续联袂而至 几乎使我们屏住了呼吸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此时 他感到自己易朽的躯体 如同一叶扁舟 被潮水的韵律推涌着 在水天一色的月光里 飘向一个永恒的境界 载着人间的情爱 思念 期待 在中国文学中 能与西方相抗衡的 惟有诗歌 春江花月夜 的诞生 于浩瀚的中国诗史 不啻是一个奇迹 那种对时间的从容追问 身心与宇宙俱融为一体的空茫之境 均惟东方所特有 但对于尚兴趣而乏玄思的中国文化传统 春江花月夜 又同时是一个异数 如果如梁宗岱先生所言 他曾为中国寻找出一首具有宇宙意识的伟大诗章 论语 中的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那么 我认为还应立即补上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而在纯诗的意义上 后者更是空前绝后的 然而 在漫长的诗史中 张若虚是寂寞的 即使近于同一流派的李白 苏轼这样的大诗人 也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示应有的尊敬 甚至未置一词 李白的 青天来月有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的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等杰作 无不是从 春江花月夜 胎出 相反 他们对一些二流诗人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如李白对写下七律 黄鹤楼 的崔颢的叹服 苏轼对婉约缠绵的秦少游的推崇 这不禁使我想到歌德对三流音乐家泽尔特的完全信任 却对伟大的贝多芬视而不见 这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 显然 这几位伟人所推举的对象 都不能对他们的天才提出挑战 动摇他们的位置 他们完全可以以宽容的心态而对之 况且 在喜欢以诗才炫胜的中国古代 以自己才华的短处 与赞美对象的擅长打个不分胜负 也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 无论多么伟大的诗人 都首先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凡人 可以想象 李 苏初触 春江花月夜 的瞬间 一定会有一种被电流击中的感觉 并发出 既生亮 何生瑜 的叹息 在这里 我们必须充分理解 明月 对于中国诗人的特殊意义 在中国诗史中 诗人所咏叹的对象 以明月为最多 亦最佳 明月实际上已成了大自然 或人类所面对的整个宇宙的象征 明月诗人 亦成了中国诗人所向往的最高桂冠 在这一原则问题上 天才而自负的李 苏当然都是不会拱手的 最合适的选择 自然是沉默 但在历史最终馈赠给人类的这三大 明月诗人 中 李白的明月最雄奇飘逸 苏轼的明月最富于情思 而张若虚的明月则是悬得最高的 他不仅以自己的 孤篇 盖全唐 他甚至已成了一种象征 一个诗人 与他的整个世界的全部努力 就是为了最终成就一首伟大的诗篇 在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的古典时代 诗人作品的散佚 应属正常现象 然而 同为唐朝著名诗人 李白作品散失十之八九 至今仍有九百余首流传 连清心寡淡的山水诗人孟浩然 亦传下了二百余首诗歌 何以张若虚独受此重大打击呢 关于张若虚的生平 全唐诗 仅有寥寥数语 张若虚 扬州人 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 张旭 包融号 吴中四士 对于包融 我所知不多 至于贺知章 张旭 当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以唐人那特有的饱胀的生命力 蔑视习俗 乖张行为 而名噪一时 张若虚当时能与此辈并提 性格特征 行为举止上 一定有不俗之处 从 春江花月夜 所透露出的气质分析 张若虚应与激情迸飞 外向型的贺张辈相反 以内倾的沉思 哲人的孤僻而引时人注目 而作为伟大的哲学诗人 张若虚的精神世界是自足的 他完全陶醉于向着宇宙 向着时间的发问 倾听着诗行间那迷人的回响 他充分体味着作为一个诗人的无穷乐趣 而他也必然离世俗的世界愈来愈远 尽管 他曾以最初的 文辞俊秀 如 代答闺梦还 一类的作品名闻当时 但从同代诗人中 竟寻不到一首与他唱和的诗作这一罕见的情形 可论证他彻底的孤独 与王维们的终南捷径相反 他成了一个真正的隐士 完全生活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然而 我几乎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 想象着那样一个 清昼犹自眠 山鸟时一啭 的世外生活 只有当晚风吹拂的时候 诗人才款款醒来 与星辰一同睁开眼睛 水井边洗漱后 他背着手 在属于自己的庭院独自徘徊 伴着缥缈如孤鸿的身影 此时 他的心境是满足的 他已进入中年 已完成了伟大的 春江花月夜 凉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