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筑实习报告_第1页
天津建筑实习报告_第2页
天津建筑实习报告_第3页
天津建筑实习报告_第4页
天津建筑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这次的认识实习中,我去了距离唐山比较近的天津!天津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它的城市建设!好多建筑值得亲临体会. 天津站 到天津首先接触到的是天津站新站!来过天津两次,每次走进这候车厅都有不同的感受! 天津新客站建成后的站房包括城际北站房、高架候车室、地下进站厅、无站台柱雨棚及高站台、东西侧旅客地道、东西侧行包通道、既有南站房,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客站远期年发送旅客量将达四千万人次。客站外围,南北广场改造景观,东侧重建李公楼立交桥,西侧新建五经路地道,站场中部新建南北广场联系通道,形成围绕新客站的环形交通疏解通道。 北站房首层为进站中央大厅,二层直通高架候车室;屋面结构采用大跨钢网架,外檐装修采用新型石材和玻璃幕墙;东西方向呈单边内凹亚铃状,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高架候车大厅最大跨度为54米。地下进站厅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东、西旅客出站地道位于地下进站大厅东、西两侧,宽度达到18米。客流乘降采用“上进下出”与“下进下出”两种方式。“上进下出”指:进站旅客从既有南站房和新建城际北站房进入高架候车室,分别在普速、高速、城际候车室候车,出站旅客从东西两侧地道出站。“下进下出”指:从地铁2、3、9号线出站口行至地下换乘大厅,再经地下进站大厅乘电梯进入城际、高速铁路站台乘车,实现“零换乘”,出站旅客从东西两侧地道出站 。无站台柱雨棚覆盖全部站台,南北方向共5跨,总建筑面积达80850平方米。客站站场总规模为10台18线,自北向南依次为京津城际车场,4台7线;津秦高速车场,3台6线;普速车场,3台5线。天津奥体中心 奥运虽然已过,但还是要去奥体中心看看的! 天津奥体中心体育场之所以被称为“水滴”,除了外形设计成水滴状外,更重要的是体育场四面环水。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等主体建筑临水而建、依水而起,并巧妙地设计成线条流畅的露珠状。树影婆娑之间,“水滴”清澈透明。“露珠入水”寓意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也体现了绿色奥运的主题 “水滴”外的4片人工湖位于通往“水滴”疏散平台的4条坡道之间。目前,4片湖已经挖好2个,完成70%的工作量。远远望去,“水滴”在湖面的映衬下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挖掘过程中地下往上渗的水在天气寒冷情况下结成了薄冰,因此从远处望去,“水滴”仿佛就在“湖水”中间。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是在做博物馆建筑设计作业的时候来参观的,也是我逛的时间最长的一个,连饭都没吃上!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32平方米,拥有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和功能齐全的文化休闲设施,建筑共3层,最高处33米,主体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支撑结构,屋顶为钢网壳,建筑平面呈半圆形,直径达186米,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天津博物馆的建筑外形为仿天鹅造型,内部由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图书资料中心、办公与技术用房和设备用房等五大部分组成,室外设有容积为6500平方米的天鹅湖。天津博物馆建筑造型线条流畅,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颇具特色。天津博物馆是由著名的日本川口卫构造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天津博物馆代表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于是联想到展翅飞翔的天鹅,因此,天津博物馆的建设预示着中国,特别是天津在新世纪的腾飞和快速发展。 从建筑造价上则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以表现天鹅腾飞的翼部大跨度网壳体结构,实现了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的思想。这种大跨度网壳体结构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很轻松地高精度完成整个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极强的可实施性。天津博物馆运用现代浪漫主义的思维观点,引用仿生原理,以极具震撼力的创作手法,成就了一座昂首挺立、展翅腾飞的“白天鹅”造型建筑,赋予城市景观以生命活力,从而使天津博物馆的外观与周围环境优美和谐的融为一体,成为天津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天津博物馆的外观由天鹅湖、天鹅颈和绿色项链构成。天鹅湖直径130米,水深从30厘米到80厘米逐渐加深,湖岸可供儿童游戏,湖水可作为消防用水。天鹅湖周围设有湖边广场,采用花岗岩铺地,并在石才下铺两层沙和灰土来为防止冰冻造成花岗岩脱落。天鹅颈由从主入口经过天鹅湖进入博物馆的回廊构成,屋顶用玻璃覆盖,在建筑表现上,就象一只白天鹅的脖子,造型丰满美丽。围绕天鹅湖的绿色项链以10度的角度缓慢倾斜,种植4米以下的植物,使人无论从哪里都能够看到天鹅的造型,再铺上草坪,作为游人休憩的空间。天津博物馆的外装修主要包括壳面和玻璃幕墙、采光窗、落地窗。壳面的外形是半径158米的球面的一部分,表面积为15539平方米,壳面由网壳、保温层、折板及镀瓷铝板构成。玻璃幕墙由天鹅两翼的侧幕墙和与天鹅颈相连的中央幕墙构成,玻璃幕墙上的铝制窗框主要沿垂直方向布置,以形成从球面边缘向天鹅湖方向的流线造型,使其与天鹅湖的水面形成有机的联系。从前厅内的空间眺望天鹅湖,一至三层所有的楼层都与外部环境浑然一体,非常壮观。采光窗为可开合式,作为前厅和三层展室的通风口还具有排烟、换气等功能。落地窗倾斜角度为69度。在天津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中,还采用了12项专利技术,包括可“呼吸”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镀瓷铝板屋面、弦支穹顶网壳结构、保温螺栓、板铰节点体系、锌加技术、大直径高强螺栓、大拱及铸刚节点、六面斜墙、屋面防水设计、超长度异型压型钢板。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第二次来天津,无意中走到了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前,是无意中的一个大收获! 到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看看展出的天津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览馆坐落于意大利风情区、北安桥附近,原来是意租界,保留不少意式建筑,部分文艺复兴复古风格。展馆本身的设计一般,墙面许多三角形孔洞的设计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正门是我觉得最佳的一个立面了,较好地运用了连续拱券的意象。虽然是免费参观,但需要寄存包裹,场内不准拍照。虽然相机作为贵重物品还是可以随身携带,而我确实喜欢一些展品,但最后还是循规蹈矩。只是实在不明白这种旨在科普的展览为何禁止拍照,可惜。展厅面积不算特别大,而且只有三层,但是展品内容量很大,而且布置得很紧凑,因此用了不少参观时间。原本打算一个早上两三小时解决,最后饿着肚子用了四小时多,看到下午两点多才走。展览流线清晰顺畅,展示内容丰富多样,同时还有不少互动的内容,例如答题机之类,甚至还有玩积木的,最有趣是一个可以调节不同场景模式的2D城市投影(好像叫遐想城市)。展览方式也很多样,除了二维的图片,三维的模型,还不时配以影视图像加模型灯光控制;有通过猫眼看图像,也有自己“翻”的投影感应“书”。由于对天津了解太少,除了一小部分规划模型和几个公建的竞赛方案外,最吸引我的便是门厅左侧的天津城市中心区规划模型(相信所有人都是)。这个放置在三层高中庭空间的巨大模型,在宣传影片介绍和模型灯光的衬托下显得更为气魄宏大。凝视着这些虚拟的、缩小的高楼大厦,暂时抛开对一个城市建设时间和变化可能的理性思考,我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梦想。城市发展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一个凝固的模型不可能代表流动时间所带来的一切,但至少,站在今天的我们可以畅想一番,给我们的未来略微指明一个方向。从一个模型我不可能看到背后的信心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