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doc_第1页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doc_第2页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doc_第3页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体内寄生虫一,球虫病临床症状盲肠球虫病:常见于1550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小肠球虫病:常见于320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剖检病变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23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预防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7天。目前临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天为一疗程。治疗西药饮水,1克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对10千克水集中饮用,连用57天。适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K及维生素B,效果显著。二,卡氏白细胞原虫病临床症状: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雏鸡36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剖检病变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膜炎病变。预防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0.01%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50100毫克/千克饲料,并按说明用量配合维生素K3混合饮水,连用35天,间隔3天后,药量减半后再连用510天即可。体外寄生虫一,鸡虱病临床症状羽虱咬食羽毛使羽毛受损、脱落,病禽出现瘙痒、不安等,有时还可见皮肤上形成痂皮、出血、寝食难安、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啄羽、啄肛等。预防经常清扫洗刷地面用具等, 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和通风。治疗用0.5%的敌百虫、2%3%的杀虫菊酯或5%硫黄粉等均匀撒在病鸡全身羽毛上。隔10天左右重复一次。同时对圈舍、环境和所有用具喷洒灭虱药。二,禽刺皮螨临床症状鸡群不稳定,焦躁、采食量下降,日渐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可使产蛋率下降10%50%。使蛋壳颜色变淡,肛门和腹部皮肤上形成小红疹。预防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在饲养过程中,随时观察笼舍,鸡群的情况,要经常检查鸡只体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禽刺螨病的发生。治疗用氯氰菊酯,在夜间对鸡群及鸡刺螨栖息处喷洒,间隔1周再喷洒1次,连续3次。鸡身上的刺皮螨可用禽螨灵直接喷雾杀虫。严重的也可用棉签蘸禽螨灵溶液,擦拭鸡的尾部和刺皮螨密集的部位。诱发鸡球虫病的几种因素 鸡球虫病发生的诱因(一)管理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照、温度、湿度、垫料、密度、环境、饲养方式等。1温、湿度。当冬季鸡舍温度低于20,或非常干燥时,因卵孢子化不良,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在高温和高湿的春季和夏季,鸡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南方湿度大的梅雨季节前后为多发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垫料较潮湿,我们经常发现球虫病反复发作。2卫生、防疫。实践证明一些大型鸡场由于加强了卫生消毒、合理防疫等工作,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少或为零,而在小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由于鸡场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对球虫病不够重视,容易暴发球虫病。3实验表明,间断光照比连续光照感染球虫的危险性要高些,原因是前者会造成鸡积极翻动垫料而致感染机会增加,同时改善了卵囊孢子化条件。4垫料的管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垫料的管理不可忽视,其总的要求是:松、干、薄。5高密度饲养是一种不良致病因素,当密度过大,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高密度鸡群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而致感染机会提高。6饲养方式不同可引起对球虫病感染的显著差别,对网上饲养的鸡群而言,感染球虫病的机会是极低的。这主要是网上饲养的鸡不容易接近地面感染源的原因。(二)饲料因素 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如单宁酸、植酸、棉酚和抗胰蛋白酶等,易与肠壁黏膜而结合,导致肠壁的损伤,饲料中电解质平衡失调,使排泄的粪便湿度增加,都使球虫病的发生率提高;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使消化道黏膜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容易遭受球虫病的侵袭;限制饲养时,鸡由于饥饿,啄食垫料,感染的机会增加,也会提高发病率。优质全价饲料能提高机体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饲料组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饲喂粗砂粒、颗粒饲料及粗纤维饲料也会降低球虫发病率;另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也会导致肠壁吸收障碍而致垫料湿度增加。(三)应激因素 应激在生产中,鸡的球虫病常在应激反应出现的几天后发生。这些应激反应包括营养失调、习性的改变、运输和气候变化等。剧烈的应激反应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可促进球虫病的恶化。鸡群如受到MD感染,其机体对球虫免疫会受到干扰而引发球虫病;感染了IBD病毒的鸡会使球虫病的症状加剧,可致盲肠出血提前,死亡率提高,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使球虫病死亡率提高40%。(四)宿主差异 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不同,对球虫病抵抗力有显著差别。一般而言,幼雏对球虫的易感性较大;公雏对球虫的易感性高于母雏;白鸡的抵抗力比褐色鸡的抵抗力差;品系越纯对球虫的易感染性越强。(五)耐药性 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球虫很容易对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任何一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球虫耐药性甚至形成耐药虫株,并对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因而,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抗球虫药的使用寿命。(六)球虫虫株的种类、数量以及寄生部位 虫株不同,其致病力也不同,感染数量未达到一定程度,其个体不表现出球虫症状,对中等毒力的虫株而言,感染数量过多时,所产生新的卵囊数却相应减少,称为“相挤效应”,不同虫株有其特定寄生部位,如果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其致病力会下降乃至消失。(七)与其他病原关系 组织损伤和肠道功能的变化可造成各种有害细菌的入侵和繁殖,在鸡体内大肠杆菌和球虫之间有相互作用。鸡群如受到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后,对球虫病的免疫力受到干扰容易引发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加剧球虫病,而球虫病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