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法.doc_第1页
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法.doc_第2页
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法.doc_第3页
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法.doc_第4页
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学习资料目 录第1章 产品介绍1-11.1 产品简介1-11.2 功能特性列表1-2第2章 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12.1 通过配置口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12.2 通过Telnet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32.2.1 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2-32.2.2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2-52.3 通过Modem拨号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62.4 Line配置2-82.4.1 Line简介2-82.4.2 Line配置2-92.4.3 进入Line配置模式2-102.4.4 配置AUX(即Console)口属性2-102.4.5 配置终端属性2-112.4.6 Line用户配置2-132.4.7 Modem属性配置2-162.4.8 配置重定向功能2-162.4.9 Line的监控和维护2-17第3章 命令行接口3-13.1 命令行接口3-13.2 命令行模式3-13.3 命令行特性功能3-43.3.1 命令行在线帮助3-43.3.2 命令行错误信息3-73.3.3 历史命令3-83.3.4 编辑特性3-83.3.5 显示特性3-9i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 用户手册 配置指导分册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1章 产品介绍第1章 产品介绍1.1 产品简介随着Internet市场的不断发展,用户对通信的需求已从传统的电话、传真、电报等低速业务逐渐向高速的Internet接入、可视电话、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等宽带业务领域延伸。用户对上网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太网接入因其成本低、使用简单、速度高而倍受市场的关注。面对迅猛发展的宽带网络建设需求,华为公司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需求,推出了Quidway系列以太网交换机。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是华为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大容量、模块化的二/三层线速以太网交换产品,主要面向IP城域网、大型企业网及园区网用户。华为公司针对此类用户的特殊需求,从软件、硬件及结构造型等方面对这款以太网交换机作了相应的优化设计。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采用19英寸机柜式结构,高度为477mm(略小于11U)。整个系统由电源区、风扇区、单板区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电源区含三个电源槽位,支持交流电源(AC)和直流电源(DC)两种供电方式,支持负载均衡、热插拔和故障检测,可以向系统提供N:1(N为满足功率要求的电源数目)电源冗余备份。风扇区包含一固定的风扇框,它不仅可以为系统通风散热,还支持热插拔和堵转告警指示。单板区含有7个单板插槽,除了最上面一个指定由交换路由处理板(板上带有用于配置的Console口及监控网口)使用之外,其余6个为业务接口板插槽,可以根据组网环境需要自行选配各种业务接口板,这些业务接口板可以混插。系统最多可以支持48个千兆以太网端口或288个百兆以太网端口。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支持的业务如下:l Internet宽带接入l 城域网组网、企业/园区网组网l 提供多播服务和多播路由功能,支持多播音、视频服务及视频点播(VOD,Video-On-Demand)服务在本文中,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简称为S6506以太网交换机。1.2 功能特性列表表1-1 功能特性列表特性说明VLAN支持符合IEEE 802.1Q标准的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支持GVRP (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 VLAN注册协议)支持VTP(VLAN Trunk Protocol,VLAN干道链路协议)生成树协议支持生成树协议及快速生成树协议,符合IEEE 802.1D及IEEE 802.1w标准流控支持IEEE 802.3x 流控(全双工)支持Back-pressure based flow control(背压式流控)(半双工) 组播支持GMRP(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多播注册协议)支持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支持PIM-DM(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 Mode,密集模式下的协议无关组播)支持PIM-SM(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稀疏模式下的协议无关组播)IP路由支持静态路由支持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v1/v2支持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支持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DHCP Relay支持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Relay端口汇聚支持端口汇聚镜像支持基于流分类的镜像功能安全特性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支持802.1X认证包过滤可靠性支持VRRP(Virtual Redundancy Routing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支持带宽控制支持优先级支持端口优先级队列队列调度:支持PQ(Priority Queueing,优先队列)、WRR(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循环调度队列)管理支持命令行接口(CLI)配置支持Telnet远程配置支持通过Console口配置支持通过Modem拨号配置支持SNMP管理(支持华为Quidview网管系统,支持RMON 1,2,3,9组MIB)支持系统日志支持分级告警支持HGMP(Huawei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华为组管理协议)V2加载与升级支持XModem协议实现加载升级支持FTP、TFTP协议加载升级维护支持调试信息输出支持PING、Tracert支持Telnet远程维护2-17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 用户手册 配置指导分册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2章 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2章 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1 通过配置口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一步:如图2-1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口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口连接。图2-2 通过配置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 3.X的Terminal或Windows 9X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并选择终端类型为VT100,如图2-2至图2-4所示。图2-3 新建连接图2-4 连接端口设置图2-5 端口通信参数设置第三步:终端上显示以太网交换机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直到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关于具体的命令请参考以后各章节。2.2 通过Telnet访问以太网交换机2.2.1 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在VLAN接口模式下使用ip address命令),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在VLAN模式下使用switchport命令),这时可以用Telnet通过局域网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第一步:在通过Telnet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先通过Console口在以太网交换机上对欲登录的Telnet用户进行授权验证:& 说明:Telnet用户登录缺省需要口令的验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通过Telnet登录,则会显示“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Quidway enablePassword:Quidway# 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TRL/Z.Quidway(config)# line vty 0Quidway(config-line-vty0)#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Telnet用户登录口令)Quidway(config-line-vty0)# exitQuidway(config)# enable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Telnet用户由普通用户模式进入特权用户模式的口令)第二步:如图2-5所示,建立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以太网口通过局域网与以太网交换机的以太网口连接。图2-6 通过局域网搭建本地配置环境第三步:在微机上运行Telnet程序,并设置其终端类型为VT100,如图2-6和图2-7所示。图2-7 运行Telnet程序图2-8 与以太网交换机建立Telnet连接第四步:在微机上键入以太网交换机上与微机相连的以太网口所属VLAN的IP地址,与以太网交换机建立连接,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然后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如果出现“Too many users!”的提示,则请稍候再连(S6506以太网交换机最多允许5个Telnet用户)。第五步: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如果想要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必须输入已设置的口令。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关于具体的命令请参考以后各章节。& 说明:通过Telnet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时,请不要轻易改变以太网交换机的IP地址(修改后可能会导致Telnet连接断开)。2.2.2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以太网交换机Telnet到另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上时,本端作为Telnet Client,对端作为Telnet Server。如果两台交换机在同一局域网内,则其IP地址必须配置在同一网段;如果不在同一局域网内,则必须存在互相到达的路由。配置环境如图2-8所示,用户登录到一台以太网交换机后,可以输入Telnet命令再登录其它以太网交换机,对其进行配置管理。图2-9 提供Telnet Client服务第一步:先通过Console口在作为Telnet Server的以太网交换机上对欲登录的Telnet用户进行授权验证:& 说明:Telnet用户登录缺省需要口令的验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通过Telnet登录,则会显示“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Quidway enable Password:Quidway# 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TRL/Z.Quidway(config)# line vty 0Quidway(config-line-vty0)#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Telnet用户登录口令)Quidway(config-line-vty0)# exitQuidway(config)# enable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Telnet用户由普通用户模式进入特权用户模式的口令)第二步:用户登录到作为Telnet Client的以太网交换机,过程请参考本章“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一节。第三步:在Telnet Client的以太网交换机上作如下操作:Quidway enable Password:Quidway# telnet xxxx(xxxx是作为Telnet Server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机名或IP地址,若为主机名,则交换机一定要有静态解析功能。)第四步: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然后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如果出现“Too many users!”的提示,则请稍候再连。第五步: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如果想要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必须输入已设置的口令。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关于具体的命令请参考以后各章节。2.3 通过Modem拨号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一步:在通过Modem拨号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先通过Console口在以太网交换机上对欲登录的Modem用户进行授权验证:& 说明:Modem用户登录缺省需要口令的验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通过Modem登录,则会显示“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Quidway enable Password:Quidway# 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TRL/Z.Quidway(config)# line aux 0Quidway(config-line-aux0)#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Modem用户登录口令)Quidway(config-line-aux0)# exitQuidway(config)# enable password xxxx(xxxx是欲设置的该Modem用户由普通用户模式进入特权用户模式的口令)& 说明:建议用户在配置口令后执行write命令,将口令保存在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文件中。Quidway# writeNow writing the running config to flash memory.Please wait for a while.write the running config to flash memory successfully第二步:在以太网交换机上通过以下命令将Console口配置为Modem方式。Quidway(config-line-aux0)# modem第三步:如图2-9所示,建立远程配置环境,在微机(或终端)的串口和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分别挂接Modem。图2-10 搭建远程配置环境第四步:在远端通过终端仿真程序和Modem向以太网交换机拨号(所拨号码应该是与以太网交换机相连的Modem的电话号码),与以太网交换机建立连接,如图2-10至2-11所示。图2-11 拨号号码设置图2-12 在远端微机上拨号第五步:在远端的终端仿真程序上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即可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或管理。如果想要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必须输入已设置的口令。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关于具体的命令请参考以后各章节。2.4 Line配置2.4.1 Line简介Line配置是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用来配置和管理端口数据,从而达到统一管理各种用户配置的目的。目前S6506以太网交换机支持的配置方式有: l 通过Console口本地配置l 通过以太网端口利用Telnet远程登录配置l 通过Console口利用Modem拨号进行远程配置与这些配置方式对应的是两种类型的Line(线路):l AUX口线路(AUX)“辅助端口”(Auxiliary port)是一种线设备,每台以太网交换机最多只有一个。l 虚拟线路(VTY)“虚拟连接”(Virtual port)属于逻辑终端线,用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Telnet访问,通常简称为VTY。& 说明:在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AUX口和Console口是同一个口,所以线路类型中只有AUX口线路类型。Line的编号有两种方式:绝对编号方式和相对编号方式。(1) 绝对编号方式,遵守的规则如下:l 辅助线(AUX)Line编号排在第一位,为line0;l 虚拟线(VTY)排在辅助线后。第一个VTY的绝对Line编号比辅助线号大1。(2) 相对Line编号的形式是:线路类型编号。此编号是每种类型的终端线的编号。遵守的规则如下:l 辅助线的编号:AUX 0;l 虚拟线的编号:第一条为VTY 0,第二条为VTY 1,依此类推。2.4.2 Line配置Line的主要配置任务列表如下:l 进入Line配置模式l 配置AUX(即Console)口属性l 配置终端属性l Line用户配置l 配置Modem属性l 配置重定向功能2.4.3 进入Line配置模式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进入相应的Line配置模式。可以进入单一Line配置模式对一条Line进行配置,也可以进入多条Line配置模式同时配置多条Line。请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 进入Line配置模式操作命令进入单一Line配置模式或多条Line配置模式line type-keyword line-number ending-line-number 2.4.4 配置AUX(即Console)口属性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属性,包括速率、流控方式、校验方式、停止位、数据位。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1.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传输速率表2-2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传输速率操作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传输速率speed speed-value缺省情况下,AUX(即Console)口支持的传输速率为9600bit/s。2.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流控方式表2-3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流控方式操作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流控方式flowcontrol none | software | hardware 恢复AUX(即Console)口的流控方式为缺省方式no flowcontrol缺省情况下,AUX(即Console)口的流控方式为none,即不进行流控。3.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校验方式表2-4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校验方式操作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校验方式parity none | even | odd | mark | space 恢复AUX(即Console)口的校验方式为缺省方式no parity缺省情况下,AUX(即Console)口的校验方式为none,即无校验位。4.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停止位表2-5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停止位操作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停止位stopbits stop-bit恢复AUX(即Console)口的停止位为缺省值no stopbits缺省情况下,AUX(即Console)口的停止位为1。5.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数据位表2-6 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数据位操作命令配置AUX(即Console)口的数据位databits data-bit恢复AUX(即Console)口数据位为缺省值no databits缺省情况下,AUX(即Console)口支持的数据位为8位。2.4.5 配置终端属性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配置终端属性,包括启动EXEC终端服务、EXEC超时断开设定、锁住Line、配置终端屏幕的一屏长度以及配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1. 启动EXEC终端服务表2-7 启动EXEC终端服务操作命令启动EXEC终端服务exec禁止终端服务no exec缺省情况下,在所有的Line上启动EXEC终端服务。需要注意的是:l 因为AUX(即Console)口本身就是配置口,为了安全起见,no exec命令在AUX(即Console)口不支持,其它Line均支持。l 用户不能在自己登录的Line上使用本命令。l 在任何合法的Line上使用本命令,都需要经过用户的确认。2. EXEC超时断开设定表2-8 设置EXEC用户超时断连功能操作命令设置EXEC用户超时断连功能exec-timeout minutes seconds禁止EXEC用户超时断连no exec-timeout缺省情况下,启动了EXEC超时断连功能,时间为1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10分钟没有操作,此终端线将自动断开。配置exec-timeout 0与no exec-timeout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关闭超时断连功能。3. 配置锁住Line表2-9 锁住Line操作命令锁住Line的使能 lockable禁止锁住Lineno lockable4. 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长度表2-10 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长度操作命令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长度length screen-length恢复终端屏幕一屏长度为缺省值no length缺省情况下,终端屏幕一屏长度为24行。length 0表示关闭分屏功能。no length表示恢复缺省设置。5. 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表2-11 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操作命令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history size size-value恢复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为缺省值no history size缺省情况下,历史缓冲区为10,即可存放10条历史命令。2.4.6 Line用户配置Line用户配置包括用户验证的设置、用户优先级的设置以及命令优先级的设置。1. 验证的配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用户登录时是否需要进行验证,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2 验证的配置操作命令使能终端验证login local 关闭终端验证no login缺省情况下,Console口用户登录不需要进行终端验证;而Modem和Telnet用户登录需要进行终端验证。(1) Line的本地口令验证当login命令不带参数local,表示需要进行本地口令验证,此时需要使用以下命令配置口令后,才能成功登录。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3 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操作命令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password 0 | 7 password取消本地验证的口令no password!在VTY 0上进行如下配置,则用户从VTY 0登录时,需要输入口令huawei才能成功登录。Quidway(config-line-vty0)# loginQuidway(config-line-vty0)# password huawei(2) Line的本地用户名和口令验证当login命令带参数local,表示需要进行本地用户名和口令验证,此时需要使用以下命令配置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成功登录。请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4 设置本地验证的用户名和口令操作命令设置验证的用户名和口令user username service-type exec password 0 | 7 password!在VTY 0上进行如下配置,则用户从VTY 0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zbr和口令huawei才能成功登录。Quidway(config-line-vty0)# login localQuidway(config)# user zbr service-type exec password 0 huawei(3) 不验证Quidway(config-line-vty0)# no login& 说明:Modem和Telnet配置用户登录时缺省需要口令的验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即password,则将显示“password required,but none set.”如果使用no login命令,则Modem和Telnet配置用户登录时不需要进行口令的验证。2. 用户优先级设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Line用户的优先级,以便Line用户登录时直接进入此优先级对应的配置模式,执行此优先级范围以内的命令。从而使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可以使用不同优先级的命令。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5 设置Line用户的优先级操作命令设置Line用户的优先级privilege level level恢复Line用户的缺省优先级no privilege level缺省优先级为1,对应的是普通用户模式。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使用的命令的优先级必须小于等于用户的优先级。3. 命令优先级的设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指定命令模式指定命令的优先级,从而改变命令的优先级,以便该命令可以被所有优先级大于或等于它的用户使用。请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操作。表2-16 命令优先级的设置操作命令设置指定命令模式的命令的优先级privilege mode level level | reset commandkey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使用的命令的优先级必须小于等于用户的优先级。2.4.7 Modem属性配置通过Modem访问以太网交换机时,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配置Modem的有关参数。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7 Modem配置操作命令设置系统收到了RING信号到等待CD_UP的时间间隔modem answer-timeout seconds恢复系统缺省的收到RING信号到等待CD_UP的时间间隔no modem answer-timeout设置自动应答modem auto-answer设置手动应答no modem auto-answer设置允许呼入modem dialin设置禁止呼入no modem dialin设置呼入呼出开关modem inout设置禁止呼入呼出no modem inout2.4.8 配置重定向功能1. send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实现Line之间传递命令的功能。请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8 设置在Line之间传递命令操作命令设置在Line之间传递命令send * | linenumber | linetype linenumber 2. 自动执行命令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配置登录时自动执行命令。当某条命令被配置为自动执行后,当用户重新登录时,将自动执行该命令。通常的用法是在终端使用以下命令配置telnet命令,使用户自动连接到指定的设备。请在Line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表2-19 设置自动执行命令操作命令设置自动执行命令autocommand command取消自动执行命令no autocommand需要注意的是:l 该命令的使用将导致不能使用该终端线对本系统进行常规的配置,需谨慎使用。l 在配置autocommand命令并保存配置(执行write操作)之前,要确保可以通过其它手段登录系统以去掉此配置。!配置用户从AUX(即Console)口登录后,自动执行telnet 命令。Quidway(config-line-aux0)# autocommand telnet !退出全局配置模式,重新登录,将自动执行telnet 命令。2.4.9 Line的监控和维护请在除普通用户模式以外的其它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操作。表2-20 显示Line的用户使用信息操作命令显示终端线的用户信息show users显示每条终端线的用户信息,包括未激活终端线的用户信息show users all显示Line的物理属性和一些配置show line linetype-name linenumber Quidway S6506以太网交换机 用户手册 配置指导分册访问以太网交换机第3章 命令行接口第3章 命令行接口3.1 命令行接口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命令行接口有如下特性:l 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配置。l 通过Telnet进行本地或远程配置。l 通过Modem拨号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l 配置命令分级保护,确保未授权用户无法侵入以太网交换机。l 用户可以随时键入“?”以获得在线帮助。l 提供网络测试命令,如Tracert、Ping等,迅速诊断网络是否正常。l 提供种类丰富、内容详尽的调试信息,帮助诊断网络故障。l 用Telnet命令直接登录并管理其它以太网交换机。l 提供FTP服务,方便用户上载、下载文件。l 提供类似Doskey的功能,可以执行某条历史命令。l 命令行解释器对关键字采取不完全匹配的搜索方法,用户只需键入无冲突关键字即可解释,如show命令,键入sh即可。3.2 命令行模式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的命令行采用分级保护方式,防止未授权用户的非法侵入。各命令模式是针对不同的配置要求实现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与以太网交换机建立连接即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它只完成查看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的简单功能,再键入enable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如果设置了enable password,则需输入密码),在特权用户模式下,键入config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不同的配置命令进入相应的配置模式。命令行提供如下命令模式: l 普通用户模式l 特权用户模式l 全局配置模式l 以太网端口配置模式l VLAN配置模式l VLAN接口配置模式l VTP配置模式l Line配置模式l OSPF协议配置模式l RIP协议配置模式l BGP协议配置模式各命令模式的功能特性、进入各模式的命令等细则如表3-1所示。表3-1 命令模式功能特性列表命令模式功能提示符进入命令退出命令普通用户模式查看交换机的简单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Quidway与交换机建立连接即进入exit断开与交换机连接特权用户模式查看交换机的全部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进行文件管理和系统管理Quidway#在普通用户模式下键入enabledisable返回普通用户模式exit断开与交换机连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全局性参数Quidway(config)#在特权用户模式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exit返回特权用户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以太网端口配置模式配置以太网端口参数Quidway(config-if-Ethernet1/0/1)#百兆以太网端口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interface ethernet 1/0/1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Quidway(config-if-GigabiteEthernet2/0/1)#千兆以太网端口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VLAN配置模式配置VLAN参数Quidway(config-vlan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vlan 1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VLAN接口配置模式配置VLAN和VLAN汇聚对应的IP接口参数Quidway(config-VLAN-Interface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VTP配置模式配置VTP协议参数Quidway(config-vtp)#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vtp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Line配置模式配置Line参数Quidway(config-line0)#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line 0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OSPF协议配置模式配置OSPF协议参数Quidway(config-router-ospf)#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router ospf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RIP协议配置模式配置RIP协议参数Quidway(config-router-rip)#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router ripexit返回全局配置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BGP协议配置模式配置BGP协议参数Quidway(config-router- bgp)#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router bgp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返回特权用户模式& 说明:命令行提示符以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的名称(缺省为Quidway)作前缀,括号中表明当前的配置模式,后缀“”表示普通用户,“#”表示特权用户。3.3 命令行特性功能3.3.1 命令行在线帮助命令行接口提供如下几种在线帮助:l helpl 完全帮助l 部分帮助通过上述各种在线帮助能够获取到帮助信息,分别描述如下:(1) 在任一命令模式下,键入help获取有关帮助系统的简单描述。Quidway helpHelp may be requested at any point in a command by enteringa question mark ?. If nothing matches, the help list willbe empty and you must backup until entering a ? shows theavailable options.Two styles of help are provided:1. Full help is available when you are ready to enter a command argument (e.g. show ?) and describes each possible argument.2. Partial help is provided when an abbreviated argument is entered and you want to know what arguments match the input (e.g. show use?).(2) 在任一命令模式下,键入“?”获取该命令模式下所有的命令及其简单描述。Quidway# ?Privilege EXEC mode commands: cd Change current directory clear Clear buffer clock Manage the system clock configure Enter configuration mode copy Copy from one file to another debug Debugging functions delete Delete a file dir List files on a filesystem disable Turn off privileged EXEC mode commands enable Turn on privileged EXEC mode commands erase Erase startup configuration exit Exit from the EXEC format Format file system ftp Open FTP connection help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active help system lock Lock the terminal mkdir Create a new directory more Display the contents of a file move Move from one file to another no Negate a command or set its defaults ping Open a ping connection pwd Display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rename Rename a file reset Slot rmdir Remove an existing directory send Send a message to other tty lines show Show running system information squeeze Deleted file permanently telnet Open a telnet connection terminal Set terminal line parameters tracert Trace route to destination undelete Recover a deleted file write Write running configuration(3) 键入一命令,后接以空格分隔的“?”,如果该位置为关键字,则列出全部关键字及其简单描述。Quidway# show ?aaa Display AAA informationacl Access Control List statistics informationarp Show ARP Entrychannel Show Informational channels contentclock Display the system clockconfig-user Can login or logout userscontroller Display controller informationdebugging Show current setting of debugging switchdhcp-server Show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DHCP serveregress Egress queuefib fibflow-action Flow actionftp-server Display information about ftp-serverftp-user Display information about ftp-usergarp Generic attribute registration protocolgmrp 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gvrp 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history Display the session history commandigmp-snooping IGMP Snoopinginterface Display interface informationip Global ip configura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