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常识.doc_第1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2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3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4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具-笔、墨、纸、色、砚(四大名砚)张伟明 笔: 中国画主要工具之一。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专用工具,一般分为羊毫(软毫)、狼毫(硬毫)、兼毫(软毫与硬毫混制)在用料上除主要使用羊、狼两类毫毛外,尚有使用黄鼠狼毛和野兔脊毛等制笔。笔的名称有:兰竹、白云、写意、山水、点梅、叶筋、衣纹等。羊毫性软,吸水量大,弹性差,用于烘托渲染较佳。狼毫、兔毫性硬,弹性强,用于勾勒皴擦较挺健。兼毫则刚柔相济,使用挡兼有狼毫与羊毫两种笔锋的效果。 墨: 中国画主要工具之一。分为块墨和墨汁两种。中国画的墨(块墨),因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三种。它们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烧出的加上黄明胶以及麝香、冰片、 木皮和石榴皮酸混合制成。这些原料可防胶质腐败,墨绽变形,并使墨彩更加生色。一般书画宜用油烟墨,取其黝黑而有光彩。松烟墨无光宜画人物须眉,翎毛等。漆烟墨有光亮,亦宜作画,墨的特点能久不褪。现代人为图方便一般采用较好的书画专用墨汁。 纸:(宣纸) 中国画特有用纸。因产于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而得名。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初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后扩大到十数种。宣纸的特点,质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墨韵层次清晰,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能使画面别开生趣。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曾把宣纸喻为“莹润如玉”、“冰翼凝霜”、“滑如春冰密如茧”等,人们称赞它为“纸中之王”,“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计有六十多种,根据配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特净类、棉料类和净皮类。每一大类又按尺码不同,分为四尺、五尺、六尺。还有八尺、丈匹、丈二、丈六的特大幅。还有单宣、单夹宣、双夹宣、三层夹宣等。以上又称“生宣”。生宣有“净皮”、“夹贡”、“玉版”、“单宣”、“棉连”和“十刀头”等名称。 熟宣: 国画常用绘画材料。生宣纸经过上矾、涂色、洒金、洒云母等,就制成了“熟宣”,又叫“素宣”、“矾宣”。其特点是不洇水,宜于绘制工笔画,能经得住层层皴染,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它的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不适宜作水墨写意画。熟宣也有用蛋青或豆浆制成的。其品种较多,有“虎皮”、“槟榔”、“珊瑚”、“煮锤”、“蝉羽”、“云母”、“蝉衣”、“冷金”、“灰金”、“雨雪”、“冰雪”等多种。 砚:(四大名砚) 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歙砚又称龙尾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歙砚。洮砚产于甘肃藏放自治洲临潭县。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它不是石块砚。 中国画颜料: 中国画颜米大致分矿物质购和植物质色两种。矿物质色如石青、石绿、石黄、朱砂、朱 、赭石等,石青由深到浅,又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四种,石绿也如此。这些颜料多呈粉状,用时需加入少许地胶水在乳 中研用,但石色也有制成膏片的,如赭石、朱 。植物质色如花青、胭脂等多制成膏片,用时加溶解即可,另外如藤黄呈块状。西洋红,是动物的沉淀色质,有呈粉状的,也有制成膏片的,也有锡管装的曙红色可代替西洋红。植物质颜料如花青、胭脂等在制作中加入了胶质,尤其在夏天易发霉,如见霉花应即以毛笔抹运河,否则时间一久色彩就要变得晦暗,甚至发黑。藤黄最忌用开水泡,藤黄用开水泡过以后要发硬变质不好使用。画面上用铅粉,时间一久铅粉即“返铅”发墨,用双氧水轻洗才能恢复原白。所以现在一般都用钛白、锌白,这种颜料质细,效果好,使用方便,没有变黑的弊病。2002.3.3 张伟明 于泰山 中 国 画 的 装 裱张伟明 装裱亦称“装璜”、“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月。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宣和装: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的一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其天头用绫、瓣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加画本身共五段。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章。吴装: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号称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 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红帮:装裱形制的一种。解放前苏州,扬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种专裱红白立轴对联,专供婚丧喜庆之用的。称为“红帮”。 行帮:解放前上海、苏州、杨州各地就其装裱工艺的不同,有一种专裱普通书画的,称为“行帮”。一色裱:就是裱画镶料用一种颜色的。这要根据画芯的长短画画幅长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镶料长不超过画芯长的,用一色装裱就可以了,如一张三尺长的画芯,加三尺长镶料,裱成六尺长幅式的立轴,只用一色即可,在镶料色彩的运用上,以突出画芯的画意为目的,不能用强烈的对比色,要使其美观,大方为原则。 二色裱:二色裱是在贡四周用上适色镶上,其余不够的长度再采用深色较为隐重的镶料,接凑于天地头裱成需要的长度。如画芯长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长度,就需加四尺镶料,这样只用一色,则镶料长于画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宾厅主的副作用。同时也显得单调。这样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裱:三色裱,是圈与天地之间加隔界。其边的宽度可随画幅的大小而定,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颜色应浅些,天、地头应深些,隔界不深不浅起过度作用。这样裱的画,色彩为协调。并有温文、柔和、肃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颜色不要过分相近,应有节奏感。切忌,圈职业病色深,而天地色浅,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空旷。 仿古装池:这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称为“仿古装池”。 惊燕:亦称“绶带”原只是垂画画的天头处,燕子飞近画面,两带自然飘动,可惊走燕子。后来用它作为装饰,就把这两条带子固定在天头上,刺绶带的宽度可根据画的宽度而定,如二尺宽的裱件可用六分宽的绶带较为合适。用料杨与隔界相同。它的长度与天头一样,但不要太厚,厚则使画不平。如隔界是绫子的,绫上有花纹,那么刺绶带时就要注意花纹的完整。现在日本装还有用活动的飘带,用来惊动止栖的绳燕,以保护书画,故又名“惊蝇”2002.3.4 张伟明 与泰山 技基技法:用笔、用墨、上色张伟明中国画技法: (主要有构思、构图、用笔、用墨、设色、收拾等方面,其中用笔用墨为最基本的技法)。 构思又叫立意,即作画之前的形象思维过程。 构图即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又叫置陈布势等。亦即画面各种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 用笔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有线描、勾勒、皴、擦、点染,笔用中锋、逆锋、藏锋、露锋、拖笔、 破点等。 用墨经历代画家发展有:焦、浓、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种墨色,运用时须各得其所。又有泼 墨、破墨(即浓淡相生)等具体技法。 设色白描:不设色,全用线条表现,或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笔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绿等。淡彩:以墨色为主调,敷以淡彩色。没骨:纯用色彩画,并不勾线。(纯用墨点染,不沟勒的亦叫没骨。) 收拾画成以后再作整体收拾,使全画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笔墨: 中国画表现形象的基本手段。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我国历代画家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笔墨技法和创造技巧。 设色: 即六法中的“随类赋彩”。不同的色彩赋不同的感情,画家往往用色彩来表达他的感情。中国画常用的颜色有墨、藤黄、石黄、土黄、胭脂、洋红、朱砂、朱膘、赭石、花青、石青(可分头青、二青、三青等三种)、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等三种),白粉等。但基本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即洋红、藤黄和花青。把上面的颜色加以配合,可以调出许多种颜色来。 墨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对形象勾线或不勾线,完全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的叫墨彩。墨彩以淡雅为佳,因它用浓墨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多,因为重墨多易使画面产生沉浊之感,但亦不能淡而失神,要使浓淡相宜,才具有清新神韵的效果。 淡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对象画到八九分,然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离色,既能融合一体,又能显示墨的韵味,才能产生一种淡雅、朴素的效果。 粉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在表现方法上多用于勾染和没骨。在颜色运用上以植物颜色和白粉为主,以水彩和淡薄的矿物质色为辅。粉彩勾线切忌用一色的浓墨,而要施淡墨为主。因为墨丝过浓和粉彩相并,则容易显得枯僵,缺乏妍丽。调粉的色彩不宜过厚,但也不能太淡薄,过淡则无神,要做到薄中见厚。粉彩用粉是重要关键。粉和色要用到晕化自然,不露粉痕,不显料气,干净滋润,才能发挥粉彩鲜明娇丽的特点。 重彩: 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并以服务态度和物质色为主,因用色比较厚重,所以色感较富丽带有装饰性称为重彩。重彩渲染要作到薄中见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浅自然。切忌脏、花、斑、枯、火、腻等。这些毛病多出于顺序不对,用笔不轻顺,用色过厚或厚薄不匀。清王石谷自谓“学习青绿三十年,方得青绿之法”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其经验说明了渲染设色并非易事。 笔墨表现形式: (有白描、工笔、写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线描: 中国民族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构成中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要素。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浓淡、粗细、方圆、转折、顿挫、虚实、长短、干湿、刚柔、疾徐等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和运动感的一种方法。它不着颜色,有时可有一些淡墨来略加渲染,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规律,并富有韵味。用线的变化,要与造型的形式美紧密相连。其线或刚健、或婀娜、或轻灵、或凝重,由于用笔多变遂产生极为丰富的感觉。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通过历代画家的长期实践和不断地创造,积累了大量的极为丰富的线描技法经验,仅画人物衣褶的描法就有“十八描”。用线描来造型的特点是清晰、简练、富有装饰性,可以完美地刻划各种现象,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各种物象的新的生命。 白描: 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白描”。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用线一次成的单勾。单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也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的,例如花用淡墨勾,叶用浓墨勾。复勾是先用淡墨全部勾好,然后根据表面具体情况决定复勾一部分或全部。复勾的线不能依原路的线刻板地重迭地勾一道。复勾的目的,是加重质感和浓淡的变化,使物象显得更有神彩。复勾的线必须流畅自然,更防止受原线路的约束,否则复勾的线很易呆板。物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关系就靠线条来表现,从某咱意义上说来,它比别的画法更不易掌握。白描要特别注意“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在构图上的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要偏重于对比较强烈的安排,层次要分明,在线的处理上要带有装饰性、旋律性,防止碎乱、呆板、松散等毛病。 没骨: 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就是不勾轮廓线,而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的叫没骨。没骨画法有渲染、点染两种。没骨渲染:对形象不用线勾轮廓,用层染或混染,以墨或色把形象渲染而成的叫没骨渲染。渲染时要注意清洁和用水的分量,在前后形体重迭处的明暗,不要模糊不清,可以空出一丝水路,没骨渲染重鲜嫩,画幅宜小。没骨点染:先在笔上调好墨或色的浓淡,然后以一笔或几笔点出形象的各个局部而完成之。没骨点染有粗细之分,细致的在工笔花鸟中常用来表现草虫、小花、小草和枝梗等。较粗的则是兼工带与的主要表现方法。明吕纪常和工笔翎毛结合运用,造型生动。齐白石常用点染和工笔草虫结合表现,也虽开生面。 皴法: 国画表现技法之一。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线条勾勒轮廓,然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了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和(凸凹),因地质的结构不同,表现在山岳的外形上也各不相同。皴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有(1)披麻皴、(2)乱麻皴、(3)芝麻皴、(4)大斧劈、(5)小斧劈皴、(6)卷云皴、(7)雨点皴(雨雪皴)、(8)弹涡皴、(9)荷叶皴、(10)矾头皴、(11)骷髅皴、(12)鬼皮皴、(13)解索皴、(14)、乱柴皴、(15)牛毛皴、(16)马牙皴、(17)斫 皴、(18)点错皴;(19)豆瓣皴、(20)刺梨皴(豆瓣皴之变)、(21)破网皴、(22)折带皴、(23)泥里拨钉皴、(24)拖泥带水皴、(25)金碧皴、(26)没骨皴、(27)直擦皴、(28)横擦皴等。 墨法:古人说“墨即是色”,浓淡水墨可代替各种色彩。用墨要有浓淡干湿,只干不湿太瘠枯,只湿不干太臃肿,浓淡干湿结合起来,变化多,生动而有气韵。用墨之法:一般有焦墨、积墨、破墨、擂墨等。焦墨是一种磨得极浓的墨,用焦墨的旁边须有浓淡墨为之晕浑,否则焦墨孤立,难见笔意。积墨:用浓墨和淡墨连敷几次,有一种深厚的味道。破墨:先用淡墨上纸,趁湿用湿墨加上,化出奇纱的韵味。拧在纸上捺转,略似鱼鳞,由浓渐淡,参差不齐,谓之擂墨。所以用墨和用笔不分不开的。 用笔六要: 国画表现技法之一。一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二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三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四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五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刚健的锋中要参以巧运,“扛鼎中有妩媚。”故一笔中要能刚健婀娜兼有之。六要巧拙互用,用笔朴质显得老实,故要在巧笔中夹几笔拙,在拙笔中夹几笔巧,应巧拙互用,方为得法。2002.3.4 张伟明 于泰山中国画的六法小释张伟明 六法: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中提出所谓“图绘六法”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图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以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的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 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须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经营位置-构图 传移模写-写真题跋中国画特色之一(参考)张伟明书画题款: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得体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 甲子 (阏逢 困敦) 乙丑 (旃蒙 赤奋若) 丙寅 (柔兆 摄提格) 丁卯 (强圉 单阏)戊辰 (箸雍 执徐) 已巳 (屠维 大荒落) 庚午 (上章 敦戕) 辛未 (重光 协洽) 壬申 (玄 难)癸酉 (昭阳 作噩) 申戌 (阏逢 阉茂) 乙亥 (旃蒙 大渊献) 丙子 (柔兆 因敦) 丁丑 (强圉 赤奋若) 戌寅 (箸雍 摄提格) 己卯 (屠维 单阏) 庚辰(上章 执徐) 辛巳 (重光 大荒落) 壬午 (玄 敦戕)癸未 (昭阳 协洽)甲申 (阏逢 君滩)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 (柔兆 阉茂) 丁亥 (强圉 大渊献) 戊子 (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维 赤奋若) 庚寅 (上章 摄提格) 辛卯 (重光 单阏) 壬辰 (玄 执徐) 癸巳 (昭阳 大荒落) 甲午 (阏逢 敦戕) 乙未 (旃蒙 协洽)丙申 (柔兆 君滩) 丁酉 (强圉 作噩) 戊戌 (箸雍 阉茂) 已亥 (屠维 大渊献)庚子 (上章 困敦) 辛丑 (重庄 赤奋若) 壬寅 (玄 摄提格)葵卯 (昭阳 单阏) 甲辰 (阏逢 大荒落) 乙巳 (旃蒙 大荒落) 丙午 (柔兆 郭) 丁未 (强 协洽) 戊申 (箸雍 滩)己酉(屠维 作噩) 庚戌 (上章 阉茂) 辛亥 (重光 大渊献)壬子 (玄 困敦)葵丑 (昭阳 赤奋若)甲寅 (阏逢 摄提格)乙卯 (旃蒙 单阏) 丙辰 (柔兆 执徐) 丁巳 (强 大荒落)戊午 (箸雍 郭 )己未 (屠维 协洽) 庚申 (上章 滩)辛酉 (重光 作噩) 壬戌 (率 阉茂)葵亥 (昭阳 大渊献)月令: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杨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晚春,末春,蚕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风,尖月,樱笋时,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维夏,麦月,槐月,纯阴,乏月,阴月,麦侯,余月,麦秋,巳月,中吕,清和月,正阳。 五月:仲夏,恶月,郁蒸,中夏,鸣蜩,蒲月,皋月,榴月,蕤宾,午月,端阳,超夏,小刑。 六月: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钟,精阳,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组暑,未月,极暑。 七月:孟秋,新秋,首秋,兰秋,早秋,初秋,上科,初商,兰月,巧月,瓜月,瓜时,霜时,申月,相月,京月,夷则,肇秋。 八月:仲秋,挂秋,正秋,大清明,壮月,南吕,桂月,酉月,怀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季秋,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玄月,咏月,朽月,菊月,季白,青 ,戌月,杪商,无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孟冬,初冬,开冬,吉月,阳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阳月,小春月,应钟,小阳春。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辜月,葭月,龙潜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末冬,残冬,严冬,杪冬,穷冬,暮冬,腊冬,腊月,涂月,嘉平月,蜡月,严月,冰月, 月,丑月, 月,穷节,大吕,星回节,除月。 季令: 春:阳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长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