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doc_第1页
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doc_第2页
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doc_第3页
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doc_第4页
春夏秋冬季东南西北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夏秋冬季 东南西北风-浅析古诗词中风向与季节的关系 康 成在古诗词阅读、鉴赏中,风作为一种意象分外张扬诗(词)人往往以风向言时令,借风向诉衷情,使风这种随季节而恒定转换的自然力因诗(词)人的慧心妙手而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在新编初二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词篇目中已次第出现了“西风”、“北风”和“东风”三种不同方向的风。为了让学生对这种已成为古诗词意象物的“风”有较清楚的认识,我在讲授时编了一个小小的顺口溜(即本题目),特浅析如下1.东风在古诗词里,“东风”作为春的借代物,真可谓俯拾皆是。它常与花、树、月、雨等意象物相伴而言春。如李商隐无题诗中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东风无力”与“百花残”相缀,既点明时令为暮春,又蕴含叹春色将尽、伤韶华易逝和悲生离久别等复杂情愫,使人读之如品嚼青橄榄,酸、涩、苦三味俱全。又如曾巩咏柳诗中“乱条犹未变初黄,借得东风势更狂。”句,诗人截取了早春鹅黄的柳条在骀荡的东风中狂舞这一“片段”,窥一斑而观全豹,拟人化地张扬了早春万物勃发的个性。再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借东风言春天又来到江南故国,但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不再,现实的伤感难消,亡国之痛在明媚的春光里尤剧!由此可见,“东风”在古诗词里不仅表时令,而且蕴含着诗(词)人的百般心境、万种情愁。东风因此而成为我国古诗词中一个频频闪烁的亮点。2.南风在古诗词中,南风表夏季,多与夏季所含月份傍依成句,言时令的表征最为明显。如:(1)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唐。李白长干行。其二(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唐。李颀送陈章甫(3)四月五月南风来,堂前处处芰荷开。明。孙蕡湖州乐(4)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杨基天平山中3.西风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秋的铺写大多作低调处理,古诗词也不例外。因此,作为秋的代名词,“西风”只能无可奈何地与“肃杀”、“萧索”等字眼相匹配,给人以悲凉、落寞之感。如唐朝戴叔伦从军行中“西风垅水寒,明月关山悠。”、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宋朝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元朝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句子,都以低回、黯淡的色调营构出一派肃杀、惨淡、悲凉的气氛,“西风”因之被诗评家们斥为“肃杀万物最无情最冷酷的一种暴力”。4.北风北风在古诗词中言时令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表深秋,如曹丕杂诗中的“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二是表严冬,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和明朝刘基北风行中的“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鉴于此,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有“北风”的诗句,首先要弄清其确切的时令,然后再做解读,切不可张冠李戴、“菊梅”同开。日暮(夕阳)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种情思的生发轨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