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与自然失业率.ppt_第1页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ppt_第2页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ppt_第3页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ppt_第4页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第七章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一 失业的计量与分类二 失业的影响三 失业的成因四 失业的治理政策 一 失业与失业率劳动力 在法定年龄范围内 如16 60岁 有劳动能力 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失业 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 有工作能力 而且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一 失业的计量与分类概念 失业的统计与度量 衡量失业的指标 失业人数 绝对数 失业率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数 100 失业的统计 随机抽样调查 领取事业救济金人数 通常失业状况是由政府劳动机构进行抽样调查 经过统计推算得出的 并逐月发布 几乎世界各国通常有抽样调查失业率 也有登记失业率 两个失业率指标都有失真之处 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失业状况 一般登记失业率几乎都高于抽样调查失业率 反映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就是 失业率 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就叫做劳动力 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叫做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衡量成年人口中劳动力的百分比 美国劳工统计局关于美国失业率的统计方式是将全国16岁以上成年总人口划分三类 就业者 失业者 非劳动力人口 如果一个人不属于失业者和就业者 这个人就是非劳动力人口 非劳动力人口是指由于某些原因而未能加入就业行列的潜在成年劳动者 如操持家务者 在校学习者 老年退休者 病残者等 失业在全体公民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可以按不同种族 性别 年龄区间等不同的劳动力类型来测定失业率 在美国黑人的失业率约为白人的两倍 2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失业率为老工人的两倍多 由于世界各国对工作年龄 统计方法 失业范围的规定各不相同 因而各国间的失业率几乎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例如 在美国 凡年满16岁 65岁 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 一律算做失业者 统计方法是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定期抽样调查60000个左右家庭获取并提供就业和失业的数据信息 例如失业类型 平均工作周长度 失业的持续时间等 而一些国家则根据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发放情况来统计失业率 失业率的计算虽是经过复杂的统计计算出来的 但仍有其局限性 例 我国失业人口统计 失业计算的局限性 失业率的计算虽是经过复杂的统计计算出来的 但仍有其局限性 1 凡被支付了报酬的工人都被统计在就业者之中 并不能明确地区分是全日制工作 full timejob 还是打短工 part timejob 2 在这种估计计算当中还存在劳动者未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的问题 underemployment 3 劳动者可能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而虚报 谎报就业状况谋取好处 骗取失业救济金等等 这都可能导致计算的不准确 例 我国失业人口统计 我国统计年鉴上公布的失业人口数近几年都是600多万 失业率3 多一点 这指的是城镇失业人口 不包括广大农村过剩劳动力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非农业人口 在16 50 45 岁 有劳动能力 愿意就业并在就业机构进行了登记 而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员 我国2000年 3 1 2001年 3 6 2002年 4 0 2003年 4 3 例 我国失业人口统计 统计的失业人员数仅为在城镇街道劳动部门登记失业并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 可实际上有很多失业人员没去登记 近1200万的下岗人员没有包括在内 他们绝大多数已经实际上无业可就了 只不过是与原单位还保持纸面上的劳动关系而已 国有企事业单位冗员充斥 这些隐性失业人员更没有包括在内 我国历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请参阅劳动部网站 www molss gov cn 二 失业的分类 1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它是一种求职性的失业 仅仅是因为劳工市场的信息不完备性 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短期失业 2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即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在职业 技能 产业 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性的失业 3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而产生的失业叫做周期性失业 当经济快速膨胀时 周期性失业便消失了 而当经济扩张速度放慢甚至收缩时 周期性失业就可能会极其严重 一个由于经济衰退而被辞退 在一段时间后的经济回升中又被召回的工人所经历的 就是典型的周期性失业 4 季节性失业 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失业 如农业 旅游业等 5 需求不足型失业 凯恩斯认为 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 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照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由此产生的失业为需求不足型失业 6 自愿失业 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例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 60年代 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 尤其是欧洲 失业率大幅度下降 平均在3 的水平 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 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保持在5 5 左右 如果按 自然失业率 的假定 几乎到了 充分就业 的水平 到了90年代 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 4 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 9 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 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 一直居高不下 进入90年代后 更是不断上升 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 1 1994年上升到11 2 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 但也高达10 8 和10 9 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 5 左右 西班牙甚至高达21 6 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 9 降低到1997年的5 7 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 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失业状况之所以出现反差 主要原因是 就业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 在美国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 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 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 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 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 同时 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 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 二 失业的影响 奥肯定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即实际的收入相对于潜在收入 每下降2 失业率就上升1个百分点 在早期研究中 奥肯发现这一关系是3 1 但西方国家近来的统计资料和经济计量模型表明这一关系为2 1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经济状况 由此决定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奥肯定律的价值 在于揭示了失业率与收入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即两者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失业的影响 由于奥肯定律将一国经济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稳定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 每当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时 实际国民收入将减少2 反之 当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 实际国民收入将增加2 失业率提高造成的收入的损失 就是失业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 失业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希伦纳经过研究认为 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 由于失业率过高所导致的心脏病 酒精中毒 婴儿死亡 精神错乱 虐待儿童以及自杀率 比正常时期要高15 以上 三 失业的成因 充分就业 Fullemployment 就是指在摩擦失业 结构失业 自愿失业之外 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 自然失业率 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 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也是维持通货膨胀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处在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 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最低失业率 它代表最高的可以被维持的就业水平和一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 失业率总是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的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然失业率出现逐渐提高的走势 从60年代的4 升至80年代的6 主要原因是 劳动力结构 高福利政策 结构性变化 凯恩斯主义认为 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而有效需求不足会引起劳动需求减少 如果存在工资刚性或工资粘性 那么就造成了失业 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能随着有效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地相应调整 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却比较困难 形成工资粘性的原因是 劳动合同论 隐含合同论 失业滞后论 效率工资论 最低工资法 劳动合同论 一些有工会组织的大企业 如美国的汽车 机械 航空 铁路等 工资是由劳资双方谈判签订合同而并非由竞争性的劳动市场确定下来的 而且劳资调整工资的谈判双方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因此 双方都不愿意轻易变动工资 隐含合同论 隐含合同是指企业与工人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 但是劳资双方有把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 在协商工资谈判时 劳资双方就可以达到一种默契 使实际工资不随经济波动而相对地稳定下来 把风险从工人工资转移到企业利润中去 而工人情愿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 当作是转移风险的代价 因此 隐性合同的存在 形成了工资粘性 失业滞后论 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工人 而且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 内部人工资并不因存在大量失业的外部人而下降 造成工资粘性 效率工资论 效率工资的基本原则是索洛于1979年提出的 并且由Shapiro和Stiglits在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 这种理论强调和重视工资的激励作用 认为高工资导致高效率 因此 企业宁愿出高工资雇佣现有工人以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也不愿意降低工资去雇佣低效率的不熟练的失业者 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 从而出现失业 例 福特汽车的效率工资 例 福特汽车的效率工资 福特是一位有远见的工业家 他负责引进了现代生产技术 福特不是靠熟练工匠队伍生产汽车 而是用装配线生产汽车 可以教会不熟练的工人在装配线上完成不断重复的简单工作 这种装配线的产品就是T型福特汽车 在1914年 福特引进了另一项创新 每个工作日5美元 新工资相当于那时一般工资的2倍左右 新工资远远高于劳动市场均衡工资 当宣布新工资时 福特公司外面求职的人徘起了长队 愿意在新工资水平下工作的工人数量远远多于福特公司需要的工人数量 例 福特汽车的效率工资 福特公司的高工资政策产生了效率理论所预期的许多有利影响 流动率 缺勤率下降了 生产效率提高了 但是生产成本却降低了 福特称新工资政策是我们所做出的最成功的降低成本的努力之一 为什么福特要引进这种效率工资呢 为什么其他公司不利用这种看似有利的经营战略呢 一些分析家认为 福特的决策与他采用的装配线相关 用装配线组织起来的工人是高度依赖的 如果一个工人缓慢 其他工人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因此 与其他公司相比 支付效率工资对福特汽车公司来讲是一种更好的战略 例 福特汽车的效率工资 但是也有一些分析家评论 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多少是因为工人行为变化的结果 又有多少是因为T型轿车的成功是很难估计的 虽然结果支持了效率工资理论 但是每天5美元工资可能太多了 至少从利润最大化角度看是这样的 但是福特可能还有其他目的 如将工会排斥在外 以及为自己和公司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事后证明 这两点他都做到了 最低工资法 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法 也是造成工资向下刚性的原因 最低工资法不是引起失业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劳动力的工资都高于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法主要影响最不熟练的和最没有经验的劳动力 但在我国却影响了数量很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 四 失业治理政策 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可以从降低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角度采取措施 关于失业的治理政策 大致上可以分为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和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首先从劳动力的供给角度做文章 使劳动力供给在数量 结构和质量上符合劳动力需求 任何形式的失业首先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总量 因此 失业治理的首要问题也就是如何控制劳动力的供给规模 我们可以采取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方法 可以推迟青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直接起到缓解失业的作用 同时还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降低结构性失业的可能性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一个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特别容易受到失业的侵袭 如青年人 妇女就业者 低技能劳动者以及有长期失业经历的人等等 为了降低这部分人的失业率 可以通过降低这部分人的最低工资来实现 同时要加强职业培训 在现代经济中 各种职业的专用性不断提高 因此 职业培训既对失业者转岗有意义 也对就业者提高自身素质有意义 从而使劳动力供给不仅在质量上 而且在结构上符合劳动力需求 从理论上讲 职业培训对消除结构性失业从而降低自然失业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还包括提供就业的信息服务 加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工资变动的灵活性 如寻求工资谈判分散化和提倡工资非指数化等等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基于这样的信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彻底消除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 就业水平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所决定 是难以改变的 既然消除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 而失业又会造成社会成员收人的巨大差异 那么就应该实施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对失业者进行救济 也就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失业保障体系 使失业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当然 失业保障和失业救济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如说欧洲各国 就是因为失业保障和救济金额逐年上升 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加剧了失业问题 本章回顾 1 失业可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状况 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