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EfficiencyandSelf lockofMachinery 徐州工程学院 5 1机械的效率 一 功 work 的概念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可分为 驱动力 生产阻力和有害阻力 这些力所作的功分别称为驱动功 有效功 损失功 驱动功 输入功 Wd 机械运转时 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所作的功 有效功 输出功 Wr 克服生产阻力所作的功 损失功Wf 克服有害阻力所作的功 机械在稳定运转时 有 Wd Wr Wf 徐州工程学院 二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输出功和输入功的比值 称为机械效率 它反映了输入功在机械中有效利用的程度 用 表示 1 用功的比值表示 Wr Wd Wd Wf Wd 1 Wf Wd 2 用功率的比值表示 Nr Nd 1 Nf Nd Nd Nr Nf分别为输入 输出 损失功率 机械的损失功 率 与输入功 率 的比值 称为机械损失系数 损失率 用 表示 Wf Wd Nf Nd 1 即 徐州工程学院 在实际机械中 Wf Nf 0 Wf Wd Nf Nd 1 0 1 且随Wf Nf 在设计机械时 为了提高 应尽量减少摩擦损失 为此 应设法减少运动副中的摩擦 可采取 滚动代替滑动 选用适当的润滑剂 合理选用运动副元素及其材料 3 用力的比值表示 如图5 1所示为一机械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设F为驱动力 G为生产阻力 VF VG分别为F G的作用点沿力作用线方向的分速度 图5 1 徐州工程学院 图5 1 根据效率计算式 可得 Nr Nd GVG FVF 设想在该机械中不存在摩擦 这样的机械称为理想机械 这时为了克服同样的生产阻力G 其所需的驱动力为F0 称为理想驱动力 显然就不再需要像F那么大了 因为对理想机械来说 其效率应 0 1 故得 0 GVG F0VF 1 GVG F0VF 代入上式 得 F0VF FVF F0 F 理想驱动力 实际驱动力 此式说明 机械效率等于在克服同样生产阻力G的情况下 理想驱动力F0与实际驱动力F的比值 徐州工程学院 4 用力矩的比值表示 M0 M 理想驱动力矩 实际驱动力矩 式中 M0 M分别表示克服同样生产阻力所需的理想驱动力矩 实际驱动力矩 机械效率的确定 除了用计算方法之外 更常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有关机构和运动副的机械效率见P69表5 1 徐州工程学院 例题分析 例1 图4 3 4 4所示的斜面机构中 求其正 反行程的机械效率 图4 3 图4 4 解 正行程 滑块沿斜面上升 时 F Gtan 实际驱动力为 不考虑摩擦时 理想驱动力为 F0 Gtan F0 F tan tan 反行程 滑块沿斜面下降 注意此时载荷G为驱动力 F Gtan G F cot G0 F cot G0 G tan tan 徐州工程学院 例2 图4 5所示的螺旋机构中 求拧紧螺母和放松螺母时 机械的效率 图4 5 解 拧紧螺母 即螺母逆着载荷向上运动 时 实际驱动力矩为 不考虑摩擦时 理想驱动力矩为 M0 M tan tan 放松螺母 即螺母顺着载荷向下运动 时 注意此时载荷G为驱动力 M Gd2tan 2 G 2M d2cot G0 2M d2cot G0 G tan tan M Gd2tan 2 M0 Gd2tan 2 徐州工程学院 三 机械系统的效率 上述机械效率及计算是指一个机构或一台机器的效率 对于由许多机构或机器组成的机械系统的效率 可根据机械系统的联接方式 串联 并联 混联 来计算 1 串联 如图5 2所示为k个机器串联组成的机械系统 图5 2 设各机器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1 2 k 该机械系统的输入功率为Pd 输出功率为Pk 功率在传递过程中 前一台机器的输出功率为后一台机器的输入功率 徐州工程学院 则该机械系统的机械效率为 Pk Pd P1 Pd P2 P1 P3 P2 Pk Pk 1 1 2 3 k 串联机械系统的总效率等于该系统中各台机器效率的连乘积 由此可见 只要串联机械系统中有一台机器的效率很低 就会使整个机械系统的效率极低 且串联机器的数目越多 系统的效率也越低 图5 2 徐州工程学院 2 并联 如图5 3所示为k个机器并联组成的机械系统 设各台机器的输入功率分别为P1 P2 Pk 输出功率分别为P1 P2 Pk 则 图5 3 总输入功率 总输出功率 Pr P1 P2 Pk P1 1 P2 2 Pk k Pd P1 P2 Pk 徐州工程学院 总效率 如各台机器输入功率均相等 则 1 2 k k 如各台机器机械效率均相等 则 i i 1 2 k 上式表明 并联机械系统的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 而且也与各机器所传递的功率大小有关 由此可见 要提高并联机械系统的效率 应着重提高传递功率大的机器的效率 Pr Pd P1 1 P2 2 Pk k P1 P2 Pk 图5 3 徐州工程学院 由串联和并联组成的混联式机械系统 其总效率的求法按其具体组合方式而定 设串联部分效率为并联部分效率为 系统的总效率 3 混联 自学 徐州工程学院 5 2机械的自锁 一 机械自锁的概念 在实际机械中 由于摩擦的存在以及驱动力作用方向的问题 有时会出现驱动力无论多大都无法使机械运动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机械的自锁 在设计机械时 有时为使机械实现预期的运动 当然必须避免该机械在所需的运动方向发生自锁 但有时有些机械的工作又需要自锁的特性 徐州工程学院 如图5 5所示的螺旋千斤顶 在举起重物时不应发生自锁 而在举起重物后 无论被举起的重物有多重 都不能驱动螺母反转 致使物体自行下降 即要求千斤顶在物体的重力作用下 必须具有自锁性 图5 5 在牛头刨床中 工作台的升降机构及进给机构都必须具有自锁性 徐州工程学院 二 机械自锁的原因及条件 一 运动副产生自锁的原因和条件 1 移动副 如图5 6 滑块1与平台2组成的移动副 驱动力F作用于滑块1上 为F和法线nn之间的夹角 称为传动角 而 为摩擦角 图5 6 F分解 Ft Fsin Fntan Fn 产生摩擦力的有害分力 Ft 推动滑块1运动的有效分力 徐州工程学院 图5 6 Ft Fsin Fntan Fn将使滑块和平台接触面之间产生摩擦力 其所能引起的最大摩擦力为 Ftmax Fntan 当 即驱动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 时 有 Ft Ftmax 此式说明 在 即驱动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 时 不管驱动力F如何增大 方向不变 驱动力的有效分力总是小于驱动力本身所可能引起的最大摩擦力 因而滑块总不会运动 即发生自锁 徐州工程学院 2 转动副 如图5 7所示的轴颈和轴承组成的转动副中 设作用在轴颈1上的外载荷为一单力F F的力臂为a 图5 7 则当a 即力F作用在摩擦圆之内 时 Md Fa F R21 Mf 即 力F对轴颈中心的驱动力矩Md始终小于它本身所能引起的最大摩擦力矩Mf 力F的任意增大 力臂a不变 也不能驱使轴颈转动 即出现自锁现象 徐州工程学院 运动副自锁的原因及条件为 1 单移动副 驱动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 即 2 单转动副 作用在轴颈上的驱动力为一单力F 且作用在摩擦圆之内 即a 徐州工程学院 二 机械自锁的条件 当机械出现自锁时 无论驱动力多么大都不能超过由它所产生的摩擦力 即此时 驱动力所作的功总小于或等于由它所产生的摩擦力所作的功 即Wd Wf Wr Wd 1 Wf Wd 即 当驱动力任意增大 而机械效率恒小于或等于 时 机械将发生自锁 说明 机械自锁时已根本不能作功 所以此时的 已没有一般通常效率的意义 它只表示机械自锁的程度 当 0 其绝对值越大 表明自锁越可靠 0是有条件的自锁 即机械原来就静止不动 1 从效率的观点来判断 自锁条件 徐州工程学院 2 从生产阻力方面来判断 由于当自锁时 机械已不能运动 所以这时所求得的生产阻抗力G将小于或等于零 即 G 说明 G 0 意味着只有当该阻抗力反向而变为驱动力后 才能使机械运动 自锁条件 徐州工程学院 2 自锁机械在正行程中的 一般都较低 50 因此在传递动力时 只宜用于传递功率较小的场合 注意 1 机械通常可以有正行程和反行程之分 正 反行程的效率 一般不相等 一般有 0 0 正 反行程都能运动 0 0 正行程运动 反行程自锁 在设计机械时 应使其正行程的 0 而反行程的 则根据使用场合既可使其大于0 也可使其小于0 我们把反行程能自锁的机械称为自锁机械 从机构角度来看 它本应是能运动的 常应用于夹具 起重装置 压榨机 蜗轮蜗杆等机械中 徐州工程学院 判断机械是否会自锁的方法有四种 1 根据单移动副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 分析驱动力是否作用在摩擦角 或摩擦圆 之内 2 分析机械效率是否小于等于0 即 3 分析驱动力所能克服的生产阻抗力G是否小于等于0 即G 4 根据机械自锁的概念 分析驱动力的有效分力是否小于等于由其所能引起的最大摩擦力 徐州工程学院 三 例题分析 例 在图4 3 图4 4斜面机构中 求正行程不自锁的条件 反行程自锁的条件 图4 3 图4 4 1 正行程 滑块等速上升 F0 F tan tan 正行程不自锁的条件 0 或G 0 tan 0 2 2 2 反行程 滑块等速下滑 此时 G 驱动力 F 维持滑块等速下滑所要加的阻抗力 G F cot G0 G tan tan 反行程自锁条件 0 或F 0 tan 0 0 徐州工程学院 例2 如图5 8 a所示的斜面压榨机中 已知在滑块 上施加一定的力F后将物体 压紧 G为被压紧的物体对滑块 的反作用力 斜面的倾角为 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为f 求撤去F力后要求自锁的条件 解 反行程 G 3 2 要求自锁 此时G为驱动力 F为阻抗力 G0 G 正行程 F 2 3 G 压紧 取分离体2 F 12 32 0 作力多边形 如图5 8b 作力多边形 如图5 8b 23 13 G 0 取分离体3 图5 8a 图5 8b 徐州工程学院 由正弦定理 32 sin 90 F sin 2 F 32sin 2 cos 23 sin 90 G sin 90 2 G 23cos 2 cos 32 23 G Fcot 2 或F Gtan 2 令 0 得 G0 Fcot G0 G tan tan 反行程自锁条件 0 或F 0 tan 0 图5 8b 徐州工程学院 例3 如图5 9 a所示的偏心夹具中 1为夹具体 2为工件 3为偏心圆盘 当力F压下手柄时 即能将工件夹紧 以便对工件加工 当力F去掉后 夹具不至自动松开 即需要该夹具具有自锁性 偏心盘的几何中心在A点 外径为D 偏心距为e 轴颈的摩擦圆半径为 求该夹具的自锁条件 图5 9a 徐州工程学院 图5 9b 解 当力F去掉后 偏心盘有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放松的趋势 所以总反力R23的方位如图b所示 分别过O A点作R23的平行线和垂线 要使偏心夹具反行程自锁 总反力R23 此时相当于驱动力 应穿过摩擦圆 即应满足条件 s s1 由Rt ABC及 OAE 有 s1 AC Dsin 2 s OE esin 角 称为楔紧角 esin Dsin 2 偏心夹具的自锁条件 徐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每日一练试卷带答案详解
- 冶金工业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高频难、易错点题A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银行岗位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4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期末试题预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执业药师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3年度施工员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执业药师考试彩蛋押题【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日报社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国内高校应届生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3年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UL实用标准电子线常用规格表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医院环境微生物 (3)
-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综合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