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一、 名词解释1、 血浆(blood plasma):血液除血细胞外的液体成分。2、 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血凝块会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3、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用离心的方法所测得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4、 胶体/晶体渗透压(colloid/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由血浆中胶体可溶颗粒形成的渗透压。5、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Osm/L。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的沉降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7、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of erythrocyte):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大,抵抗能力小。8、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9、血型(blood group):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10、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11、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of erythrocyte):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12、血小板(platelet):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代谢能力的小块细胞质。13、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14、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着。依赖于纤维蛋白原、钙离子等的参与。15、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 mocroenvironment):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以及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在血细胞生成的全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作用。16、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17、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称。18、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19、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凝血过程。20、纤维蛋白溶解(纤溶)(fibrinolysis):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纤溶和凝血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维持血管的通畅状态。21、凝集原(agglutinogen):红细胞膜上含有的特异性抗原性物质。22、凝集素(agglutinin):血清中与凝集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23、凝集反应(aggregation reaction):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与之相对应的凝集素相遇时,红细胞凝集成团并发生溶血反应。二、简答题1、临床上给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 若静脉大量输入蒸馏水,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低于红细胞内渗透压,水分子向红细胞内渗透使红细胞胀大直至破裂,使血红蛋白流出造成溶血。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及原因: 由于晶体物质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而难于透过细胞膜,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量。3、测定血沉的意义: 血沉的快慢是衡量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指标。许多疾病如风湿等均可表现为血沉加快。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是生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第二步是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第三步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变成纤维蛋白。上述过程需要钙离子参与,而凝血酶原激活物来自内源和外源两个途径。5、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1) 血小板黏着,聚集在血管破损处,一方面释放ADP,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收缩血管,减缓血流;另一方面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2) 血小板参与局部凝血,形成凝血块,并使凝血块回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及二者的获取方法: 血清的成分与血浆相比,缺乏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还有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因子。 将血液从血管内抽出,注入备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经离心是血细胞沉淀,取其上清液即为血浆;将血液抽出注入未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待其凝固后从血凝块中挤出的液体即为血清。7、血液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缓冲功能;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参与凝血与生理止血。8、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区别:1) 启动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由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由因子启动。2) 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步骤少,速度快。3) 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内源性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数量多,完全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完成;外源性凝血因子所需的凝血因子数量少,而且需要血管外损伤组织释放的因子参与。9、生理止血的概念及步骤: 小血管受损伤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止血。包括三个环节:首先,受损部位血管收缩;然后,血小板粘附、释放并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血栓;最后凝血系统激活所形成的胶原蛋白交织成网对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进行加固,形成牢固的止血栓。10、贫血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称为贫血。产生原因包括:造血原料缺乏,如机体缺铁;红细胞成熟因子缺乏,如叶酸;内因子缺乏,可导致恶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脏疾病患者因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受到障碍,引起肾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引起脾性贫血。11、ABO血型的分类依据以及临床意义: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种类与有无来划分。意义:输血时避免发生凝集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血型具有遗传性,常用于法医学检测。12、O型血可输少量血给其他血型的人: 因为O型红细胞膜上不含A、B凝集原,受血者血浆中的抗A、抗B凝集素不与给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在限制输血量和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黔江区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栾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交通设备采购与专业维护合同
- 2025版外聘讲师企业人才培养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5对公账户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规范范本
- 2025版暖通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中介加盟业务培训及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校园食堂餐饮供应合同
- 2025店长聘用协议:时尚产业店长选拔与聘用标准
- 知道网课智慧《睡眠医学(广州医科大学)》测试答案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国际金融(第七版)全套教学课件
- JJG 677-2006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
- 甘肃省天水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小学德育、班主任工作培训课件
- 小米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 《工业视觉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