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教材说明解题中国的建筑艺术世界闻名。颐和园以它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风格,跻身世界皇家园林之列。它那美仑美奂的长廊、它那高耸巍峨的楼阁、它那造型优美的石桥,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采用随步移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这座美丽的皇家园林的风采。结构分析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及建造年代。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本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长廊。第二层(第四自然段),写主体建筑佛香阁。第三层(第五自然段),写在万寿山上见到的景色。第四层(第六自然段),写昆明湖上的石桥。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总结颐和园的景色给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语意理解“长廊蜿蜒于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北岸,将如画的景点串联一线,为旖旎的风光镶上画框,使湖山的景色层次分明。”这句话不仅写出长廊的位置,还写明了它的功能。“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这里指长廊弯弯曲曲地延伸。“麓”,山脚。“旖旎”,娇柔。“为旖旎的风光镶上画框”,是说长廊像画框,镶在风光上,此处用的是暗喻。“正前面,远处烟波淼淼,近处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站在山上,从正面看昆明湖,先看远景,再看近景。“淼淼”,形容水大,这里是动态描写。“近处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两个比喻句写出湖的两个特点:静和绿。“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里是静态描写。“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写作特点1.随步移景的描写景物的写法。作者像导游又像朋友,让读者随他的视线一起游历颐和园,观看一处又一处的景观,显得真实、自然、和谐。2.抓住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介绍,突出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如,“佛香阁”突出它结构复杂的特点;“十七孔桥”突出它造型优美的特点。3.介绍方法多样。有说明,有描写;角度有平视、有仰视、有俯视;介绍景物有动,有静;有全景,有特写。文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还尽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3认识6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优美句子。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可以搜集或制作颐和园的导游示意图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阅读建议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好阅读的“度”,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处景物的描写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要注意从整体上读懂课文。下面的指导步骤仅供参考:1读,感受美。抓好初读和细读两个环节。初读课文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熟练。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又从哪些方面了解了北京,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时,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可以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并说一说理由;然后通过朗读和默读等方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各处景点的美丽景色。朗读时,教师可以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还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二是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描写和表达的方法。其一,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可以引导学生先勾画关键词句,再组织讨论交流。关键词句是:“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看到有名的长廊”,“走到长廊一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通过这些词句弄清作者的游览顺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游览路线图,体会作者按移步换景记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其二,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再与同学交流为什么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好,在交流和讨论中体会作者的语言描写特色。如,写长廊的部分,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写佛香阁时,“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的气势;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又可以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黄、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万寿山景观的壮丽。又如,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要注意朗读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可以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2说,描绘美。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一说颐和园的美景。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游客,来到颐和园游玩,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想在哪里拍摄留念,用说留影理由的形式,讲美丽景色;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导游,领着游客游览,在各处景点向游客进行介绍、描述。学生在讲颐和园的各处景点时,可以不拘泥于课文的描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讲出自己的特点来。3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颐和园的写法,理清顺序,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描写。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路线、游览观察、搜集有关资料,再记下自己的游览活动,并适当展示交流。4积累迁移。(1)本课优美的词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作自选词句的练习。(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摘抄。资料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约占3/4。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3000余间。分布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重重、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生活起居。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共273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用物业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社区摄影社摄影社摄影器材租赁合同争议解决原则方案
- GB/T 46082.1-2025气焊设备用安全装置第1部分:阻火器
- GB/T 3295-2025陶瓷制品镜向光泽度试验方法
- 应急安全培训活动总结
- 2023山西省永济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法律硕士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3年度体育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新】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与替代治疗
- 医疗机构传染病隔离区域设置与管理要求
- 附睾结核护理查房
- 膝关节炎中医护理
- 廉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儿童飞盘教学课件
- 空调使用培训
- 电气安装工程培训课件
- 口腔科印模制取技术要点
- 2025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工程石材吊装方案(3篇)
- 混凝土销售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