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 5 1能量平衡方程 5 2热功间的转换 5 3熵函数 5 4理想功 损失功和热力学效率 5 5有效能 5 1能量平衡方程 5 1 1能量守恒与转换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 能量是物质固有的特性 通常 能量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系统蓄积的能量 如动能 势能和热力学能 它们都是系统状态的函数 另一类是过程中系统和环境传递的能量 常见有功和热量 它们就不是状态函数 而与过程有关 热量是因为温度差别引起的能量传递 而做功是由势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因此 热和功是两种本质不同且与过程传递方式有关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形式不同 但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传递 在转化或传递的过程中 能量的数量是守桓的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即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 体系在过程前后的能量变换 E应与体系在该过程中传递的热量Q与功W相等 体系吸热为正值 放热为负值 体系得功为正值 对环境做功为负值 5 1 2封闭体系的能量平衡方程 在闭系非流动过程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5 1 3稳态流动体系的能量平衡方程 稳态流动是指流体流动途径中所有各点的状况都不随时间而变化 系统中没有物料和能量的积累 稳态流动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式为 单位质量的流体带入 带出能量的形式为动能 u2 2 势能 gz 和热力学能 U 流体从截面1通过设备流到截面2 在截面1处流体进入设备所具有的状况用下标1表示 此处距基准面的高度为z1 流动平均速度u1 比容V1 压力P1以及内能U1等 同样在截面2处流体流出所具有的状况用下标2表示 g为重力加速度 系统与环境交换功W 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通过泵 压缩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轴 使系统与环境交换的轴功Ws 另一部分是单位质量物质被推入系统时 接受环境所给与的功 以及离开系统时推动前面物质对环境所作的功 假设系统入口处截面面积为Al 流体的比容为V1 压力为P1 则推动力为P1A1 使单位质量流体进入系统 需要移动的距离为V1 A1 推动单位质量流体进入系统所需要的功为 这是单位质量流体进入系统时 接受后面流体 环境 所给予的功 同样 单位质量流体离开系统时 必须推动前面的流体 环境 即对环境作 P2V2的功 这种流体内部相互推动所交换的功 称为流动功 只有在连续流动过程中才有这种功 对于流动过程 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是轴功与流动功之和 稳态流动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可写为 将焓的定义H U PV代入上式可得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平衡方程 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使用上式时要注意单位必须一致 按照SI单位制 每一项的单位为J kg 1 动能和位能的单位 H u2 2 g z Q和Ws分别为单位质量流体的焓变 动能变化 位能变化 与环境交换的热量和轴功 可逆条件下的轴功 对于液体 在积分时一般可将V当作常数 对于气体怎么办 对于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左式只适用与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一些常见的属于稳流体系的装置 喷嘴 扩压管 节流阀 透平机 压缩机 混合装置 换热装置 喷嘴与扩压管 喷嘴与扩压管的结构特点是进出口截面积变化很大 流体通过时 使压力沿着流动方向降低 而使流速加快的部件称为喷嘴 反之 使流体流速减缓 压力升高的部件称为扩压管 喷嘴 扩压管 喷嘴与扩压管 是否存在轴功 否 是否和环境交换热量 通常可以忽略 位能是否变化 否 质量流率 流体通过焓值的改变来换取动能的调整 透平机和压缩机 透平机是借助流体的减压和降温过程来产出功 压缩机可以提高流体的压力 但是要消耗功 透平机和压缩机 是否存在轴功 是 是否和环境交换热量 通常可以忽略 位能是否变化 不变化或者可以忽略 动能是否变化 通常可以忽略 节流阀 是否存在轴功 否 是否和环境交换热量 通常可以忽略 位能是否变化 否 动能是否变化 通常可以忽略 节流阀ThrottlingValve 理想气体通过节流阀温度不变 混合设备 混合两种或多种流体是很常见 混合器 混合设备 是否存在轴功 否 是否和环境交换热量 通常可以忽略 位能是否变化 否 动能是否变化 否 当不止一个输入物流或 和 输出物流时 Hi为单位质量第i股输出物流的焓值 xi为第i股输出物流占整个输出物流的质量分数 Hj为单位质量第j股输入物流的焓值 xj为第j股输入物流占整个输入物流的质量分数 为一股物流的质量流量 为总质量流量 混合设备 132 混合器 换热设备 整个换热设备与环境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 换热设备内部两股物流存在热量交换 换热设备的能量平衡方程与混合设备的能量平衡方程相同 但物流之间不发生混合 mA和mB分别为流体A和流体B的质量流量 管路和流体输送 稳态流动模型通常是一个不错的近似 通过泵得到轴功 位能变化 管路和流体输送 是否存在轴功 有时存在 是否和环境交换热量 通常是 位能是否变化 有时变化 动能是否变化 通常不变化 Bernoulli方程 实际流体的流动过程存在摩擦损耗 意味机械能转变为热力学能 有摩擦损耗 对于无热 无轴功交换 不可压缩流体的稳流过程 对于非粘性流体或简化的理想情况 可忽略摩擦损耗 则 例5 11 5MPa的湿蒸汽在量热计中被节流到0 1MPa和403 15K 求湿蒸汽的干度 解 节流过程无功的传递 忽略散热 动能变化 和位能变化 130 H2 1 5MPa饱和液体焓值Hl 844 9饱和蒸汽焓值Hg 2792 2 例5 2 解 30 的空气 以5m s的流速流过一垂直安装的热交换器 被加热到150 若换热器进出口管直径相等 忽略空气流过换热器的压降 换热器高度为3m 空气Cp 1 005kJ kgK 求50kg空气从换热器吸收的热量 将空气当作理想气体 并忽略压降时 换热器的动能变化和位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5 2热功间的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 热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开尔文说法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过程按照特定方向 而不是按照任意方向进行 自然界中的物理过程能够自发地向平衡方向进行 水往低处流 气体由高压向低压膨胀 热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我们可以使这些过程按照相反方向进行 但是需要消耗功 第一定律没有说明过程发生的方向 它告诉我们能量必须守衡 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过程发生的方向 热机的热效率 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大约为40 卡诺热机的效率 熵增原理 等号用于可逆过程 不等号用于不可逆过程 孤立体系 5 3熵函数5 3 1熵与熵增原理 5 3 2熵平衡 熵流是由于有热量流入或流出系统所伴有的墒变化 可逆过程 由于传递的热量可正 可负 可零 墒流也亦可正 可负 可零 熵产生是体系内部不可逆性引起的熵变化 不可逆过程 稳态流动体系 绝热节流过程 只有单股流体 mi mj m 可逆绝热过程 单股流体 封闭体系 5 4理想功 损失功及热力学效率5 4 1理想功 系统在变化过程中 由于途径的不同 所产生 或消耗 的功是不一样的 理想功就是系统的状态变化以完全可逆方式完成 理论上产生最大功或者消耗最小功 因此理想功是一个理想的极限值 可作为实际功的比较标准 所谓的完全可逆 指的是不仅系统内的所有变化是完全可逆的 而且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 例如传热过程也是可逆的 环境通常是指大气温度T0和压力P0 0 1013MPa的状态 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假定过程是完全可逆的 而且系统所处的环境可认为是 个温度为T0的恒温热源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可逆传热量为Qrev T0 S 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 稳流过程的理想功只与状态变化有关 即与初 终态以及环境温度T0有关 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只要初 终态相同 无论是否可逆过程 其理想功是相同的 理想功与轴功不同在于 理想功是完全可逆过程所作的功 它在与环境换热Q过程中使用卡诺热机作可逆功 通过比较理想功与实际功 可以评价实际过程的不可逆程度 例5 6计算稳态流动过程N2中从813K 4 052MPa变到373K 1 013MPa时可做的理想功 N2的等压热容Cp 27 89 4 271 10 3TkJ kmol K T0 293K 解 5 4 2损失功 系统在相同的状态变化过程中 不可逆过程的实际功与完全可逆过程的理想功之差称为损失功 对稳态流动过程 Q是系统与温度为T0的环境所交换的热量 S是系统的熵变 由于环境可视为恒温热源 Q相对环境而言 是可逆热量 但是用于环境时为负号 即 Q T0 S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原理 S 0 等号表示可逆过程 不等号表示不可逆过程 实际过程总是有损失功的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 总熵增越大 损失功也越大 损失的功转化为热 使系统作功本领下降 因此 不可逆过程都是有代价的 5 4 3热力学效率 例5 7求298K 0 1013MPa的水变成273K 同压力下冰的过程的理想功 设环境温度分别为 1 298K 2 248K 解 忽略压力的影响 查得有关数据 1 环境温度为298K 高于冰点时 若使水变成冰 需用冰机 理论上应消耗的最小功为35 04kJ kg 2 环境温度为248K 低于冰点时 当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 水变成冰 不仅不需要消耗外功 而且理论上可以回收的最大功为44 61kJ kg 理想功不仅与系统的始 终态有关 而且与环境温度有关 例5 8用1 57MPa 484 的过热蒸汽推动透平机作功 并在0 0687MPa下排出 此透平机既不是可逆的也不是绝热的 实际输出的轴功相当干可逆绝热功的85 另有少量的热散入293K的环境 损失热为7 12kJ kg 求此过程的理想功 损失功和热力学效率 解 可逆绝热过程 查过热水表汽表可知 初始状态1 57MPa 484 时的蒸汽焓 熵值为H1 3437 5kJ kg S1 7 5035kJ kg K 参见例3 12 若蒸汽按绝热可逆膨胀 则是等熵过程 当膨胀至0 0687MPa时 熵为S 2 S1 7 5035kJ kg K 查过热水蒸汽表 2658 97 4885 2680 27 5462 P 0 0687MPa 此透平机实际输出轴功 依据稳流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 得到实际状态2的焓为 或 5 5有效能5 5 1有效能的概念 以平衡的环境状态为基准 理论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功的能量称为有效能 理论上不能转化为功的能量称为无效能 5 5 2有效能的计算 系统在一定状态下的有效能 就是系统从该状态变化到基态 环境状态 过程所作的理想功 稳流过程 从状态1变到状态2 过程的理想功为 当系统由任意状态 P T 变到基态 T0 P0 时稳流系统的有效能EX为 1 机械能 电能的有效能机械能和电能全部是有效能 即EX W动能和位能也全部是有效能 2 物理有效能物理有效能是指系统的温度 压力等状态不同于环境而具有的有效能 化工生产中与热量传递有关的加热 冷却 冷凝过程 以及与压力变化有关的压缩 膨胀等过程 只考虑物理有效能 变温过程的热有效能 热有效能温度为T的恒温热源的热量Q 有效能按卡诺热机所能做的最大功计算 压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签订租赁合同
- 2025劳动合同变更与合同期调整
- 2025标准钢材供货合同
- 铁路三查一保活动实施体系
- 逆向工程技术培训体系
- 牙周病修复治疗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六章 记忆
- 令人无比OMG的50个恶搞网络英语新词
- 【慧科讯业】2024社媒营销趋势报告:锚定原点引领中国社交媒体营销未来之路266mb
- 【慧科讯业】2023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媒体舆情传播报告134mb
- (高清版)DG∕TJ 08-7-2021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 无房无车离婚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甲巯咪唑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安徽国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季度社会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文明检修培训课件
- DZ∕T 0450-202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技术要求(正式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7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
- 西门子840D系统伺服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