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测评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巩固练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2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因为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分裂的过程中有DNA的复制,所以DNA是遗传物质D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3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R型活细菌B注射S型细菌的DNA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C注射S型活细菌及加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可能死亡D注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液,小鼠可能死亡4下图所示是利用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细菌并保温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获得上清液和沉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沉淀中存在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C该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5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b中有放射性,说明过程培养时间过长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6下列哪项事实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人们确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之后,发现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在亲子代噬菌体之间起桥梁作用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人们得出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之后,发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7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C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D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有关8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下列关于该实验及其他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B先用含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噬菌体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充分证明了R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9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10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2)依据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等不是遗传物质。为此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二)能力提升练11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2甲组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普通细菌,乙组用普通噬菌体侵染15N、32P、35S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甲组中在DNA中找到15N和32P,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甲组中在DNA中找到15N,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乙组中在DNA中找到15N和32P,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D乙组中在DNA中只找到32P,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13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探究遗传物质。实验1:R型细菌小鼠存活;实验2:S型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细菌;实验3:S型细菌加热小鼠存活;实验4:S型细菌加热R型细菌小鼠死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_型细菌。(2)除了用上述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_。(3)下图为实验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出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4)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_。(5)一段时间后,给实验3中的小鼠注射S型细菌,请预测该小鼠的生活情况?_;并分析其原因:_。14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中,少量位于 中,原因是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进行 。6附: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项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项正确;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项错误。2答案:C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作用使得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则离心后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搅拌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分裂的过程中有DNA的复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3答案:B解析:R型活细菌具有侵染能力,因此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R型活细菌,A项正确;S型细菌的DNA是一种物质,其不具有侵染能力,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形成S型细菌,因此注射S型细菌的DNA后,小鼠体内不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B项错误;S型活细菌有毒性,因此注射S型活细菌及加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可能死亡,C项正确;注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液,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因此小鼠可能死亡,D项正确。4答案:B解析: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可能吸附在细菌表面,使得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说明什么是遗传物质;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5答案:C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项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b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因此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B项正确;b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这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C项错误;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6答案:A解析:人们确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之后,发现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项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在亲子代噬菌体之间起桥梁作用,这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项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人们得出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之后,发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这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7答案:B解析: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转化因子,但没有弄清楚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DNA和蛋白质是独立的,可以单独的观察各自的作用;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与T2噬菌体未侵入或细菌裂解有关。8答案:C解析:14C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被14C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细胞外,所以检测到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也含放射性,A正确;先用含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T2噬菌体,B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该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C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D正确。9答案:B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由于R型菌转化为S型细菌以及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会表现为“S”型增长。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由于开始时大部分被小鼠免疫系统所消灭,导致R型细菌减少,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也表现出“S”型增长。10答案:(1)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 (2) DNA是遗传物质 (3)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4)蛋白质、荚膜多糖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解析:(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实验假设DNA是遗传物质。(3)酶具有催化作用,DNA酶能使DNA水解,所以该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由于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4)通过图示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为此设计了图3的实验:若观察到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则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11答案:C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细菌性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正确;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12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其DNA进入细菌,以自身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所以甲组中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不能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A、B项错误;由于乙组用普通噬菌体侵染15N、32P、35S标记的细菌,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DNA复制和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项正确,D项错误。13答案:(1)S型和R (2)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若表面光滑,则为S型细菌;若菌落表面粗糙,则为R型细菌 (3)如图: (4)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 (5)存活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相当于疫苗,刺激小鼠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绘图时需要注意:S型细菌种群将呈现“S”型增长;曲线的初始数量应为0,体现转化从无到有的过程;S型细菌的曲线应先于R型细菌曲线开始增长,且最后数量要高于R型细菌。14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 (2)几乎不能 几乎不能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P元素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 (3)沉淀物 上清液 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辐射工作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静脉输液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 温室效应课件环境化学
- 渣土车装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时装秀主持串词范本与技巧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全球网红营销趋势报告-nox聚星-202508
- 渔具店销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温高压机械密封项目提案报告
- 清障车拖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二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总结与展望
- 化工防护用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考卷试卷考题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标准)分次支付协议书
- 2025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高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关于奶茶店转让合同范本
- 役前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正式版)
- 阀门解体检修及研磨(课堂PPT)
- 吴学文实战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