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雕塑(精).ppt_第1页
中国近现代雕塑(精).ppt_第2页
中国近现代雕塑(精).ppt_第3页
中国近现代雕塑(精).ppt_第4页
中国近现代雕塑(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雕塑 废除封建王朝 历经战乱 人民在苦难中追求 逐步取得政治和精神上的解放 而艺术家也取得了独立的社会地位 创作转向社会民生 出现反映生活和现实的作品 受近代教育和西方美术的影响 此时期的中国雕塑摆脱了宗教和民俗的旧范畴 除民间仍以师徒传授为主外 高等学府开办雕塑美术教育 使雕塑艺术教育正规化和多样化 此外 雕塑逐步进入艺术馆展览和被私人收藏 并出现纪念性和公共雕塑 艺术市场的形成 职业艺术家和经纪人的出现 作品展示的地方和方式的改变 使中国雕塑艺术逐渐与国际接轨 出现大型反映时代思想和革命内容的作品 雕塑日益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 并成为教育人民的重要工具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 花岗石的碑身全高37 94米 碑身北面 镌刻毛泽东主席题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碑身南面 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碑文 碑身下部基座四周为纪念碑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武昌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始于1953年 由多位著名雕塑家 画家参加 每件浮雕都表现了一定的历史事件 东边第一块是 虎门销毁鸦片 表现19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领导群众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的鸦片 作者曾竹韶 第二块 金田起义 描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 建国号 太平天国 的史实 作者王丙召 南边第一块是 武昌起义 表现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起义 号召各省响应革命 推翻清政府 作者傅天仉 第二块是 五四运动 表现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运动 体现人民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的爱国热情 作者滑田友 第三块 五卅运动 描写1925年上海日本纱厂因共产党员顾正红被枪杀 而爆发的示威运动 作者王临乙 西面第一块 南昌起义 表现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 开展武装斗争 作者萧传玖 第二块 游击战 表现人民战争中的游击战 作者张松鹤 正面浮雕是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表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体现中国全民共同斗争的精神 作者刘开渠等 十幅浮雕概括地表现了中国近代革命史 是建国后美术家重要的集体创作 总体风格写实 既有近现代国际美术的影响 又具有本国特色 对以后雕塑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明显影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南昌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 焚烧鸦片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动工兴建 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雕塑家刘开渠 滑田友 曾竹韶等人 用了四年时间 完成了纪念碑的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 五四运动 基座上共有八块浮雕 纪录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历程 五四运动 是其中的一块 作者滑田友 纪念碑雕塑是新中国的精品和经典 收租院 组雕 在20世纪60年代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雕塑作品 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与民间艺人相结合 于1965年为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创作的大型泥塑作品 收租院 组雕 这一大型泥塑作品 借助于地主庄园收租场院的实际场景 按照地主剥削农民的真实情况 分别从交租 验租 过斗 算账 逼租 以至最后激起反抗等情节 创作了14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 收租院 再现了旧社会农民的血泪史 是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组雕 收租院 组雕局部 收租院 作者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与民间艺人1965年 收租院 局部 整个雕塑群是由剥削到反抗几十个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的 不同于欣赏性或纪念性的单体雕塑 不仅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变化 而且注意到各种场面中的很多道具的真实性 农奴忿 组雕 农奴忿 组雕是在1957年 由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一起创作的 由圆雕 浮雕 绘景结合组成 共分四个部分 是塑有真人大小的106个人物 6只动物 四面浮雕和一部分景物的模型 整个作品通过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 反映了农奴敢于反抗 敢于斗争 敢于革命的英雄形象 作品写实 同时具有当地民间艺术特色 农奴忿 组雕 青稞压断腰 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1957年 农奴忿 组雕 砸碎镣铐 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1957年 农奴愤 局部 这组泥塑群像是 收租院 之后的又一力作 以叙事性手法 展示了旧时代西藏农奴的艰辛生活 和反抗压迫的斗争 图中是一个 人换驴 的场面 相当真实而生动 苦役 局部 制作手法使用了传统的泥塑工艺 用黑玻璃珠增强人物神态的真实性 这组雕塑是沈阳鲁迅学院的师生们集体创作的 曾深入到西藏当地搜集创作素材和人物形象资料 红卫兵赞歌 文革 当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成为二十世纪六 七十年代的主要创作内容 为了强调党的统一领导 当时的作品署名一律以 集体创作 人物形象夸张 充满了戏剧性场面 文革 前期的雕塑创作主要由美术院校的师生 和社会上美术界的造反派们完成 为了表达各自的忠心 他们的作品往往赶时间 据当时的报道 群雕 红卫兵赞歌 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 由一百多个人物形象组成 红卫兵赞歌 局部之一 红卫兵赞歌 局部之二 武装夺取政权 局部 这是沈阳 红旗广场 的纪念性雕塑群的局部 总高19米 人像高3 5米 材料使用玻璃钢较铸 花费了大量人力 财力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局部 文革 期间的艺术创作都是政治任务 所以在制作上都务尽其严谨 这组雕塑中五十多个人物形象全都由写生而来 七十多人的创作队伍干了三年 人物组合和动态全是舞台化处理 地雷战 局部 大型纪念性雕塑群的每一个局部都反映了一个革命的历史时期 而且要体现出男女老少各种人物形象 集体创作 的一个好处是给艺术家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 小红军 局部 人物造型完全是写实主义的 其动态和情节受到 东方红 的影响 这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毛主席纪念堂前的雕塑群上也被使用 红灯照亮了社会主义文艺舞台 局部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促使新建艺术学科派遣留学生前往法国 日本学习 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雕塑家和教育家 其中包括著名雕塑家曾竹韶 滑田友 王临乙 萧传玖和刘开渠等 建国以后 苏联艺术家来中国教学 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艺术交流 当时的大多数雕塑家在汲取外国经验的同时 又注意继承民族传统 因此作品都具有个人特色 现代雕塑创作方面 开始转向社会民生 出现纪念性和公共性的雕塑 表现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的作品不断出现 表现历史人物 文化名人的作品每有佳品 雕塑家反映社会生活的题材也日见广泛 城市雕塑也逐渐普及 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审美观和表现技法不断变革的情况下 写实的和抽象的 继承传统和民间艺术的作品都在竞争中发展 潘鹤铸铜雕塑 艰苦岁月 艰苦岁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