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3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发展情势1第一节 发展现状1第二节 面临形势1第三节 发展优势2第二章 思路与目标4第一节 发展思路4第二节 基本原则4第三节 主要目标5第三章 重点产业布局6第四章 现代农牧业6第五章 新型工业8第一节 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8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9第三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1第六章 建筑业12第七章 服务业12第一节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3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14第八章 重点工程16第一节 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工程16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17第三节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程17第四节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18第五节 品牌建设工程19第六节 双百亿工程19第七节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19第八节 基础保障工程20第九章 保障措施21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根据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期限为2013年2017年,远期规划到2020年。第一章 发展情势第一节 发展现状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1.1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5亿元,同比增长40.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6.1亿元,同比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7.7亿元,同比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1亿元,同比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8609元和5853元,同步增长14.1%和14.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8:47.7:34.3调整为2012年的15.6:55:29.4。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10.8%;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占二产及GDP的比重分别达到89.5%和49.2%,建筑业增加值占二产及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0.5%和5.8%;第三产业税收达到26.3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9.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节 面临形势产业层次低、布局分散。工业产品精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农牧业基础薄弱,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比重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低,园区布局分散。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产业同质同构现象突出。人才支撑不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市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成长阶段,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创新性产业支撑作用不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和产业间的市场竞争,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等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对我市产业发展形成了较大压力。国家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加之我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全市产业发展形成较强约束。第三节 发展优势当前,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进入了转型期,加快产业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政策机遇支撑有力: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是今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自治区确立新的发展思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未来将努力建设“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三个”着力等发展战略,为我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内明晰了发展目标。市委政府确立了“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建设五个区”的发展战略,为我市产业发展制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水资源支撑有力。全市目前水资源总量16.57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7.93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8.64亿立方米/年。水资源可用量为10.56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为2.96亿立方米/年,地下水为7.60亿立方米/年。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矿产资源充裕。我市探明煤炭储量为42亿吨、铁矿储量12多亿吨、铜储量1.4亿吨以上、钼矿储量235万吨以上、铅锌矿储量6825吨以上、银矿120万吨以上。每年产生粉煤灰388万吨,部分氧化铝含量均在35%以上。电力优势明显。截止到2013年7月底,本地区电源总装机容量967万千瓦,现有火电装机610万千瓦;风电装机347万千瓦,太阳能10万千瓦。电价优势明显,单位发电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0元以上,风电上网电价全国最低,为0.51元/千瓦时。区位交通优越。我市地处呼、包、银经济隆起带和京津唐经济圈的结合部,属环渤海经济区的范畴。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距天津港不足500公里,是全区十二个盟市中距北京最近的地区,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距我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有五条铁路贯穿全市11个旗县市区,众多高速公路、国道也交汇于此,加之4C级支线机场正在建设,全方位立体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第二章 思路与目标第一节 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围绕我市“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内蒙古“五个基地”的核心区,“两个屏障”的示范区,“沿边经济带”的创新区,现代物流园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氟化工、电石化工、石墨化工、硅化工的领先区为重点,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三次产业协调互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绿色发展。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禁使用地下水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调整生产力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各旗县市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与周边省区和盟市协调互动,主动融入环渤海、京津冀和呼包银榆经济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开放层次和领域水平。第三节 主要目标到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5.6:55:29.4调整为10:57:33 。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 :58 :35。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分别达到37800元和11800元,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降低13%。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3万吨、0.25万吨以内,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7.3万吨、9.8万吨以内。第三章 重点产业布局构建以沿交通干线、沿主要河流为轴线,重点建设4个工业园区(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丰镇市氟化工园区、兴和县兴旺角工业园区、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园区)、2个物流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市“三个核心基地”(能源、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第四章 现代农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优化农牧业布局,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马铃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以后山五旗县和兴和县为重点,建设马铃薯种植带。依托民丰薯业、嘉恒农科,组建种薯产业联盟。健全完善原原种、原种、合格种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到2017年,以节水灌溉为主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达到500万吨,其中种薯产量达到275万吨。到2020年,节水灌溉为主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量达到550万吨,其中种薯产量达到305万吨。蔬菜。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以前山地区和商都县、化德县为重点,建设20个设施蔬菜基地乡镇。露地冷凉蔬菜重点打造以察右中旗巴音、乌素图、察右后旗当郎忽洞为中心的10万亩以上红萝卜规模化种植带。到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5万亩。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0万亩。林草料。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等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大灌木饲料林、人工草地与饲草加工建设力度。到2017年,人工草地总面积达到690万亩。年生产饲草220万吨,青贮饲料135万吨,优质牧草种子20万公斤,饲草年加工量达到15万吨,生产饲料达到170万吨。到2020年,全市各类林地总面积达到2903万亩,林地覆被率达到29.5%。到2020年,人工草地总面积达到870万亩。年生产饲草230万吨,青贮饲料165万吨,优质牧草种子40万公斤,年加工饲草40万吨,生产饲料达到210万吨。生猪肉鸡。打造商都、中旗等五个百万口以上的生猪大旗县,力争列入国家生猪输出大县行列。打造丰镇、兴和等六个年出栏千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旗县,成为自治区生猪肉鸡的主要产区。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500万口,出栏肉鸡1.56亿只。到2020年,年出栏生猪670万口,出栏肉鸡2亿只。肉羊肉牛。推进以杜蒙羊为主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商都、化德、察右后旗肉羊养殖带建设,建成绿色肉羊生产基地;以兴和县、察右前旗为主,建立小尾寒羊纯种繁殖和多寒经济杂交肉羊生产基地。建立以后山地区和牛、西门达尔、安格斯为主,前山地区荷斯坦公犊为主的肉牛养殖区。到2017年,肉羊出栏800万只,肉牛出栏20万头。到2020年,肉羊出栏800万只,肉牛出栏22万头。奶牛。发展以凉城县、察右前旗等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区。到2017年,奶牛个体产奶量从现在的5.6吨提高到6吨。奶牛存栏达到28万头,奶产量达到88万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奶牛存栏达到30万头,奶产量达到100万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5%以上。第五章 新型工业加快传统工业升级改造,扩大新兴工业发展规模,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培育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第一节 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煤炭。以我市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以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后旗贲红煤炭物流服务园区为基地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到2017年煤炭产能达到1000万吨,2020年达到200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将鄂尔多斯、锡盟、大同以及蒙古国的煤炭进行洗选转运,原煤洗选率达到70%以上。近期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远期建设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加工销售内陆港,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炭集散地。电力。建设四子王旗、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两大煤电基地,打造不同规模级别的各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重点工业园区自备火电项目群,以及“西电东送”电力保障基地。到2017年,全市火电、风电和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002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500万千瓦、1500万千瓦和150万千瓦。电力外送规模达到752万千瓦,2020年达到1000万千瓦。实现火电、风电、太阳能与电网和谐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大推进中石油在察右后旗、前旗、四子王旗盆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力度,开展清洁油气基地建设。到2017年,石油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地下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10亿立方米。打造覆盖京津冀地区的LNG加工输送基地。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电石化工。重点开发PVC、PVA、氯丁橡胶、糊树脂、氯醋树脂等下游产品及其衍生品,集中建设后旗、卓资等电石化工园区,延伸开发电石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市现有电石80%在市内得到消化和利用。到2017年,形成500万吨电石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规模。冶金。依托丰富的铜、金、铅、锌、银、钼、粉煤灰等优势资源,重点延伸打造铜深加工产业集群;高起点开发利用兴和钼矿资源及其下游产品深加工;重点开发察右中旗牛庆沟50吨以上的黄金矿藏,提高就地冶炼能力;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打造丰镇、化德特种钢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构筑电力铁合金特种钢产业链;在丰镇、凉城等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产业化技术优势突出的地区,建设“粉煤灰氧化铝硅铝合金”产业链项目,打造铝深加工产业集群。到2017年,全市冶金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其中黑色金属实现工业增加值301亿元,有色金属实现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到2020,全市冶金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01亿元;其中黑色金属实现工业增加值462亿元,有色金属实现工业增加值239亿元。氟化工。重点推进丰镇、四子王氟化工业园区氟橡胶、氟橡胶预混胶、聚三氟氯乙烯等系列氟化工产品的开发和重大项目实施,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到2017年形成20万吨氢氟酸和130万吨氟化工系列下游产品的能力。到2020年,形成30万吨氢氟酸和150万吨氟化工系列下游产品的能力。建材。以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为主线,带动建材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产品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发展商都陶瓷业,培育陶瓷产业集群。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建立循环链条。到2017年,全市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到2020年,全市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35.9亿元。农畜产品加工。围绕乳、肉、薯、菜、皮、毛、绒等农畜产品,着力提高加工转化率和深加工水平。2017年各类农畜产品加工量达到400万吨左右,2020年达到450万吨左右。第三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煤化工。依托四子王旗褐煤资源和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煤炭交易中心,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度布局现代煤化工项目。推进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乙二醇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构筑煤制天然气及煤制油副产品延伸加工、乙二醇-芳烃-聚酯、甲醇延伸加工产业链。到2017年,形成100万吨煤制化工产品、40亿立方米合成气的生产能力。 石墨碳素。以兴和县丰富的石墨资源为基础,以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项目为重点,推进高导热石墨块、核极石墨、石墨烯等高端产品的研发进度,形成国内重要的石墨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到2017年,石墨碳素深加工产品达到70万吨(其中石墨达到20万吨),石墨碳素产业产值超百亿元。生物。通过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对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大宗农作物优良品种进行研发,培育形成大宗农作物育种产业链;以四子王杜蒙羊遗传工程技术为重点,加快牛羊良种繁育和改良步伐,形成良种繁育产业链。研究开发动植物有效成分提纯技术和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打造生物质原料产业化基地。硅化工。加快开发硅晶材料,发展硅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开发有机硅等下游产品。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材料产业链;工业硅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产业链等硅化工系列产品产业链。到2017年,形成40万吨有机硅及其深加工能力。电子信息。着力推动集宁化成箔项目下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海信工业园建设进度,吸引更多项目入园落地。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先进信息网络向边远农村牧区延伸覆盖。依托华为集团,打造华北地区国家级云计算产业成本中心、全区云计算产业及云服务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到2017年,建成云计算服务数据中心10万平方米,完成10万台服务器、网络设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云计算产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第六章 建筑业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集约化经营”的方针,建设多层次供给体系,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抓住国家扶持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城市、林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到2017年,全市累计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万套,1400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面积达到430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6平方米。加快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和互助幸福院建设,到2017年,改造农村牧区危房17万平方米,建设互助幸福院9.9万户。全面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到2017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0亿元以上,建筑业从业人员保持在10万人以上,其中吸纳农民工超过8万人。第七章 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服务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第一节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围绕打造“现代化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以“煤炭、马铃薯、皮革”三个交易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全市三个交易中心营业额突破1800亿元。铁路、公路货运量达到3.5亿吨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以上。突出发展工业物流。加快推进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煤炭的洗选、混配、集散和深加工。积极推进国家级煤炭质检中心和煤炭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加快集宁国际皮革城皮件加工园和后旗制革基地建设,完善皮革产业链,推进皮革交易中心建设。围绕集宁、后旗、丰镇、卓资、兴和等旗县重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之配套的化工、建材等工业物流园区。 大力发展农牧业物流。重点支持发展乳制品、牛羊肉、马铃薯、冷凉蔬菜等冷链物流。推进集宁康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察右前旗金汇农畜产品物流园区等重点农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依托区位优势,发挥首都机场、集宁支线机场货运功能,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配送、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建设集宁空港物流园区、集宁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发展保税区,加强与天津港等港口合作,推进我市内陆港建设。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总部经济、会展战略、信息服务等,加快发展邮政、汽贸、医药等特色物流,培育形成辐射全区及华北地区重要的特色物流集散中心。 金融。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把我市打造成区域性金融机构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20年达到60.6亿元。社会融资总规模年均增速2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20年存款余额达到 1826亿元左右,贷款年均增速18%,到2020年贷款余额达到 1295亿元左右。信息。推进以集宁为中心,辐射带动各旗县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步伐。重点建设内蒙古西北煤炭交易中心、乌兰察布马铃薯电子交易平台、恒信精工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项目,建立健全诚信快速、认证标准、运行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中介。重点建设集宁商务会展中心,积极拓展各类业务,打造面向全国的区域性会展中心。2017年乙级资质达到3-5家,2020年甲级资质12家,全面提升工程咨询机构的资质档次,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服务体系。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商贸。发展集现代商贸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核心圈。重点建设维多利购物中心、集宁古城、鑫厦文化广场、国际商贸城、金茂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贸综合体项目。大力培育发展康泰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察哈尔汽贸城、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到2020年培育5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10个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动现代新型商贸业态的发展,加快发展社区和农村牧区商业网络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旅游。充分借助俄蒙资源,实施 “一心(以集宁为集散中心)、两翼(南翼山水风光、北翼草原休闲)、三大境区(格根塔拉、辉腾锡勒、岱海景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打响“吉祥草原、避暑胜地”品牌,打造京津冀晋蒙省际旅游中心和中俄蒙三国新的旅游中心。重点开发四子王旗格根塔拉、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凉城高原湖泊等示范景区。到2017年,争取格根塔拉、凉城岱海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辉腾锡勒晋级为国家4A级景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0亿元。文化。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文化产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察哈尔、杜尔伯特等蒙元民族文化和东路二人台地域文化为主线,形成 “一核(集宁区)、两轴(横轴线:卓资县-集宁-兴和县;纵轴线:丰镇市-察右前旗- 集宁-察右后旗)、三大景区、六大基地、八大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元代集宁路文化产业园,挖掘、开发和创新主体文化主导下的饮食文化、婚礼文化、服饰文化等子文化。加强文学影视歌舞作品和新型文艺产品创作,开发民族文化商品,打造城市文化和文化长廊,加强本土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乌兰察布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左右。社区。依托“乌兰美”等家政实训基地,扶持和引导城镇下岗职工、农民工从事家庭服务,构建联通市本级、旗县市区、社区三级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互联共享。加快拓展养老托幼、家庭护理、医疗卫生等社区服务领域,形成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第八章 重点工程根据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实施以下八大工程。第一节 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清洁能源输出、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专栏1 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工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点建设四子王旗清洁煤炭基地和集宁周边旗县清洁煤炭基地。清洁煤炭加工运输基地。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清洁煤炭加工输出基地。煤电基地。以白彦花、白乃庙西区、江岸煤田为依托,全力推进四子王旗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向山西直供外送电项目基地,以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煤炭为依托,全力推进兴和电厂向华北直供外送电项目基地,加快推进岱电三期外送华北网直供电项目基地。新能源基地。建设自治区蒙西地区风电、太阳能绿色能源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铜冶炼基地。重点建设四子王旗白乃庙铜矿铜冶炼工程。打造年处理500万吨铜采选、10万吨铜冶炼基地。绿色农畜产 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建设马铃薯蔬菜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环京津大中城市周边蔬菜基地。 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建设3个绒毛制品、5个肉食制品、2个皮革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旅 游观光休闲度假基 地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基地。重点建设岱海、辉腾锡勒、格根塔拉三大重点景区,切实加快四子王希拉穆仁庙、卓资红召、兴和苏木山、凉城蛮汉山、丰镇红山等5个旅游度假聚集区。精心打造以天堂草原、神舟家园为整体旅游形象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中心。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石墨、生物、云计算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战略格局。依托兴和县石墨深加工产业园,突破一批石墨功能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石墨产业深加工基地。重点推进福瑞、鸿茅公司系列产品的研发建设步伐。以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种子工程建设项目、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型彩色马铃薯育繁推与花青素提取项目为重点,开展以马铃薯为主的新品种选育和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培育生物育种产业链。第三节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程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经营集约,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载体。到2017年,重点培育建设察哈尔园区IT产品研发园和云计算产业园,打造专业技术创新区;积极推进察哈尔文化开发研究保护基地、元代集宁路文化创意产业园、蒙元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特色商业街和现代购物中心,将中心城区发展成区域性商贸流通集聚区;以集宁现代物流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和集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为龙头,引导各类物流企业向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集聚,建设功能完备的物流服务集聚区;构建中部以集宁文化体验与休闲购物为主、北部以格根塔拉和辉腾锡勒展示蒙古族传统文化为主、南部以凉城岱海山水和人文休闲度假为主的3个旅游服务集聚区。 第四节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围绕节能、减排、节水等环节,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专栏2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节能工程。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减排工程。加快实施电力、化工等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等水污染治理工程。 节水工程。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及循环再利用,积极开展农田草牧场节水灌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千万亩节水灌溉等工程。 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施粉煤灰综合利用,支持有色冶炼企业和大型矿山企业建设一批利用尾矿、废渣回收有价金属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积极利用低热值煤、劣质煤等资源建设综合利用电厂,建设一批秸秆饲料化、秸秆肥料化等示范项目。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选择一批产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突出的园区,在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等方面进行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产业链。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推广工程。围绕重点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减量化技术、工艺及装备,再利用与再制造技术、工艺及装备,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艺及装备,产业共生与连接技术、工艺及装备,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工作。第五节 品牌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全市重点企业进行中国驰名商标注册,扶持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2020年,争创1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30个以上自治区著名商标和5个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六节 双百亿工程积极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石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重点园区建设,推进园区整合,打造工业集中区。2017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开发区(园区)达到6个。第七节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以及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到2017年重点培育和扶持100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成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效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第八节 基础保障工程加强交通、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专栏3 基础保障工程交通建设工程铁路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铁路,集宁至二连铁路扩能,土牧尔台至江岸、大准至集通铁路联络线、兴和至商都等货运铁路,到2017年底,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50公里。公路通道建设工程。规划建设S22呼和浩特至白音察干高速、苏尼特右旗至张家口高速公路,S101呼和浩特至尚义、S102呼和浩特至凉城、S313张北至乌兰花、S209善丹呼日勒至左云、兴和至商都、科布尔至卓资等国省干道。全市形成“九横八纵”的交通网络格局,成为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通往蒙古国的重要通道。到2017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44公里,一级公路达到986公里,二级公路达到2077公里。民航机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乌兰察布市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和建设步伐,力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