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水稻两迁害虫源头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一)项目名称中国水稻两迁害虫源头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提名意见:项目针对水稻两迁害虫寡食性、远距离迁飞、突发、暴发和毁灭性等特点,提出了“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的策略,重点防治越南中北部冬春稻的水稻两迁害虫,在广西实行“早防迁入代,狠治迁出代”的防治方针,有效降低两迁害虫在当地的发生为害和迁出量,对我国两迁害虫整体防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优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6个,防治稻飞虱药剂12个。在广西水稻核心示范区累计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次以上,用药量较常规用药减少3070%,累计新增经济效益50多亿元。该成果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对我国“到2020 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的有力技术支撑。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社会经济效益巨大。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项目简介水稻两迁害虫(即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亚洲国家水稻上的最重要害虫,具有寡食性、远距离迁飞、突发、暴发和毁灭性等特点,不能在中国大陆越冬。每年3-5月份该虫从越南迁入我国,9-11月份再从我国回迁到境外中南半岛。2000年后,我国每年两迁害虫的实际防控面积超过20亿亩次,投入使用的农药制剂近20万吨,仍造成的水稻损失达100亿公斤以上。这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也危及我国的生态安全。本项目通过境外两迁害虫虫源地的系统调查及广西水稻两迁害虫应急防控研究,取得如下3个创新点: 1.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两迁害虫的系统调研,明确中国水稻两迁害虫的越冬虫源主要来自越南中部的冬春稻种植区。通过多年境外虫源考察,发现我国的冬春季(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正是中南半岛的旱季,但该地气温高,水利条件好则一年四季均种植水稻。由于水稻两迁害虫均是寡食性昆虫,因此冬春稻地区就成为水稻两迁害虫的唯一虫源地。此时越南北部的清化及以北地区、义安、河静等省有少量冬春稻,越南中部及以南则有约300万亩的冬春稻,在该区域可见各种虫态的水稻两迁害虫。老挝和柬埔寨管理水平差其虫对我国早期迁入虫源贡献极小。泰北冬春稻主要集中在清迈高原,其虫源应与云南关联度较大。2.针对两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的策略。主要指境外越冬虫源及广西早春迁入虫源两部分的源头治理。境外虫源的“源头治理”策略主要是在越南中部冬春稻区:A.按照“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由中方直接提供越方在该区域的一切防控费用;B.鼓励中方企业到该区域开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替代或压缩冬春稻的面积;C.推广抗虫品种种植,引导该地压缩冬春稻种植面积;D.构建 “中国-东盟水稻两迁害虫系统观测站”;E.指导大区域药剂科学使用,提高防控效果。广西迁入虫源的源头治理策略即实行“早防迁入代,狠治迁出代”的防治方针。早治一方面,药剂可直接杀伤害虫,另一方面害虫处于幼嫩期对药剂更敏感,既减少用药,又少伤天敌。3.共进行了713个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优选出新的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95%的药剂6个,对稻飞虱的药剂12个。经过田间系统评价,优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药剂60g/L乙基多杀菌素SC、15%虫螨腈EW、240g/L氰氟虫腙SC、10%溴氰虫酰胺OD等6个;防治稻飞虱的高效药剂30%吡蚜酮虫螨腈SC、10%三氟苯嘧啶SC、400g/L噻嗪酮SC、10%溴氰虫酰胺OD等12个。项目相关成果获2017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四)客观评价1.本项目科技成果鉴定意见2017年1月6日,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广西南宁市对该项目部分内容“广西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鉴定意见为:该项目通过对东南亚地区两迁害虫发生规律的系统调研,明确了广西是水稻两迁害虫入侵的桥头堡,提出了“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的策略,在广西实行“早防迁入代,狠治迁出代”的防治方针,有效降低两迁害虫在当地的发生为害和迁出量。同时针对两迁害虫集中迁入区的特点,研究并形成了一套适宜于我国水稻两迁害虫第一阻截带的防控模式;优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6个,防治稻飞虱药剂12个。该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扩大成果推广应用。2.项目验收评价2014年4月17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在南京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测报与防控技术研究”(200903051)进行了会议验收。验收意见为:该项目以境外监测、源头治理、多层级阻截为主线,以3S和大气尺度模拟技术为支撑,在大的时空尺度对两种害虫监测预警和防控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源头治理、分区治理”的水稻两种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策略;阐明了两种害虫境外虫源时空分布,提出了国内迁飞路线图;组建了不同稻区生态调控技术体系4项,核心示范区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用药量比常规防治减少30%以上,社会生态效益显著。3.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主要获奖人授奖单位广西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2017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廖世纯、黎柳锋、王凤英、陈利标、韦桥现、刘开强、廖仁昭、陆将彪、韦宗便 广西区人民政府(五)应用情况本成果已在广西桂林、百色等水稻产区累计示范达5360万亩次,经查在核心示范区对稻纵卷叶螟与飞虱综合防控效果96%,为害损失率控制在4.2%。挽回经济损失10亿多元,累计新增经济效益50多亿元。本成果的技术既可有效防控水稻两迁害虫的为害,又可直接减少广西用药量(较常规用药减少30%以上),更可大面积应用于广西以北稻区。一方面,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到2020 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的有力技术支撑。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增效剂中国ZL200810073777.52011-06-22799233廖世纯廖世纯、曾涛、韦桥现有效(七)主要完成人情况排名姓名工作、完成单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廖世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项目负责人,提出研究思路,制定试验方案,研究成果的主要整理者。先后多次到中南半岛系统调查水稻分布情况及两迁害虫发生情况,“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策略的主要贡献者。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试验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在科技创新1、2、3点做出主要贡献。2黎柳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项目核心成员,多次参与“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策略的制定。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及药剂优选的主要实施者。组织试验数据调查,参与研究报告编写。在科技创新1、2、3点做出重要贡献。3王凤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项目核心成员,多次参与中南半岛系统调查水稻分布及两迁害虫发生情况,“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策略的重要贡献者。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及药剂优选的重要实施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参与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试验数据调查,参与研究报告编写。在科技创新1、2、3点做出重要贡献。4陈利标广西格林森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项目核心成员,通过举办农技知识培训,大力推广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优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品种进行大面积的应用示范,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施药水平。在科技创新第3点做出重要贡献。5韦桥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项目骨干成员。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及药剂优选的重要实施者。组织试验数据调查,参与研究报告编写。在科技创新第2、3点做出重要贡献。6廖仁昭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其他项目骨干成员。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杀虫剂田间系统评价及药剂优选的重要实施者。在科技创新第2、3点做出重要贡献。7容仁学恭城瑶族自治县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项目骨干成员。通过举办农技知识培训,大力推广项目的研究成果,参与研究报告编写。在科技创新第3点做出创造性贡献。(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该项目的牵头单位,全面主持项目的研究工作,负责项目统筹与协调,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与合作单位协同攻关,使“防控前移,源头治理”策略逐渐成熟,优选出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的杀虫剂,并进行田间系统评价,进一步在广西稻区大面积推广示范,取得出色的研究成绩。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2篇。研发和应用的新技术既可有效防控水稻两迁害虫的为害,又可直接减少广西用药量较常规用药减少30%以上,更重要的可大面积应用于广西以北稻区。一方面,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到2020 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的有力技术支撑。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社会经济效益巨大。2. 广西格林森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参与单位。负责本项目成果在广西的推广应用。该公司通过培训会、广告等方式,大力推广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优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品种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并在广西水稻主产区进行大面积的应用示范,大大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施药水平。通过各种方式8年累计推广防治面积达5083万亩次,用药量较常规减少1030%,害虫危害损失率小于3%,挽回稻谷近59.30万吨,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3. 恭城瑶族自治县植物保护站:项目参与单位。负责本成果在广西桂林稻区的应用推广工作。在该地累计示范面积91万亩,挽回稻谷损失31850吨,挽回经济损失4800多万元,累计新增经济效益0.93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20072014年,本成果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指导,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植物保护工作站等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田间应用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对广西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控关键技术推广,在南方稻作区遵循“早防迁入代,狠治迁出代”的防治方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廖世纯为本项目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工作,对技术路线的制定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起决定作用;黎柳锋、王凤英、廖仁昭负责主要杀虫剂的田间药效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交底方案
- xx市建成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保教知识试题及答案
- 大豆蛋白产品包装设计与生产线适配方案
- 港口防波堤建设方案
- 猎头公司咨询方案
- 地产清尾货营销方案
- 跨境贸易结算风险管理2025年金融工具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 风电场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潮汐能发电站课件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初二入团考试内容及答案
- 针灸科感控知识培训课件
- 微生物学讲课文档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劳模工匠之光》课件 第1、2单元 民族大厦的基石、改革攻坚的先锋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