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黄帝故里感受中华文化(观后感).doc_第1页
参观黄帝故里感受中华文化(观后感).doc_第2页
参观黄帝故里感受中华文化(观后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黄帝故里感受中华文化中原大地,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我与朋友于2012年4月21日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一同前往黄帝故里参观。新郑轩辕黄帝的出生地,我们满怀激情地踏上这一旅途,透过车窗望去,吸引我眼球的是路边的一排排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的标志,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我们先参观了中华姓氏广场,广场靠南三分之一处的中华姓氏鼎坛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气势恢弘、硕大无比的鼎是黄帝宝鼎,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被称为“天下第一鼎”,鼎坛周围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广场前方的两个大型显示器在播放着三月三祭祖大典的盛状,虽然三月三封路不允许参观,但是通过这个荧光屏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祭祖大典当天的庄重氛围。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我想,中华姓氏广场想体现的无非就是这八个字: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参观完姓氏广场,随后我们来到故里祠,前区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汉代石阙、日晷、指南车、四柱石坊、轩辕桥与姬水河、“轩辕黄帝之碑” 。日晷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左侧绿化带中,指南车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右侧绿化带中,与日晷对称。四柱石坊,为汉代青石牌坊。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来到故里祠门口,我们都很好奇:一般在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都安放狮子,寓意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但这里为什么把熊作为镇祠之兽?据说,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在去往轩辕丘的途中看见了很多的许愿树与枣树,枣树上的许愿红布条总是给我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由于我们周六上午到达黄帝故里正好举行拜祖仪式,在拜祖台下我们也观看了次现场版的拜祖仪式。轩辕丘这个高大的土丘,就是象征性的轩辕黄帝的诞生地,丘下有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其造型为黄帝时期的大房子造型,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呈巨大“人”字形,好像是从地底长出来一样,寓意为黄帝出生之地。纪念馆内为客家文化展、领导名人书法展、炎黄子孙拜祖展等内容。地宫内有8幅画像石,是仿岩造型的浮雕图,分别反映了黄帝出生、访贤问道、战蚩尤、升龙旗、铸宝鼎、分封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