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十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十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十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十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十单元 统计第十单元:统计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05例1练一练及练习二十第36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理解学习统计方法。【活动方案】活动一:填一填。1看图填写统计表。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下面这张统计表里,应该怎样填? 2小组内校对所填的表格,说说“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是哪个数量? “总计”指什么?与“合计”有什么区别? 3全班交流:这张统计表和前面的四张统计表比,有什么不同?活动二:练一练。1.完成课本106页的“练一练”。2.在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作业,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 “总计数”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3.全班交流以上问题。【检测反馈】1.完成课本第107页练习二十第题。() 固定电话一般是指比如我们国家电信或者网通铁通的电话,靠电话线连接,信息的传输依靠电信号(就是电流的强弱来对应不同的信息),如住宅电话。移动电话则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不同的频率电磁波的强弱代表不同的信息,如手机。()提醒: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调整:调查全班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时,课本表格中只提供了4个组别,我们要根据本班小组数量将表格重新调整并画在自己的随练本上,先在组长的组织下在组内调查,而后组内分工分别调查其他组的情况。2完成课本108页练习二十第题。活动一:填一填。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揭示课题:求商的近似值出示活动一,学生完成并交流后教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活动二: 练一练。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检测】 () 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第二课时: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08109练习二十第35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学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 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根据需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活动方案】活动一:身边的统计。1在组长的带领下,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课前调查。(1)调查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2)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组人数;(3)选择自己所在学校的三个班,调查学校最近一次田径运动会或其他比赛各班的得分情况。2整理调查到的有用数据,填写到下面相应的表格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调整表格),小组推选1人完成在小黑板上。3展示调查活动统计表,在小组内说说调查、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些什么?从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检测反馈】1根据以下单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 数学小组 性别合计男生女人数22148性别合计男生女生人数1578年 月 日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性别合计男生女生人数17134美术小组性别合计男生女生人数2412122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初级中学2008年下半年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2009年1月人数 性别年级总计男生女生合计600七年级320185八年级300九年级250180(1)这所初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2)( )年级男生人数最多,( )年级女生人数最少;(3)人数最多的是( )年级;(4)( )年级男生、女生人数相差最多,相差( )人。(5)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 )人。活动一: 身边的统计。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复式统计表,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复式统计表的练习课。(板书课题)进入活动一,在组长的带领下,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课前调查。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检测】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从表里你知道些什么?我们班得分情况怎样?对我们班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委员你有什么建议?分析哪些项目有优势,哪些项目比较弱,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三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10111例2、练一练及练习二十一第1题。教学目标:1、 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2、 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利用图中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思考:你从统计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这幅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以上问题,说说浅色直条和深色直条分别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全班交流以上问题,说说“图例”及“两个城市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活动二: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1 根据上面的图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2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做判断的?(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3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回答上面的问题,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活动三:照样子画一画。1看课本第111页“试一试”,思考:(1)统计表中提供了哪些信息?(2)统计图的图例告诉我们什么?并完成统计图。2 对照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直条上方标出数据,并在小组内交换核对。3根据所查情况向全班同学说说在练习中要注意些什么?【检测反馈】先完成课本第111页“练一练”,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每日各个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什么? 国际上通常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l)来评价空气质量,它是将一系列的空气质量数据,按统一规定的计量方法处理后,变成一种简洁而易被民众理解和掌握的表达形式。 我国将空气质量划分为五级:(1)API值在050范围内时,空气质量为一级,空气质量优; (2)API值为511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质量良;(3)API值为1012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三级,属轻度污染;(4)API值为2013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四级,属中度污染; (5)API值大于300时,空气质量为五级,属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时,病患者有感觉;空气质量属中度污染时,对敏感体质人群有明显的影响,一般人群中可能出现不适,发生气喘、咳嗽、多痰等症状;空气质量属重度污染时,健康人群也会出现明显症状,运动耐受力降低,并可能导致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活动一: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教材例2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的气温情况)问:通过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信息。师:淡蓝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那么深蓝色的直条表示什么呢?问:你还知道些什么?(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1摄氏度)活动二: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小组内填写交流,指名回答填写的结果。问: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哪些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活动三:照样子画一画。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到什么?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有那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检测】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到什么?第四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13练习二十一的第2、3题。教学目标:、 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进一步练习,看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活动方案】活动一:分析判断,夯实基础。1.完成课本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2.在小组里交流题目中的问题。活动二:对比练习,体会不同。1 完成课本第113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2同桌互相校对统计图,组内共同交流题目中的问题。3结合组内同学存在的问题,各组指派1名代表说说画图时的注意点、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异同。活动三:结合实际,调查统计。1 根据本班体育达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思考:该如何调整课本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中的统计表。2 根据调整好的统计表思考该如何收集相关数据,在小组内交流。3 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调查,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4 组长任选一组与本组交换核查。【检测反馈】1. 观察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气温统计图 2005年2月 白色直条表示( ),黑色直条表示( )。 每个单位长度直条表示( )。第( )季度北京市和深圳市温差最大,相差( )度。看了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知道些什么?2枫叶服装厂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服装套数如下: 一月份计划生产6000套 ,实际生产6300套;二月份计划生产5000套 ,实际生产7000套;三月份计划生产7500套 ,实际生产8000套。 (1)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枫叶服装厂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服装套数统计图计划实际 年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