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复习学案.doc_第1页
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复习学案.doc_第2页
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复习学案.doc_第3页
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复习学案.doc_第4页
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复习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考点一、透镜1、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具有聚光功能,灯泡的灯丝应位于其 焦点 处。2. 请完成光路图。FFFF3.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4.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3 题图 4 题图5.请在如图所示的物体与人眼之间填上合适的透镜,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6.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会聚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10_cm。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同一高度_,这样做是为了_让像成在光屏上_.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缩小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实_。(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蜡烛在焦点处,无法成像 。小明在右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靠近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上_移动。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道倒立、放大 清晰的实像,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右_(左/右)移动。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A 乙 甲 B丙 甲 C 乙 丁 D 丙 丁(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变暗(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8、某物理兴趣小组用一组眼睛模型、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几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晶状体和角膜_,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视网膜_,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甲是_正常_眼模型,乙是_近视_眼模型,丙是_远视_眼模型。(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乙_模型前加一个_焦距_合适的_凹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丙_模型前加一个_焦距_合适的_凸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9、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J距点。图15(l)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_e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_a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d点上成_倒立_、_放大_、_实_的像,制成_投影仪_光学仪器。把烛焰放在b点上成_倒立_、_缩小_、_实_的像。制成_照相机_光学仪器。10、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10_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3)按如图2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实像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实像,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30_ 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1)蜡烛在焦点处(2)蜡烛、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拓展练习】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放大的烛焰像,则蜡烛到凸透镜及烛焰成像情况是( C )A 20 cm以内成倒立的像 B 20 cm以外成正立的像C 20 cm与10 cm之间成倒立的像 D 20 cm与10 cm之间成正立的像2、小强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D)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5、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6cm B10cm C16cm D20cm6、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