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第七讲.doc_第1页
民间文学第七讲.doc_第2页
民间文学第七讲.doc_第3页
民间文学第七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文学第七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审美特征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具有多形态、多层次性。它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价值是用途和积极作用。民间文学之价值包含在当地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中。一、生活中的文学活动(一)在集体劳作中的作用1、协调统一劳动动作,宣泄完成劳作的信念,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的热情效率,如“号子及其分类”。2、传播劳动经验、知识、技能,如“农谚”。(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便利、快捷、广泛、安全地记录民众对于统治者阶层的抗争过程,表达反抗意识,以民众胜利给传播者带来颠覆权威和传统的快感,如“民间故事”。2、融洽人际关系,提高生活情趣(作品情绪、倾向、理想之共性,经由演员说唱,引起众人共鸣,个体知觉变成集体知觉,达到人们共有的精神趋同)。二、民间教育和娱乐的资源(一)讲述者的魅力见多识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1、出门人 拓展了人们神秘、异质、充满悬念的生活空间。2、德高望重者 了解当地掌故传说,是当地历史记忆的代表和讲述者,拓展了人们的时间空间。(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功能训戒警示范围,民族品格的形成。(三)历史教育的工具传授历史知识。文字产生前,历史依靠口头文学记忆和承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传统依靠口述得以延续。(四)娱乐生活的方式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诗意化的产物,是民众的审美理想、观念、情趣之产物,是民众最熟悉喜爱的文艺形式,最普及方便的娱乐工具。欢快热烈的气氛、健康的娱乐和休息、精神上的娱乐和满足全得依靠它。机智、调侃、诙谐、幽默常常能够使得观众哄堂大笑。三、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禁忌习俗的产生和得以实施是为了纪念当地发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表现禁忌的民间文学意在支持族群认同,构筑自身族群、村落的文化边界,表现动物禁忌的民间文学是原始人依赖自然的一种延续。四、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一)传递文化和生活知识民间文学是民间知识的储备库,是民众的“百科全书”,民间有传播知识的独特渠道与方式。(二)反映古代人的思想观念民间文学中沉淀了远古宗教观、伦理观。它是民间思想观念的历史文本。考古学对民俗学几乎无用武之地,文献不能多民俗学直接提供答案。五、为学术研究提供多种可能艺术的、情感的、鉴赏的、审美的与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民间文学一、 历史性与民族性,直接的人民性。二、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历史般的思想行为模式,民间文学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三、 民间文学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之基础、动力、组成部分、表现形态,规范着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一、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一致(一) 作家文学遮蔽了民间的审美生活吗(二) 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的一致与分离(三) 民间文学活动是一种“诗意”的生活二、 在场情境的审美方式在场情境表演效果审美程度三、重复经历的审美体验“好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