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详 查 设 计编 写: 舒 易 洪审 核: 徐 德 春总工程师: 陈 健队 长: 廖 登 志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总队二OO八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 矿区位置、范围及交通- 1 -第三节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2 -第四节 以往工作概况- 3 -第二章 区域地质- 4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4 -第二节、地层- 4 -第三节、构造- 5 -第四节、区域矿产- 5 -第三章 矿区地质- 6 -第一节 地层岩性- 6 -第二节 构造- 6 -第四章 矿床地质- 7 -第一节、含金石英脉的形态、产状及规模- 7 -第二节、矿石矿物组合及其产出特征- 9 -第三节、矿体围岩蚀变- 9 -第五章 详查工作布署- 9 -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 9 -第二节 勘查类型及工程布置原则- 10 -第三节 具体工作部署及技术要求- 10 -第四节 工作标准- 14 -第五节 具体实施方案- 14 -第六章 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 15 -第一节 设计实物工作量- 15 -第二节 经费预算- 15 -第七章 预期成果- 16 -第八章组织管理及保证措施- 17 -第一节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7 -第二节组织管理- 17 -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17 -第四节 安全管理- 18 -附图1、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地形地质(含工程布置)图2、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0号勘探线剖面图3、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4、8号勘探线剖面图4、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19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5、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20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6、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22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附件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2、黄金生产许可证复印件3、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为了进一步查明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矿区范围内金矿的分布情况、矿体产状、赋存规律及资源量等有关地质资料,提高资源量级别,采矿权人贵州省天柱县星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华)委托我单位对该金矿采矿权范围作地质详查设计。其目的是对该矿深部矿体的前景作出评价。任务是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特征,基本查明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矿体,估算金资源量,并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为进一步开发矿山金矿资源提供地质依据。第二节 矿区位置、范围及交通一、地理位置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天柱县城南东,平距19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4001091602,北纬264945265100。二、矿区范围贵州省天柱县星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华)于2007年6月7日取得天柱县金井金矿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200000711101,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1.5万吨,有效期至2013年12月,矿区范围呈多边形,面积4.9308km2。拐点坐标见下表:点号xy029716853662400012971701366256502297059036625650329705903662598042970320366259805297032036625510629703103662506072969390366250608296936036622610929705003662259510297050036624000三、交通条件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位于天柱县城南东方,平距约19公里,属天柱县高酿镇管辖,该矿区交通较为方便,天柱至坌处的县乡公路经过矿区,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矿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区内最高海拔标高为802.6m(矿区中部山顶),最低海拔标高388m(矿区东北部冲沟),最大高差414.6m。矿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l6.1,年降水量1297m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水系和植被发育,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常年有水,水量受季节影响,植被主要发育有林木和杂草,当地居民为侗族,以往属经济较落后山区,自上世纪90年代当地金矿开发后,经济状况有了大的改观。第四节 以往工作概况该区地质工作程度低,七十年代湖南地质局区调队作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八十年代,贵州地矿局101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该区有金异常的存在,因异常区面积小,峰值低,未作异常查证。洋满冲金矿的发现及开发取决于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民间采金活动。金井金矿洋满冲矿段与金井、相公金矿毗邻,金井、相公金矿开采始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留下许多开采老硐,建国后六十至七十年代曾先后有贵州地矿局117队、贵州有色地勘局一总队、六总队作过不同程度的金矿普查工作,并编有该区金矿普查地质报告。2002年贵州地矿局101队在该区作洋满冲矿矿段区的普查地质工作,并提交了(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洋满冲矿段勘查地质报告),提交金(333)资源量44.98 kg,同年十一月,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审批(黔国土资储审字2002第79号),金(333)资源量33.40kg,(334?)1.06kg。2005年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总队在贵州地矿局101队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矿区洋满冲矿矿段区作普查工作,发现含金石英脉3条,控制金矿体3个,并提交了(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洋满冲矿段区普查地质报告),提交(333)黄金资源量207.8kg;(334)黄金资源量645.56kg。完成工作量如下:1、1/5000地质填图4.68Km22、坑道施工与编录1940m3、槽探1000m34、化学样101件。在金井地区金矿大规模开发起于1993年至1994年,高峰时可达万人。到2005年据当地政府部门不完全统计,金井地区黄金产出已在2吨以上。2007年该区在采矿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隐伏矿体M22。通过以往的地质勘查及采金活动与实践,对了解和查明该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延伸、厚度、品位变化等地质特征及对矿石的采选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亦为本次详查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及详实丰富的地质资料。第二章 区域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区域上该区位于华南褶皱带南加复式背斜北东端之北西翼,构造发育,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元古界下江群,为一套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浅变质岩系。第二节、地层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为下江群番召组和清水江组,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番召组(Pt3f):仅出露上部岩性,其特征为浅灰至深灰色凝灰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及粉砂质板岩与变余粉砂岩。厚度大于400m。清水江组(Pt3q):为浅灰、灰绿及深灰色变余凝灰岩、变余沉凝灰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及板岩等。厚度2000m。另外在天柱县城区、帮洞、白市一带出露二迭系,为灰岩、碎屑岩和煤系地层。在二迭系之上,零星分布有侏罗系地层,为红色砂砾岩,不整合于二迭系之上。第三节、构造矿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南褶皱带南加复式背斜北东端之北西翼,构造发育,以北东向的褶皱、断裂为主。金井背斜:位于矿区南东侧,该背斜属南加背斜北东段的延伸部分,轴线走向北东,核部及翼部地层为番召组和清水江组,两翼岩层大致对称,岩层倾角一般为2040。在背斜的轴部和两翼中发育与轴向大致平行的断裂构造。金井断层:为邦寨断层北东段的延伸部,走向北东,倾向北面,倾向6570,北西盘地层为清水江组,南东盘为清水江组和番召组。第四节、区域矿产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前寒武古老地层,在经过多期的构造运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利成矿构造,金矿床(点)分布较广。金矿以岩金为主,其次有砂金矿。现已发现在开采利用的矿点有40多处。如湖南平茶、漠滨,黎平三什江、平山桥,锦屏花桥、八克、平秋、乌坡,天柱坑头、金井、桐落坪、辣子坪等。其中漠滨为中型矿床,坑头、金井、辣子坪、花桥、平山桥均达小型矿床。砂金矿主要在河浴底洼处。除金矿外,区域内还有煤矿、重晶石、锰矿、铅锌矿、石灰石、砂石等到多种矿产(见区域地质图)。第三章 矿区地质第一节 地层岩性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下江群清水江组地层。清水江组(Pt3q):为深灰、青绿色薄层,条带状细砂质和凝灰质绢云母板岩。浅灰色层纹或条带状变余细砂岩组合而成,中上部岩层,中细(粉)砂质显著增多,与板岩构成互层,地层中普遍含有黄铁矿和少量毒砂。黄铁矿、毒砂呈细微粒星点状产于板岩、砂质板岩中。该层未见顶,已知厚度大于1000米。第二节 构造矿区位于金井背斜北西翼,区内均为单斜岩层,岩层倾向北西,倾角2040。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的断层,即F1、F2断层,就其特征简叙如下:F1断层:位于矿区南东部,为金井断层的南延部分,区内长3000m,破碎带宽13 m。破碎带由碎裂岩组成,碎裂岩成分主要为凝灰质板岩和粉砂质板岩,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面,倾角6570,断层两盘均为清水江组地层,北西盘岩层倾向北西,倾角2025。南东盘岩层倾向北西,倾角2045。F2断层:位于矿区北西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3。断层破碎带有LD4、LD5、LD6控制,矿区内长2000m,宽0.901.00m。破碎带由石英脉和碎裂岩组成,碎裂岩成份主要为凝灰质板岩和粉砂质板岩。破碎带中石英脉发育有不规则小裂隙,裂隙中有少量毒砂、绿泥石等矿物。断层破碎带取样分析,金品位为(0.350.80)10-6;为区内含矿断层。第四章 矿床地质第一节、含金石英脉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矿区内共发现层间石英脉22条,其中含金石英脉7条(M1、M2、M11、M15、M19、M20、M22),各含金石英脉特征下:M1:位于矿区北西部,呈脉状产于粉砂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034。该脉有LD1、QJ1、QJ2、TC3等工程控制,区内长120m,厚0.240.70m,脉中发育有少量裂隙,裂隙中常见毒砂、绿泥石等矿物,常见自然金,含金(1.2815.50)l0-6,最高品位为32.74l0-6,是该区主要含金石英脉。M2:位于矿区北西部,呈脉状产于粉砂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539。该脉有LD2、LD3、TC2、TC3等工程控制,区内断续长1400m,厚0.400.50m,脉中有少量毒砂、绿泥石等矿物,取样分析,金品位(0.402.03) 10-6;为该区层间含金石英脉岩。M11:位于矿区西部,呈脉状产于凝灰质板岩张裂隙中,倾向37,倾角50。该脉有TC 10、TC 11、TC 12、YM1、YM2等工程控制,沿走向长300m,厚0.150.60m,脉中发育有少量裂隙,裂隙中常见毒砂、绿泥石等矿物,见自然金,含金(1.888.23)l0-6,为该区断裂含金脉岩。M15:位于矿区中部,呈脉状产于凝灰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45。该脉有TC 4、LD15、LD16等工程控制,区内断续长970m,厚0.801.00m,脉中发育有少量裂隙,裂隙中常见毒砂、绿泥石等矿物,常见自然金,含金(0.155.64)l0-6,为该区层间含金石英脉。M19:位于矿区南东部,呈脉状产于凝灰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545。该脉有PD1、PD2等工程控制,区内长900m,厚1.001.50m,脉中发育有少量裂隙,裂隙中常见毒砂、绿泥石等矿物,常见自然金,含金(0.5111.45)l0-6,为该区主要含金石英脉。M20:位于矿区南东部,在M19之下180米,呈脉状产于凝灰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545。该脉有PD1和大湾金矿的坑道控制,地表出露长1200m,厚0.502.30m,地表含金性不好,主要在400-200米标高其含金性较好,金(0.3625.78)l0-6,为该区主要含金石英脉。M22:为隐伏脉,地表不出露,位于在M20之下240米,呈脉状产于凝灰质板岩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040。该脉主要由大湾金矿和洋满坡金矿的坑道控制,长500m,厚0.803.20m,在300-150米标高其含金性好,金(0.8440.00)l0-6,为该区主要含金石英脉。第二节、矿石矿物组合及其产出特征区内的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自然金多呈片状、细粒状产于石英脉和石英脉两侧围岩蚀变带中,少数以微细粒状产于毒砂、黄铁矿、磁铁矿中;其次有毒砂、黄铁矿、磁铁矿等呈自形-半自形晶产于石英脉和围岩蚀变带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石结构为半自形自形晶结构、压碎结构、压斑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为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斑点状等。第三节、矿体围岩蚀变 区内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局部有毒砂化。第五章 详查工作布署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在采矿权人取得的矿权范围内进行总体工作部署,该矿区于2005年已作普查地质工作,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按照从已知到未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多手段并举和研究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部署。本次详查工作仍追索揭露M19、M20、M22含矿石英脉。产状形态、规模及品位、厚度变化情况,圈定矿体,估算资源量,为矿山提供后备资源。第二节 勘查类型及工程布置原则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该区金矿体规模为中型,形态为层状、厚度较稳定、构造影响程度中等、组分分布不均匀,其勘查类型确定为第类勘查类型,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控制的工程间距为:坑道段高为60米,穿脉为40米的原则布置坑探工程,按8080m布置钻探工程。第三节 具体工作部署及技术要求一、工程测量矿区工程测量,均用GPS准确测定其位置坐标,其成果质量要求满足有关测量规范。二、地质测量1:5000地质调查:基本查明区域地层、产状、岩性、岩相、构造及矿层的分布等特征。三、坑道:在PD1见M19原有坑道往北东和南西两端布置沿脉坑道160米和700米(具体位置详见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地形地质(附工程平面布置)图),通过以上工程,控制了M19从地表至深部标高450米块段矿体,工程控制网度为80m50m,使资源储量级别达到(332+333)级别。坑道规格为22m.四、钻探:在M19号脉450米以下深部至300米标高按8080m和16080m网度布置钻孔24个,孔深在500米左右,同时控制M19、M20、M22,总的工作量为12000米。五、原始编录及综合整理1、对施工结束的工程,按地质原始编录规范规定的方法、格式、内容及要求,结合本队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编录、取样、整理、登记。2、编录要求(1)槽探:比例尺1:50或1:100,一般只作一壁一底素描图。在取样位置作真厚度柱状图。(2)坑道:比例尺1:50或1:100,用压顶法作三壁展开图,并作掌子面素描图。在取样位置作真厚度柱状图。(3)钻探:在地表工作研究预测的基础上,选择成矿有利部位施工,钻孔的具体布置方案在上节中已叙述。钻孔施工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岩矿芯采取率:岩芯平均采取率应75%,矿层及顶板5米范围内的采取率一般应90%。岩芯应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放好岩芯隔板,妥善保管。钻孔弯曲:一般要求在含矿层顶板测一次,终孔时测一次,设计为直孔,允许顶角差100米在2以内,200米在4以内。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进过程中,遇至涌水、漏水、掉块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记录,钻孔内水位观测每班不少于2次。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在含矿层顶界面及终孔时校正孔深,孔深误差大于1/1000时应修正报表。原始报表各班应指定专人在现场用2H铅笔及时填写,要求做到真实、准确、齐全、整洁。钻孔的封闭与检查:在物探顶面以上5米范围内的泥岩隔水层处用水泥封闭,封孔后应设立水泥标志桩,填制封孔记录表。终孔时实行验收制,验收合格后方可搬迁。因自然条件及地形因素钻孔位置需要移动时,必须由机台提交申请,经过主管工程师同意后,方可移动。3、综合整理按室内资料综合整理有关规范进行。六、水文地质工作本区水文地质工作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收集矿区水文地质资料,按有关规范要求,开展下列工作:1、15000矿区水文地质测绘。设计工作量为7Km2。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全部钻孔在施工中均需进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在进行动水位观测的同时,加强岩心裂隙率统计和研究。3、地下水静止水位测定:主要是对含水层进行了解,结合探矿钻孔的布设情况,原则选择进行。4、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观测:通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及水温的动态观测,查明天然状态下及人为因素影响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相互转化关系,季节变化系数,地下水动态变化等,为评价矿床充水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供水水源评估等提供资料。根据具体情况布设。5、气象观测:因未有气象观测设施,尽可能收集当地气象资料。七、工程地质工作为查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评价矿床和矿山开采提供资料和依据。开展下列工作:对坑道进行工程地质调查。采集物性测定样:对矿体及围岩按岩性分层采集。设计工作量10件。八、 采样、加工、化验1、采样在坑道掘进过程中,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均按103cm的规格进行刻槽取样。样品按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品级分样刻取,单个样品长度不小于0.50 米,不大于2.00米,根据取样剖面位置,分别以垂直法取样,以便于计算单个样品的代表厚度。样品必须在新鲜面上刻,样品原始重量与理论重量误差不超过5%。2、样品加工按Q=kd2公式进行,k值取为0.2,样品加工到1mm进行缩分,一半废弃,一半加工至180网目分正、副样,付样保留,正样分析,加工、缩分误差均满足要求。3、样品分析基本分析项目为Au 。化验室自检平均合格率达95%。内检合格率为:90.8%。第四节 工作标准本项目地质工作执行以下标准、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封闭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130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编录规定、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第五节 具体实施方案1、探矿工程由技术全面,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完成。2、对坑道指定专业地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及时详细编录施工好的探矿坑道。3、注意观测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现象,了解开采技术条件等。第六章 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第一节 设计实物工作量顺序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1/5000地质填图Km2521/2千实测剖面km43坑 探m8604钻 探m120005水文工程环境地质Km266工程测量个247样 品件500第二节 经费预算一、预算编制依据经费预算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6年9月出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计费单价进行预算。二、项目预算费用本项目根据设计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项目费用为1464.00万元。见下表: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单价(元)费用(万元)备注1、1/5000地质填图km2558002.90复杂区2、1/2千实测剖面km430501.22复杂区3、坑道m8601380118.684、坑道编录m860282.415、钻探m120008009606、钻探编录m1200010127、采样件500502.508、化学样分析件5001507.50金9、水工环地质km266.0010、设计编制份1200002.0011、报告编制份110000010.0012、平场费11310%13、不可预计费11310%14、管理费11310%合 计1464.21第七章 预期成果1、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成矿地质条件及M19、M20、M22含金石英脉分布范围,产出形态、厚度品位变化情况。2、工作结束后,提交的金资源量为10.77吨(见下表)。资源量估算表块段资源储块段斜平均厚品位体重矿石量金属量备注编号量类别面积(m2)度(m)(g/t)(t/m3)(万吨)(kg)83 5.09 2.68 38.62 19656.6 M19-2333438420.83 5.09 2.68 9.75 4963.9 -3333700370.83 5.08 2.68 15.58 7914.1 3331345521.07 8.00 2.68 38.58 30867.3 M2033313455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伙经营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储物流成本分析-洞察及研究
- 生物相容性评价新方法-洞察及研究
- 智能算法在众包定价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手机维修服务业的客户忠诚度提升研究-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家居系统入侵检测机制-洞察及研究
- 电机智能控制策略-洞察及研究
-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智能决策支持-洞察及研究
- 大数据技术在内容运营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电力系统安全态势感知-洞察及研究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克罗恩病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知识分享大讲堂活动方案
- 2026届初三启动仪式校长讲话:初三启航!以信念为舵赴青春与使命之约
- 制药企业GMP生产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土地管理法测试题及答案
- XX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及加强“五项管理”实施方案
- 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方案(3篇)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