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学习》PPT课件.ppt_第1页
《摄影技术学习》PPT课件.ppt_第2页
《摄影技术学习》PPT课件.ppt_第3页
《摄影技术学习》PPT课件.ppt_第4页
《摄影技术学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曝光 第五讲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一 曝光与影像质量 曝光准确的底片 密度适中能基本还原景物各部分的亮度关系 影纹清晰 层次丰富 第一节 正确认识曝光 1 曝光与底片的密度 2 曝光与影像的清晰度 3 曝光与色彩 彩色摄影 摄影曝光 与光的作用有关 与景深有关 与快门速度有关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二 几个概念 1 曝光量 E为曝光量 它的单位是勒克斯 秒 I为底片上的照度 单位是勒克斯 t为底片露光时间 单位是秒 曝光量控制 光圈的大小 调节照度的强弱 快门的速度 调节胶片的受光时间 例如 假定用F 4的光圈 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40勒克斯 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 500秒 即曝光量为0 08勒克斯 秒 2 等量曝光与曝光调定 在倒易律成立的条件下 不同光圈与快门的组合 其曝光是一样的 这叫等量曝光 在等量曝光的条件下 采用光圈和快门的不同组合 则称为曝光调定 3 倒易律和倒易律失效 倒易律 摄影曝光 例如 用F 4的光圈 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 500秒 即曝光量为0 08勒克斯 秒 用F 5 6的光圈 快门速度应为1 250秒 此时的曝光量也是0 08勒克斯 秒 用F 8的光圈 快门速度应为1 125秒 它们的曝光量都是0 08勒克斯 秒 即照度与受光时间可以互相置换 曝光量相同 例如 假定用F 4的光圈 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40勒克斯 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 500秒 即曝光量为0 08勒克斯 秒 假定用F 5 6的光圈 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20勒克斯 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0 08勒克斯 秒 快门速度应为 1 250 假定用F 8的光圈 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 10 1 125 秒 勒克斯 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0 08勒克斯 秒 快门速度应为 秒 倒易律失效 当感光乳剂层受光时间过长或过短 相同的曝光量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 这种现象叫倒易律失效 在黑白摄影中 倒易律失效主要表现为曝光不足 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 使影调层次受损 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对彩色感光片 除此以外 还表现为色彩平衡失调 影纹清晰 层次丰富 4 曝光效果比较 曝光正确 曝光正确的底片 透明的片基 显影后聚集的银层 曝光不足的底片较薄 阴暗部分无影 曝光不足的底片较薄 阴暗部分无影纹 制成的照片影纹浑浊 层次模糊 影调灰暗低光部分漆黑一团 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的底片 曝光过度 曝光过度的底片 整个底片的密度偏大 高光失去层次 曝光过度的底片 曝光过度雪是灰色的 想要拍出亮丽的人像 可是事与愿违 三 影响曝光量的客观因素 光线的强弱 胶片感光度 景物的亮度 滤光镜的阻光率 摄影曝光 四 影响曝光量的调节的主观因素 1 准确曝光与正确曝光 技术曝光与艺术曝光 准确曝光是技术的要求 正确曝光是艺术的要求 2 实际需要的准确性 针对感光胶片而言 针对艺术创作而言 摄影曝光 针对实际需要而言 第二节 曝光控制 估计曝光 科学曝光 一 估计曝光 一 估计曝光的依据是感光胶片的感光度 光源的强弱 景物的亮度和滤光镜的阻光率 1 照度 亮度与曝光 1 光源的照度对曝光的影响 摄影曝光 天气的变化 晴天赤日 薄云遮日 阴云蔽日 黑云阴霾 四类天气情况各差一级曝光量 四季变化 夏季光线较强 春 秋季次之 冬季最弱 季节变化增 减一级曝光量 地域的变化 纬度每差15度时 曝光量应差一级 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海拔1000m时 应减少1 2曝光量 2000m时应减少1 3曝光量 3000m时应减少1 2曝光量 在4000m应减少2 3曝光量 摄影曝光 日出后和日落前两小时 上午8时和下午4时 光强大约为中午前后的1 4 1 5 中午前后 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 为光照最强时段 一天当中划分四个时段 日出与日落时 上午六时和下午六时 光强大约为中午前后的1 10 日出后和日落前一小时 上午7时和下午5时 光强大约为中午前后的1 2 摄影曝光 2 景物的亮度对曝光的影响 景物的照度是由于景物表面的组织结构 吸收与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 另一方面与物体受光多少 受光面积大小有关 摄影曝光 投射光的照明程度 景物本身的反光能力 受光面积大小 正面光 半侧光 全侧光 半逆光 全逆光 摄影曝光 反光能力的大小 凡表面粗糙 色调深暗的景物对光的吸收大于反射 表面结构光滑 色调浅淡的景物 对光吸收少于反射 摄影曝光 湖 海 天空白云 雪景 江河 高山 风景 浅色建筑物 近景 人物 一般建筑物 阴影中的人与物 常见的几种反射物质表面的反射系数 白雪90 一般景物18 白墙70 80 手背18 江 河中的水面35 水泥路面18 人脸 黄种人 30 红色砖墙18 黑丝绒2 绿色植物18 摄影曝光 户外曝光依据 在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可按下面光圈曝光 GB21 用1 100或1 125秒 GB24 用1 200 或1 250秒快门 利用胶卷使用说明书估计曝光 2 胶片感光度与曝光 说明 此表适用于春 秋两季日出后两小时至日落前两小时 不加滤色镜 EV值为14 夏季缩小一档光圈 冬季开大一档光圈 日出后一小时 日落前一小时增加一档光圈 中午减小一档光圈 上表适用于在阳光下 被摄景物正面直接承光 被摄景物侧面承光 应开大一档光圈 被摄景物背面承光 应开大2 3档光圈 阳光下开阔的阴影处参照阴天的曝光量 3 滤光镜的阻光率与曝光 4 显影条件与曝光 滤光镜对光有吸收作用 显影液的不同配方 浓度 温度 使用方法会影响显影效果 二 室外自然光摄影的感光估算 估计曝光须掌握以下几点 确定感光片的感光度 认准拍摄时的天气 时间 经纬度等情况 正确估计被拍摄对象的反光情况 光线照射方向的变化与感光的关系 综合各种因素找准曝光量的指数 注意几种特殊场景的曝光 雪景的感光 增加一级曝光量 海洋的感光 增加2 4倍的曝光量 沙漠 广野的感光 参照侧逆光 逆光的情况确定曝光量 三 室内自然光曝光估算 窗数 快门 户外光线 说明 注意立体感 宜侧光 40 拍摄 在没有灯光的配合下 不宜对着门窗拍摄室内景物 尽量使用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防止感光不足 四 人造光摄影曝光估算 普通灯光的感光 普通灯光 闪光灯光 白炽灯 日光灯 碘钨灯 摄影灯 确定感光的因素 灯泡的功率 物体的反光能力 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 光源的颜色成份 人造光摄影的特点 根据造型需要布光造型 按作用可分为 主光 辅助光 轮廓光 背景光和加强光 根据光方位可分 顺光 平光 逆光 侧光 半逆光 半侧光 根据光的强弱可分为 强光 弱光 锐性光和柔光 这些光的性质可将被摄体形成明调 暗调 硬调和软调 根据创作意图选择用光与布局 光源的选择 照射方向的选择 根据摄影目的处理阶调 硬光 软光 硬调照明 软调照明 低调照明 高调照明 色温对摄影的影响 主光色温低 辅助光色温高 阴影部分影纹清晰 色温高所摄底片 印放照片偏硬调反差强 色温低所摄底片 印放照片偏软调而反差弱 普通灯光感光的计算 EV值 底片感色性指数 全色片0分色片1色盲片2 灯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指数 感光度指数 被摄对象指数 反光罩指数 电灯功率指数 光圈指数 根据指数的总和求出拍摄时的曝光时间 说明 总指数是指前7项之和 按1盏灯的情况来计算 人造光附助感光的运用 中景和较大场面的感光 灯光的布置与反差的调整 主光形成画面中心 辅光是主光照明的补充 运用主光与辅光调整反差 五 闪光灯辅助摄影 1 闪光灯的造型特点 机位闪光 平光 影调生硬 缺少层次 立体感不强 表面结构受冲击 前景 背景光比相差大 2 一些概念 1 光向与光角 2 闪光同步 叶片快门的任何速度都能达到同步 横向帘幕快门的同步速度为1 60 纵向帘幕快门的同步速度为1 125 或1 250 3 闪光指数 作用 鉴别闪光灯功率 供手动方式时计算 闪光指数 摄距 光圈系数 片速与闪光指数 新闪光指数 原闪光指数 闪光灯感光的曝光计算 以胶片感光度和闪光灯到被拍摄景物的距离 调节相机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曝光量 直接闪光的曝光计算 F GN L GN为闪光指数 单位为米 L为闪光灯至被摄物体的距离 单位为米 F为相机所用的光圈系数 间接闪光法 F GN 70 L1 L2 单灯闪光法 双灯闪光法 闪光灯辅助日光普通灯光闪光法 减弱反差闪光法 增强反差闪光法 室内室外景物兼摄闪光法 保持普通灯光效果闪光法 3 闪光灯用光技巧 单灯闪光 机位直接闪光 侧位直接闪光 反射闪光 直接漫射闪光 慢门多次闪光 闪光作辅助光 反光伞闪光 单灯辅助摄影 双灯闪光法 注意光比 控制两灯的不同亮度 调节两灯距离 用纱布或透明白纸遮挡 主光与辅光相结合 正面光与轮廓光相结合 双灯均作正面光 接力闪光 双灯闪光辅助摄影 顺光或亮度高的景物 宁少勿多 逆光或亮度弱的景物 宁多勿少 请记住三句话 第一 宁多勿少 梯级曝光 A 曝光过度宽容度大于曝光不足宽容度 B 曝光过度影响影像质量 曝光不足失去影像 C 宁多勿少 适用于黑白负片和彩色负片 梯级曝光 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 以确保画面曝光高度准确 宁多勿少 针对暗部曝光 针对亮部显影 第三句话 二 科学曝光法 1 测光表及其应用 独立式测光表 手控联动式测光表 内藏式与TTL 自动曝光表 利用测光器件将来自景物的平均光强 转换为电能 最后由指示器件显示 2 测光表校订的依据 以表面反射率为18 的物体 拍成中性灰影调的照片 作为制造和校订测光表的依据 特点 能使反射率为18 的物体 拍成中性灰的影调的作品 什么是18 灰色 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为18 反射光线所能产生的灰色影调就是18 灰色 这也正是测光表校准后读取的值 18 的灰色影调 不管我们是采用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 这个读数都是正确的 独立式测光表 3 独立式测光表的使用 1 反射式测光方法 以测量被摄物的反射光 即测量被摄体亮度 强 来确定曝光的数据 也称亮度测光表 与被摄体的明暗直接相关 有两种基本的测光方法 测反射光强反射光测光表使用得更为普遍 所有的内置式测光表都是这种类型的 这种测光表对被对象的反射光线进行测量 B 取平均值测光法 取景物中最亮与最暗部分分别测光 然后取二者的平均值 EV值 适用于景物的明暗差别较大场景 A 机位测光法 测出景物各级亮度的平均值 适用于拍摄范围广 明亮差别不太大的景物 测光角为30 50 C 接近主体测光法 适用拍摄近景或景物的某一局部 逆光摄影也要用近测法 D 替代测光法 无法接近被摄主体时 可用类似的替代物代测光 例如 用手背的光值替代人物的脸部测光 用反射率为18 的灰板代替测光 采用替代读数 采用18 灰板的读数 测入射光强它不是从照相机位置指向被摄物体 而是从被摄物体处指向照相机 2 入射式测光表的测光方法 测量被摄体所受光源照射的强度来确定曝光数据的 称为入射式测光表 测光角可达180 与被摄体本身的明暗没有关系 适用于各种环境 能够避免天空光 背景光和其他反射光的影响 但不适用于本身反光较强或较弱的被摄体 3 光点读数测光表的测光 测光角较小 仅1 左右 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时测光 或者用明暗反差悬殊的景物 4 照相机测光系统的测光 A 平均测光法 测量取景画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 适用于平均亮度等于18 中灰色调的景物 1 内藏式测光系统 要了解相机的测光区域特性 即测光分布 注意 大面积过亮 过暗的背景 平均测光会导致明显的严重的曝光不足或过度 需要做自动补偿处理 B 偏重中央测光 又称 中央重点测光 C 点测光 仅测画面中央一小部分景物的亮度 以此作为推荐曝光或自动曝光的依据 中心区域测光 测光面积占画面12 左右 点测光 测光面积占画面的3 左右 不受画面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 远离被摄体 也能获取准确的曝光数据 注意 测量部位要准确 D 多点测光 又称 多模图测光 分区综合测光 智能化 测光系统 内设 偏重中央测光 高辉度测光 低辉度测光 和 平均测光 等四种运算模式 怎样测光 平均景 高反差景 首先在你的脑海里必须进行想象 你要的画面最终是什么样的 然后根据你的想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测光 平均景 对于平均景 只需要普通的评价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就可以了 在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加减曝光量 高反差景 高反差景物测光的难处在于如何平衡亮部和暗部的曝光 如何最大程度的保留高光部分和暗影部分的层次细节 1 2 3 世界上的万物并非都是18 灰的反射率 如果不作恰当的曝光补偿 它们都被测光系统当作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