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稀硝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硝酸车间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391.1 装置简介1.1.1装置简介本装置为双加压法生产稀硝酸的装置,由液氨和空气反应生成氧化氮,然后在吸收塔内生成6365%的稀硝酸,供后续装置使用,稀硝酸生产能力在10万吨/年。1.1.2 管辖范围:凡中控室表盘上的仪表及室内的全部设施均由中控操作工使用、维护和保管。1.2 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1.2.1 生产原理:本装置生产硝酸是采用氨接触氧化法进行的,生产硝酸的过程可用下列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a. 氨和空气中的氧气,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O,此反应是在氧化炉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H3 + 5O2 = 4NO + 6H2O +Qb. NO继续氧化成NO2,此反应是在一系列换热设备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 + O2 = 2NO2 +Qc. 用脱盐水吸收NO2生成硝酸,此反应是在吸收塔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 + H2O = 2HNO3 + NO +Q通过上述三步反应,可制得63%65%的硝酸。1.2.2 工艺流程:原料液氨进入有液位控制的A、B两台氨蒸发器中,A台蒸发器的蒸发量为80%,蒸发温度为11.5;B台蒸发器的蒸发量为20%,蒸发温度为14,两台氨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均维持在0.62MPa,蒸发出的气氨进入氨过热器,气氨温度由TRCA1022控制,温度为100,然后再经氨过滤器进入氨空气混合器。空气从大气中吸入,经过三级过滤进入空气压缩机入口(冬季在经过空气过滤器前由空气预热器预热),经过空气压缩机后排气压力为0.45MPa,温度为206,然后分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两股气流,一次空气进入氨空混合器。氨和空气在氨空混合器中混合以后,混合温度为194进入氧化炉,经过铂网催化剂氧化生成NO,铂网氧化温度为860,然后经过蒸汽过热器、废热锅炉,再经高温气气换热器、省煤器、低压反应水冷器,再进入氧化氮分离器,在此将稀酸分离下来,气体则与漂白塔来的二次空气混合后进入氧化氮压缩机,进气温度为60,压力为0.4MPa;出口温度为189,压力为1.1MPa。再经尾气预热器、高压反应水冷却器进入吸收塔,进入吸收塔时的氮氧化物气体温度为45,氮氧化物气体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工艺水从吸收塔顶部喷淋而下,二者逆流接触,生成63%65%的硝酸,塔底酸温度为42,从吸收塔出来的硝酸进入漂白塔,用来自二次空气冷却器的约120的二次空气在漂白塔中逆流接触,以提出溶解在稀酸中的低价氮氧化物气体,完成漂白过程,漂白后的成品酸经酸冷却器冷却到50,进入成品酸贮罐,再用成品酸泵送往硝铵和浓硝装置。从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先后经过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尾气预热器、高温气气换热器,温度升至360,再经氨转化还原反应器,进尾气透平,回收约60%的总压缩功,出尾气透平的气体温度为136,NOX含量200ppm,经排气筒排入大气。锅炉系统采用强制循环,用锅炉水循环泵使锅炉水在汽包和废热锅炉之间循环。1.3 工艺正常生产指标及联锁、生产控制指标一览表1.3.1 工艺正常生产指标一览表:1.3.1.1 流量序号位号指标名称正常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FRQ1001FRCA1002FRSA1003FISA1016FI1005 FI1006 FRQ1007FI C A1008FI1009FI1010FI1011FI1012FI1013FISA1014FI1015FIS A1017F R1018FRQ1019FRQ1021FIQ1023由外管来的液氨流量入氨过滤器的气氨流量入氨空混合器的空气流量(湿)进废热锅炉的循环水量入低压反应水冷却器和NOX分离器脱盐水流量冷凝酸泵出口入吸收塔的稀酸流量(34%)入成品酸槽的成品酸流量(63.5%HNO3)入吸收塔工艺水流量入二次空气冷却器的空气流量入吸收塔第25块塔板稀酸流量入吸收塔第15块塔板稀酸流量入吸收塔第7块塔板稀酸流量吸收塔排氯流量闭路循环水流量氧化炉仪表及吹净空气流量汽包出口至减温器的蒸汽流量入蒸汽透平的过热蒸汽流量硝酸外供蒸汽流量入工段低压蒸汽总流量脱盐水总流量3.5-4.2 t/h5300-5500Nm3/h46000-51000 Nm3/h250-300m3/h0.8-1.9 m3/h 8-10 t/h 16-24 t/h1.0-2.5 t/h6500-8000 m3/h15-22 t/h15-22 t/h15-22 t/h 0.025-0.040t/h 260-300t/h800-1000 Nm3/h13.8-16.0 t/h13.5-17.2 t/h0-2.0 t/h2.45-4.0 t/h6.5-9.0 t/h1.3.1.2 液位序号位号指标名称正常值1234567LICA1001LICA1003LICSA1005LICA1008LICA1009LICA1017LICSA1013A台氨蒸发器液位B台氨蒸发器液位氧化氮分离器液位吸收塔液位漂白塔液位除氧器液位汽包液位40-90%40-90%30-50%40-80%40-90%50-80%50-80%1.3.1.3 压力序号位号指标名称正常值(MP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PIC1001PRCA1002PI1004PDI1023PDIA1005PR1006PI1008PR1010PICA1007PI1009PDR1012PIC1013PI1014PICA1015PIC1016PI1017PI1018PIA1019PSA1020PIA1021PIA1022氨蒸发器B气氨压力调节氨过热器出口气氨压力调节氨过滤器入口气氨压力氨过滤器压差空气过滤器压差氨空混合器入口空气压力NOX压缩机入口压力NOX压缩机出口压力吸收塔冷却回水至补充循环水槽压力调节尾气透平入口压力吸收塔压差除氧器低压蒸汽压力调节汽包压力测量输出蒸汽压力调节输入蒸汽压力调节低压蒸汽总管压力外来开工蒸汽压力仪表空气总管压力仪表空气总管压力压力连锁点装置空气总管压力冷却上水压力0.52-0.750.45-0.500.35-0.450.002 0.0080.001-0.0080.30-0.400.28-0.380.78-0.950.45-0.550.68-0.850.045-0.0600.04-0.0553.4-4.13.4-4.13.0-4.00.38-0.553.0-3.80.5-0.80.450.4-0.650.30-0.451.3.1.4 温度序号位号指标名称正常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TI1001TI1002TI1003TI1004TI1009TI1010TI1005TI1006TI1011TI1012TI10131016TI1018TI1019TI1020TI1023TRCA1022TR1024TR1025TI1017TR1021TIA1029TI1030TIA1031TRCA1033TR1034氨蒸发器A液氨温度氨蒸发器B液氨温度高压反应水冷凝器出口NOX气体温度二次空气冷却器出口空气温度空压机入口空气温度空压机出口空气温度NOX压缩机入口温度NOX压缩机出口温度冷却上水管冷却水温度冷却回水总管冷却水温度废热锅炉炉壁温度废热锅炉出口NOX气体尾气透平入口NOX气体温度低压蒸汽总管蒸汽温度装置空气总管温度氨过热器出口气氨温度调节氨空混合器出口至氧化炉入口气体温度氧化炉铂网下NOX温度记录废热锅炉下部壁温中压蒸汽总管蒸汽温度氧化氮分离器内稀硝酸温度酸冷却器出口成品酸温度除氧器内除氧水温度过热段出口过热蒸汽温度调节蒸汽透平入口过热蒸汽温度16-2118-2260-9075-11015-25170-20040-65155-18025-3535-45255 300385-410300-360170-22030-4090-130 165-190 850-870400 500 430-450 30-60 40-60 90-120 430-450 380-4201.3.2 联锁序号位号联锁名称及故障状态联锁整定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TISA1035LLPSA1003HHFFRSA-1002HHFFRSA-1002LLTISA1026-1028HHTISA1026-1028LLFISA1017TISA1034LSA1002HHLA1004HHTISA1029HHLSA1014LLFISA1016LLP11002A/BP11004A/BLSA1006HHPSA1020LLUV1002FRSA1003 C11001停380V失电氨过热器出口温度超低氨过热器压力超高氨空比超高氨空比超低氧化炉铂网温度超高氧化炉铂网温度超低汽包出口过热蒸汽流量低透平入口蒸汽温度低氨蒸发器A液位超高氨蒸发器B液位超高氧化氮分离器酸温度超高汽包液位超低循环水泵循环水流量超低两台锅炉循环水泵同停两台稀酸泵同停NOX分离器液位超高仪表空气压力超低氢气调节阀关空压机出口一次空气量低氧化炉旋转点火器停中控室操作台上紧急停车按纽动作氧化炉就地盘紧急停车按纽动作吸收塔旁紧急停车按纽动作蒸汽透平停氧化氮压缩机事故回流阀开空压机放空阀开尾气透平入口阀关 600.6MPa11%7%90075013 t/h30090%90%6034%168t/h 80%0.45MPa 32000Nm3/h1.4 开车1.4.1 开车前的准备:1.4.1.1 配合仪表工针对各调节阀、调节器逐个进行试验,确认合格为止,并认真记录。1.4.1.2 配合仪表工对各报警、联锁整定值检查试验,确认合格,并认真记录。1.4.1.3 配合仪表工对联锁系统进行空投试验,并做好记录:a. C11001停、空压机放空阀开、氧化氮防喘阀开、尾透入口阀关,尾透旁路阀开立即引起工艺停车,联锁阀门动作,跳闸灯、按纽灯、阀位灯全部亮。b. 按工艺停车按纽:控制室一个,就地2个,或达到以下任何一个工艺指标,都能使个工艺停车,并在3分钟以后发出信号使四合一机组停车:氨氧化炉温度 TIA1026-1028HH 1 3 三取二 900氨过热器出口温度 TISA1035LL 60NOX分离器稀酸温度 TISA1029HH 60氨空比值超高 FRSA1002HH 11%汽包液位 LISA1014LL 34% 延时2秒锅炉水流量 FISA1016LL 168t/h 延时4秒氨蒸发器A液位 LSA1002HH 90% 延时2秒氨蒸发器B液位 LSA1004HH 90% 延时2秒两台锅炉循环水泵 P11002A/B 均停 延时4秒两台稀酸泵 P11004A/B 均停 延时4秒氧化炉炉温超低 TIA10261028LL 三取二 750氨空比超低 FRSA1002LL 7.0%氨过热器出口压力 PSA1003HH 0.6MPa饱和蒸汽流量低 FIA1017LL 13.59t/h c. “四合一”机组立即停车:(a)氧化氮分离器 LSA1006HH 80% 延时5s;(b)仪表空气压力 PIA1020LL 0.40MPa 延时2s;(c)380V失电;(d)透平入口温度超低 TISA1034 3001.4.2 开车程序:1.4.2.1 公用工程系统的投运:a. 送电:首先将泵、电机、点火器等送电,事故电源处于备用状态。b. 仪表空气检查:中控要保证指示PIA1019 大于0.50MPa,仪表空气低,及时与调度联系。 c. 密封空气投运:联系总调送合格密封空气到本装置前,中控PIA1021指示高于0.35MPa。 d. 建立循环冷却水系统。配合巡检岗位检查循环冷却水总管压力高于0.4MPa,将冷却水分别送至蒸汽冷凝器、油冷却器、低压反应水冷凝器、吸收塔下部冷却盘管(1 11层)、高压反应水冷凝器、酸冷却器、机组喷射冷凝器等。e. 脱盐水系统投运: 配合巡检岗位将脱盐水分别送至:补充循环水泵(P11008A/B)、补充脱盐水槽(R11001)、工艺水泵(P11003A/B)、向联铵和磷酸溶液槽中注水。闭路充水合格后,启动循环水升压泵P11006,建立闭路循环。 f. 蒸汽系统建立联系调度缓慢送中、低压蒸汽,通知巡检岗位检查导淋排水。低压蒸汽分别引至机组两级抽汽器和A、B台氨蒸发器及减温减压装置。经减温减压后的低压蒸汽分别送至除氧器、氨过热器、辅助氨蒸发器、密封气加热器、蒸汽伴管系统。中压蒸汽分别送至汽包、蒸汽过热器、PICA1016阀前。1.4.2.2 锅炉系统升温升压:a. 配合巡检岗位对锅炉系统进行升温升压,每次开车前24小时引中压蒸汽,使锅炉系统缓慢升温升压。b. 汽包液位控制在50%,高时排放。c. 每小时的升温速率开始为10/h,结束时为50/h。严格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中控认真观察汽包液位和汽包压力,做好记录。1.4.2.3 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阀门位置a. 切除必要的联锁:氧化炉超低联锁TIA10261028LL、氧化炉点火联锁FRA1003(一次空气量低于32000Nm3/h)。b. 主要阀门位置:氨快关阀UV1001 关气氨压力调节阀PV1002 关氨快速放空阀HV1005 开气氨流量调节阀FV1002 关空压机放空阀 开氧化氮防喘阀 开尾透进口阀 关尾透旁路阀 开吸收塔底至开工酸槽入口阀 关1.4.2.4 “四合一”机组启动:启动油泵,给机组送油,对机组进行联锁试验,当汽包压力已达3.0MPa、机组暖管温度TR1034330时,四合一机组方可启动:a. 启动蒸汽透平并加速至1000转分,中控记下机组启动时间,第0至10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一阶段。b. 机组从1000转分加速至2500转分,并在此速度下保持20分钟,继续进行暖机操作,第10至第30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二阶段。c. 机组自2500转分升至5800转分,在此阶段升速要通过尾气透平的临界转速3814转分。轴流式空压机的临界转速2963、4168转分,同时中控要经常与调度联系保证中压蒸汽压力,使机组操作能顺利越过临界转速,第30至45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三阶段。d. 机组自5800转分升至机组的最低控制转速8900转分,在这个阶段要迅速通过氧化氮压缩机的临界转速6100转分,轴流式空压机的临界转速8606转分,将空压机和NOX压缩机的蝶型防喘振调节阀移向带电操作位置,将防喘振调节和保护系统投入运行,并将静叶可调整定在操作位置,第45至第60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四阶段。e. 机组自8900转分升至机组开车转速10820转分,在这个阶段机组开始加负荷,先关氧化氮压缩机回流阀,再关空压机放空阀,在这个阶段机组操作缓慢,中控要认真观察一次空气量FRA1003,同调度联系保持中压蒸汽,直至空气压缩机放空阀和氧化氮压缩机旁路阀全部关闭,一次空气量达到氧化炉点火所需的数值,即一次空气量32000Nm3/h,二次空气量6000Nm3/h,第45至第60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五阶段。f. 将机组保持在点火转速,以使机壳的壁温稳定,让气体充满工艺系统的吸收塔,第60至第130分钟为机组启动的第六阶段。通过以上六个阶段,机组升速、加负荷过程完毕。1.4.2.5 吸收塔充液,吸收系统建立循环。a. 当机组加负荷一次空气量大于3200Nm3/h,吸收塔充液。b. 通知巡检启动P11003A/B泵,中控打开FICA1008调节阀,启动P11005泵,向7、15、25层塔板加水。c. 中控检查PDR1012所示压差,当压差为0.054 MPa时通知巡检停运P11005泵,FICA1008减量至2t/h。d. 当LICA1008出现液位时,中控调LICA1008使LICA1008达50%,开始充液时,开HIC1003向漂白塔送二次空气,调整二次空气量约为一次空气量的1/5。e. 打开通向漂白塔的阀门LV1008,将LICA1008投自动,给定值为50%,直到LICA1009液位正常。f. LICA1009液位正常后,打开LV1009至开工酸槽管线上的阀门建立循环。1.4.2.6 氨蒸汽系统透运a. 当“四合一”机组已加完负荷,吸收系统建立循环,与调度联系送液氨。b. 打开流量控制阀FRCA1002,开度为20%左右,打开PRCA1002。FRCA1002上显示一个低流量,调节PRCA1002,在PRCA1002上使氨压力达到0.47MPa,PRCA1002投自动,给定值为0.47MPa,此时将FRCA1002投比值自动控制,通过FRCA1002、FFRSA1002调节气氨流量,慢慢增加NH3/Air比达到点火要求8.5%。c. 当气氨温度稳定后,将TRCA1022设定在100时投自动。d. 中控岗位使用HC1005,控制PI1004比一次空气压力低0.015MPa。1.4.2.7 氧化炉通氨点火a. 当蒸汽透平转速达到点火转速后,一次空气量FRA1003大于33000Nm3/h,二次空气量FI1009大于5000Nm3/h,酸系统建立循环,氨蒸发系统运行正常,PRCA1002控制为0.47MPa,TRCA1022控制为100 110,氨空比调整至8.5%,氧化炉具备点火条件。b. 准备好氢气,通知机组岗位、巡检岗位,向低压反应水冷凝器、NOX分离器进行喷水;NOX压缩机C11003喷蒸汽。c. 点火前10分钟,通知巡检岗位启动P11001、P11004,中控调整LICA1005。设定值为40%投自动 。d. 点火前2 4分钟,配合巡检慢慢打开TRCA1033,向过热段喷水1.2t/h,同时控制气包液位在50% 60%。e. 巡检组织氧化炉氢气点火,当大氢管点火烤网合格后,使用对讲机通知中控操作工通氨。f. 中控打开快速切断阀UV1001,快速关闭HV1005,迅速把氨送至氧化炉中。g. 数秒钟后,氨开始氧化反应,铂网呈红色,巡检切断氢气,若一分钟后铂网未变红,可在就地或控制室内用快速切断阀按纽关闭UV1001,用空气置换15分钟,并联系实验室分析氧化氮分离器中NH4+浓度30mg/l,重新点火。h. 反应开始,通知分析工对NOX分离器中冷凝酸进行分析控制,30分钟后,NH4+含量高于30mg/l,说明铂网工作状态不好、或铂网损坏,停车后检查或清洗铂网。i. 当铂网温度达到800(反应后),NH4+含量小于30mg/l,停NOX压缩机冲洗,当NH4+含量小于20mg/l时,停氧化氮分离器和低压反应水冷器喷水。1.4.2.8 反应后的操作:a. 注意氧化炉温度TIA1026-1028,当其稳定后,使用FRSA1002慢慢提高氨空比,每次增加0.2%,直至增到9.5%,使铂网温度达到860,并投运TIA1026-1028LL(1 3)联锁。b. 注意汽包液位LICSA1013的调节,同时注意过热蒸汽温度TRCA1033的调节,汽包液位稳定后,将LICSA1013投自动,设定值为70%。c. 导自产蒸汽:点火半小时后,控制过热蒸汽的温度,当过热蒸汽温度达到440时,准备导自产蒸汽,导自产蒸汽时要注意转换后系统蒸汽的允许温差变化为50。d. 当化验分析成品酸浓度达到63%时,通知巡检岗位打开去成品酸槽的阀门,关闭去开工酸槽的阀门,导成品酸。1.4.2.9 调整负荷:a.加量:(a)缓慢逐步每次增加空压机静叶可调角度,以增加机组的生产能力,加量时比值调节器必须处于“自动状态”,当空气量慢慢增加,氨量也自动跟踪随之增加,当比值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加量调节。(b)调整二次空气量及吸收塔加水量,保持全系统平衡。b. 减量:(a)适当调节空压机静叶角度,防止空压机喘振,当调节比例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节。(b)调整二次空气量,吸收塔加水量,保持全系统平衡。(c)注意控制、调整系统压力,保持吸收效果,尾气中NOX含量保持在200ppm以下。1.5 正常生产操作:1.5.1 检查和调节中控控制的工艺参数在指标范围内,正确使用中控仪表。1.5.2 协助班长对内外联系及指挥各岗位的操作。1.5.3 经常与巡检岗位联系,对照中控仪表指示与现场指示偏差。1.5.4 如各测量指示值偏离工艺规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酌情处理。1.5.4.1 装置正常运转期间,所有报警和联锁系统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一旦某个报警器发生故障,在排除故障的同时,中控岗位需有专人监视相应的检测点。1.5.4.2 液氨压力波动,与调度联系,予以调整。1.5.4.3 氨蒸发器E11001A中,蒸发温度高于11.5时应打开HV1001阀,调节去E11001B中的液氨量。1.5.4.4 E11001B中气氨压力小于0.52MPa时,应增加B台蒸发器的冷却水量。1.5.4.5 蒸发温度升高,说明液氨中油和水含量增高,应通过氨辅助蒸发器E11002排除油和降低水的含量。1.5.4.6 氨蒸发量不稳定,气氨压力波动,根据情况:a. 调整冷却水温度、流量。b. 调整蒸发器液氨液位。c. 调整1 11层(吸收塔)冷却水量。d. 对氨蒸发器进行排油、排污等。1.5.4.7 尾气中NOX含量增加时,可通过降低冷却水水温、提高压力、增加二次空气量来调整。1.5.4.8 当酸浓度低时,可提高吸收压力、降低冷却水水温、减少吸收塔加水量来控制。1.5.4.9 当空气量波动时,联系“四合一”机组岗位进行调整。1.5.4.12 及时联系分析工取样分析,如发现结果与控制现场不符,应及时联系班长及巡检,机组岗位予以调整,调整后要求分析工再做分析直至合格。1.5.4.13 若发现外管网中蒸汽压力升高,影响本装置向外输送中压蒸汽,应及时联系调度降低外管网压力。1.5.5 随时注意显示器上各泵的运行情况。1.5.6 认真做好操作记录:1.6 停车1.6.1 计划停车1.6.1.1 当接到计划停车通知后,通知现场各岗位做好停车准备工作。1.6.1.2 LICA1001、LICA1003切为“手动”,缓慢降低氨蒸发器液位至10%。1.6.1.3 机组减量前中控降低氨空比,将氨空比降低0.2 0.5%。每次减量后都要等到调节比例达到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调节,使机组减量到设计能力的70%,一次空气量35000Nm3/h,注意尾气中NOX含量保持在200ppm以下。1.6.1.4 减少吸收塔加水量至2t/h.1.6.1.5 断氨前5分钟,通知巡检打开氧化氮分离器、低压反应水冷却器的喷水和NOX压缩机喷蒸汽阀门。1.6.1.6 检查并将下列液位降至最低: NOX分离器液位: LICA1005 20% 漂白塔液位: LICA1009 20% 吸收塔液位: LICA1008 20%1.6.1.7 若按工艺停车按纽或选择一个正在工作状态的停车联锁可使下列八个联锁阀门同时动作:UV1001氨快速切断阀 关闭HV1005氨放空阀 打开PV1002氨压力调节阀 关闭TV1033蒸汽过热器加水阀 关闭LV1008吸收塔酸出口阀 关闭LV1009漂白塔酸出口阀 关闭LV1001A台氨蒸发器液氨进口阀 关闭LV1003B台氨蒸发器液氨进口阀 关闭1.6.1.8 断氨后,中控关闭PIC1001,冬季可打开20%防冻,关闭氨过热器蒸汽冷凝液出口阀TV1022,关闭气氨流量调节阀FV1002。1.6.1.9 中控关闭吸收塔第33层加水阀FV1008,打开HIC1004,使蒸汽过热段温度稳定在200左右。1.6.1.10 中控通知巡检岗位停P11003、P11004泵、锅炉给水泵P11001。1.6.1.11 打开省煤器预热阀,保证锅炉水通过省煤器进行循环。1.6.1.12 当吸收塔压差降至0.01MPa时,通知巡检岗位打开吸收塔至开工酸槽的手动阀,把吸收塔内的酸排至开工酸槽。1.6.1.13 锅炉系统及闭路循环系统保持运行。1.6.1.16 停止汽包加水后,除氧器停止除氧处理。1.6.1.17 各调节器处于“手动位置”,全关调节阀。1.6.1.18 详细做好停车记录,并填写停车记录表。1.6.2 联锁停车1.6.2.1 引起工艺联锁动作,延时三分钟后,压缩机自动停车的联锁。 a. 三个工艺停车按纽。 b. 氨氧化炉温度 TIA10261028HH 1 3 三取二c. 氨过热器出口温度 TRCA1022LLd. NOX分离器稀酸温度 TA1029HHe. NH3Air比值超高 FFRSA1002HHf. 汽包液位 LSA1014LLg. 锅炉水流量 FIA1016LLh. 氨蒸发器A液位 LSA1002HHi. 氨蒸发器B液位 LSA1004HHj. 两台锅炉循环水泵 P11002A/B同停k. 两台稀酸泵 P11004A/B同停l. 氧化炉炉温超低三取二TIA10261028 LLm. 氨空比超低 FFRSA1002LLn. 氨过热器出口压力 PSA1003HH1.6.2.2 机组停、空压机放空阀开、氧化氮压缩机回流阀开、尾透入口阀关,联锁阀门动作立即引起工艺停车。1.6.2.3 导致工艺停车,并使四合一机组立即停车的联锁:a. 氧化氮分离器液位 LICA1005HHb. 仪表空气压力超低 PIA1019LLc. 入开工酸槽的阀门开 d. 380V失电;e. 每个工艺保护联锁动作,机组保护联锁动作均通过关闭UV1001及PV1002 两个氨气阀使反应停止。f. 联锁动作后及时联系仪表人员,确认第一事故信号,当确认第一事故信号后,再进行复位。g. 确认联锁动作阀门的动作情况。h. 保证锅炉循环泵运行,汽包接通蒸汽保持汽包压力3MPa。i. 其余按计划停车程序处理。1.6.3 手动紧急停车: 透平机组还特别设有三个停车按纽,一个在中控室,两个在蒸汽透平上,当有可能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紧急情况下,操作工可按此停车按纽,使透平机组和工艺系统同时自动停车,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和设备损坏。1.6.4 冬季停车后的防冻处理1.6.4.1 短期停车:不能中断中、低压蒸汽,锅炉系统保温保压,氨蒸发器、吸收塔上部冷却器(11 27层)闭路循环水继续循环,吸收塔下部(1 11层)冷却器及开路冷却水循环系统保持循环流动状态,并按冬季防冻操作规程做好防冻工作。1.6.4.2 长期停车:锅炉系统存水全部排放干净,通知现场个岗位将脱盐水系统、蒸汽冷凝系统、冷却水系统、酸系统等所有导淋阀门全部打开,以排净设备和管道中的存液。2.1 机组岗位任务及管辖范围2.1.1 岗位任务:保证四合一机组的安全正常运行,为工艺提供生产条件。2.1.1.1 通过空气过滤器吸入空气,经空压机压缩至0.35MPa,分别送至氨空混合器、漂白塔等。2.1.1.2 从NOX分离器及漂白塔来的NOX气体经NOX压缩机压缩至1.0MPa送至吸收系统。2.1.1.3 由外界提供的中压蒸汽或自产蒸汽驱动蒸汽透平,为压缩机提供部分动力。2.1.1.4 用0.83MPa,360的尾气驱动尾气透平,为压缩机提供动力,是压缩机的主要动力。2.1.1.5 通过冷凝液泵、真空喷射器等,保持蒸汽透平出口0.098MPa的真空。2.1.1.6 通过油泵及自调装置,提供0.8MPa的控制油,作为蒸汽透平脱扣阀、调节阀的动力油,提供0.25MPa的润滑油,作为各轴承润滑油。2.1.2 管辖范围2.1.2.1 蒸汽系统: 蒸汽透平、蒸汽冷凝器、开工喷射器、一级、二级喷射器、冷凝液泵。2.1.2.2 工艺气体系统: 空气压缩机、NOX压缩机、尾气透平、空气预热器、密封气加热器。2.1.2.3 油系统:油箱、高位油槽、主辅油泵、油冷器、油过滤器、油雾风扇、油加热器。2.1.2.4 本岗位的PLC控制系统、就地仪表、管线、阀门等,均由本岗位人员使用。2.2 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2.2.1 生产原理用外界或自产中压蒸汽驱动蒸汽透平,用系统生产的尾气驱动尾气透平,蒸汽透平和尾气透平作功带动空气压缩机和NOX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加压至0.35MPa后与气氨混合,在氧化炉内反应生成NO,NOX经NOX压缩机加压至1.0MPa后送至吸收塔,经水吸收生成63%硝酸。2.2.2 工艺流程2.2.2.1 蒸汽及冷凝液系统开车时由锅炉供给的3.5MPa、400的中压蒸汽经过PICA1016阀和蒸汽分离器送至主汽阀前。正常生产时由系统自产的3.9 MPa、440的中压蒸汽送至主汽阀前。中压蒸汽经蒸汽透平脱扣阀及蒸汽透平调节阀控制后送至蒸汽透平膨胀作功,作功后的乏汽0.098 MPa、45进入蒸汽冷凝器,在外界冷却水的冷却下,变成冷凝液,经冷凝液泵由两个分程调节阀调整蒸汽冷凝器的液位,送至除氧器。由管网来的1.1MPa的中压蒸汽送至五个喷射器,用以抽蒸汽透平出口真空。进入开工喷射器的蒸汽与抽出的不凝气体一起排入大气。进入一级喷射器的蒸汽及蒸汽冷凝器抽出的乏气一起进入二级喷射冷却器,冷凝液返回凝汽器。2.2.2.2空气a. 工艺空气来自大气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后进空压机,经全轴流式空压机加压至0.35MPa后送至工艺系统。一路为一次空气经止回阀送至氨空混合器,一路为二次空气经调节阀送至漂白塔用于成品酸的漂白,另外一小部分空气用于机组的密封、氧化炉吹除死角和热电偶保护。 b. 密封空气由外界来的密封空气,经密封气加热器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至各轴端作润滑油的密封气;另一部分送至NOX压缩机和尾气透平轴端。 2.2.2.3 NOX气体系统a. 氧化氮气体:从NOX分离器出来的0.3MPa,50的NOX气体与漂白塔来的二次空气一起进入NOX压缩机,被压缩至1.0MPa,189经止逆阀送至工艺系统中。当停车时,NOX气体通过事故回流阀送至低压反应水冷器前。b. 尾气:从吸收塔顶出来的0.83MPa的尾气,经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尾气预热器、高温气气换热器加热至360,再经氨转化还原反应器送至尾气透平。经尾气透平做功后,通过尾气筒排入大气。在停车时通过切断尾气透平入口阀,打开旁路阀而迅速排入大气。 一小部分尾气在开车时用于氧化氮压缩机的轴端密封。2.2.2.4 油系统46防锈透平油由主油泵或辅助油泵从油箱底部吸入,加压至1.0MPa,通过控制油调节阀将油压调整在0.8MPa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通过油冷却器调整至40,再经油过滤器后经润滑油压力调节阀将油压降至0.25MPa后作为润滑油送往各轴承和止推轴承以及联轴器、盘车装置、变速箱、高位油槽,经各润滑点后,汇集到回油总管,重新回到油箱循环使用。另一部分作为控制油经控制油过滤器过滤后,送往蒸汽透平的脱扣阀和调节阀,回油通过回油总管,回到油箱循环使用。若主辅油泵在机组运行时发生故障,可由事故油泵、高位油槽在机组停车时短时间供给润滑油送往各润滑部位。2.3 工艺指标及联锁2.3.1 工艺指标2.3.1.1 压力序号位号名称指标MPa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PI6503PI6504PdA6501PdA6502PdA6502PI6520PI6501PI6524PI6520PI6519PI6521PI6518PI6410PI6411PI650512PI6530PI6531PI6414PI6415PI6418PI6403PI6420PI6422PI6601/2PI6606PdI6601/2PI 6605PS6601/2 PSL6501PSLL6502P ISL6502PSHH6402PSH6401PI6402PI6102PI6201PI6202PI6301PI6302PI6801/2PI6803/4PI6805/6PI6401主油泵出口压力辅油泵出口压力润滑油过滤器压差控制油过滤器压差事故油过滤器压差润滑油控制阀后压力润滑油总管压力控制油总管压力蒸汽透平控制阀压力速关油压控制油畜能器压力控制油试验油压主冷凝液泵出口压力辅冷凝液泵出口压力各轴承油压NOX压缩机密封气压力密封空气压力喷射器蒸汽压力真空度真空度蒸汽透平出口压力一级喷射器入口压力一级喷射器吸入压力动力油泵出口压力动力油压力动力油过滤器压差 动力油试验油压 动力油总管压力润滑油总管压力润滑油总管压力控制油总管压力蒸汽透平出口压力蒸汽透平出口压力蒸汽透平轮室压力空压机出口压力NOX压缩机入口压力NOX压缩机出口压力尾气透平入口压力尾气透平排出压力NOX压缩机密封汽压力NOX压缩机密封汽压力尾气透平密封汽压力蒸汽透平密封汽压力1.01.00.150.050.400.40 0.8 0.150.45 0.8 0.80.60.80.5 0.5 0.15 0.410.15 3.5 0.090.090.090.090.091212 0.40 0.35 0.8 0.090.091.8 0.35 0.31.0 0.83 0.010.150.420.150.10报警0.25报警0.7报警0.07联锁0.042.3.1.2 温度序号位号名称指标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TI6501TI6502TI6501TI1028 1045TI10107 11TE1011BTE1012TI1001TI1007TI1003TI1004TI1006TI1007TI1008油箱油温油冷器出口油温润滑油总管油温各轴瓦温度变速箱止推轴瓦温度空压机进口管线气体温度空压机第一级前喘振温度蒸汽透平入口蒸汽温度尾气透平进口温度NOX压缩机入口温度NOX压缩机出口温度空压机出口温度蒸汽透平出口温度尾气透平出口温度60404055 8085 10423.530 604403606019421745144低报30、高报502.3.1.3 轴振动序号位号名称指标m备注123456VISHH1010 1011VISHH1012 1013VISHH1016 1017VISHH1018 1019VISHH1015VISHH1014蒸汽透平轴振动NOX压缩机轴振动空压机轴振动尾气透平轴振动齿轮变速轴振动齿轮变速轴振动303037373137报警57m、高报84m报警57m、高报72m报警70m、高报99m报警70m、高报99m报警58m、高报85m报警69m、高报102m2.3.1.4 轴位移序号位号名称指标备注12345ZISHH1001ZISHH1002ZISHH1003ZISHH1004ZISHH1005蒸汽透平轴位移NOX压缩机轴位移齿轮变速箱轴位移空压机轴位移尾气透平轴位移0.15 0.250.15 0.250.25 0.30.2 0.30.15 0.25报警0.35mm、联锁0.45mm报警0.35mm、联锁0.45mm报警0.4mm、 联锁0.5mm报警0.4mm、 联锁0.5mm报警0.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运载火箭遥测系统检测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安装专业
- 2025年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乡村民宿运营师考试高级模拟题集详解
- 第十课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青海防撞栏杆施工方案
- 指示牌文明施工方案
- 2025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乡村手工艺合作社行政专员笔试备考指南
- 专题09 完形填空-2025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英语》分类汇编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高频考点解析与复习建议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2023年中元节烧包袱禁忌 中元节烧包袱是单数还是双数(3篇)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临时用地复垦与方案
- 语言学纲要课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美的观念(玛丽艳)
- 农药学原理课件--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