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例题解析(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9单元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学名著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阅读“附录三”中的名著。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A2识记“附录三”中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A3理解“附录三”中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B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范围和考查内容十分明确而具体:列入考查范围的七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考试说明“附录三”中所列文学名著含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列入考查范围的七个模块中的中外重要作家是有限的,但是“基本常识”的内涵却很丰富,诸如中国作家的原名、笔名、字、号,生活的时代,代表作,风格流派,文学主张,后人评价等,外国作家的国别、代表作、文学流派等,都应该作为识记范围。“附录三”列出的文学名著,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划定出“年度考试范围”。例如,2014年考试说明的“附录三”:名著阅读目录(加*号的列入2014年度考试范围)(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1.孟子;2.庄子;*3.呐喊(鲁迅);4.边城(沈从文);5.复活(列夫托尔斯泰);6.老人与海(海明威);7.莫泊桑短篇小说;8.泰戈尔诗;9.西厢记(王实甫);*10.雷雨(曹禺);11.茶馆(老舍)。(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1.论语;2.大卫科波菲尔;3.家;4.巴黎圣母院;*5.红楼梦;6.高老头;*7.哈姆莱特;8.三国演义;9.堂吉诃德;10.谈美。“年度考试范围”在不同年度可能会作微调。如2014年“附录三”中列入年度考试范围的名著比2013年增加了孟子这一部。2013年湖北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其中也包括名著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出重要调整,这就是在“理解”层级增设了一个考点,即“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也就是说,高考湖北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将不仅仅限于对划定的“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识记,还涉及对划定的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2014年湖北考试说明又将“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并提,二者不再像往年一样为隶属关系,这一变化暗示着高考将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湖北省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坚持考查文学常识。2012年以前,采用和名句名篇一起用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2年进入“新高考”后,湖北卷为“文学常识”(其中也涉及名著阅读)单独设置一道小题,考查形式也改为选择题,赋3分。1.(2013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和“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能力。B项有关内容选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看到此联,十分厌恶,断不肯在此午睡,并非是“十分喜爱,铭记在心”。即使未曾留意过这一细节的考生,也可据宝玉的性格推出此项不合理。答案:B。2(2013江西卷)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论语)B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对大卫的管教近乎残忍,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大卫科波菲尔)C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D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他四处冒险,上演了很多闹剧。他大战风车,以致连人带马摔在地上,折断了长枪。(堂吉诃德)试题解读本题考查“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B项表述不正确。“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的不是继父,而是大卫读书学校的校长。原文相关情节是,有一次当继父用鞭子打大卫的时候,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这一下他把大卫监禁了五天,之后又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大卫在这所学校里受尽了屈辱和摧残。一开始,校长秉承摩德斯通姐弟的旨意,在他身上挂了一块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之后他又无数次地忍受校长的鞭打。这就是大卫人生的开端。答案:B。3(2013福建卷)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蕙芳,吴荪甫进来,对蕙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里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的能力。A项克明是在觉慧的屋里读到了周报和觉慧的文章的,并非在觉新的屋里;发现之后也并没有报告祖父。向高老太爷告发觉慧的是陈姨太。E项“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说法有误,欧也妮既没有“厌恶这个家的念头”,也没有“感到内疚”。答案:A、E。4(2013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试题解读本题考查“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能力。A项葛朗台“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葛朗台得到了三笔遗产,还有他善于投机的原因,比如放公债,买卖黄金、债券等。E项茶馆所写的三个时期应分别为清末、民初、抗日战争胜利后,且茶馆并没有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进行创作。答案:A、E。本单元“考点梳理”中的“考点透视”和“典题例析”两个子栏目略。编者一、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识记与理解识记与理解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平时积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1明确范围,重视文本。对考试说明划定的考查范围,应了然于心。这个范围,不仅是指篇目范围,还包括考查的具体内容(如“基本常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范围。只有明确了范围,复习时才有针对性。对考试说明列入考查范围的名著的识记与理解,只有在认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撇开文本,死记硬背复习资料上抽象化、概念化的结论的这种复习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考情了。2精心梳理,构建网络。特别是对“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的识记,宜抓住“时间一条线”“人物作品两大块”进行梳理,在时间纵轴(主线)上横向拓展,纵横交织建立起文学常识知识网络。比如,可将古代文学进行历史分期,首先识记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然后在时间这一纵轴上再横向展开,将重要作家的作品,以及所代表的文学流派等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宋词中苏轼、辛弃疾所代表的豪放派和姜夔、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所代表的婉约派)。有了这一知识网络,识记就有了依托,理解也能有参照系。3比较异同,加强理解。比较异同,是加强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识记与理解的好方法。不同的作家,其所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思想倾向、文学流派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处于同一时代、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家,其作品也会因作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将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在比较中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有利于对名著的识记和理解。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的解答“选非”式选择题(题干表述常常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是高考湖北卷考查文学常识的基本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没有多少技巧可谈,比较可靠的方法就是逐项审核选项对文学常识(也包括名著内容)的表述的正误。对选项中包含的每一个判断(包括判断表述中的每一个信息点)都要认真审核,不能有丝毫马虎。例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的文学常识题,A项考论语,考查的是对相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内容的表述;C项考狂人日记,考查的是有关作品的主题;D项考美国作家海明威,考查的是其主要作品的人物形象。这些都不是与细节密切相关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湖北卷这道题的错误选项其实是比较明显的。2013年湖北卷的文学常识题错误选项B,只要是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知道贾宝玉不会喜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世俗气的对联,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又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的文学常识题B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的表述,对作品中的一个情节同时作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不仅涉及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涉及艺术特色。要确认该项正确,首先要确认选项对“(哈姆莱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的表述正确,此外,不仅要确认选项对“(哈姆莱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正确,还须确认选项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这一艺术特色的定位是正确的。又如该题A项:“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这两句话分别对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作出判断,其中“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第二个判断中有关“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这一故事情节的表述上。如果不对选项表述的每一个信息点作认真推究而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选项,是很难发现问题的。首先必须弄清楚名著命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和特点。分析考纲样题和近两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形象、情节、特色、阅读感受等角度设题。每份试卷涉及的名著共为7部,其中客观题涉及名著5部,主观题涉及2部。主要考查对名著的熟悉程度,涉及面比较广,可宏观也可微观,除了对基本事实的准确了解外,还有一些常识或已有定论的判断也在考查之列,比如,哈姆雷特的名言,圣地亚哥的名言。试题不出现文本,意味着考查内容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或者说要求我们必须对文本相当熟悉,这里面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偏多,所以必须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包括一些经典情节和细节。比如红楼梦中的“宝黛初见”“诉肺腑”“赠帕”“葬花”“焚诗稿”“刘姥姥进大观园”“抄检大观园”“晴雯补裘”等等。其次必须抓实相关细节,提高复习效率。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注意分清主次、深浅适度。名著复习面广量大,近年考题既有细节又有整个章回内容的考查,使得不少同学感到其围茫茫无边,复习无从着手,而不得不采取大海捞针式的所谓超低空扫描,其实,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耗时多,见效慢,在时间紧迫的情势下很难奏效。我们必须通过对考纲和试题的认真分析理出考查的重点,从而确定复习的主攻方向。从考试大纲以及近两年高考题看,考查重点以情节、人物、主题的概括为主,以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为辅(09高考选择题五个选择肢分别涉及人物形象、情节和人物、戏剧冲突类型、人物动作和性格、小说题材主题和特点),因此平时复习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积累:a、名著中最能体现重要人物性格的主要情节;b、名著中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c、名著中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d、名著中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深浅适度问题。这里涉及细节的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章回内容的概括三个问题。细节要重视,但必须是典型的,不能什么都抓,太偏太怪的、无关紧要的,抓不胜抓,应坚决摒弃,比如,08江苏高考名著选择题C选项“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作为错项,问题出在曹操所哭的谋士不是荀彧而是郭嘉,这里考得很细,但有其道理,一来曹操败走华容道是三国演义中重要情节,二来这里的“大哭”与前文的“大笑”均是体现曹操性格的重要细节,因此这里考的是典型细节,命题涉及很正常,像这一类细节正是我们复习的着力点,而诸如红楼梦中何人居何处、贾宝玉小厮惜春的大丫头叫什么、两次诗社的社长是谁,等等,则太偏太怪,缺乏典型性,也因数量太多,抓不胜抓,可以不抓。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能忽视,但也要注意钻研的“度”,不能搞大而空的写法分析。说明样题告诉我们,高考试题命制既要控制题目难度,也应有利于评卷,因此命题应该会有明确的答题指向,一般设题角度较小,不需要详细分析阐述,重在基本内容的列举,因此平时复习不必钻得太深,对作品思想艺术的分析点到即止,不必深究。有复习资料有这样的命题:“红楼梦和水浒传对女性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红楼梦的反传统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既超出考纲范围,又大而无当(简直可以作为研究生论文!),我们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做这样的无用功上。09年考到对红楼梦第二回内容的概括,该题考倒众多考生,也令老师们无所适从,这样的考法是否意味着学生们对名著各个章回的内容都要能概括?我们认为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产类基础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含整合医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古代文学A(I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和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科技学院《篆书篆刻(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二维动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美术学院《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东南大学《coredarw》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校长在2025暑假前期末教师大会上的讲话:静水深流脚踏实地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PPT)
- 一二年级看图说话写话:过河 教学课件
-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 消防改造工程技术标书模板
- 磷化膜质量评定项目与方法
- 贷款申请表(标准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