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方面一、格式和例句基本结构:主语+“在方面”+(动词、名词)短语1“在方面”句式1:主语+在+名词+方面+副词短语例句:他在音乐方面很努力。2“在方面”句式2: 在方面+主语 +谓语 +宾语例句:在经济方面,我给你帮助。3“在方面”句式3:在方面+祈使句例句:在技术方面,无条件支持。二、解释说明“在”是动词,也是介词。作为动词“在”的意思是“存在”,在句中作谓语。“在”的宾语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如“我姐姐在家,弟弟不在家”。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在”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在吗?不在”。“在” 作为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短语,表示处所,可用在动此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或范围等。“在方面”,意思是“在上”。可以引申用来表示方面、范围、条件、情况、过程等。插入这一格式的词语多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也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例如:1小婉在玩方面可有办法了。2在题材的选择方面,我想突破创新。3科技是一种在历史方面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三、强化操练(一)操练一:合唱与轮唱根据课堂情景,教师分别针对上述三种句型引导同学们说出三个句子,先让同学们“合唱”,然后用手势示意同学一个接一个快速“轮唱”。例如:1莉莉在身高方面占优势。2杰克在运动方面能力很强。3在学习方面,我很有一套。(二)操练二:我做你说用上面的三种句型描述这些动作,并让其他学生合唱复述。例如:1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经验;2妈妈在理财方面,井井有条;3老师在教学方面很有优势;4玛丽在舞蹈方面很强;5在写作方面,尼克很有心得;6在音乐方面,我有天赋。(三)操练三:完成句子1.你的分析在方面是站不住的,在方面是行不通的。2几年来,他们俩在方面互相关心支持。3 在方面,代表们提出了很多建议。4在方面,他发扬了友谊第一的高风格。5我觉得,他是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方面诚实的人。(四)操练四:你说我做让学生二人一组,互相用上面的 “在方面”字句造句介绍自己或赞美对方。例如:在汉语学习方面,你很强。四、情景任务与语段练习1. 和同学讨论你在某些方面的优点和缺点。2跟同伴讨论你们学中文时常常犯的错误。五、偏误分析:1我在不知不觉方面,模仿他的一举一动。(在方面的中间一般是不加形容词。)2她的要求在考虑方面。(一般来说,“在方面”不能作谓语,不能表示动作行为正处于进行的过程中。)3我已经在那个方面问题作了回答。(在方面字句后面的谓语应该是动宾结构短语。)六、比较辨析:“在方面”字句 VS. “在上”句从表达功能和意义上来看,区别主要体现在插入的是名词。“在+名词”用在及物动词后,一般表示结果,表示通过动作使某事物处于某处所。“在+名词+方面”不可以使用,而“在上”则可以使用。例如:老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老师把生词写在黑板方面。我把花儿放在桌子上。*我把花儿放在桌子方面。直到才一、格式和例句基本结构:主语+“直到才”+(动词、名词、形容词)短语1“直到才”句式1:主语+“直到才”+动词短语例句:他直到打铃才进教室。2“直到才”句式2:直到+主语+才+谓语 +宾语例句:直到毕业一个月后,她才回国。3“直到才”句式3:主语+“直到才”+形容词短语例句:华大妈直到他离去,才平静了。二、解释说明偏句表示时间,正句表示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情况。时间复句一般不用连词,或用“直到”,可在第二分句用关联副词“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才”是很常用的副词,可以作状语,表示时间、数量、范围,还可以表示语气和起关联作用。2. “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得晚、慢火用得时间多。“才”轻读。3. “才”可以和表示条件、原因的连词搭配使用。也可以用来表示坚决的语气,多用于口语。三、强化操练(一)操练一:合唱与轮唱根据课堂情景,教师分别针对上述三种句型引导同学们说出三个句子,先让同学们“合唱”,然后用手势示意同学一个接一个快速“轮唱”。例如:1直到七点半,节目才开演。2他直到病好了,才告诉妈妈。3直到实验成功了,莉莉才松了口气。(二)操练二:我做你说教师事先准备教具或者根据教室情景,做一些动作,然后让学生分别用上面的三种句型描述这些动作,并让其他学生合唱复述。例如:1直到七点半,节目才开演。2他直到病好了,才告诉妈妈。3直到实验成功了,莉莉才松了口气。4. 他直到下课才去图书馆看书。三)操练三:完成句子1. 为了掌握这门新技术,他大学毕业,工作十年结婚。2. 她说什么都不接受这份礼物,我们都着急了,她勉强收下。3. 玩了一整天,也没觉得累,晚上,躺在床上觉得累了。(四)操练四:你说我做让学生二人一组,互相用上面的三种“直到才”字句发出指令,让对方做动作。例如:直到见到你,才知道这件事是真的。四、情景任务与语段练习1. 和同学讨论一天的安排。2跟同伴讨论你们学中文时常常犯的错误。五、偏误分析:1妹妹直到饿了,才吃饭了。(一般来说,“直到才”句尾不加“了”)2这座楼,才用了十四个月,直到盖好了。(一般来说,“直到才”不能倒装。)六、比较辨析:1、“直到才”字句 VS. “只有才”字句 “只有”常与副词“才”搭配,构成“只有A,才B”的格式,其中A表示条件,B表示结果。这个格式表示:如果有A,就一定有B;或A条件不存在,B也不存在。例如:只有奋斗,才能成功。直到看到希望的曙光,他才明白奋斗的重要性。2、“才”字句 VS. “就”字句 “才”、“就”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接着发生的动作和事情。“就”表示两个动作间隔时间短,“才”表示两个动作间隔的时间长。例如:这篇小故事,他只是翻译就翻译了三天。他翻译这篇小故事,才翻译了三天。在+处所+V一、格式和例句基本结构:在+处所词+V1、句式一:N在处所V着 例句:一幅画在墙上挂着。2、句式二:N(,1)在处所VN(,2) 例句:他在书本里找例句。2、 解释说明:在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中,物体、物体运动的方式、物体运动的处所是三个最基本的语义要素。由这三个基本语义要素的不同隐现而构成的各种语义类型,反映出了空间位置的不同性质。本文讨论的N在处所V句式,正是由这种不同的语义类型在句法平面上映现出来的句子格式,这个句式是表示静态的空间位置的基本句式之一。但是,我们所考察的N在处所V,只是一种理论上成立的句式。因为从大量的语言事实的调查来看,几个人在路上走、他在飞机上看一类句子很少出现,而一幅画在墙上挂则是不能成立的句子。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则是几个人在路上走着、他在飞机上看海、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一类的句子,也就是说,只有当V后出现其他成分之后,这个句式才有成立并被大量运用的可能。因此,N在处所V句式可以分化成下面两种次句式,这两种次句式的后附成分是不同的。N在处所V着,N(,1)在处所VN(,2)。为行文方便,本文中我们将N在处所V句式简化为在句式,将N在处所V着句式写作为V着句式,将N(,1)在处所VN(,2)句式写作为VO句式。3、 强化操练:(1) 操练一:合唱与轮唱 例句:一家人在沙发上坐着。 我在公交车上遇见同学。(2) 操练二:我做你说 例句:老师在讲台上站着。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老师在小张的座位上看书。(3) 操练三:回答问题1、 老师在哪里?做什么?(老师在讲台上站着。)2、 小张在哪里看书?(小张在座位上看书。)3、 小王在座位上干什么?(小王在座位上写字。)(4) 操练四:你说我做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用此句型发出指令,对方按照指令做动作。例如:请你在讲台上站着。请你在黑板上写字。4、 情景任务与语段练习:1、 跟室友讨论,昨晚在宿舍干什么?2、 跟同伴讨论,今天早晨的早饭,在哪里吃的?吃了什么?5、 偏误分析:1、一幅画在墙上挂。(应该是:一幅画在墙上挂着。这一类V着句子中的物体相对于物体运动的处所来说,既无空间轴上的运动,又无时间轴上的运动。“一幅画”对“墙上”来说,是绝对静止的。物体运动方式挂着的结果,产生出一种状态的持续。所以,这类句子都可以变换成静态的存在句。本句话可以转换为:墙上挂着一幅画。)2、我在商场买。(应该是我在商场买。我们所考察的N在处所V,只是一种理论上成立的句式只有当V后出现其他成分之后,这个句式才有成立并被大量运用的可能。VO与V着不同。V着句式中,位于物体运动的处所中的物体只有一个,而VO中的物体却有两个,也就是说,这类句式中动作的主体和动作的客体都有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处所发生关系。)六、比较分析:下面比较分析N在处所V着,N(,1)在处所VN(,2)这两种句式中V的语义特点。 从形式上看,两个句式中的V可以是同一个动词,如一幅画在墙上挂着和他在屋梁上挂灯笼中的挂,只是V着中的V没带上宾语,而VO中的V都带上了宾语。可见,要讨论V的特点,必须将V和V的后附成分放在一起加以考察。 从时间上看,“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中的“挂着”,表示“挂”这个动作已经完成,这个动作转换成一种“挂着”的持续状态,“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中“走”这个动作转换成一种“走着”的持续运动,“着”是持续的表现。“他在屋梁上挂灯笼”中的“挂灯笼”,表示“挂”这个动作也已完成,但这个动作的结果,是使动作的客体“灯笼”留在“屋梁上”,并未显示出一种动作的持续性来。这样,“VO”句式中V所涉及的动作客体,在与“处所”的关系上,深受宾语本身语义的影响,会产生如第二节中所分析的各种情况。从句法形式上看,与处所有关系的事物,“V着”句式都可以用“V着的N”形式变换,如“挂着的一幅画”、“走着的一个人”。“VO”中与处所有关系的事物,不一定有这样的变换,如:他在屋梁上挂灯笼挂着的灯笼他在飞机上看海看着的他(?)他在书房里写信写着的他(?)写着的信(?) 从空间上看,表示空间位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有位移的源点或终点,一是要有位移的方向。V着和VO句子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具备的。从形式上看,这两种句式动词前有在处所出现,从而限制了其他表示位移源点或终点的介词从、到、向、往等的出现;同时,也由于在处所及动词后附成分的限制,使动词后不再可能出现表示位移方向的趋向动词,所以,在字句中的动词都表现出非移动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着的不同以及宾语的影响,V着(,1)句中的动词表现出一种状态的性质,而V着,和VO句中的动词则表现动作的性质。V+在+处所1、 格式和例句 基本结构:V+在+处所二、解释说明:“在”在动词后的句式,根据语义特征及变换分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V+在+处所”主要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呈现的处所,这类在+处所可以变换到动词前”,变换前后意义不发生改变。如:A.表示状态呈现、动作持续的处所他躺在床上他在床上躺着泪流在脸上泪在脸上流着我呆在家里我在家里呆着B.表示动作进行或发生地处所或时间的战士们浴血奋战在战场上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居住在北京在北京居住出生在一九八一年(在)一九八一年出生A中“”前面动词的“持续”义在后面句子中体现在动态助词“着”上,A、B两组句子变换前后意义不变。我们不能因诵读时,语音停顿在“在”字之后,或在“在”字后可以加上“了”字,就断定“在”前附于动词。因为在上述句式中“在+处所时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动词前后,所以“在”只能是以介词身份与处所/时间词语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来修饰限制动词。如果“在+处所/时间词”在动词前以介词短语的身份出现,同样的短语出现在动词后则要和动词黏附一起作谓语,岂不是很荒谬?另一类是“V+在+处所”主要表示“动作的趋向、位移的终点”5,这类句式有的“在”可以用“到”来替换。如:阳光照在湖面上阳光照到湖面上他坐在了地上他坐到了地上即使不能用“到”来替换,也暗含“趋向”或者说是“指向”的语义特征。如:夕阳斜在西边天上?夕阳斜到西边天上摔倒在地?摔倒到地这些“在”字起了引导动词指向处所的作用,这与残存了“存在”义的介词“在”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类句式中的动词之后的“在+处所”不能移动到动词前,这也表明此类句中的“在”与上一类不是同一类型。所以,这类句式中的“在”和“到”“向”甚至“自”等词相同,是与前面的动词黏附在一起,共同作谓语,而后面的处所/时间词语则是作为宾语而出现的。3、 强化操练:(一)操练一:合唱与轮唱 例句:他坐在椅子上。 我躺在床上。(二)操练二:我做你说 例句:老师站在讲台上。 老师坐在凳子上。(4) 操练三:回答问题1、老师在哪里?做什么?(老师站在讲台上站。)2、小王在座位上干什么?(小王坐在座位上。)(四)操练四:你说我做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用此句型发出指令,对方按照指令做动作。例如:请你蹲在讲台后。请他藏在门后。四、情景任务与语段练习:1、跟室友讨论,昨晚留在宿舍干什么了?2、跟同伴讨论,童年时,居住在哪里?五、偏误分析:例句:他玩儿在米兰。(在汉语中,“在+处所”有三个位置:1、句首,如:在这面墙上他挂了一幅油画。结构:PP+NP+VP。2、句中动词前,如:他在这面墙上挂了一幅油画。结构:NP+PP+VP;3、句中动词后,如:他挂了一幅油画在这面墙上。结构:NP+VP+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194:1992 FR-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 【正版授权】 IEC TS 61400-9:2025 E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9: Probabilistic design measures for wind turbines
- 【正版授权】 IEC 60112:2003 EN-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 湖南成人自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内勤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特岗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技能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社区工作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危化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Gitlab使用流程》课件
- 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谈判
- IT技术支持与服务响应机制建设指南
- 2024年房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有机合成实验室技安规程(3篇)
- GB/T 5534-202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DBJ52T 096-2019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HSK标准教程1-第一课lesson1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