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6)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天津卷北师大版.ppt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6)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天津卷北师大版.ppt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6)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天津卷北师大版.ppt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6)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天津卷北师大版.ppt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6)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天津卷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 总论部分 2010年高考天津卷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系列 16 考点阐释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1 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形象 就是主人公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 江雪 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 又是折射自己 所以 渔翁即作者 作者即渔翁 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 如贺知章 咏柳 中的 柳 和人文景象 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 中的 方宅 草屋 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 如于谦的 石灰吟 中所咏叹的 石灰 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 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具有同一性 不过是用曲笔 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 2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基本意义 比喻意义 隐含意义 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 表达情感 创造意境上的艺术效果 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互文 通感 双关 衬托 对比 反语 反复等修辞方法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用典 铺垫 象征 对比 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 先声夺人 以小见大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虚实相生 塑造人物形象时 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比兴 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的诗歌 等表现方法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包括概括主旨 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人生意义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 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指出其局限性 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要包括对作者的生活情趣 审美情趣以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 还包括一些富有一贯性的意象和情感倾向的评价 对作品涉及的背景现实和作者的经历 主张 志向等要有所了解 对各类古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形成属性认识 对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典故传说也要有所了解 随着古诗鉴赏越来越受人们关爱 拟题人在选材和命题方式上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就连答案有的省份也尝试不作硬性规定 只要能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就行 设题时往往比较偏爱那些能调动学生潜能 体现学生个性 注重主观发挥的题目 改革力度加大 推陈出新加快 百花齐放 各呈异彩的春天就要来临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 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 一 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再仅仅是简单的 唐诗宋词元曲 诗词曲的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 回归文本 回归文学 但是 相比较而言 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一些 元清次之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 选材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名家的非名诗和非名家的好诗逐渐成为命题人员热衷的选点 2006年的湖南卷甚至将 红楼梦 中的诗也选来进行赏析命题 可谓是别具匠心了 二 命题的诗 词 曲的题材遍及田园 山水 咏怀 送别 羁旅行役 边塞 风物 咏史等多个侧面 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也空前的宽广 三 所命试题 选用的作品多为抒情和哲理特点较为突出的佳作 篇幅一般不长 所选古体诗的篇幅大约也只与律诗的字数相当 四 主观题仍然是命题形式的主流 只有2005年和2006年的北京卷 2006年的上海卷兼而采用了客观题 其余均为主观试题的形式 并且试题也已经由简答题发展到了简析题上 甚至出现了简述题 题量一般在1 3题 五 对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点 对 形象 相对较少 语言 和 表达技巧 的考查比较均衡 其中 对 形象 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 对 语言 的考查集中在 诗眼 和 虚词 上 对 表达技巧 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 真题回放 1 2009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 杜甫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1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1 形象 嫩竹新出 竹影阴凉 雨洗竹净 风送竹香 2 请赏析 色侵书帙晚 一句 2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 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 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 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3 答案符合诗意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 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 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 使自己有所作为 考点 鉴赏诗的内容 理解主旨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 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 竹 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 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 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 以及竹子的清香 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 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色侵书帙晚 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 注意描写的是竹影 结合全句加以描绘 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 即要锤炼的字 侵 的动态效果和 晚 字的衬托效果 理解诗的主旨要紧扣住诗的最后一联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因为咏物诗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断 这种题的答案不求一致 但求合理 就像对诗经中 窈窕淑女 的理解一样 她可以是现实的人 也可借喻理想 这里也不求一致 但是 出题人在设置考点时似乎对内容的考查拟题重复 前两个小题都是对形象的鉴赏 虽然一概括一具体 但我本人觉得这一点有些欠缺 思路点拨 咏物诗往往扣住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 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阅读鉴赏时要注意抓住咏物诗的这些特征就可以读懂了 解题时注意考题的考点 注意筛选答案要点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2 2008年天津卷 1 简析 遍 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 字表现松茂鹤多 稀 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认真阅读此诗并结合所学王维诗歌的特色 此题不难作答 第 问应根据 遍 字本身的意义并结合句子所写的景物来分析 要注意和 稀 字的对比 第 问的 景 实际上就是把诗作的后四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明确了 景 情 也就自然容易写出来了 3 2007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 高启葱葱溪树暗 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 一时放春入 注 芜 丛生的草 第 1 葱葱 靡靡 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案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富有韵律感 增强表达效果 解析 在语境中 葱葱 靡靡 写 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是是不难看出的 富有韵律感 增强表达效果 是叠音词的一般表达效果 放在哪里都可这么说 第 2 一时放春入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 表现了春光浓重 扑面而来 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问 情景 与问 画面 景象 景物 略有不同 问 情景 就是问意象 问情中之景 景中之情 上句 开帘 这一句说 放入 是带有人情的 4 2006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凉州词 其一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碛 q 沙漠 练 白绢 丝织品的一种 1 无数铃声遥过碛 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1 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远与近 高与低 动与静 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以虚为主 虚中有实 解析 暮雨雁飞 写远处高处 写动 芦笋欲齐 写近处低处 写静 首句凄清为抑 次句欣喜为扬 前两句是眼前所见 属实写 后两句 遥过 与 应驮 两处 都不是眼前所见 属虚写 无数铃声 是耳闻 属实写 所以说 以虚为主 虚中有实 5 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 其六 南宋 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 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第 1 简析 望 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 望 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解析 此题出得很好 问一字 而对应考纲的 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项 首句 望 与末句 目断 呼应 其统领全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既体现作者用字的推敲功底 又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备考指南 一 依托课文诗词 拓展鉴赏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都是古代经典的诗词 这些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鉴赏技巧和思维方法很典型 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借鉴性 这些诗词绝大多数指定要背诵 如果在背诵的同时 能够对其鉴赏的技巧了如指掌 那么枯燥的鉴赏概念就会变得有血有肉 生动具体了 比如品味 炼字 可以用杜甫诗 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句为例 分析 自 和 空 的妙处 把握好 炼字 类题型的答题思路 同样品味 诗眼 可以用杜甫诗 旅夜抒杯 中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为例 品味 情景交融 可以用杜甫诗 登高 为例 品味抒情方式也可以用 旅夜抒怀 为例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是反其意而作 立意含蓄 而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两句则即景自况 以抒悲情 品味细节 可以借鉴杜甫诗 客至 中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品味 意境 可以借鉴王维诗 山居秋暝 总之 如能对所学诗词的鉴赏知识加以归类 并能举一反三 自然能运用自如 这应该是我们坚持立足课本的指导思想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辨认鉴赏区域 积累课内外诗词 1 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 1 从体裁上分 有古体诗和近体诗 即格律诗 注意时代 唐以前只有古体诗 唐以后古体诗 近体诗并存 和词 2 从表现方式分 有抒情诗 叙事诗 3 所选题材分 有山水田园诗 军旅边塞诗 送别诗 闺怨诗 咏物诗 怀古诗 哲理诗等 2 掌握一定术语 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 内行话 1 反映诗歌风格方面 雄奇 刚健 悲壮 旷达 洒脱 苍凉 恢宏 奔放 沉郁顿挫 缠绵悱恻 婉约清丽 明丽清新 含蓄有致 生动活泼 幽默恢谐等 2 反映诗歌结构方面 开门见山 逐层拓展 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等 3 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景语情语 情景相生 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 卒章显志 对比映村 以虚写实 虚实结合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白描勾勒 浓墨重彩等 4 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 质朴清新 句式整齐 音节和谐 对仗工整 有节奏感 声情并茂 凝练简洁 犀利老练等 5 反映诗人情感方面 愉悦 欢快 欣喜 郁闷 忧愁 孤独 凄清 悲观 失落 激昂 奔放 乐观 豁达 淡泊 闲适等 6 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 真挚感人 耐人寻味 催人泪下 扣人心弦 发人深思 意境高远 即景生情 即景自况等 3 了解诗人思想性格 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 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 推此及彼 1 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 如 陶渊明 谢灵运 王维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高适 夸参 王昌龄的边塞诗 曹操 鲍照 杜甫 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 陆游 辛弃疾 文天祥的爱国诗等 2 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 如 苏轼 黄庭坚 辛弃疾 陈亮的豪放词 柳永 李清照 李煜 姜夔的婉约词等 李白 杜牧 李贺的浪漫诗 杜甫 白居易 陆游的写实诗等 1 反复体味 读懂原诗 读懂原诗是答好诗歌鉴赏题的关键 因此答题之前要反复体味 把原诗读懂 了解作者为什么而写诗 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感情 1 注意分析诗题 古诗题目往往概括主要内容 写作环境 写作目的 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 分析诗题 有助于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2 注意利用注释 有的诗歌后面加了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理解原诗时的障碍 一定不可轻易放过 要认真细读 充分利用 3 调动积累 推此及彼 对于熟悉的作者 要注意联系其生平和作品产生的时代 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把握诗中表现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有自然形象 人物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 这些形象在诗词中的表现有的鲜明 有的含蓄 考生要能根据关键词语正确地把握 5 辨析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 衬托 对比 借代 比拟 夸张 互文 双关等 考生一定要能正确辨析 三 总结规律 把握答题技巧 2 主观试题规范作答 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后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因此必须加强答题规范意识 1 要明确 忌含糊 对试题中有 你是否同意xxx说法 之类的问题 考生必须要明确表态 同意 或 不同意 有时一个表态就是1 2分 含糊不清会造成失分 2 要具体 忌空泛 试题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点 或者是形象 或者是情感 或者是手法等 考生一定要列举诗词中的词语进行具体分析 切忌空话套话 泛泛而谈 但也要避免简单的翻译诗句 3 正确揣摩 忌想当然 有的考生不仔细品味诗句含意 不正确理解诗意 往往张冠李成 指鹿为马 造成严重失分 4 顺势而为 忌唱反调 命题意图往往会在题目中作提示引导 如就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中 折柳 设置题目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你是否同意 这说明包含着对考生的提示引导 只要顺着试题作答 很容易得分 可是有些考生故意唱反调 硬说 不是关键 却又说不出理由 不能自圆其说 造成失分 试题的两个难度层级一是解析 二是鉴赏 试题的两个考点指向一是内容 二是写法 诗歌内容因素的解析与鉴赏 包括情感 理蕴 志趣等 诗歌艺术特色的解析与鉴赏 包括表达 修辞 风格等 主观表达题的答案形成和语言组织 概念解析 关于诗歌艺术手法解析与鉴赏的几组对应概念 一 意象和意境 二 乐景和哀景 三 白描与修辞 四 列锦与渲染 五 直接与间接 六 衬托与对比 七 概数与确数 八 豪放和婉约 九 自然与工丽 十 实写和虚写 一 意象和意境诗歌艺术解析与鉴赏的两个核心概念 一 之1 意象 清代刘熙载 艺概 诗概 说 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 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意象可以说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 1 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 柳 离情别绪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 梧桐 冷落凄伤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李清照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李煜 杜鹃 哀怨 凄凉 思乡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 李白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 2 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 燕子 甲 表现春光的美好 惜时 伤春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丰丰韵韵 乔吉 鸟啼芳树丫 燕衔黄柳花 张可久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 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开红影 史达祖 燕藏春衔向谁家 莺老羞寻伴 蜂寒懒报衙 啼煞饥鸦 乔吉 燕子 乙 表现爱情 传达相思 古诗十九首 思为双飞燕 衔泥巢君屋 一往情深诗经 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 渴望比翼薛道衡 暗牖悬蛛网 空梁落燕泥 空闺寂寞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惆怅嫉妒晏殊 罗幔轻寒 燕子双飞去 孤苦凄冷周德清 月儿初上鹅黄柳 燕子先归翡翠楼 失意冷落张可久 花开望远行 玉减伤春事 东风草堂飞燕子 留恋企盼 燕子 丙 表现时事变迁 抒发昔盛今衰 人事代谢 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燕雁无心 太湖西畔 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姜夔 当年燕子知何处 但苔深韦曲 草暗斜川 张炎 满地芦花伴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 燕子归来衔绣幕 旧巢无觅处 李好古 燕子 丁 代人传书 倾诉离情之苦 我婿去重湖 临窗泣血书 殷勤凭燕翼 寄于薄情夫 郭绍兰 伤心燕足留红线 恼人鸾影闲团扇 张可久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 陌上相逢否 冯延巳 燕子 戊 表现羁旅情愁 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或漂泊流浪 年年如新燕 飘流瀚海 来寄修椽 周邦彦 或身世浮沉 望长安 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燕 行路艰难 张可久 或相见又别 有如社燕与飞鸿 相逢未稳还相送 苏轼 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 云母来水 土龙致雨 燕雁代飞 刘安 3 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 蓬草浮萍浪迹流云漂泊 流徙 客居片羽孤月班马 离群之马 一 之2 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引入意象 融合情 理 趣味因素而形成的境界或情调 就境界而言 它给人的是画面 就情调而言 它给人的是一种情感氛围 一种情绪感染的 场效应 苏东坡称道王维的山水诗是 诗中有画 既是说他诗中的布景好 有画面感 也是说他诗中透着一股空灵的微妙的意蕴 让读者觉得有艺术魅力 诗歌鉴赏命题 倘使涉及意境 也多是从这两个方面用心思的 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荫来 此诗写飞燕 桃花 春雨 断桥 小船 诸多意象都围绕一个中心 就是湖水 湖水是大背景 大意象 它们合成了一幅 春日游湖 的优美画面 表象出大自然的无限的生机和诗人的无比喜悦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 生机无限的景象 山日配 着一 丽 字 风花配 着意 香 字 泥燕配 着一 飞 字 沙鸟配 着一 睡 字 意象丰富 春日欣喜 溢于言表 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一 之3 意境整合意象 从两者的关系看 应该说意境是意象的整合 意象可以是物态的 零散个体的 而意境必须是情态的 浑然一体的 松竹梅兰 香兰杜若 山石泉流 珍珠翡翠 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 夜月清风 细雨微草 芭蕉残荷 梧桐柳絮 转蓬浮萍 鸿雁闲鹤 长亭短亭 花鸟虫鱼 飞禽走兽等等 皆可以为意象 诗人寄意其中 赋情其上 通过描摹 起兴 譬喻 类比 象征 烘托 对照等手段 才能承载和传递丰富的思想情感 进而创造意境 意境是诗的灵魂 许多字面上要求比较意象的试题 其实命题期待在比较意境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谢榛的诗论指出 韦苏州曰 窗里人将老 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 树初黄叶日 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 司空为优 1 诗论说 三诗同一机杼 请写出这三个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答 人树合写 说意象 以景衬情 以树喻人 树秋人老 有感染力 说意境 2 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中 司空为优 请分析司空曙的诗句 优 在何处 意境更动人 夜雨 昏灯 黄叶树 白头人 哀景哀情 凄婉悲苦 说意境 抒情更强烈 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得到了非常真切地凸现 说意境 造句更有特色 意象组合回避动词 都是名词铺排 说意象 二 乐景和哀景关乎情感生成的重要概念 四组情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二 之1 以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堤 早莺 暖树 新燕 春泥 乱花 浅草 绿杨 白沙 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 作为乐景本身 已然生意盎然 惹人喜爱 作者再着以 最爱 二字 又加上 行不足 地赏玩 更是乐在其间 二 之2 以哀景写哀情 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 往事已成空 槐枝啼宿鸟 梦魂飞不到 冷烟浓 楚王宫 小楼愁倚画阑东 翠绡和泪暗偷封 黄昏月 江南阔 一笛碧云风 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 啼鸟 冷烟 黄昏月 倚楼人 红霞仅剩下一缕痕迹 晚风却吹乱一笛悲吟 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 构成了凄切婉转的情调 与下片曲折抒发的悲愤相应和 训练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 哀景 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 猿猴哀鸣 渚清沙白 飞鸟之影映入寒渚 木叶纷纷凋落 江水奔腾涌流 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 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水到渠成地为抒情做好的铺垫 后四句写身世遭遇和生命状态 并抒写哀情 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 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训练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 之3 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愈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艳明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融 如此美景 何以思归 但作者偏偏拿暖色调的客观景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 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 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 自不待言 谢亭送别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在一首别意绵绵的诗中 以 红叶青山 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了诗人离愁别恨 二 之4 以哀景写乐情 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 烟火渐相亲 此诗用 寒水 山家 怪禽 旷野 落日 等景物状描出山村人烟稀少 寂静萧条的景象 似乎要向读者传达一种悲凉的情绪 但结尾笔锋陡转 一个 亲 字 诗眼明丽 仿佛告知人们 这里正是一片未受战乱而分外祥和山村乐土 表现出诗人由惧转喜的心理变化和亲切温馨的内心感受 流露出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三 白描与修辞关乎语言质地成色的重要概念 三 之1 白描 用中国绘画白描解说诗歌创作 那就是不重视形容修饰 不用藻饰渲染 更不用曲笔或陪衬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明快简洁的语言 朴素平易的文字 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态声色感味等 藉此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 所以用了 大漠 的 大 字 边塞荒凉 没有什么奇观异景 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 因此称作 孤烟 一个 孤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紧接一个 直 字 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 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 那横贯其间的黄河 就非用一个 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 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 这里用一 圆 字 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 圆 字 一个 直 字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 第四十八回里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 直 字似无理 圆 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 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 又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移居 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 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第一问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即乡邻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 过门更相呼 至 言笑无厌时 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训练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 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诗人去访问朋友没有遇到 描写了友人新居周围的景色 与友人隐居种桑养花的活动 表现了隐士清幽闲适的生活 全诗白描成句 纯朴自然 清新流畅 优美和谐 充满诗情画意 三 之2 修辞 相对白描而言 修辞及包括广义的措辞与藻饰 也包括狭义的辞格运用 这里主要讨论诗歌创作中几种常用的辞格及其表达效果 1 比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 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 螺 比青山 以 白银盘 比洞庭湖 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饶有意趣 比喻还能逼真地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前两句用比喻 如眉 以眉喻月 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 以镜喻兰溪之水 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皎洁 清爽的凉月 雨后的山色 宛然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全诗空灵明快 情景交融 加上民歌的韵致 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训练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 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 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2 比拟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 暮春时节 春归在即 草树 本属无情物 竟然能 知 能 斗 最可喜者 杨花榆荚乏色少香 无才思 开不出鲜艳花朵 但也能荚谢絮飞 随风如雪飞 好一派热烈的送春景象 表现了一种乐观向上 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训练 赠别二首 其二 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训练 秋山杨万里乌桕平生老染工 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 却倩孤松掩醉容 3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 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 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便是典型例句 愁生白发 夸饰为 三千丈 之长 可见愁思深重 余杭范成大春晚山花各静芳 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 熏满千村万落香 问题 诗中 熏满 历来为人称道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熏满 用了夸张的手法 极写花开之盛 花香之浓 传播之远 花香之浓 传播之远必答 四 列锦与渲染关乎造语特色的重要概念 四 之1 列锦 所谓列锦 就是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组合成句 示现给读者以静态的画面 用以烘托气氛 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法 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便是 烟村 人家 亭台 鲜花 既各自独立成景 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 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列锦用得好 能产生多种艺术效果 凝炼美 陆游 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简素美 岳飞 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含蓄美 柳永 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酬程延 秋夜即事 见赠韩翃 长簟迎风早 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 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 不觉已鸣鸦 第二联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之所以成为名句 主要是列锦示人 无论视觉画面 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 还是听觉意象 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 都用名词 串联迭合 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 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诗味醇厚深长 训练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五 直接与间接关乎写景抒情着力点的重要概念 五 之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 我 为抒情主体 在作品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写志抒怀 也叫直抒胸臆 李白 梦游天姥呤留别 的中心句 作者写向往天姥 梦游天姥之后 否定 世间行乐 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厌倦 又高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发了对权贵的蔑视和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心志 陆游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通篇直抒胸臆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跳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两首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是有不同的 前者尽管用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作比 但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句的感怀是直截了当的 后者则巧用谐音双关 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五 之2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指诗人借助于一些侧面的 间接的 含蓄的 隐性的方式或手段 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 主要包括借景衬情与托物言志 1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意象之上 情景之中 着力描述意象情景 已达成抒情的目的 塞下曲 其二 王昌龄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诗中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与杜甫 兵车行 中的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都写到了古战场 两相比较 分别说明诗人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王诗 通过对眼前的塞外古战场黄尘 白骨 蓬蒿等具体景象的写实性描绘 借景抒情 用语含蓄 表现了对人民在战争遭受苦难的同情与感慨 杜诗 君不见 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对青海古战场 白骨无人收 惨状的摹拟示现 直抒胸臆 语势强烈 表达出对战争的否定于对死难者的同情 宣泄出极大的的怨愤 训练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 托物言志 相对借景抒情来说 托物言志 是指诗人更重视通过描写的物象来表明心迹 包括人生态度 人生感悟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 志属于心志 属于思想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 即所谓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文心雕龙 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想要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 能给人以思想启迪 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种纤腰学不成 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 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 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 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 然后笔锋一转 另辟蹊径 联想到 楚 灵 王爱细腰 宫中多饿女 的典故 托物寄兴 于柔绵中见犀利 于含蓄中露锋芒 表面上 咏柳而贬美人 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 针砭时弊 畅快淋漓 训练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 区别 1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 物 非 景 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 景 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2 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 志向 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 情 比较偏指情感情绪一类 比如热爱 憎恶 赞美 快乐 悲伤等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 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 独自开放 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 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 决不被北风吹落 描绘了傲骨凌霜 孤傲绝俗的菊花 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 宁死不降的决心 是托物言志 训练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训练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六 衬托与对比关乎意象组织内容设置的重要概念 六 之1 衬托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 烘云托月 衬体作主体的辅助性陪衬 突出主体 反衬指为了突出诗中抒写的主体对象的某一特征 用别一意象的相反特征作比衬 让读者从反差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本诗题为 石头城 但诗人不从石头城入手 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 山 潮水 月 入手 烘托出石头城这一 故国 的没落与荒凉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主要运用了烘托的写作技巧 诗人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 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 相形之下 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 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 若有若无 留下悠然不尽的情致 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 催成清泪 蓬窗灯昏 惊破孤梦 春晓连江风雨 又拣深枝飞去 林莺巢燕总无声 故山犹自不堪听 但日晚常啼杜鹃 况半世飘然羁旅 训练 陆游词中 林莺巢燕总无声 但日晚常啼杜鹃 两句 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六 之2 对比 对比是指诗人把两个相矛盾 或相反对 的事物 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给予对照比较 俗点说 使好的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等等 用对比的方法 能凸显特征 揭示矛盾 言志抒情都很强烈 给人以深刻印象 南园十三首 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 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 嫁与春风不用媒 小白长红 指白花少 红花多 园中春花的艳丽和 日暮嫣香落 的结局 形成对比 藉以抒发个人感慨 作者正值青春年华 犹如 越女 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 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 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全诗悲剧气氛浓烈 嫁与春风不用媒 说得轻松 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呢 诗人内心是沉重的 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试作简要赏析 运用了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 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 前者忧 后者乐 对比鲜明 反差强烈 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语言含蓄 极具讽刺性 第一句语中带情 桑无叶 土生烟 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 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 雨 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 一样 忧 两样情 诗人将同情与愤慨分别渗透其间 溢于言外 训练 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训练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着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七 概数与确数关乎生活与艺术真实性问题的概念 诗学里的数字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读它 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翰林修编杨慎 升庵 在 升庵诗话 卷八 里说 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 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 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 楼台 僧寺 酒旗皆在其中矣 清朝人何文焕在 历代诗话考索 中 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 即作十里 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 江南春 江南方广千里 千里之中 莺啼而绿映焉 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 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 不得专指一处 故总而命曰 江南春 诗家善立题者也 训练 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江楼角一声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数字入诗 历来多有人尝试 李白 淮阴书怀 中有 沙墩至梁苑 二十五长亭 黄庭坚 竹枝词 有 鬼门关外莫言远 五十三驿是皇州 杜牧有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等 比较这三句 若从思乡这一主题的表达效果来看 人多称道杜牧的句子 请结合诗句 谈谈杜牧诗佳在何处 八 豪放和婉约关乎行文风格的重要概念 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常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请结合诗句对 摸鱼儿 与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两首词的风格作简要分析 摸鱼儿 分析时应扣住 含蓄委婉 永遇乐 分析时可抓住凝重深沉 视野开阔 气象恢宏 悲壮慷慨诸特点中一点或几点进行分析 凡能结合诗句说出两首词风格的不同 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 语句通顺 即可给满分 要细致入微地体会诗词手法 内容 风格的差异 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对比阅读 根据近年出现的对比鉴赏语料看 大致分为题材异同 意象异同 主旨异同 情感异同 风格异同以及手法异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