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安徽专用)课件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安徽专用)课件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安徽专用)课件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安徽专用)课件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安徽专用)课件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 近三年安徽高考文言文试题回顾 一变三不变 变 选材略有变化 不变 知识点不变题型不变分值不变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命题预测 稳定第一 分值稳定 第二 知识点稳定 变化第一 材料可能会体现安徽特色 第二 题型有可能出现细微的调整 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思路 一 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2006年安徽试卷的第9小题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神农为耒耜 以利天下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b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 家犹国 国犹家 其义一也王之好乐甚 则齐国其庶几乎d 鄙意晓示家童 未敢间之有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08年安徽试卷的第9小题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母丧解 服除 为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可b 不意休能尔 仁者之勇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 时政所得失 言之未尝不尽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d 何自戚戚 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二 纲举目张重点突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三 走出题海锤炼能力 2007年安徽卷第10题下列对原文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 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 借题发挥 联系现实 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 流传到后世的古物 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 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 真好古的人 搜求古物 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 假好古的人 或附庸风雅 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 仿古 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 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四 训练技巧识别干扰 张冠李戴 曲解原意 以偏概全 妄加推断 无中生有 夸大事实 随意引申 正误参半 等 2006年安徽语文高考试题的第10小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举皇浦隆治理敦煌 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地方官获得拥戴 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 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 文中李衡 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 但结合全文看 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 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 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 种植 加工技术的知识 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 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 齐民要术 d 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 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 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 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应试策略 一 整体理解 2006年安徽试题的第10小题b选项 b 文中李衡 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 但结合全文看 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 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二 还原语境 2008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第8小题c选项 帝不能夺夺 使 改变 三 利用题设 2008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第10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休擅长写文章 被举荐为贤良 在玄宗为太子时 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 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 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 体察民情 请求为號州百姓减免赋税 经过努力终获成功 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 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 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 二人关系也很和谐 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 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 但面对谗言 玄宗非常清醒 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 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四 合理解题 第一步 通读全文 获取主要内容 并在材料上作记勾画以显示把握的重点 第二步 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 第三步 针对题干要求 再读全文 获取解题的信息 五 流畅翻译 坚持以 信 达 雅 为标准 译出词义 体现语法 展现修辞反映风格 简明规范 流利通畅 六 避免犯忌 切忌轻敌 切忌仓促 切忌凌乱 古典诗词鉴赏考查的内容 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古典诗词语言 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诗言志 写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诗歌欣赏的重难点 写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形象意境 写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诗歌的意象 意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象 意 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 答题思路 诗歌欣赏 内容 形式 1 写了什么 2 景物有何特点 3 表达了什么感情 1 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 怎么表达的 3 有何作用 诗词鉴赏规范答题模式 内容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提问变式 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3 提问变式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三部曲 1 描摹诗歌图景 2 概括意境特点 3 剖析作者情思 描摹诗歌图景 忠于原诗 抓住主要景物 用联想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 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 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 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 夕阳残照中 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 步骤一 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 步骤二 在这个画面中 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 繁华不再 人生多变的深意 步骤三 开篇两句 写所见众多鸟儿飞向远空 随着时间的推移 渐飞渐远 终于不见踪影 而一朵孤云随风飘荡 虽然慢慢悠悠 但最后还是从视线中消失了 众鸟 与 孤云 看似与山无关 但鸟归山 云出岫 又都无不与山密切相关联 而在以鸟 云间接写山的同时 着重表明鸟飞尽 云无踪 试想 连鸟都飞尽了 最后一朵孤云也飘逝了 只剩下什么呢 只有独坐的诗人自己 万籁俱寂 万物全无 这就是 独坐 的 独 的感受 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 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 然而 在这极度孤独的感受之后 突然接以 相看两不厌 以 两 打破 独 寂而不孤 不知是敬亭山陪我 还是我伴敬亭山 而无语的 两不厌 的情思 托起的不正是我与敬亭山共有的孤傲倔强的性格绝峰 只有 二字更是耐人寻味 表明在尘世万物中能称得上知己的 唯敬亭山而已矣 诗人正是通过独坐敬亭山的意象 表达了摒弃世俗亲近自然忘怀得失的强烈思想感情 写了什么 景物特点 形象感情 形式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分析 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 步骤一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喜庆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步骤二 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步骤三 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采用对比 步骤一 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 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 前者为天旱无法农事而忧 后者为如果求得雨后无法享歌舞之乐而恐 对比鲜明 反差强烈 步骤二 诗人对前者同情与对后者愤慨渗透其中 步骤三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运用了比拟修辞 步骤一 相看两不厌 将敬亭山拟人化了 敬亭山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成为了诗人的亲密伙伴和朋友 互为知己 相见恨晚 两不厌 正是这种情感的形象化体现 步骤二 表达了我与敬亭山共有的孤傲倔强的性格志趣 抒发了诗人摒弃世俗 亲近自然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步骤三 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相信你最棒 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