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与语法隐喻.pdf_第1页
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与语法隐喻.pdf_第2页
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与语法隐喻.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8 卷 增刊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8 Sup 2007 年 8 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Aug 2007 一 形容词化的界定 传统研究中的 形容词化 这一术语的提出并不是首 次 传统的研究要是从词类转化 conversation 的角度来 看待形容词的生成和应用 在传统研究中 不同词类间的转 化和应用被称之为 化 如名词用做动词就称为动词化 动词用做了名词则称之为名词化 如例 1 中 sir 的用法可以 称之为动词化 1 Don t sir me so much 名词用作了动词 不要老称呼我 先生 据此 传统的形容词化主要是指其它词类用作形容词的 相关转用现象 这类的研究集中在上个世纪末 张定兴 1998 1999 王威 1999 田荔 2000 徐盛桓 2001 本 文中 形容词化 的所指与传统研究中对这一术语的解释有 着很大的不同 它不考虑词类间的转化 也没有将重点放在 形容词的生成上 而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 框架下 把形容词的使用与其语境的适应性相结合所做的相 关研究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 化 的意义解释应该是对某 种语法形式使用的倾向或趋势 而这种倾向和趋势则与语言 使用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语境适应性 如著名的系统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所做的科技语篇中名词化的研究指出 大量使用名词形式是科技语篇的一个典型特征 我国语言学 家朱永生的研究证明了动词化的存在及其与语法隐喻的关 系 他指出 从形式层来看 动词化指的是通过用动词替代 其它词类来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 朱永生 2006 以下例子可以清楚地表明他们的研究中名词化或动 词化的内涵 如 例 2 的 B 句中的 responsibility 是名词化 的表现 而例 3 的 B 句中的 caused 则是动词化的表现 2 A I must do it B It is my responsibility to do it 3 A Because he wascareless atraffic accidentoccurred B His carelessness caused a traffic accident 所以本研究中的形容词化是指通过语境因素的需要 由 形容词的使用来替代其它词类表达的意思 如 例 4 的 B 句中的 experimental 则可以视为形容词化的典型 4 A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show that B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二 语法隐喻 在以上的各例中 A 句和 B 句所表达的意义基本相同 但是采用了不同的语法词汇形式 这就是涉及另一个重要的 概念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概 念 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的语言学家的关注 Halliday 1993 1985 2000 2006 Halliday Ma tthiessen 2000 胡壮麟 2000 严世清 2003 朱永生 严世清 2000 朱永生 2006 根据系统语言学的观点 语言是层级性的 hierarchy 由语义层 词汇语法层和语 音层构成 如图所示 Semantics meaning Lexicogra mmer wording Phonology ounding 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与语法隐喻 赵红敏 于建平 燕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的角度 通过实例考察了科技语篇中的形 容词化的表征 工作机制和功能 并且证明形容词化属于一种语法隐喻现象 并对科技语篇 的语体特征的实现具有影响 关键词 科技语篇 语法隐喻 形容词化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692 2007 增刊 0145 03 收稿日期 2007 05 20 作者简介 赵红敏 1975 女 河北石家庄人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于建平 1957 女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146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年 Language as tri stratal system Halliday 第二 语法隐喻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中为求 得合宜性 appropriateness 所作的一种选择 这里的适宜 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要采用一致式还是隐喻式的表达 与语言所处的环境或者是语域变量有着紧密关系的 这也就 是说语法隐喻具有语体价值 隐喻式表达是实现科技语篇特征的重要手段 得到了国 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同和进一步研究 Halliday 2006 Yang 2007 刘承宇 2003 常晨光 2004 于建平 2006 朱 永生 董宏乐 2001 董宏乐 2005 但前人的研究大多 是集中在概念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现象上 笔者在对科技语 篇的分析中发现 形容词化是科技语篇的另一个值得重视的 词汇语法现象 并且完全符合语法隐喻的判定标准 应该被 视为一种语法隐喻现象 且形容词化与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 的实现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三 形容词化的语法隐喻 在解释形容词化前 我们先来剖析语法隐喻是一种什么 样的语言现象 以名词化为例 韩礼德在分析科学语篇后 发现科学语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大量的使用以名词形式 的语法隐喻 并且指出这些隐喻降低了原有的语法级阶以便 于语篇的展开 downinrankbutdiscursive in function 例如 6 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 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A B 句所要表达的人类的经验事实是相同的 可以说 其语义是相同的 韩礼德总结其不同为两点 一是语法范畴 的级 另一个是结构 differences are of two kinds one of rank the other of structure 从语法范畴上讲 A 句是由 两个小句组成 是个复合句 B 句是由一个小句组成 是个 简单句 从结构来看 B 句比 A 句有着更多的名词性的结 构 exposed exposure deteriorate deterioration 韩礼德 称 A 句的表达为土式 B 句的表达为雅式 并证明了在科 技语篇中更多地倾向于用雅式的语言来记录科学活动和结 果 这里的土式也就是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一致式 congruent expression 而雅式则是隐喻式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现在我们来界定形容词化的语言现象 以下是科技语篇 中的实例 7 A Resultsobtainedthroughexperiments showthat B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8 A OWL can easily be used in applications operated in Internet due to the fact that OWL is serialized in XML B OWL can easily be used in Internet applications due to the fact that OWL is serialized in XML 对比发现这两组例句的不同在于 原本应该由一个修饰 短语来表达的内容由一个形容词来表达了 在语篇分析的过 程中 还发现另一种可以被视为形容词化的语言现象也经常 出现在科技语篇中 如 9 A Means standard errors that appear in bold letters within a colum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at 0 05 Dunnett s test B Means standard errors appearing in bold letters within a colum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the control at 0 05 Dunnett s test 10 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query translation that is on the basis of core cadastral model B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query trans lation based on the core cadastral model 在这一组的两个例句中 原本应由一个从句表达的语义 由一个修饰性的形容词短语来表达了 下面例句中一组词语 同时由三组简化的形容词组来修饰 在科技语篇中非常典型 11 Approximate queries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struc ture defined in core and national models and supported by ontological reasoning on this hierarchy would provide a sol ution to this problem 以上这种语言现象的特点 我们称之为形容词化 而且 形容化后的语言特征与语法隐喻的表达特征非常一致 首 先 所有例句中均涉及语法范畴的改变 也就是韩礼德所指 的级转移 rankshift 在所有的的例句中一个共同点就是 语法范畴级的下降 原本由小句表达的语义单位在隐喻式的 表达中由一个形容词短语来承载 而原本由短语表达的语义 单位则由一个形容词来承载 在例 9 10 中 带有一个从 句的复合句变成了简单句 第二 从结构上来讲 则更多的 用了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据此可以判定 形容词化应该属 于语法隐喻现象的范围 准确地讲 应该是概念语法隐喻的 一种 是在表达概念功能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所采用的一种 隐喻式的表达 即便是在韩礼德论证名词化的例子中 我们 增刊赵红敏 等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与语法隐喻147 都可以发现有形容词化的趋势 如例 12 在一致式中由介 词短语forlong表达的语义转化为在隐喻式中的一个形容词 prolonged 12 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 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四 形容词化在科技语篇中的功能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 语篇的特点与其所处的语 境和语域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与其所要实现的功能相一 致 科学是一项严肃的实践活动 作为记录科学活动和结果 的语篇有其独特的行文模式和语言规范 更多地使用形容词 化的语言使得科学语篇的文体特征得以实现 形容词化在科 技语篇中的功能同名词化非常相似 能将相同的语义压缩至 更小的语法范畴单位内 使科技语篇 1 成为正式语体 更加简洁明确 2 信息密集程度得到提高 从而符合科技 语篇的语体特征 以上例子中所进行的讨论已经充分证明了 形容词化使科技语篇中语言语法范畴向下转移而产生简洁 的效果 如土所示 小句 形容词 短语 形容词 形容词化所涉及的语法范畴的下降 从小句到短语 从短语到词 语法范畴在隐喻式中的表 达总是向下至更简单的一层 同时 形容词化后的语言使得 科学的记录更加客观 因为在表达意义的同时 省去了许多 不必要信息 保证了科学的严肃性 客观性 语法隐喻作为 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科技英语语篇中表现出了其自身的 一些特点 对科技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分布及其特征的分 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了解科技英语作为一种重要功能 变体的语篇特征 严世清 2003 指出 韩礼德倾向于用语法隐喻这一 术语来指称所有的级转移现象 而通过形容词化的过程 我 们可以看到 一个由复合句向简单句 小句向短语 短语向 词的隐喻化表达的趋势存在于科技语篇的概念表达中 在语 法隐喻的研究方向上 也许不应该把名词化 动词化和形容 词化分开谈论 因为这些都是词汇语法层在隐喻式表达时所 产生的现象 笔者更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采用韩礼德和语法 隐喻综合体 grammatical syndrome 的角度 因为由一致 式向隐喻式转变的过程中 不会只涉及某一特定部分的转 换 而是与词汇语法层的相关因素都有关联 是这些相关因 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andArnold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Halliday M A K Matthiessen C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 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num 1999 3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of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num 2006 4 Yang Y N Ty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