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 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 我 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 我 非作者本人 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2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 也就是含有 意 的形象 即 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 诗人作为主体 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 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 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 事物 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一人物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 如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 凉州词 王昌龄的 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 雨霖铃 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1 要知人论世 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 分析人物的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等 3 借助意象 重要词语或典故 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4 注意细节描写 方法一 知人论世 结合背景 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握形象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试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前两句俯仰古今 不遇明君 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 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二 分析人物的行为 语言 心理 把握人物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 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 人物形象的特征 2 简析 抱膝灯前影伴身 一句 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 作者是怎样写 想家 的 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 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2 抱膝 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用 灯前 自然引 影 而 伴 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 只有影陪伴着身 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3 作者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想家 先写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 再想象家人围坐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 这样构成两地相思 使想家情绪更浓 方法三 借助意象 重要词语或典故 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做题 2004年广东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 孤苦无依 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诗人不但用 片云 孤月 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 还用 落日 喻自己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尾联用 老马识途 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 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答案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 闲敲棋子 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 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 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可谓形神兼备 全诗生活气息较浓 又摆脱了雕琢之习 语言清丽可诵 方法四 注意细节描写 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 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1 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 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 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例一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试简要的分析 蓑笠翁 的形象 1 寒冷 寂静 或 冷峭 2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 忘掉一切 专心钓鱼 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个被幻化了 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 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例二 例三 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徐渭 字文长 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 诗文书画戏剧皆佳 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 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 但 独立书斋啸晚风 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三四句以 明珠 为喻 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例四 例题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答案 步骤1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知人论世 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 分析人物的行为 语言 心理 把握人物特征 3 借助意象和典故 展开联想和想象 感知形象 4 注意细节描写 小结 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1 什么形象 概括形象 2 形象的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 3 形象的意义 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1 分析李清照的 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 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 频倚阑干不自由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分析李清照的 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答案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 天真纯洁 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 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 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 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 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 走 与 回首 的矛盾和 却把青梅嗅 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含羞 好奇 爱恋等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 勇敢 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 总说 诗的一 二两句重在写形 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 三四两句重在写神 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 显得真实可信 具体说明 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 表达效果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 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 频倚阑干不自由 解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内心充满 离恨 与 相思 的思妇 她 眼底 充满了 离恨 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 心上人是看不到的 但仍要情不由己地 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 栏干 远望 充分地表现了思妇的痴情 人物形象 豪放潇洒 英姿飒爽 武艺不凡 斗志昂扬 不拘礼节 天真顽皮 勇猛剽悍 干练果决 英武豪迈 寂寞惆怅 饱经磨难 顾影自怜 身孤影单 百无聊赖 零落漂泊 情趣高雅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悠闲自得 怡然自得 安闲宁静 心如止水 夜不能寐 幽独苦闷 辗转漂泊 羁旅天涯等 二景物形象 什么是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啼鸟 早上起来 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 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 花都凋谢了 落了一地 啼鸟 欢快的气氛风雨 无情的风雨落花 实让人惋惜 先想到 再想到 在这首诗中 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 借风雨 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 将喜春 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总结一下 这就是意象 从刚才的诗歌中 可以归纳两点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形象是意象的根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 人生阅历为资本 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 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 落花 产生 让人惋惜 的联想 首先 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 其次 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 知多少 最后 给意象下个定义 意象 就是表意之象 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 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 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 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如 折柳 寓 惜别怀远 之意在把握意象的时候 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 即其共性 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 人生阅历 深入分析诗歌语境 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 即意象的个性 如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当中的 柳 就是一种个性 它代表的不是 惜别怀远 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常见意象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 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 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熟记这些意象 应从其特性入手 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美人神女灵修杜鹃磁针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壶冰心 离别 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思乡 音信 书信 高洁 柳 柳 以折柳表惜别 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 今宵酒醒何处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岸晓风残月 芳草 芳草 喻离恨 芳草远接天涯 绵绵不尽 无处不生 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 睛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一川烟草 萋萋满别情 落花 落花 花是美好的象征 如青春 落花 又恰在春末 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 青春不再 兼有伤春 悲春之意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 花自飘零水自流 流水落花春去也 花落知多少 梧桐 梧桐 梧桐是凄凉 凄苦 悲伤的象征 梧桐不耐寒冷 秋至而叶黄 秋深而叶落 且叶大如掌 易形成强烈的观感 令人易生悲秋之意 再者 雨滴梧桐 与雨打芭蕉类似 如泪滴纷坠 令人肠断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梧桐更兼细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菊 5 菊 喻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笑傲风霜 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 所以 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 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悠然见南山 此花开尽更无花 雨尽已无擎雨盖 采菊东蓠下 不是花中偏爱菊 菊残犹有傲霜枝 梅 6 梅 坚强 不屈不挠 在逆境中抗争 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遥知不是雪 零落成泥碾作尘 为有暗香来 只有香如故 猿猴 猿猴 叫声哀伤 凄厉 引人伤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 谢公宿处今尚在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两岸猿声啼不往 渌水荡漾清猿啼 鸟 鸟 飞鸟可任意飞翔 象征自由 鸟声清脆明亮 又是春天的写照 或是幽静的反衬 池鱼思故渊 山气日夕佳 春眠不觉晓 时鸣深涧中 羁鸟恋旧林 飞鸟相与还 处处闻啼鸟 月出惊山鸟 雁 雁 每年秋季南迁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 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月满西楼 雁过也 雁字回时 流水 流水 流水一去不返 引申出流年似水 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 也喻愁怀别绪 无边落木萧萧下 问君能有几多愁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不尽长江滚滚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柔情似水 雨 雨 绵长细密 如愁绪 点点滴滴 如眼泪 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君问归期未有期 自在飞花轻似梦 梅子黄时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无边丝雨细如愁 月 月 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 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 月皎洁无瑕 高悬空中 常为诗人自喻 或喻君子 志向 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片云天共远 举头望明月 月是故乡明 明明如月 永夜月同孤 云 云 一是来去自由 喻游子 飘泊 自由 二是遮蔽光华 喻小人 行到水穷处 落日故人情 只缘身在最高层 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游子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 总为浮云能蔽日 坐看云起时 其他 要了解物象的寓意 关键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 结合语境来大胆推测 露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草木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松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长亭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夕阳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杜鹃 子规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白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的短促 荒凉 兴衰之感 清幽 隐逸 送别 依恋 暮年 衰老 哀伤 衰老 意境的概念 概念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是诗人主观的 意 思想感情 与客观的 境 自然景物 的有机统一 象 境 情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意境分析要点 一 绘景 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描绘静景 串缀静景 挖掘虚景 语言力求优美 二 析境 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三 悟情 分析 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分析诗歌形象 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 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 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 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绘景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 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 不必每句 每个景物都写到 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 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 应在描摹出图景后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析景 或幽静 或萧瑟 或生机勃勃 或孤寂凄清 或雄浑壮丽 或沉郁忧愁 或和谐静谧 或开阔苍凉 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 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悟情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香 泥融土湿 燕子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静睡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 等景物 营造了 氛围 描绘出一幅 的图画 表达了 的感情 特别提示 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双调 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答案 这首诗取西风 雁啼 红叶 黄花 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 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 萧瑟中带着热烈 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 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 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 回答问题 8分 江宁夹口三首 其三 宋 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 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1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 月黄昏 三个字 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 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1 月黄昏 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 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 无灯 野 小 店 半死枫树 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 暗淡朦胧 营造了一种凄迷 萧索 沉寂的氛围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氛围 心绪 各2分 三 事物形象 1 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 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 象征 的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 言在此而意在彼 2 鉴赏方法 鉴赏的依据 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鉴赏的角度 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 物的外形特征 物的神韵 品格 诗人的理想情操 3 答题步骤 1 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2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3 点出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4 答题示例 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步骤1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 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 寒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 之喻 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 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 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4 课堂演练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1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 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 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 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 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1 在这首诗中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 清高 报春的特征 2 主要运用了衬托 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 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的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小结分析诗歌中事象的方法 1 描绘诗歌所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食品品牌国际化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含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轻生社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申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直属单位招录政府购买服务用工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民法典第679条条文及劳动合同解除争议处理规范
- 数据安全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
- Unit+2+Topic+2++All+these+problems+are+very+serious作业设计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人工智能基础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巨量-营销科学(初级)认证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营养师在体重管理中的角色与实践考核试卷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 消防材料分类明细表
- G20峰会场馆参观设计学习
-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