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西线道路状况检测报告_第1页
羊西线道路状况检测报告_第2页
羊西线道路状况检测报告_第3页
羊西线道路状况检测报告_第4页
羊西线道路状况检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道路状况检测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 概 况一、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状况检测调查项目2、项目地点: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3、委托人: 成都兴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4、调查范围: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道路二、项目概况成都市羊西线是成都市城西出入城主要干道,是连接成灌高速的直通道,是成都市通往郫县、都江堰的重要通道。羊西线(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全长9.396Km,道路按横断面形式分为三段:1、三洞桥至二环路,快车道为双向4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2、二环路至三环路,快车道为双向6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3、三环路至高新西区界,快车道为双向6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根据成都市建设任务安排,将进行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为了进一步了解道路使用状况,给道路改造提供更详尽的基础资料,由成都兴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四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道路进行道路状况检测调查。三、 调查情况简介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道路建成已久,在5.12地震中是一条重要的生命救援通道,发挥了重要,为成都市城西道路交通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羊西线城内段从通车以来交通流量就急剧增长,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而且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大量超载超限车辆运行等种种原因,目前路面已经出现了裂缝、断板、板角断裂、错台、沉陷、接缝碎裂、填缝材料破损、板块脱空、唧泥、网裂、磨损、露骨、坑洞等不同程度损坏,而且路面噪音对周边区域影响较大,道路使用品质下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外,根据成都市建设任务安排,将进行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因此,由成都兴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四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状况检测调查。我公司于2011年3月对现有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的道路状况进行了检测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我公司组织了系统的调查团队,通过科学规划和周密安排,并采用了JSTRI-FWD-2000/TM型落锤式弯沉检测系统、CiCS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系统、LIPRES-2g车载式路面自动激光平整度及构造深度仪(双激光)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检测工具,确保了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按时完成了本次检测调查任务,并通过系统分析归纳形成了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状况检测调查报告。四、 道路里程桩号及部位划分说明本次调查工作道路里程桩号依据委托方提供的“路面检测要求说明”文件所规定的道路里程桩号系统,道路按纵向分为3个调查单位:1、三洞桥至二环路,设计起点为:K0+000(三洞桥路),设计终点为:K2+000(二环路),快车道为双向4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均为砼路面。2、二环路至三环路,设计起点:K2+000(二环路),设计终点为:K4+850(三环路),快车道为双向6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其中地铁羊西站(K2+000K2+300)、黄忠站(K3+150K3+350) 、红色村站(K4+050K4+200)为沥青路面,其余路段均为砼路面。3、三环路至高新西区界,设计起点:K5+410(三环路),设计终点为:K9+396(高新西区界),,快车道为双向6车道,左右各1根非机动车道,3板块型式,均为砼路面。每个调查单位车行道按里程桩号增加方向由道路中线划分为左幅、右幅车道并各自按从道路中线向外依次分为、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五、 检测及调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道路状况检测调查服务协议书;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第二部分 路面结构参数一、检测及调查内容路面结构层的使用现状(包括材料组成、厚度、力学性能等)。二、检测及调查方法在各路段路面外观为好、中、差的代表性部位,采取钻芯方式,采集路面结构层样品,测定其材料组成、厚度、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等)等指标。三、道路断面参数1、一段:横断面为:1.75m人行道+2.353.0m非机动车道+1.0m绿化带+14m车行道+1.0m绿化带+3.0m非机动车道+1.75m人行道2、二段:2.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3.0m绿化带+21m车行道+3.0m绿化带+4.5m非机动车道+2.0m人行道3、三段:2.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3.0m绿化带+21m车行道+3.0m绿化带+4.5m非机动车道+2.0m人行道4、3个地铁站点(沥青路面段)道路结构层设计图: (1)、羊西站(2)、黄忠站 (3)、红色村站四、路面结构参数调查结果1、路面厚度:调查结果见下表序号检测段落结构类型及设计厚度厚度实测值(mm)厚度平均值(mm)厚度代表值(mm)1段K0+000(三洞桥)K0+700(一环路)水泥砼路面/195189179200178190195175165210K0+700(一环路)K1+950(二环路)水泥砼路面/2152152022502001852102052352202段K2+000(二环路)K4+850(三环路)水泥砼路面/265230221220230230235225260210230195230230羊西站沥青路面150mm147148145148黄忠站沥青路面120mm120121117122红色村站沥青路面170mm1701691651683段K5+410(三环路)K6+000(迎宾大道)水泥砼路面/200225207230240230K6+000(迎宾大道)K6+750(黄金路)水泥砼路面/240243230230260242K6+750(黄金路)K7+450(两河路)水泥砼路面/280246221250230225K7+450(两河路)K7+950(土龙路)水泥砼路面/210230216240240230K7+950(土龙路)K9+395(高新西区界)水泥砼路面/200234221240220225245240230270注:路面厚度调查结果详见附件1:混凝土取芯试验报告。2、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调查结果见下表序号检测段落设计强度(MPa)抗压强度劈裂试验实测抗压强度(MPa)平均值(MPa)换算小梁抗折强度(MPa)平均值(MPa)1段K0+000(三洞桥)K0+700(一环路)/42.7 47.3 7.7 7.2 53.4 7.2 44.2 6.4 48.7 7.6 K0+700(一环路)K1+950(二环路)/45.1 50.6 8.9 7.5 55.9 6.1 55.9 6.4 45.4 8.6 2段K2+000(二环路)K4+850(三环路)/50.3 48.6 5.7 6.8 44.8 6.0 51.0 5.8 43.5 7.3 48.8 8.4 53.0 7.9 3段K5+410(三环路)K6+000(迎宾大道)/44.8 46.6 7.2 6.0 48.4 4.9 K6+000(迎宾大道)K6+750(黄金路)/46.0 45.4 8.5 8.1 44.7 7.6 K6+750(黄金路)K7+450(两河路)/40.8 41.3 9.3 7.3 41.8 5.3 K7+450(两河路)K7+950(土龙路)/46.0 43.9 9.4 7.8 41.8 6.3 K7+950(土龙路)K9+395(高新西区界)/42.6 46.4 4.7 5.8 45.4 7.2 42.5 4.9 55.0 6.3 注:路面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报告。3、基层结构调查结果见下表:序号检测段落结构类型及设计厚度(mm)厚度实测值(mm)厚度平均值(mm)厚度代表值(mm)1段三洞桥一环路二灰砂砾192201161210一环路二环路石灰土/2段二环路三环路二灰砂砾1962101902252103段三环路高新西区界二灰砂砾180199182220195200五、综述从路面厚度检测调查结果来看,羊西线城内段各段水泥砼路面厚度总体分布较不均匀,从165mm到280m不等,但是,各检测分段内厚度分布相对较均匀,其中,三洞桥一环路水泥砼路面厚度平均值为189mm,一环路二环路厚度平均值为215mm,二环路外一直到调查终点各检测分段的厚度平均值分布在225mm246mm区间。另外,3段沥青路面的厚度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其平均值分别为148mm(设计厚度150mm)、121mm(设计厚度120mm)、169mm(设计厚度170mm)。从水泥砼路面强度检测调查结果来看,各段水泥砼路面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较好,满足了成都市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规设计要求,其中,抗压强度均大于40 MPa,抗折强度均接近或大于6.0 MPa。从道路基层检测调查情况来看,除了一环路二环路的道路基层为石灰土外,其余各段的道路基层均为二灰砂砾,厚度比较均匀,分布在180225mm区间,且二灰砂砾的板结情况较好,强度较高。路面钻芯取样第三部分 道路承载能力一、检测指标、频率及评价方法1、检测指标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原有路面弯沉值测试,进而根据弯沉值测定道路结构层(包括路面、基层)的弹性模量,评价道路的结构强度。2、检测调查频率:落锤式弯沉仪检测路面弯沉值,每车道1点/50m。3、评价方法(1)、落锤式弯沉仪(FWD)加荷原理在对路面强度进行检测时,检测荷载设定为3级,对路面结构强度检测三级荷载均为50KN(707.8kPa)。 FWD弯沉传感器的排列方式如下表示:传感器编号D1D2D3D4D5D6D7D8D9距荷载中心距离(mm)0203305457610914121915241829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的方法选取对比试验路段在同一点同时用两种设备测定数据,然后回归了相应的关系,把FWD的弯沉结果换算成贝克曼梁的回弹弯沉。换算成贝克曼梁的回弹弯沉后,进行修正,求取代表弯沉进行路面结构强度的评定。(2)、落锤式弯沉仪与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比试验依据成都市区类似路面的对比试验的结果,落锤式弯沉仪与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比试验相关关系式为:L贝克曼梁=0.9613L落锤式弯沉仪-0.2466R=0.9072 (R-相关系数)(3)、道路结构层回弹模量测定用落锤式弯沉仪检测的最大优点是数据采集准确,计算机处理数据准确可靠。各检测段落按测点平均值及偏差()计算代表弯沉值:L代=L均+1.645对于沥青路面,落锤式弯沉仪在检测过程中,自动测量并记录温度,同时根据沥青层厚度和检测前五天平均气温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根据测试的单点弯沉测定路面结构层弹性模量。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采用FWD实测路表弯沉,并按弹性地基板理论测定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E1及基层顶面当量弹性模量E2。E1 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MPa)E2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弯沉测定得到的路面曲线的形状反映了不同深处路面结构层的刚度特性,它可用于测定路面各结构层的弹性模量。路面为一层状结构。各结构层的性质可由层厚hi、弹性模量Ei和泊桑比表征。各结构层的厚度,可以通过钻取芯样或雷达测量得到。材料泊桑比对路面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影响不大,因而通常可采用设定的方法确定。这样,一个n层路基路面结构便具有n个未知的模量参数有待确定。路表面任一点的弯沉是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反应,它同路面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解或弹性地基板理论解确定。对于有n个以上的弯沉与结构参数的路面结构,如果路表弯沉曲线有n个以上的测定值,便可以列出n个以上的弯沉与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式,则联立解这些关系式便可确定这n个未知参数。将混凝土路面看作为由基层、垫层和土基组成的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面层板。地基的弹性参数由基层顶面的综合回弹模量(弹性半空间地基)或综合反映模量 (Winkler地基)表征。这样,路面结构的未知只有两个:混凝土模量和地基模量,它们就可以采用直接由弹性地基板理论的解析解推演得到的精确测定方法测定。弹性地基板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解为:由此可以测定混凝土和地基的模量。二、检测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三、检测设备采用设备是JSTRI-FWD-2000/TM型落锤式弯沉检测系统,该系统最先为美国1988年开始实施的战略性公路研究计划(SHRP)路面长期跟踪观测与使用性能研究(LTPP)的标准系统,如下图所示。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的“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方法”(T 0953-95)检测。FWD通过计算机控制下的液压系统提升并下落一重锤,对路面施加脉冲荷载。荷载的大小通过改变锤重和提升高度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调整,并通过刚性圆盘作用到路面上。路面的变形由9个传感器测定。FWD测速快,精度高(分辨率为1微米),并较好地模拟了行车荷载的动力作用,目前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路面无损检测设备。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名称规格/技术参数弯沉传感器地震波速度传感器(测量范围:-30003000 um)荷载传感器应变式冲击力传感器 (测量范围:0120kN)温度传感器Pt100铂电阻温度计(测量范围:-38100)重锤高度传感器超声波位置传感器 (测量范围:0450mm)DMI距离传感器光栅增量旋转编码器 (测量范围:100pulse/r)承载板位置传感器感应式接近开关(测量范围:02mm)重锤上、下限传感器感应式接近开关(测量范围:04mm)液压系统压力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064kgf/cm2)锁止机构位置传感器感应式接近开关重锤250kg 重锤落锤系统掣制机构提升能力500kg,落锤的高度能以1mm为步长进行连续调节承载盘直径300mm的十字对称四分盘和球头结构整体镀锌,承载冲击力250kN液压泵齿轮泵,5ml/r,最大工作压力150kgf/cm2液压阀板式/插装式液压阀/分流集流阀/液控单向阀液压泵电机12V 3/4PH直流电机,1800r/min数据采集控制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含LVDT通道数据采集分析软件JSTRI-FWD-2000/TM软件组套落锤式弯沉仪(FWD)系统构成FWD系统的主界面数据采集界面路面弯沉测试中四、路面弯沉检测调查结果(见下表:路面弯沉检测及检测调查汇总表)1、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水泥砼路面弯沉检测汇总表序号检测段落检测指标快车道非机动车道1段K0+000K0+700 三洞桥一环路(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227.2标准差(0.01mm)5.918.62弯沉代表值(0.01mm)21.741.3K0+700K1+950 一环路二环路(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1.827.3标准差(0.01mm)5.9311.32弯沉代表值(0.01mm)21.645.92段K2+300K3+150 蜀通街黄忠大道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7.925.9标准差(0.01mm)3.668.29弯沉代表值(0.01mm)13.939.5K3+350K4+050 黄忠大道蜀明路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0.128.5标准差(0.01mm)5.4110.29弯沉代表值(0.01mm)1945.5K4+200K4+450 蜀明路三环路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5.828.3标准差(0.01mm)5.324.57弯沉代表值(0.01mm)24.635.83段K5+410K6+000 三环路迎宾大道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032.2标准差(0.01mm)4.0213.3弯沉代表值(0.01mm)16.654.1K6+000K6+750 迎宾大道黄金路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1.219标准差(0.01mm)5.276.63弯沉代表值(0.01mm)19.829.9K6+750K7+450 黄金路两河路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9.727.6标准差(0.01mm)4.577.91弯沉代表值(0.01mm)17.240.6K7+450K7+950 两河路土龙路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0.324.2标准差(0.01mm)3.615.93弯沉代表值(0.01mm)16.234K7+950K9+395 土龙路高新西区界 (水泥砼路面)弯沉平均值(0.01mm)10.138.8标准差(0.01mm)5.3222.22弯沉代表值(0.01mm)18.975.3注:路面弯沉调查结果详见附件3:路面弯沉检测报告2、二环路三环路间3个地铁站点路面弯沉检测汇总表(其中快车道为沥青路面,非机动车道为水泥砼路面)序号检测部位检测指标快车道(沥青路面)非机动车道(水泥砼路面)1K2+000K2+300 羊西站(二环路蜀通街) 弯沉平均值(0.01mm)16.814.9标准差(0.01mm)6.32.89弯沉代表值(0.01mm)27.219.62K3+150K3+350黄忠站 弯沉平均值(0.01mm)14.518.1标准差(0.01mm)4.113.18弯沉代表值(0.01mm)21.323.33K4+050K4+200 红色村站弯沉平均值(0.02mm)11.916.1标准差(0.02mm)6.543.21弯沉代表值(0.02mm)22.721.3注:路面弯沉调查结果详见附件3:路面弯沉检测报告五、道路回弹模量测定结果(见下表)1、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水泥砼路面道路承载力测定结果序号检测部位检测指标快车道非机动车道1段三洞桥二环路K0+000K2+000E1: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平均值(MPa)29276.421465.3E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MPa)162.3126.42段二环路三环路K2+000K4+850E1: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平均值(MPa)40393.021852.0E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MPa)190.5131.83段三环路高新西区界K5+410K9+396E1: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平均值(MPa)43035.219216.4E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MPa)202.7130.44二环路三环路间3个地铁站点E1:沥青面层弯拉弹性模量平均值(MPa)17397.527363.7E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MPa)1127.6146.3六、道路承载能力分析对于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道路结构层承载力是体现路面强度的重要指标,它与行车作用下路面的实际工作状态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为判定路面病害成因及破坏程度提供了依据。实测路面弯沉的大小取决于路面结构层强度和厚度的大小,通过这些测值能够表明路面强度的状况及相对差异,反映出结构层位病害弱点的所在。从本次道路承载能力检测及检测调查结果来看,成都市羊西线城内段(三洞桥路高新西区界)道路承载力差异较大,路面破坏程度也参差不齐:非机动车道由于设计标准较低承载力相对较差,其中,三环路高新西区段由于机动车交叉行驶路面破坏较多,承载力情况最差。快车道承载力相对较好,但是部分路段以及道路交叉口、出入口位置已经出现了较严重损坏,路面修复后再次发生破坏的也较多,道路承载力情况比较薄弱。二环路三环路间3个地铁站点的沥青路面段承载力较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第四部分 路面接缝传荷能力一、检测指标、频率及评价方法1、检测指标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原有路面板接缝两侧弯沉值测试,接缝传荷能力检测荷载均设定为50KN,根据受荷板一侧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以及未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评价道路的接缝传荷能力。接缝传荷能力是反映刚性路面结构整体性能的重要参数。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最薄弱环节,绝大多数破坏均发生在接裂缝附近。因此接缝传荷能力的评定成为水泥路面结构状况评定的重点。接缝传荷能力评定可以通过实验荷载施加在临近接缝的路面板上,在接缝两侧边缘处各布置一个弯沉点,测定他们在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值Wl和Wu,接缝传荷系数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接缝传荷能力系数;未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如果使用接缝两侧弯沉差()这一指标,即不管是加荷边还是未加荷边,两者的差值即为评定传荷能力的指标,那么,显然当差值为0时完全传荷,当差值愈大,传荷能力愈差。参照美国AT法,对于新路面弯沉差应控制在 0. 05mm,路面的使用时间愈长,接缝两侧弯沉差愈来愈大。弯沉差由下式计算得出:2、检测调查频率:每车道1点/50m。3、评价方法(1)、弯沉比评价方法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混凝土面层的接缝传荷能力分为4个等级,分级标准见下表:等级优 良中次差接缝传荷能力kj(%)8056-8031-556,且传荷能力系数kj506,且传荷能力系数kj6,且传荷能力系数kj50(3)、综合评价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20时,采用弯沉比评定方法;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20时,采用弯沉差评定方法。二、检测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三、检测设备采用设备是JSTRI-FWD-2000/TM型落锤式弯沉检测系统, 同第三部分。四、路面接缝传荷能力检测及调查结果1、 快车道路面接缝传荷能力检测及调查汇总表:序号检测路段检测指标受荷板边弯沉平均值0.01mm未受荷板边弯沉平均值0.01mm弯沉差平均值0.01mm弯沉差评价结果平均值0.01mm弯沉比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1段三洞桥一环路K0+000K0+700左幅车道19.71 12.02 7.69 中77.37 中中左幅车道21.17 13.21 7.96 中68.33 中中右幅车道12.93 11.00 1.93 好84.31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33.62 18.09 15.53 中69.92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21.86 13.58 8.28 中74.98 中中一环路二环路K0+700K1+950左幅车道15.83 12.18 3.65 好79.48 中中左幅车道22.32 12.37 9.95 中70.09 中中右幅车道11.60 8.84 2.76 好81.13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8.40 10.22 8.18 中64.35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17.04 10.90 6.14 中73.76 中中2段蜀通街黄忠大道K2+300K3+150左幅车道5.32 3.88 1.44 好72.78 中中左幅车道5.88 4.70 1.18 好78.66 中中左幅车道11.34 9.26 2.08 好83.94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7.51 5.73 1.78 好73.94 中中右幅车道60.21 6.70 53.51 中72.16 中中右幅车道10.21 8.74 1.46 好85.73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6.74 6.50 10.24 中77.87 中中黄忠大道蜀明路K3+350K4+050左幅车道10.74 9.16 1.58 好81.72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9.45 7.94 1.51 好84.55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2.29 10.68 1.61 好85.67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0.15 7.57 2.58 好80.45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7.81 6.68 1.13 好84.17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0.58 9.11 1.47 好86.30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0.17 8.52 1.65 好83.81 优 良优 良蜀明路三环路K4+200 K4+450左幅车道18.77 10.80 7.97 中63.18 中中左幅车道24.53 17.83 6.70 中69.23 中中左幅车道16.60 13.10 3.50 好80.30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5.88 13.91 1.97 好86.84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6.60 13.37 3.23 好81.00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20.85 12.58 8.27 中61.83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18.87 13.60 5.27 好73.73 中中3段三环路迎宾大道K5+410K6+000左幅车道14.62 10.25 4.37 好75.95 中中左幅车道11.99 9.68 2.31 好84.18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0.26 9.43 0.83 好91.53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8.34 6.80 1.54 好80.33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25.62 17.94 7.68 中74.86 中中右幅车道10.63 9.67 0.96 好89.65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3.58 10.63 2.95 好82.75 优 良优 良迎宾大道黄金路K6+000 K6+750左幅车道10.38 8.89 1.49 好87.05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4.38 11.76 2.62 好83.08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5.35 12.88 2.47 好85.68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2.87 10.44 2.43 好80.55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6.41 12.65 3.76 好79.36 中中右幅车道10.98 8.96 2.02 好82.17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3.40 10.93 2.47 好83.40 优 良优 良黄金路两河路K6+750 K7+450左幅车道13.22 11.21 2.01 好84.22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2.79 9.56 3.23 好76.73 中中左幅车道10.15 7.79 2.36 好81.67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6.14 12.55 3.59 好81.51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9.24 13.11 6.13 中74.64 中中右幅车道10.52 8.59 1.93 好78.97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13.68 10.47 3.21 好79.62 中中两河路土龙路K7+450K7+950左幅车道13.83 11.92 1.91 好86.32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3.08 11.22 1.86 好86.35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8.66 7.38 1.28 好85.10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3.84 12.20 1.64 好87.38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5.38 13.66 1.72 好88.31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0.94 9.30 1.64 好84.47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2.62 10.95 1.68 好86.32 优 良优 良土龙路高新西区界K7+950 K9+395左幅车道12.51 11.16 1.35 好88.82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3.51 11.20 2.31 好85.10 优 良优 良左幅车道12.49 10.38 2.11 好85.26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4.26 11.49 2.78 好80.71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1.73 9.83 1.90 好83.57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0.18 8.77 1.41 好86.22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2.45 10.47 1.98 好84.95 优 良优 良注: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调查结果详见附件4:接缝传荷能力检测报告2、快车道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评定汇总图表: 3、非机动车道路面接缝传荷能力检测及调查汇总表:序号检测路段检测指标受荷板边弯沉平均值(0.01mm)未受荷板边弯沉平均值(0.01mm)弯沉差平均值(0.01mm)弯沉差评价结果弯沉比平均值(0.01mm)弯沉比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1段三洞桥一环路左幅车道24.14 19.48 4.66 好83.70 优 良好右幅车道22.32 18.77 3.55 好82.62 优 良好本段总体评价23.23 19.13 4.10 好83.16 优 良好一环路二环路左幅车道25.02 22.24 2.78 好88.84 优 良好右幅车道20.99 17.90 3.09 好85.15 优 良好本段总体评价23.00 20.06 2.94 好87.00 优 良好2段蜀通街黄忠大道左幅车道15.52 13.37 2.15 好85.23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24.18 16.00 8.18 中72.01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19.85 14.69 5.16 好78.62 中中黄忠大道蜀明路左幅车道26.90 23.52 3.38 好88.92 优 良好右幅车道23.35 20.05 3.30 好84.99 优 良好本段总体评价25.12 21.78 3.34 好86.96 优 良好蜀明路三环路左幅车道18.45 16.13 2.32 好87.53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18.22 15.72 2.50 好85.88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18.33 15.93 2.41 好86.71 优 良优 良3段三环路迎宾大道左幅车道25.98 18.62 7.36 中80.99 优 良中右幅车道39.88 25.76 14.12 中73.62 中中本段总体评价32.93 22.19 10.74 中77.30 中中迎宾大道黄金路左幅车道25.23 21.86 3.37 好96.49 优 良好右幅车道16.59 13.79 2.80 好83.97 优 良优 良本段总体评价20.91 17.83 3.08 好85.23 优 良好黄金路两河路左幅车道13.46 10.85 2.61 好80.87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20.55 16.43 4.12 好82.98 优 良好本段总体评价17.01 13.64 3.37 好81.92 优 良优 良两河路土龙路左幅车道18.53 14.86 3.67 好80.44 优 良优 良右幅车道25.99 20.98 5.01 好79.08 中好本段总体评价22.26 17.92 4.34 好79.76 中好土龙路高新西区界左幅车道22.25 18.33 3.92 好81.08 优 良好右幅车道20.90 15.87 5.03 好80.34 优 良好本段总体评价21.58 17.10 4.48 好80.71 优 良好4、非机动车道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评定汇总图表: 五、路面接缝传荷能力分析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最薄弱环节,绝大多数破坏均发生在接裂缝附近。因此接缝传荷能力是反映刚性路面结构整体性能和评定水泥路面结构状况的重点。从快车道检测及调查结果来看:三环路内接缝传荷能力总体较差,优良率较低,5个检测段落中有4个评定为中,仅有黄忠大道蜀明路段评定为优良;三环路外接缝传荷能力总体较好,5个检测段落中有4个评定为优良,仅有黄金路两河路段情况较差,评定为中,另外三环路迎宾大道、迎宾大道黄金路段的右幅车道情况也较差,评定为中。从非机动车道检测及调查结果来看:非机动车道路面接缝传荷能力情况参差不齐,其中二环路黄忠大道段道路接缝传荷情况最差,次差率超过50%,而优良率不到40%;三环路迎宾大道段路面接缝传荷能力也较差,评定为中;其余路段较好。总体来说,羊西线路面接缝传荷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满足不断增加的车流量和轴载要求,否则随着车流量和轴载继续增加或使用时间增长,路面接缝传荷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影响道路使用功能。第五部分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状况一、检测指标、频率及评价方法1、检测指标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原有路面板板角弯沉值测试,并结合AASHTO方法,检测板角同一点的三个荷载水平下的弯沉,并进行线性回归,综合判断板底是否脱空。2、检测及调查频率:每车道1点/50m。3、评价方法1)条件:一级荷载(50KN)作用下弯沉值大于140mm。条件:采用AASHTO指南中判别板底脱空方法,结合成都市以及省内多条市政道路及公路的实际检测结果,在同一测点测出3个不同级别荷载下弯沉,建立荷载与弯沉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出弯沉轴截距,判定弯沉轴截距是否大于30mm。如果测点满足以上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判定该测点脱空。2).对各板边测点测试结果建立荷载与弯沉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如下式:D = a P + b 式中:D FWD荷载盘中心弯沉值,mm;P 荷载值,kPa;a,b为关系系数,b为弯沉轴截距。分级加载荷载及示例数据截距法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使用此方法判断该点没有脱空二、检测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