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doc_第1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doc_第2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doc_第3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doc_第4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局势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秦红伟2012年5月2012年4月24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张华透露,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已在22日下午离开黄岩岛海域,仅留一艘中国海监船留在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否认向黄岩岛增派舰船飞机,中方否认加剧黄岩岛紧张局势。日前南海局势又紧张起来了,菲律宾打着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算盘,美国的持续介入南海问题,使得中国的周边环境更趋于紧张。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究竟如何了?面对这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了,中国又该怎么下这盘棋了?关注军事的都知道,尽管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周边环境是不容乐观的。以美国为首诸多国家一直在宣扬“中国威胁论”,所以中国的未来既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看中国地图了解到与中国陆地相邻的有14个,他们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9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这些国家诚然有与中国关系很好的国家,但是与中国之间有冲突的国家也不少。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5个2.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不少国家与我国交往很深,接触很广,历史上的一些恩恩怨怨现在仍有影响3.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集聚在我国周围4.我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些至今仍没彻底解决。苏联时期形势(前10年)、苏联解体后(近20年)。二、南海地理位置1.南海“九段线”南海,也称南中国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海。域内包括海上通道、岛屿、海峡水域。南海地区北有台湾海峡,西南有马六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要道。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这么大的面积如何标注呢?在我国南海,九段断续线圈定了一片辽阔的海疆,总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但这条断续线的“身份”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家关注和讨论,它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国界线?领海线?还是传统海疆线?在它所包围的海域里,我国到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画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明显的断续国界线像围栏一样包着我国的南海。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线?而且为什么只有南海才有,黄海、东海的外围却没有呢?这是因为在制作地图时,必须将海域内所有岛礁的名字都逐一标注清楚,以明确岛礁的主权归属。可是在南海,岛礁实在太多,而且有些面积非常小,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标注所有岛礁名字的难度相当大。于是,为了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我们的先人便画出这样一条断续国界线,表示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九段线的产生是缘于南海岛礁的特殊性,而黄海和东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画出这样的断续线。模糊才是正确的,一旦清晰就错了对于九段线从未公布其精确坐标,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测绘部门不给出具体的坐标值,那其他国家的船只或飞行器怎么知道在航行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我国九段线内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只对我国岛礁之内的海域,按国际海洋法行使12海里领海及24海里毗连区内的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在南海,各国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通航,不存在“误入”的问题。九段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对该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并持续进行行政管辖权的确认。它是我国对传统海疆的主张线,而不是海洋边界。同时,我国也保留与相关国家就争议性问题进行谈判的空间。因此,“模糊”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一旦清晰标注成为确定的边界线就错了。2.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巴士海峡、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构成了全球仅次于地中海的第二大海上通道。它是西欧-中东-远东海运、空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必经之地。其中,最具战略影响力的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全长约600海里,沿岸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每天有200艘以上的货轮进出马六甲海峡,其中载运的石油绝大多数运往中国、日本和韩国。从南下印度洋的方向看,几乎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都要通过南沙群岛。随着中国石油进口总量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每年至少有80的石油运输和70的外贸运输需要航经南海。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相关航道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和能源运输是否安全。南海同时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因此,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南海下属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4个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南海上的重要立足点,可有效监控该海域和诸多重要国际航线。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不仅扼制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而且对马六甲、巽它和望加锡等海峡(海上交通咽喉)产生重大影响。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冷战时期,东南亚是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要目标之一,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冷战结束后,周边国家不顾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抢占岛礁,开采油气。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乘机挑拨离间,使这一地区矛盾冲突加剧。研究南海周边安全形势,把握斗争策略,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3.南海独特三、南海问题由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在找一个详细点的地图,就可以想象出军用地图上,南海海域,是如何划分的。很明显地看出来:整个南海,是清晰地分为两线的: 北线,和 南线。北线,就是 西沙-中沙-黄岩岛一线。这一带,离大陆是比较近的,西沙距离海南岛有300多公里,完全在我控制之下,中沙,在西沙以东200多公里,是一群暗礁,没有明显突出水面的岛屿,但由于我们占住了西沙,从而也就把中沙收入囊中,别人想来是很难的。(向当年收复西沙英勇的前辈们致敬!)黄岩岛比较麻烦,距离西沙就有差不多700公里左右。跟海南岛的距离有上千公里,控制的难度很大。这是北线。南沙,则是所指的南线了,南北两线之间相隔了7、8百公里。从军事角度看,南北两线是有明显区分的。南海问题产生原因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这里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2.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3、战略价值。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中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美国在太平洋设置了“第一岛链”封锁线围堵中国,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台湾以东的海域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但这一出海口更是限制重重,南海现在又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南海问题现状分析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1、我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有限。中国取得1974年西沙保卫战、1988年南沙之战的胜利后,很是宽容地“搁置”了主权之争,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采取这种策略也实属无奈之举。虽然南海都是中国必争之地。然而,鞭长莫及。2、中国面临多国部队东盟集体因素。在南海诸岛争夺上,东南亚国家有巨大的共同利益。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它们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我们要尽力防止在争岛屿时,出现一国带头,多国起哄的局面。尽管这些国家都是一些小国,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种以一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南沙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东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谁做老大,印尼、马来西亚都想争一争,就像伊朗和伊拉克在中东争雄一样。我们要选准时机,集中力量突破一国或者数国,力争实现看住强国、拉住大国、管住小国。这有点像战国时期,东盟各国拼命的合纵,我们要争取连横,为的是减轻南海问题上的压力,赢来战略缓冲期。3、大国的干预。美国 解决海岛争端绕不开美国,随着两岸关系缓和,中美角逐的焦点正从台海移至南海。现在南海问题,就是美国“借力打力”一个阴招,借东盟之手挑起中国边疆危机。而东南亚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怀有一种潜在的忧虑,所以在共同应对中国的问题上两者一拍即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得以乘虚而入。美国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首先,面对挑衅,如果中国不退让,便会与东南亚国家发生冲突,而这些国家力量薄弱,最后只有求助于美国,美国的势力便又重返东南亚。一旦打起来,美国巴望不得,起码可以兜售军火;还可以充当国际警察,表面上进行调停,实际上大获渔翁之利,于是美国不光让菲律宾打头阵还直接派出海军高调参加美菲海上军事演习。这既有敲山震虎之意,又在暗示与中国有海权之争的另外四个东盟国家:你们别怕,放心大胆与中国对着干,由我老美为你们撑腰!印度 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 ,2000年印度提出“东进太平洋战略”,试图扩大在南中国海的发言权钳制中国。日本 日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南海问题久拖不决,越闹越乱,不可开交。日本曾对自己未来的安全环境做出预测,认为到2015年南中国海可能变成“中国海”,将会极大威胁日本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安全,这对日本将是致命打击。只有保持群雄割据,南海的区域安全才不可能被中国一家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才不会握在中国的手里。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 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中国、混水摸鱼的意图十分明显。解决南海问题的主要对策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痛定思痛,定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2.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在关系到主权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被赋予全权的负责单位代表国家并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3.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