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统计分析.doc_第1页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统计分析.doc_第2页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统计分析.doc_第3页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统计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统计分析2013年5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公布了从2008年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价工作以来,至2012年底,评审通过的742个项目的名单。据统计,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建筑面积已超过7000万平方米,项目平均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为694个,运行标识为48个(设计、运行双认证项目为34个)。星级分布均为平衡,分别为一星239个,二星293个,三星210个。继2011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数量得到井喷式增长以后,2012年绿色建筑标识数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12年全国共评出38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其中一星级项目74项、二星级项目93项、三星级项目31项,总建筑面积达4094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同类数据的总和,详见表1、图1、图2、图3、图4。按规划,“十二五”末期,每年还将新建1000个绿色建筑项目。本文来自暖通空调在线网站不同类型绿色建筑标识的情况截至2012年底,我国评选出的绿色标识建筑在类型方面有办公、商店、场馆、宾馆、学校、医院。其中,以办公建筑为主,占比45%,其次是商场,占比19%。目前,相对应的绿色建筑评价正在制定过程中。住宅类绿色标识建筑:从比例上看,以一星级和二星级为主,三星级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一星级项目成本增量不高,比较容易达到。据了解,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要求保障房普遍达到一星级的要求,还有一些地区正在酝酿出台政策,要求新建房屋普遍达到一星级的要求。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补贴以及就地方补贴或税费减免政策的支持下,增量成本的压力不大,这也激发起开发商实施绿色建筑的动力。三星级项目总体来说成本较高,建筑品质也较高,相信,开发商经过一定研发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工业建筑:此类建筑是我国2012年新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能耗巨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012年,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率先开始对绿色工业建筑进行评审,共评审8个项目,125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5个,三星级3个,以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这种制造业的企业为主。各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特点根据2012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评价的统计数据,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76项,占比45%;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78项,占比25%;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14项,占比29%,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0项,占比5%,温和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项,占比0.3%。夏热东冷地区与寒冷地区在居住建筑方面,相差不多,都超过总量的1/3。公共建筑方面,夏热东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占比超过50%,而寒冷及夏热冬暖地区则为20%左右,严寒和温和地区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少,质量不高。从地方分布来看,目前我国除了甘肃、青海、贵州及西藏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在30个以上的地区,以及1030个地区,还不足30的地区各占1/3。其中以江苏、广东、上海这三个地方的数量遥遥领先,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的增速明显加快。绿色建筑的密集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从绿色建筑的星级比例上看,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地区较均衡,而上海、北京、天津三星级的绿色建筑比例较高,福建一星级的比例较高。这也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标识的数量和星级比例,往往跟各个市、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关系。 绿色建筑申报的单位中,房地产开发商占到了1/4。住宅类绿色建筑,万科、绿地、万达、朗诗集团申报得较多,公建类绿色建筑,万达、绿地、苏州建屋、招商等集团申报较多。从申报情况和评审中不难发现,星级较高的开发单位,在绿色建筑研发上投入更多,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暖通空调在线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转载请注明出处(暖通空调在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其评价的2012年的148个项目进行一个增量的统计。统计显示,一二三星级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别是23元、70元和131元,公建项目一二三星级的成本分别是30元、87元、216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区域不断成熟,绿色建筑零增量成本、低增量成本技术运用也越来越多,高增量成本的技术使用相对较少,使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呈下降不断趋势。此文来自hvcr在线 可以明显地看出,2012年,我国的绿色建筑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绿色建筑标识评价也逐渐走向了成熟,绿色工业建筑、绿色超高层建筑等新领域不断呈现出新的标识项目。 随着相关标准制定工作的推进,还将会陆续产生绿色医院、绿色宾馆、绿色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