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简介孟庆锴(1985) ,女,湖北黄石人,硕士生。DO I编码: 10. 3969 / j. ISSN. 1671 - 7422. 2010. 02. 007在性灵中游走的云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云”意象孟庆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我们可以从徐志摩的学养、个性、气质等方面探讨“云”意象在徐诗中反复出现的原因;通过对其几首代表性诗歌的“云”意象的分析,来感受徐诗的浪漫、抒情、飘逸、灵动等特点。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云;意象中图分类号 I206. 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7422 (2010) 02 - 0023 - 04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 徐志摩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存在。虽然他的创作生涯较为短暂, 但其诗作却在中国文坛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光痕。尤其是他作品中层出不穷的意象, 新颖别致,内蕴丰富。有关“云”的意象, 有人做过统计,在徐志摩创作的196 首诗歌中,涉及“云”的诗篇就有65 首, 占总数的33% ,也就是说,在徐志摩的每3 首诗中就有一篇写到“云”的, 这个比例是不小的。就连他有限的几个笔名中也有带“云”的, 如“云中鹤”这一笔名。大千世界,万物纷呈,诗人唯独对“云”有着浓厚的兴趣,唯独偏爱“云”,这不能不说是十分有趣的。一“意象”一词古已有之。周易系辞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 1 。文心雕龙神思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并且认为意象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2 ,强调意象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明代胡应麟诗薮有“古诗之妙, 专心意象”。在西方文论中,意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著名的意象主义诗人庞德对“意象”做过如下的界定:“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 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 是“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 3 。苏珊朗格也认为:“意象真正的功能是,它可作为抽象之物, 可作为象征, 即思想的荷载物。” 4 在徐志摩诗歌中, 各式各样的有关云的意象,正是作为这样一种情感的负载,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无论是忧伤还是喜悦,徐志摩都喜欢抬头仰望云天:“此日我怅望云天, 泪下点点”(哀曼殊斐儿)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上帝,我望不见你”(他眼里有你) ;“看窗外云天,听木叶在风中”(在病中) 。在他的笔下有“缦烂的云纹”(康桥再会罢) 、“朵朵明媚的彩云”(五老峰) , 也有“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月下雷峰影片) 。云一会是他逃避乱世的天堂,“天庭! 在白云深处, 白云深处”(诗) , 一会是他迷茫的屏障,“你的止境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无题) 。他经常喜欢自比为云:“我就像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 纯白的云, 一点不见分量, 阳光抱着我,我就是光, 轻灵的一球, 往远处飞, 往更远的飞;什么累赘, 一切的烦愁恩情, 痛苦, 怨, 全都远了。”(爱的灵感奉适之一) 4 在徐志摩的世界里,有云的天空是丰富多彩的: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张开一张锦毯;有时又素净纯洁,天空但见一片绿玉,别无他物。他笔下的云,有青春的嘘唏,触起狂想和梦想; 有人生的迷茫, 结成愁思和泪珠。在云彩下作梦的徐志摩, 像个大孩子一样, 用性灵抒写着人生的喜与悲、爱与恨。二关于徐志摩为什么喜欢在诗歌中运用“云”这个意象,我们要从诗人独特的文化教育、个性气质、成长环境等方面来探讨。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在文学创作中,一直主张“性灵”。他所追求的“性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爱”、“自由”和“美”。其中“爱”不仅指爱情,还指对自然界及整个人类的普遍热爱;“自由”指不受社会世俗的束缚, 自由的生活、行为、恋爱;“美”主要是指“自然界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协调、美好、闲适的生活状态。“爱”、“自由”和“美”对徐志摩来说是有机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以及诗歌追求的核心,并且体现在徐志摩诗歌的“云”意象中。云作为大自然的事物, 是自由的、飘逸的、灵动的、美丽的, 是能够表达诗人的爱和幻想的。“性灵”观的形成与他一直以来所受的多种文化教育分不开。徐志摩自小在家塾读书, 11 岁时, 进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云”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意象。诗经里便有:“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虽则如云, 非我思存。”(郑风出其东门)“英英白云, 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小雅鱼藻之什白华)楚辞之中“云”也不少, 如:“飘云屯其相离兮, 帅云霞而来御”(屈原离骚) ;“广开兮天门, 纷吾乘兮玄云”(屈原大司命) 。汉魏以来更是“云”彩飘扬,如“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 唐诗宋词中“云”的意象更是举不胜举。我们由此可以断定,古文功底深厚的徐志摩从中一定受到不少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熟悉“云”意象能够给诗人带来丰富隽永的象征意义。徐志摩虽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他早年曾在英美留学, 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 使他成为一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他的自然灵气的天性,在康桥的特殊文化浸染下醇化为追求自由、灵感和艺术的浪漫气质。在康桥, 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他沐浴着“奇异的欧风”, 踏着他们的路, 借助诗歌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地表现出来。回国后,现实社会的纷扰, 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 有时还颇感觉到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徐志摩的思想经过许多波折。一方面, 他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 另一方面,他对工农革命又感到恐惧和抵触,于是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绝望。因此,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幻灭的空虚感和迷茫的感伤情绪。频繁地使用“云”意象还同诗人的独特个性气质分不开。徐志摩出身名门, 是家中的长孙独子, 从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温柔善良, 浪漫多情,是个性情中人。“云”意象与他活泼好动、不受羁绊的个性及潇洒空灵的才华和谐统一。有人说徐志摩的性格可以用“至情至性”四个字来形容。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 他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徐志摩一生的婚恋情感经历了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三个女人,这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也自然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对爱情的追求, 既非为金珠宝石、家庭财产、门当户对,也非杯水主义、玩世不恭或登徒子式的阿Q 主义,而是一种真诚的理想主义。怀抱“理想主义”的徐志摩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壁,但在美好的幻境里, 诗人无疑可以找到一个与复杂的现实世界相对抗的精神世界,使得他那颗受伤的灵魂得到抚慰和憩息。他的人生理想和爱情理想仿佛天空中的浮云,虚无飘渺,居无定所,只可远观而不可触及,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三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是如何运用“云”意象来抒情写意的,我们还是得通过几首包含“云”意象的代表作品来具体分析。大约在1922 1923 年, 徐志摩与林徽音恋爱无果,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他忧郁、苦闷,写下了一星弱火这首诗:“我独坐在半山的石上/看前峰的白云蒸腾/一只不知名的小雀/嘲讽着我迷悯的神魂/白云一饼饼的飞升/化入了辽远的无垠/但在我逼仄的心头,啊/却凝敛着惨雾与愁云! / 皎沽的晨光已经透露/洗净了青屿似的前峰/像墓墟间的磷光惨淡/一星的微焰在我的胸中/但这惨淡的弱火一星/照射着残骸与余烬/虽则是往迹的嘲讽/却绵绵的长随时间进行! ” 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语言优美,用词典雅,整篇饱含一种愁苦的感情。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将逐渐亮起来的天光和自己内心仅存一丝星火的黑暗放在一起,更加点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阴郁。特别是诗中出现的“云”意象, 白云冉冉升起,化为诗人心中的惨雾和愁云,久久萦绕,比喻形象生动。茅盾说,这一时期徐志摩的诗是“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 想来是因为徐志摩在追求他所向往的理想的人生时遭遇了打击,他发现现实并不如他所想,而且,林徽音的不辞而别,更加让他所追求的完美的爱情希冀破灭了,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伤感和悲凉。末尾一句“虽则是往迹的嘲讽, 却绵绵的长随时间进行”, 颇似白居易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更加表现出他对过去自己对生活、对爱情一种理想化的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 心中是愁云,眼前还是愁云,透过稠密的云层,他看不到前途、希望和光明。偶然写于1926 年5 月, 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5 幕里老瞎子的唱词。当时徐志摩恋上了陆小曼,可惜,那时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妇。伤心之余,徐志摩远走巴黎, 某天晚上在咖啡店忽然灵感乍现,写下这首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7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意境简单,却富有张力, 节奏富有音乐美。第一节,“云”为主体意象, “水”为客体意象。第二节中“你”、“我”为对立意象。“云”偶尔投影于“水”的波心, 天水相称;“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在交会时互放光芒,这是一种偶然产生的神奇而浪漫的美, 惟其偶然,才弥足珍贵。徐志摩的这首诗, 于平淡处细细道来一种难以与命运抗衡的哀伤:云,居无定所,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心吗? 漂泊, 无依。那时, 徐志摩深爱陆小曼,却可望而不可即, 经历了美丽, 却要将美丽放手,他,多么不舍啊。这几乎是一种自我安慰, 可是,除了这种方式,他又该如何呢? 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而美丽的云彩也是稍纵即逝的,无法把握。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 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在诗的开头诗人写到了云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结尾处又呼应地写到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7 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又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显得洒脱, 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 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而“云”意象的运用使全诗形成一种既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听觉效果。他把云彩当作老朋友,向它们倾诉,与它们告别,只有它们能理解此刻自己的心情, 离别时他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真的,他来去匆匆,就像天边的云彩聚集又散开,不在人间留下一丝痕迹。他的活泼天性,不允许他在一件事或一种情思前停滞太多时间。徐志摩在康桥有太多的回忆:失败的婚姻,无果的爱情,求学的艰辛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他的心路历程。但他并没有被往事的回忆所压倒,而是能够从具体的怀恋惜别之情中超脱出来,这种超脱不是大彻大悟的超脱,而是孩子气的超脱,单纯而坦荡,如苍天白云般清澈。云游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诗歌不经意间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却又难以化解的忧愁。这种忧愁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渴望难以实现的痛惜。“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 轻盈, 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他要, 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 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 盼望你飞回! ” 7 “游云”意象的特征是“翩翩的”,“自在,轻盈”,“逍遥”而“无拦阻”, 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形象。在诗中, 诗人构筑着自己的自由飞翔之梦。 “游云”不经意间点燃了“涧水”的空灵, “涧水”处于“卑微的地面”,可以看作诗人主体的象征, 是一种相对的“不自由”。“涧水”对“游云”是一种向往与渴慕。“天水交会”放出瞬间的光明。但“涧水”试图抱紧“云”时,得到的只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云”“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虽然为“云”而“消瘦”, 但也只能“无能的盼望”,盼望“云”“飞回”。空中飘荡的游云适性而往, 不拘一地, 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的心灵,同时也是他消极逃避乱世的心理的反映。四“云”意象的运用对徐诗有着重要的意义,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唯美又浪漫, 潇洒无拘, 柔美空灵。首先,徐志摩诗歌中大量“云”意象的运用对于意境的创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形成了以唯美为主导的诗歌意境。诗中的“云”意象, 对于抒情主体来说,具有多种功能, 或比兴, 或渲染烘托等等。徐志摩的诗作中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方法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 并将主观感情和客观意象完美地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再次, 对于“云”意象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并体现了徐志摩诗歌的个性风格。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中, 徐志摩的诗多以飘逸柔美而享誉文坛。对于“云”意象的大量运用, 无疑对于其飘逸柔美的个性风格增色不少,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色彩。徐志摩的诗多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带着一种云的潇洒和灵动,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徐志摩的一生都极其浪漫,他一生都在追求他的精神家园,追逐英国式的政体制度。对现实的失望使他转而追求内心世界的安详、宁静, 梦想着脱离政治生活,然而,在旧中国,即使是这一点点要求也不可能实现,他的浪漫遭受了现实的巨大冲击,正如他所说,自己早就化成了灰、变成尘。直到触机身亡时, 他依然感到迷茫和彷徨,并带着迷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徐志摩一生都在以云自比, 追求云的气韵,最终他的生命也随着一团火熔化在了云层里,正像他描写黄鹏一样: “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 不见了, 没了。”(黄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温州市国资委公开遴选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专家库人选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市宜兴市宜能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线路设计辅助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三和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智慧运维公司校园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陪诊服务培训课件模板
- 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国庆、中秋双节前安全排查记录
- 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练习题
- 双姿培训课件
- GB/Z 41082.2-2023轮椅车第2部分:按GB/Z 18029.5测得的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典型值和推荐限制值
- 实施项目经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