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罗庚简历 华罗庚是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和数理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更重要的是,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史上杰出的数学家。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一生留下了二百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由于他在科学研究史上的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 华罗庚一生在数学上取得非凡的成绩,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正是在坎坷中,他勤奋苦学,立志成才,为祖国及世界的数学研究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 童年 1910 年 11 月 12 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商人家中。父亲华瑞栋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经过商,后来破落了。回家乡开了一爿小杂货铺,靠惨淡的小本经营养活一个妻子和女儿。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岁。中年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然而他幼年时,却不是父母所指望的那样,肯于乖乖地呆在箩筐里,他非常顽皮、爱动 , 是一个肯动脑子的孩子 . 少年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 注 1 。而后,他进入了刚刚创办的金坛县立初级中学 注 2 。华罗庚的才能这时就已初露锋芒。他的启蒙老师李月波是位很好得数学教师,是他引导和培养了华罗庚对数学的兴趣,为初中三年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华罗庚初三那一年,又有一位老师王维克注意到他是一个肯思考且有新意的学生,更注意培养他。 1925 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窘迫,供不起华罗庚到省城去念高中 , 他进入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念书,以为将来能谋求个会计之类的职业,但一年后还是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青年 1927 年华罗庚回到了家乡,帮助父亲在小杂货铺里干活、记帐,同时努力钻研数学。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作生意,打算盘,记帐,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 “ 罗呆子 ” 。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他的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 “ 天书 ” 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他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辛酸地说: “ 那正是我应当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 穷 字剥夺了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清水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 ” 注 3 顽强自学到十八岁,华罗庚和一位同年龄的姑娘吴筱元结了婚。这一年的秋天,金坛瘟疫蔓延,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寒症。在母亲和妻子的精心照料下,总算活过来了,却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 左腿关节变形,瘸了。病愈后,他外出谋生一瘸一拐地出现在家乡街头时,人们见了怜悯地说: “ 年纪轻轻就变成了这样,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 听了这些议论,他心里很难受,经过认真思索,决定把一生献给数学。他想: “ 我别无他择。干别的工作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教学,是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 - 道具简单 ” 。仅一本代数,一本几何和一本五十页的微积分。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华罗庚终于在十九岁那年写出了著名的 “ 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能成立的理由 ” 。当时清华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注 4 看后对这篇文章很重视,他惊问周围的人说: “ 这个华罗庚是谁? ” 。一位名叫唐培经的教员在清华工作,此人是华罗庚的同乡,向熊庆来谈了华罗庚的身世。一九三七年秋季的一天,熊庆来派人拿着招牌到北京火车站把华罗庚街道清华大学,把他安排在图书馆里担任助理员。这时华罗庚只有二十一岁。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的一生中一个重要转折,它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进了清华大学,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最先感兴趣的是研究数论,在这方面他一直得到熊庆来的鼓励。熊庆来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就是在莱奥那德狄克逊指导下工作的关于堆垒素数论中的华林问题。我国数学家早在一三零零年就对数学家做出过有价值的贡献,其中包括: 二项式系数的巴士卡三角形,逼近多项式根的方法,解四次方程的联立方程组的技巧,关于同余式组的解的“中国余数定理”。但是,到了明朝就停滞不前。本世纪开始,我国数学家开始吸收西方数学的精华,并继承古代数学家的传统,开始发表论文。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论文逐渐增多,首先是在数论和“难”分析的领域里。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四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的文。二十五岁时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一天,清华的教授们聚到一起讨论能不能破格把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会上,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最后,理学院院长叶企荪作了总结,他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我们不要被资格所限制!”就这样,华罗庚迅速由助教员提升为助教、教授。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一九三六年夏天由该会资助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有名的数论学家的小组。这个小组包括英国数学家哈罗尔德达凡波特、哈代、李特伍德,德国数学家埃斯特曼和汉斯海尔勃洛嗯。华罗庚在剑桥大学的工作大部分是研究堆垒素数论。堆类素数论涉及到把整数分解成某些别的整数的和。华林问题是这个学科中最透彻的研究过的一个问题,其中特殊的数是 K 次幂。问题是这样的:对于给定的 K ,要求最小的整数 S ,称为 G ( K ),方程是: n=x1+x2+xs 对每个正态数 n 都是可解的。 1909 年,在华林之后一百年,希尔伯特证明了:对每一个 k ,这样的最小值 g ( k )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它的证明与其说是构造性的,毋宁说是归纳性的,所以就不必给出 g ( k )明确的上界。自希尔伯特之后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致力于计算 g ( k )的工作。例如已经知道 g ( 2 ) =4 ,就是说每一个整数能够表示为四个整数的平方和或者九个整整数的立方和,并且这四、九的个数不能太小。对于所有的 k ,要找出 g ( k )的明确表达的试图尚未成功。尽管相信,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k ,除掉有限的几个外,有 g ( k ) =ak+A-a ,此处 A 是不超过( 3/2k ) 的最大整数。因为相对小的整数有时可以由特殊的表示,它包含在某些更广泛的基本结果中。 g ( k )定义为方程( 1 )对于全体充分大的 n ,可解的最小整数 s 。在计算或估计 g ( k )方面已经作了许多努力,知道 g ( 2 ) =4 , 4=g ( 3 ) =g(4)=16, 达凡波特在 1942 年证明了 :g(5)=25,g(6)=s ,没有找出 g(k) 明确的值。歌德巴赫问题就是和华林问题密切联系的一个著名难题。其中 k=1,s=2 或 3,x 要求是素数。歌德巴赫问题可表达为: “ 规定任意偶数 h ,能否找到素数 x1 和 x2 ,使 n=x1+x2” ,对于 s=3 ,则为 “ 给定任意技术 n ,能否找到素 数 x1 、 x2 、 x3 ,是 n=x1+x2+x3 ? ” 华罗庚在华林问题和歌德巴赫问题上的研究结果将他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在二十年代,哈代和李特伍德公布了一系列的论文,他们用新的解析方法解决华林问题,并指出 g ( k ) =O ( n+1 ),对于方程( 1 )要求 x1=O;x3=O 的整数解的个数 (rs(n), 他们也得到一个渐近的公式。他们将 rk , s ( n )表示为 k , s 和 n 的函数。为 n 无穷时,加上一项( n-1+s/k ),但是他们的结果仅仅是对 s 大的知识有效的。华罗庚在华林问题最好的成果,按照海尔勃洛恩德看法是证明了哈代 - 利特伍德公式对于所有 s=2+1 成立。这就是华氏定理。华罗庚的这一成果,至今仍是逻辑地引导到估计 g ( k )一把有力的钥匙。达凡波特这样写道 : 华罗庚关于三角积分 (2) 的 “ 最有效 ” 的界,是他能够导出 G ( 5 )和 G ( 6 )的严格不等式。在达凡波特之前,对前一种情况的最强估计 G ( 5 ), 28 是属于华罗庚 1939 年的成果。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 “ 华林问题 ” 、 “ 他利问题 ” , “ 奇数的歌德巴赫问题 ” 写了十八篇论文, 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 “ 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 ” 这篇有名的论文。 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 1937 年夏天,日本开始全面进犯中国,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由英国回国,这期间他除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的数学教授外,还兼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员、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 1946 年到苏联访问讲学时路径印度、伊朗等地。 华罗庚是个爱国者,回忆昆明的生活,他曾愤然写过这样的诗句: “ 寄旅昆明日,金瓯半缺时,狐虎满街走, 鹰鹯扑地费。 “ 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这位国内外富有盛名的大学教授一家七口住在两间小厢楼里, 吃饭、睡觉、读书、做研究工作都在这间小房子里,晚上用个破香烟罐子放上油盏,采些破棉花做灯芯,放上些菜油, 用豆粒大小的灯火照明,楼下就是牲口棚,牛马在支撑小楼的柱子上擦痒时,擦得小楼摇摇欲坠。不时传来马的啼鸣、牛的哼气声和猪的尖叫。华罗庚白天拖着病腿外出上课,用微薄的薪水养活全家, 晚上埋头研究。先后写了二十多篇论文, 1941 年完成了他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的手稿,他在这本书中讨论了华林问题,哥德巴赫问题和一些相关联的问题,统一并改进了他以前论文里的结果。他把这本手 稿交给了原中央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但是当时没有出版。 1945 年下半年,他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到苏联 旅行。早在三十年代,华罗庚就与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陀夫开始通行,他们关于三角和方法的发展显著的改变了解析数论整个学科。为了褒奖华罗庚的贡献,苏联杂志报告从 1937 到 1941 年每年都刊登华罗庚的一篇论文。 1946 年四月苏联科学院出版了它的堆垒素数论。其中有些结果,现在还被认为是经典的。 1946 年秋天,华罗庚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魏尔教授邀请访问美国。行前,上海东方日报记者赵浩生访问了他。他在一篇访问记中转述了华罗庚的话说: “ 在昆明为了躲警报,家住在乡下,每次跑进城里上课,整天愁这一家人的生活。如果不是不得已,决不愿意出国。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正开始和平建设,我想科学决不事太次要的问题,我们决不能等待真正需要科学的时候,才开始研究科学。 ” 华罗庚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 , 从黄浦江畔乘坐 “ 美国将军号 ” 前往美国的。同行的有吴大猷、曾昭伦、李政道、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创新模式与市场风险防范创新案例分析研究创新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5G通信模组适配性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建设领域的应用分析报告
- 下沉市场消费金融创新案例研究与成功模式复制报告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改革对金融市场投资收益与风险预测报告
- 2025年金属酸洗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TWS耳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清洁机器人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光热发电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诊断试剂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液晶(LCD)电视机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手册
- 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
- JJF 2195-2025秒表校准规范
- 蔬菜配送司机劳务合同
- 建筑工程EPC项目管理
- 三国演义测试题100道带答案
- 打包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篇)
- DBJ33T 1003-2024 住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养鸡和鸡病的防治》课件
- 楼顶彩钢瓦雨棚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