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大危机”与“新政”》习题3.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大危机”与“新政”》习题3.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大危机”与“新政”》习题3.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大危机”与“新政”》习题3.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大危机”与“新政”》习题3.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选择题:1.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映,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C、一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严重依赖美国扶持D、美国为应付危机撤回大量对外投资,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2.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没有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贫富悬殊过大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3.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倍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 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A B C D 4.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l/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攫取,有60%的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还有2l%的家庭生活在贫困之中,社会购买力不断降低。这种情况是由()A美国政府的政策导致的 B自由资本主义本身导致的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的 D垄断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 5.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放,结果,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胡佛所固守的经济政策是:(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描述了如下内容:约德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迁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在农场做农工。但是那里也并非天堂,他们所得的报酬远低于政府的规定。农工们进行反抗,竟然遭到警察的镇压。小说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美洲早期移民时期 B西进运动时期 C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 D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7.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经济危机:( )A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8.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9.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 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 )A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B日本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C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D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日本海外市场日益萎缩10.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11.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 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长期战争的影响 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2.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13.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 的学生中是尽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是因为它:( )A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B论述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C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克服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D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受到巨大威胁参考答案:1.A 2.A 3.B 4.C 5.A 6.C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维度A 基础知识一.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它选出来)1.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你会发现下列哪种刊物的封面很长时期内都是以一幅蓝鹰作为标志的? ( )A、时代周刊 B、花花公子 C、金融时报 D、华盛顿邮报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了,关于这次危机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持续时间长 B、涉及范围广 C、危害性特别大 D、全球首次出现3.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为 ( )A、33% B、23% C、40% D、50%4.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 )A、首先从整顿金融开始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企业公平经营规章C、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 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借鉴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 ( )A、整顿金融 B、政府补贴农业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新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6.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意义是 (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促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7.这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20年代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是 ( )A、美国的悲剧 B、大街 C、汤姆叔叔的小屋 D、尤利西斯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在欧洲、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也随之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指的是 ( )A、1919-1924年 B、1924-1933年C、1924-1929年 D、1929-1933年9.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维度B 能力提高二.想一想:10.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1)这段材料反映了美国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2)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在哪一年就任美国总统?(3)针对材料中的困境,这位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1.材料一: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手段和货币金融等部门的危机。材料二:从1929年-1933年,前后共五个年头。材料三: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1)、根据以上所给材料,请你概括出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2)、在经济危机打击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3)、列举其中的一条谈谈对世界产生的影响。12.假如你是生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位美国记者,现在请你采访一位工人,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写一篇有关美国工人在大危机期间生活状况的短篇报道或综述。维度C 探究应用三.说一说:13.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历史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其看法大致有两种:其一,它是美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个进步的现象,起着积极进步的作用;其二,认识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缓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严重伤害,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对于这两种说法,你赞同哪一点,为什么?14. 1921年夏天,40岁的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成为纽约州州长。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首次参加竞选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并连任4届。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年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看完这段有关罗斯福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他的看法。参考答案1.A 2.D 3.A 4.D 5.D 6.D 7.A 8.C 9.B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