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3页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4页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明文662478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 一 认知的发展二 学习心理发展三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四 品德的发展 3 第一节认知的发展 一 感知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 个别 反应 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 1 有意性逐渐增强随意性大VS有目的 按要求去选择知觉对象 2 从笼统向精确发展e g 混淆形近字 漏掉笔画 看错题 3 知觉经验的局限性 4 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 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不由自主地分散注意力VS内部自觉调控 2 注意范围较小二年级 4个客体 四年级 6个客体 3 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7 10岁 20分钟 10 12岁 25分钟 12岁以上 30 45分钟 4 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5 你能看到多少张人脸 6 7 小学生注意力辅导措施及案例 1 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2 设置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环节 培养兴趣 3 克服外部干扰 排除杂念 4 训练学生的注意品质 集中性和稳定性 静视 一目了然速视 疏而不漏行视 边走边看 8 数字训练法第一46066280 24606628 第二42684268 26842684 明7暗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9 克服分心 专心学习 教案样例 提高你的注意力 PPT样例 10 三 记忆人脑对过去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 包括编码 储存和提取三个环节 11 信息加工理论的记忆观 12 有关遗忘 记忆 的规律 1 先快后慢2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3 多重感觉通道的记忆 如视觉 听觉 突出重点 13 学习之后遗忘即开始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量是先多后少 14 倒摄抑制的作用实验组 学习A 学习B 测试A对照组 学习A 休息 测试A前摄抑制的作用实验组 学习A 学习B 测试B对照组 休息 学习B 测试B 15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 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 2 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 3 记忆的策略在不断丰富复述 组织 元记忆 16 1 对小学生进行有意记忆和意义识记的培养2 及时复习 防止遗忘 先快后慢 3 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多重感觉通道 视觉 听觉 复述 组块 组织 小学生记忆力辅导措施及案例 17 四 思维发展的特点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也是认知发展的核心 IQEQAQ 18 智力的理论1 二因素理论 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斯皮尔曼 C Spearman G因素 贯穿于所以智力活动中的普遍因素 S因素 体现在某一特殊活动中的特殊因素 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 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 G因素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 S因素只参与一种智力活动 因此 G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首要因素 首要因素就是决定各种不同能力的因素 19 智力的二因素说 20 2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 21 思考 多元智能对学校教育有什么启发 1 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 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2 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3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优势潜能检查学校记录 观察学生 与家长交流 与其他老师交谈 询问学生 设计特别的活动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5 挑战传统评价标准评价目的让学生全面发展 智能的强弱项 评价方式多样化 22 学习内容 拼音语言 说故事 再抄写空间 用图画代替文字 用颜色肢体 粘土捏字 用沙子画字音乐 拼音歌人际 轮流读句子 互相考核内省 有趣的书自己看 不懂的问老师自然 用拼音拼读外界事物 23 2 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1 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2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 3 四年级 10岁左右 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是儿童思维发展产生质变的关键年龄 24 摆脱惯性思维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拔开瓶塞就喝到瓶子里的饮料 如何才能做到 桌上只有两根火柴 如何用它们摆成一个正方形 一辆卡车 装着很高的货物 当通过一处桥洞时 发现货物高出了一厘米 卡车无法通过 货物又无法移动 怎么办 两个人 一个脸朝东 一个脸朝西 不准回头 不准走动 但却能看到对方的脸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5 二 概括能力的三个阶段1 直观形象水平7 8岁儿童往往概括的是直观的 形象的外部属性和特征 如对鸟的概括 从毛色 大小 生活的环境方面概括2 形象抽象水平8 10岁儿童能够进行形象抽象的概括 如 鸟是有羽毛 没有齿的动物 3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鸟是有羽毛 会飞的动物 26 3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一 思维敏捷性的发展解题的技能技巧和整体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其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二 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题多解 的解题数在增加 说明小学儿童在面对问题时 思维的起点增多了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思路更开阔了 三 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三四年级是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发展的重要年龄 四 思维独创性的发展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 发散性和新颖性上 27 第二节学习心理 一 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28 二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引起 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需要 个体的主观体验 和诱因 与个体需要相适宜的刺激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类型 1 为了好分数 不落人后 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 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 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 4 为祖国的前途 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29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 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 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 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 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 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仍然来了 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 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5美分也还可以吧 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 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 一天才2美分 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 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德西效应 1 30 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题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 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 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 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 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 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 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结果 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德西效应 2 31 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 给他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这些活动的兴趣 这就是德西效应 人的动机分两种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快乐地玩为美分玩 解题的乐趣为获得奖励 32 对教育的启示 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 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 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 但是 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 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 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33 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34 动机与效率并非呈正比例关系 对于简单任务 动机偏高有利于高效学习 对于中等任务 动机适中有利于高效学习 对于困难任务 动机偏低有利于高效学习 对教育的启示 35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 由外部学习动机向以内部学习动机转化 2 由直接的近景动机向间接的远景动机转化 36 三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儿童的学习兴趣的特征 第一 在整个童年期内 儿童的兴趣从学习的过程外部活动 转移到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感兴趣 第二 在整个童年期内 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第三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37 四 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 1 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 特殊的尊敬和依恋 中年级 选择性的 怀疑的 2 对集体的态度 从无到有 3 对作业的态度 从 不当回事 到 当回事 4 对评分的态度 知道评分的意义 38 第三节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观点采择能力人际关系 39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概念对自我形象 对自己存在的认识 以及对个人身体 性格 兴趣方面的认识 童年期儿童对自我的描述体现出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向抽象的内部特征发展 如在回答 我是谁 这个问题时 低年级儿童往往从姓名 年龄 性别 家庭住址 身体特征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描述 小学高年级 儿童则开始试图根据品质 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比较内在的特征对自己进行描述 但是 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 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40 初生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 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 基本没有自我意识 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 41 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 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自我感觉 42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 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 例如 知道自己推皮球 皮球就滚开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道自己的名字 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我是 我要 我有 等 这表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 也表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43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 但发展速度各年级是不等速的 一年级到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 三年级到五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稳时期 五年级到六年级时又会出现一个加速发展时期 44 45 二 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1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3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全面和深化 身体活动社会心理 在整个小学阶段 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评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 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 46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附性而言的 一般来说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附于教师 父母的评价 他们总是重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7 从小学三 四年级开始 他们开始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对照 但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不公正时 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甚至是 抗议 他们开始意识到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等人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但总体来说 其自我评价还是会受到教师的态度的影响 48 二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全面和深化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指的是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从小学三 四年级开始 儿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能同时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小学高年级直至初中 这时的儿童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 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 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评价 49 三 自我体验的特点 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 自尊感 羞愧感 委屈感发生较晚 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积极 相反 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 50 人际关系的两难故事情景 Selman 1990 霍莉 爸爸 肖恩 1 霍莉知不知道肖恩对猫的感受 2 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了她又爬树 他会怎样想 3 霍莉认为她爸爸看到她爬树后会怎样 4 如果是你 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 提问 二 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 51 0 3 6岁 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 1 6 8岁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2 8 10岁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 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 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 儿童认识到别人可以由于自己不同的观点 但这是由于别人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的不同 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 预测他人的行动 儿童知道 即使接受了相同的信息 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冲突 能考虑他人的观点 也能预测他人对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