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doc_第1页
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doc_第2页
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doc_第3页
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doc_第4页
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体育科学锻炼原则说课稿(大小4)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过程中,也时常碰到说课的一些场合。如何说好课,也是体育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要求。这篇初中体育科学锻炼的原则说课稿(大小4.47KB)由教师范文吧()整理编辑,供广大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参考。科学锻炼的原则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课的内容: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下面我简单地说一说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首先我来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二年级健康教育,第十九课体育与健康第七册第一章。 2、教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科学锻炼的有关原理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对学生合理地参加运动,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预防运动创伤。科学地健身具有指导作用。3、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特点,我结合新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个:a、知识目标:了解体育的锻练基本原则内容及其原理。b、能力目标: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这些原则,从而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预防运动创伤。这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C、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锻练兴趣培养健康第一,弘扬阳光体育运动。4、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原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原则。二、教法、学法设想: 我再来说一下教法与学法:一定的教学方法所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本课教材的特点,采用了以下教法:启发谈话法,创设情境法,自学讨论指导法;相应的学法是:自学讨论法、质疑问难法。三、教学程序设计我再说一下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程序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开门见山,直接导课;第二步,互动交流探究活动阶段;第三步,互动交流反馈小结阶段第四步,学生活动园地,学生自评阶段。下面,我就分步具体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意图。1、引入课题阶段: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导课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教材特点,我采用了直接导课法,简单明了。2、互动交流探究活动阶段:本阶段主要讲述了科学锻炼的两大原则。A、生理原则适合年龄特点动脑筋:你们这个年龄有何生理特点呢?引导学生回答:处于青春发育期心肺机能的发展跟不上运动系统的发展,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的调节与支配能力及身体素质暂时有所下降针对以上生理特点应选择什么项目练习呢?并举例。启发学生回答:选择耐力性项目练习,如慢跑,打球,游泳等。少进行力量性项目练习,如举重,双杠等适合性别特点思考:男女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女子骨骼比男子轻,承受压力与拉力能力差。女同学在月经期能不能从事锻炼?应怎样选择项目?学生回答:能启发学生回答:禁止从高处往下跳,减少对腹部的挤压,停止游泳防止冷水刺激。可选择操,小游戏等适合健康状况屏幕展示材料:1984年日本中小学生中,在校死亡有256人,其中124人是由于在体育活动中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从以上材料中能获得什么信息呢?引导学生回答:同学们之间的身体状况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如果患有心脏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同学应遵医嘱从事一些简单活动B、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动脑筋:不少同学在开始锻炼时积极性很高,活动量也很大,但坚持不了几天就失去了锻炼热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出:开始活动时运动量大机体无法很快适应,身体疲劳反应也大,锻炼受不了这么大的苦而停止锻炼。启发:那么应怎样合理安排负荷锻炼呢?启发学生答出:应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全面锻炼的原则为什么要全面锻炼?首先用生理学解释,然后,(屏幕显示出两个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答出:全面身体训练比单项内容训练组能更有效的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全面身体训练使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启发:我们怎样去全面锻炼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思想,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并出:项目丰富多彩,培养多种运动 兴趣选择能锻炼,较多器官部位的项目,如足球运动。健身同时要健心炼志,提高对自然适应能力多参加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问: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答:使身体各部位系统有一个适应过程不做准备活动行吗?(屏幕显示资料)某师范大学附中,19831987年共发生73例重大运动外伤(骨折、头部严重挫伤、脑震荡等)从发生的原因来看,大部分是由于没有做准备活动而造成的。从以上资料可获得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总结出: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血压下降,甚至昏倒等不良反应。启发:那么应怎样做准备活动呢?引导学生答出:根据项目特点,习惯,季节气候,编制适宜内容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与休息交替原则问:整理活动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答:让高度紧张的机体逐步恢复平静。同学们都知道高速运行的火车,如果紧急刹车会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启发那么剧烈活动后骤烈停止不做整理活动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引导学生答出:会出现下肢瘀血、肿胀、脑部及其它部位暂时性缺血甚至重力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如果不停的运动不休息能行吗?应该怎样?为什么呢?学生答出:不行,应运动与休息交替。学生答出:让机体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以负担下一步的运动量。休息时间能过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答:不能,休息时间过长会使内脏器官的活动水平下降不利于继续作剧烈运动。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小结4、学生活动园地:观看两图表,自己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四、板书设计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