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质量管理规则.doc_第1页
底片质量管理规则.doc_第2页
底片质量管理规则.doc_第3页
底片质量管理规则.doc_第4页
底片质量管理规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 门 市 鑫 精 准 科 技 检 测 有 限 公 司 永 安 项 目 部底片质量管理规则一、 胶片管理:1、 胶片数量管理:胶片以盒为单位发放到各检测组,每盒胶片认定数量为长100米*80毫米宽,可以裁减300毫米*80毫米胶片333张,各检测组每领取一盒胶片即登记大片数量333张,月末进行大小片数量核算。2、 胶片成功率管理:允许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废片数量为5%,即每100张允许废片为5张,无论大小片均以张数累加计算,以张数计算的废片亦表明检测组的成功率。当废片数量超过5%时,每增加一张废片,检测组将支付胶片成本(组长负责成本的60%,组员负责40%),胶片成本按照大小片累加长度折算成本价格后,在薪资中扣除。长期废片率低于5%的检测组,将获得项目提报奖励。二、 现场成像:1、 现场将由技术人员给出经验证的X光机曝光曲线和伽码曝光公式,以及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单,未遵守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单检测的,除特殊原因外底片将拒绝接收,做废片处理。2、 小径管开口距离以一个焊缝宽度为最佳,开口过大(大于15毫米)或过小(小于3毫米)均作废。特殊情况视现场条件决定接收与否。3、 以下底片为拒绝接收的底片:灵敏度不足;铅字号标识不清;掉号;号码影象打飞的;黑度不足或过度(伽码源1.8-3.5,X光机2.0-3.5);边蚀效应过大(壁厚的1/3无法评定的); 铅字号基本标识如下图,现场视要求另需增加测深计或日期等其他标识的必须按照规定放置。当单张底片检测两道焊口时每道焊口均需要进行标号如上图;当检测两道以上焊口时可间隔粘号如下图:2011年2月25日照相过程中注意焊口照相标记不得遗忘,以白色油性记号笔端正书写,标记以单箭头指示即可。其他胶片要求显示的如透度计、测深计、照相日期等根据标准要求或技术要求决定。 当要求的号码过多时,不得将铅字贴在透度记上,应另设小铅板将号码贴在铅板上放置在底片空白处显现。不同标准的像质计不得随意替换或扣除显示标准代号的铅字。射线焦点记号笔箭头标记胶片椭圆成像中、大径管底片成像规则:测深计部件号码区像质计日期、管参数区中心箭头,片号特殊情况下用数字号码代替搭接箭头的,必须得到委托方或监理等监督部门的认可。本公司规定不得使用数字号码作为搭接和中心标志。三、 暗室处理:1、 暗室处理由各检测组自行处理,特殊情况下可由其他人员协助处理。2、 以下底片为拒绝接收的底片:明显划伤且在焊缝上;显定影不足;底片污染;非胶片本底的灰雾度过大,底片表面指印、灰尘过多的;底片裁减不规范的(非标准长度或切边严重倾斜经裁剪仍无法使用的);3、 不允许对黑度过大的底片进行减薄处理,一律重新照相。四、 底片管理:1、 检测组依据下达的委托单执行检测,检测后登记当日检测数量,在晾片室晾好底片并与现场值班人员交接后才可离开;2、 有分承包方的,由分承包方现场负责人或代理人进行底片初步处理,包含填写夹片纸、排序和清点移交底片评定人员。白班评片人员入场,底片干燥后按照检测组登记数量清点底片数量,并进行底片评定,出具记录后移交资料人员输入电脑管理;3、 资料员统计各种内部管理/外部要求的资料,并核对检测组登记数量,记录数据误差原因,通知现场负责人底片评定结果。4、 已经核对并输入电脑的底片分项目装袋保管,并在封面上铅笔标注委托号码、焊口数量、焊口编号。5、 底片按照完成和未完成分类存放,已完成检验(包括返修、补片等)的底片由评片和复评人员在底片袋上签字后存档保管,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翻动。6、 未完成全部检测的底片应临时存放,并登记未完成的内容和时间,由评片人员跟催照相人员及时照相,超过7天未回的底片上报项目部处理。非相关部门责任导致底片日内未返回的,检测组应承担责任。7、 委托单、焊口评定记录均另行保管,不得随底片装袋。以便于日常核对底片和电脑记录。内部资料管理如下图:五、 辅助器材管理1、 暗盒:不允许私自丢弃暗盒和增感屏,报废器材应统一保管项目结束后核销。项目登记暗盒和增感屏数量,项目结束后核对,允许消耗总数量的。增加消耗的,由项目负责自行补充后移交公司。2、 增感屏:定期(半月)清理清洁增感屏表面,使之达到增感效果。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