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ppt_第1页
家长会(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ppt_第2页
家长会(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ppt_第3页
家长会(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ppt_第4页
家长会(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您的到来 家长积极配合 老师倾情教育 孩子努力进步 三 4 班家长会 家长会内容 孩子进入三年级的变化重视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重视家庭教育班级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给家长的几个建议寄语 学习方面 1 知识学习广泛了以语文课为例来讲 二年级的时候主要学的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 生字 词语读几遍 抄几遍 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肯记一般不成问题 现在除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以外 作业本上更多的是一些比较 活 的题目 更侧重于语言文字训练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 可以是一题多解 2 难度加大了 作业量相对多了 学习方法改变了 这主要表现在低年级时是被动的接收性学习方法为主 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 那么现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就不提倡这种做法了 孩子应该是自己主动的地学习 是 我要学 而不是 要我学 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 似懂非懂 开始有独立性 自尊心逐渐增强 二 心理方面 这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 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 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 首先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 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 另外 家长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 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 难为情 了 他怕 丢面子 了 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 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 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 开始有自己意向 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 三 思想意识 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 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 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 哪些事不能做 这也就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 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给他明确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大人的 口风 必须一致 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 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 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读书 我们提倡阅读 并不单单是让儿童找点可做的事情 而是为了让他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 如果要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 那就让学生走到书架前去 6 12岁 是阅读能力 即学习能力的基础 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 这六年 可以说 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 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 如同种子 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 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 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 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 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扼杀了 一般而言 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 正常是100 200万字之间 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 正常是200 300万字之间 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 正常是300 500万字之间 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6 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 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 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 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 只有博览群书 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 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 如天文 地理 历史 物理 化学 生物 哲学 艺术等等百科知识 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 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所以我们要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 习惯的培养上 练好语文基本功 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刊杂志常翻阅 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 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 课本学习贯始终 细听好问勤读善思乐写 词语积累在小学三年级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教参上是这样要求的 一些优美的词句 精彩的片断 要当堂让学生摘录 背诵下来 达到积累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了两点 1 课上注意对文本上词语的积累与积累延伸 2 课外积累 2 课外积累 课外积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兴趣的形成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 如学习秋天美景单元时 积累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 学十二生肖时 积累一些带动物的成语等等 组织学生通过展示交流 取长补短 进行有效的积累 做好阅读题顺口溜 默读全文两三遍 每段讲啥是关键 仔细认真审好题 把话说明再下笔 通读答案逐字查 标点符号不落下 致三 4 班全体家长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关心孩子学习的 那么请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一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听孩子朗读 背诵 二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给孩子报听写 并认真检查打分 三 你每天是否仔细看过孩子作业本上的题目回答得对错 四 你了解你孩子每次的单元测试成绩吗 五 你知道你孩子每天的作业是什么吗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 家长在家教中就起一个示范 榜样的作用 真可谓 身教胜于言教 有不少人认为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会达到50 学校占20 社会因素占20 其他因素占10 有人比喻说 家庭是第一个染缸 学校是第二个染缸 社会是第三个染缸 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 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 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 我们需要了解小孩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知道小孩最近的活动 而不要等到小孩有事的时候才去责骂孩子 而我们大部分家长恰好陷入了现今教育中存在的两大误区 1 打骂孩子2 过分的溺爱和放任孩子 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 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 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相处 相互关心 爱护 相互尊重 这种和睦 民主 愉快的家庭生活 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第二 家长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没有威信的标志 而家长威信的建立 不能靠无原则的迁就 哄劝 爱抚 也不能靠物质和金钱的收买 更不能靠压制和打骂 而必须靠家长正直的品行 模范的行为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家长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孩子就愿意把家长当成生活 学习以致工作的参谋和顾问 心甘情愿地听从指教 第三 对孩子要求要一致 不仅家庭和学校的要求要一致 家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也要统一 第四 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起床 吃饭 做作业 做家务 游戏等作息时间 要求孩子严格遵守 第五 要讲究方法 讲究教育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 有其自身的规律 家庭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 方法要科学 家长爱孩子要爱的适当 严格要求孩子要严的合理 第六 避免 有孩子教的时候没经验 有经验的时候没孩子教 三个有效途径 A 家长就是战友 多交换战斗经验 B 书中自有言如玉 我们的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C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亲爱的安德烈 上帝从不眨眼 曾国藩家书 三傻大闹宝莱坞 地球上的星星 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以精神奖励为主 赏识孩子时做到 就事论事 创造惊喜感 严厉的惩罚孩子 要坚守原则 注意 1 把握分寸 掌握尺度 2 两个有效的惩罚方法 不让孩子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不让孩子得到他最喜欢的东西 没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部分孩子不自觉 经常不交作业 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经常有孩子为了玩 不值日 在教室里乱扔垃圾 书写潦草 龙飞凤舞 字迹难以辨认 集体凝聚力不强 对集体的事情不太关心 尚未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男生爱说话 有些女生则爱发呆 存在问题 希望家长朋友在以下工作上给予我们支持与配合 1 把对孩子的关心看得和事业同等的重要 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作业的订正 注重培养孩子的朗读与背诵能力 2 对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多些理解和支持 如发现老师工作有疏忽 请善意理解并及时 正面的与老师沟通 使问题迅速解决 3 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成长 有机会多带他们出去了解社会 亲近自然 4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不要一味地指责他 也应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5 尊重 信任 理解 宽容和鼓励永远是上策 6 要求孩子做到的 父母首先做到 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如果自己有了错误 能向孩子承认 7 多鼓励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 健康的阅读是成长的重要一环 8 请提醒孩子每天按要求佩戴红领巾 校卡 穿校服 准时到校 9 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不要认为分数就是一切 考试分数高 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 考试分数不理想 应该与老师 孩子一起研究问题所在 成功家长必备的四大品质1 具有宽容的心胸2 要有理解的态度3 具有信任和美德4 具有感恩的心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两个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 不仅要一致行动 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要志同道合 抱着一致的信念 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 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 过程上 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 如果把学校教育比作一艘小船 那么家庭教育是桨 只有两种教育通力合作 我们的教育才会蓬勃发展 携手努力 语文作业一览表 课前 预习 读书三遍 给生字组词注音 书上完成 家长签上名字 课中 抄写词语 词语抄写本 片断背诵 需家长签名 课后 钢笔写字本 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