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doc_第1页
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doc_第2页
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doc_第3页
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doc_第4页
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生物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35 显微镜的使用与显微观察【2014高考预测】 1.显微镜的使用 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显微观察与其他课本实验的综合 6.观察实验与实验设计的综合应用【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显微镜的使用 1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日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凋焦观察2下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1)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日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 (2)在观察时,与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特别提醒】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理解其放大倍数和成像原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过程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和观察,其中应遵循:先使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像后再使用细准焦螺旋;先使镜筒下降至最低,然后再缓缓使镜筒上升;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再换用高倍物镜;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变式探究】1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答案: d 解析:光线过强不便于观察,应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减弱光照。易错点2 观察叶绿伟和细胞质的流动 1关于细胞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即使太阳光的强弱发生变化,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只是改变运动速度 b在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中,着色最明显的是染色体 c一般情况下,试剂浓度越高,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越快 d细胞质流动的快慢与呼吸作用成正比2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报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 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提醒】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实验操作的关键是选材。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实验过程为取材、制片和观察。实验中可采取措施,加快细胞质的流动,如增加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等。【变式探究】1 下列关于细胞质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是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移动 b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多样的,有沿细胞壁的环形流动,也有沿管状或线条状细胞质的流动 c有的植物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所以实验时要选好材料 d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答案: c 解析: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细胞质流动现象,只是有的现象不明显。2 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最佳观察位置是 a叶片边缘细胞 b叶片表皮细胞 c保卫细胞 d叶脉处细胞易错点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卜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巾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错误答案】 a【错解分析】 认为观察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期的图像是同一个细胞。实际上有丝分裂中材料经过了盐酸的处理,是已经死亡的。不可能再继续分裂。因此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首先是寻找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然后再观察。【正确解答】 c 2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染色鉴定蛋白质。【特别提醒】高等植物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间期和分裂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个过程,根据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便于观察。实验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变式探究】1 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细胞核、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 a b c d答案: d 解析: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离,但仍为根尖的形态,所以细胞未分散开,只是为细胞分散开奠定了基础。观察到的装片上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管其处于哪个时期,都不会再继续变化。2 自来水作为材料在观察根尖的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的作用是固定装片漂洗洋葱根尖配制龙胆紫溶液清洗实验器具培养洋葱根 a b c d易错点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体不再继续收缩,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多选)其复原的是 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转入050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转入2d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转入40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特别提醒】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而原生质层比细胞壁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相反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骏过程为,制作装片,观察正常细胞的状态,然后后滴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最后将细胞置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变式探究】取正常生活且具有大液泡的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人蔗糖溶液和甘油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较长时间观察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发生质壁分离后又逐渐复原 b乙发生质壁分离后,又逐渐复原 c甲不发生质壁分离 d乙发生质壁分离后,但不能复原难点1显微观察与其他课南实验的综合 1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细胞做材料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 b c d难点2 观察实验与实验设计的综合应用 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曾经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过相关实验。请你首先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再选择其中一种实验材料(其他实验用品可随意添加),设计一个实验,以展示你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1)如用下述材料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你选择的最佳材料依次是(填图中序号即可) 。(2)该课题组用紫色洋葱表皮做完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发现所有细胞似乎均处于细胞分裂间期。这是因为 。(3)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应科学、严谨、符合逻辑,应设立对照实验。)实验课题: 。 材料用具:(实验必需) 。方法步骤:(含对照组) 。 结果结论: 。【答案】 (1) (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3)例如实验课题:探究镁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镁的完全营养液、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方法步骤: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等量的两组。实验组: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对照组:将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结果结论:实验组出现病症(老叶变黄),对照组正常。说明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他可能设计的内容还有: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必需的元素、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液浓度测定、组织培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答对均可)【2013高考突破】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2 观察肿瘤切片。下列有关其中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观察到染色单体 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答案: c 解析:癌细胞分裂必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3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调节器未调节好 d显微镜损坏4 下列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改进措施,你认为影响或提高实验效果的是 a用05gml的蔗糖溶液 b材料用具有鲜艳色彩的花瓣 c用028ml的kn03溶液 d材料用洋葱根尖分生区5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原理的是将萎蔫的菠菜放人清水,不久变硬挺 将大豆种子浸入清水后,体积膨大用糖拌西红柿,渗出很多水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a b c d6 下列各选项依次为实验试剂、该试剂的作用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产生生物新品种 b苏丹,使脂肪染色、检测脂肪的存在 c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培育单倍体无子果实 d龙胆紫,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答案:c 解析:用生长素处理得不到单倍体。7 将洋葱表皮放人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和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答案: c 解析:细胞膜是选择透过膜,允许细胞所需要的物质进出。8 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入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nacl溶液的烧杯中,该同学观察不到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的现象。为了使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而使漏斗的液面升高,应怎样改进实验 anacl溶液的浓度增至30 b把猪的膀胱膜换成鸡的嗦囊 c把nacl溶液放在漏斗里,清水放在烧杯里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9 下列哪一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a磷脂双分子层、核糖体、内质网膜 b细胞膜、叶绿体、细胞壁 c核膜、液泡、高尔基体 d染色体、细胞质、线粒体答案:a 解析:亚显微结构是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10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此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 ,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 色。实验中用 和 分别作为解离液和染色液,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 ,请在下图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 11 撕取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