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doc_第1页
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doc_第2页
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doc_第3页
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摘要 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了解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对今后文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模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文化人才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人才引言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加深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央专门成立了中宣部等17个部门组成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在各种有利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已初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文化人才的培养却还跟不上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正文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产业及什么是文化人才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 ,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国家统计局给出了“文化产业”的范围:(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文化人才从事的工作与以上谈论的方面有关的人即为文化人才。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二、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文化人才发展状况(一)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状况1、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少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战略性重组,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日益增强。3、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4、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5、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了解了文化产业的近况,我们不由得感叹文化产业发展之快速。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确实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从职称看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职称?2686328254288283141533001中级职称?83499842738452689407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 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 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艺术业190032184717181134180353186112183044图书馆业513684857948447496464906950423群众文化128420120156119072123458121441122500艺术教育155781521914285139071381313464娱乐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文艺科研315032053181315530973138文物680387092366125666767710182988其他2856822929944835353667744201263107总计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年度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娱乐业人数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总从业人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所占百分比49%48%45%51%79%73%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 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 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 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1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图1: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三、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形成这一状况的成因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形成这一状况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是传统的文化事业体制所造成的。 原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文化作为一种事业而存在,它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只讲文化事业而不讲文化产业,大部分文化部门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往往重行政指令,很少讲究经营管理技巧和市场运作经 验。长期以来忽视甚至排斥文化作为消费产品的属性。其次,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是专业培养原因所致。专业的培养涉及到专业教育和专业设置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高校没有很好地把握准国家产业调整的脉搏,更没有及时跟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最近几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文化产业的专业设置滞后,是导致当今文化产业各类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直至1993年,原国家教委才第一次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创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的四年制本科专业。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