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北校区 八年级下 人教版 语文 教学设计备课组长:高鹏主备人:陈艳艳 备课组成员:八年级备课组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第 节课 题:6.28醉翁亭记欧阳修一、 教学内容醉翁亭记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讲读课中的一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教学重点: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阔达高尚的胸怀。二、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分析课文内容。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教学问题分析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文章中“醉”与“乐”的联系。四、教学过程设计l教学基本流程 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 效果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当堂训练课后小结l教学情景 第一课时一、 课前回顾(1-2分钟)在你所学的名句中,有哪些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相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资料一:醉翁亭简介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居“四大名亭”之首。 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资料二:作家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资料三:写作背景简介: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1.识记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三、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二:( 提示:教师提示掌握重点字词句,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疏通课文,理解文意。)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8分钟)五、检查(自学)效果(5-8分钟)六、讨论(学生),点拨(教师)(8-10分钟)七、当堂训练(10分钟)按要求填写。 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_ 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_ 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_ 文中描绘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的文字是:_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_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_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_桃花源记中则是用“_ ”来指代八、课堂小结(6分钟) 1.一词多义(1)而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表递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3)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5)临临溪而渔: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词类活用。(1) 山行六七里:名作状,在山上。(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作状,像鸟儿的翅膀(3) 名之者谁:名作状,命名。(4) 故自号曰“醉翁”也:名作动,取名。(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意动用,以为乐 第二课时一、课前回顾(1-2分钟)句子翻译:(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来后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就是太守啊。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1.抓住“乐”字,理解作者的“醉”与“乐”,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及作者的情怀美。三、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指导一问题1:本文“乐”字贯穿全文,文中都写了哪些“乐”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人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山水之乐”,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宴饮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3)“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问题2: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明确】: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乐而乐,能与民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自学指导二问题3: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看待他的醉?【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被贬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难申,心情郁闷,可是却以宽厚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他的志趣和情怀是美丽的,为后人所崇拜敬仰。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5-8分钟)五、检查(自学)效果 (5-8分钟)六、讨论(学生),点拨(教师)(8-10分钟)七、当堂训练(10分钟) 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2.同为逆境中的借景抒情寄意之作,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积极进取,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不同点: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 ,侧重表现欧阳修豁达乐观的精神。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