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心理咨询.ppt_第1页
[管理学]心理咨询.ppt_第2页
[管理学]心理咨询.ppt_第3页
[管理学]心理咨询.ppt_第4页
[管理学]心理咨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看着你的眼 微表情 是如何出卖你的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级18班一组组长 贾XX组员 周X王XX孙XX崔XX姜XX 让我看着你的眼 一 问题的提出二 此课题的意义及预期三 研究方法3 1问卷调查3 2实验调查四 结果4 1相关资料4 2不同年龄对于说谎与微表情的看法4 2 118岁以下 在校生 年轻人 4 2 218 50岁 上班族 中青年 父母 老师 4 2 360岁以上 老年人 4 3比较4 3 1对说谎的认识4 3 2对微表情的认识4 4了解微表情后的影响4 5实验验证五 讨论六 研究启示与反思 让我看着你的眼 一 问题的提出诚实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在急速发展的今天 这种良好美德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化 说谎这一现象日趋低龄化 普遍化 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人平均每天都要说一次谎话 即使是 善意的谎言 其本质也是掩盖了事实真相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鉴于此 我们想做这样的调查研究 通过 微表情 这一心理学名词 这个可以反映人们短时间内的心里变化的方式 让更多人重新接受 诚信 让以后 善意的谎言 更加真实 呼吁大家诚实做人 踏实做事 我们组成员小洋同学某日在翻看校园心理杂志时 偶然看到了 如何撒谎才能迷惑他人 一文 读过后深受感染 对 说谎 与 微表情 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召集了小组成员 大家齐心协力 展开了对 微表情 的深入研究 让我看着你的眼 二 此课题的意义及预期往大里说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 微表情 就生活而言 我们可以通过 微表情 所暗示的心理问题 如性格 喜好 憎恶等方面更好的了解身边的人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研究 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 真诚善待他人理解他人 促进彼此之间关系更加融洽 有利于社会和谐 让我看着你的眼 三 研究方法3 1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取抽样法 三个年龄段中抽取150名进行施测 全部为有效问卷 被试者男女比例相当 此次调查忽略男女性别差异因素 被试的年龄段与人数详见下表 3 2实验调查实验调查即通过他人对被试者进行了解 在问卷调查及前期准备资料初步总结的基础上与被试者交流 提出与前期了解者相同的问题 对实验前期推断结果验证 实验验证的被试者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者不重合 被试人员6人 男3人 女3人 让我看着你的眼 四 结果4 1相关资料4 1 1什么是微表情 面部的变化 如笑 皱眉 发怒 能迅速地提供更多的信息 由此我们能很明显的了解人们当时的心情 意图 心里的事全在脸上写着 想获取你信任的人会冲你笑 想吓唬你的人会冲你发怒 交流时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会控制自己的表情 其目的是 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 掌握所处的境况 避免危险 欺骗 窘境或社会地位损失 诱导 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1 2微表情是如何反应人们心理的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 每种表情都表达同样的意思 高兴 面部动作包括 嘴角翘起 面颊上抬起皱 眼睛睑收缩 眼睛睛尾部会形成 鱼尾纹 伤心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睛 眉毛收紧 嘴角下拉 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 嘴巴和眼睛睛张开 眉毛上扬 鼻孔张大 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 前额紧皱 眼睛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 上嘴唇上抬 眉毛下垂 眯眼 惊讶 下颚下垂 嘴唇和嘴巴放松 眼睛张大 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 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1 3说谎时会有怎样的微表情 1 单肩抖动 不自信 2 注视对方眼睛 撒谎中 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 3 中断眼神交流 不代表撒谎 回忆中 4 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 典型谎言 5 抬起下巴 十分尴尬 6 揉鼻子 掩饰真相 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7 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 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8 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9 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 10 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 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让我看着你的眼 11 用手抚额头 表示羞愧 12 瞳孔放大 恐惧 愤怒 13 话语重复声音上扬 撒谎 14 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 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15 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16 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 典型的强迫行为18 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 往往没有任何表情19 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 20 手一直摩挲 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 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 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 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让我看着你的眼 21 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 会表现出恶心 轻蔑甚至是害怕 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 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 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眉毛朝下皱紧 上眼睑扬起 眼周绷紧23 亮出中指 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 充满敌意 24 鼻孔外翻 嘴唇紧闭 生气 25 下巴扬起 嘴角下垂 自责 26 眉毛向上 拉紧 恐惧 27 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 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 28 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 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 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 如果是真的发火 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29 提高右边的眉毛 表示你很疑问 30 嘴唇左边向上撩起 假笑 脸部74 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让我看着你的眼 31 声音和说话方式 人在说谎时 很难把谎言倒叙出来 他们会预先按顺序编好谎言 但从不会倒着顺一遍 说话缓慢轻柔 表明这个人的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词语重复 声调升高都是说谎的表现 你去过她家吗 不 我没有去过她家 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说谎 语速快表示当事人很焦虑 说话时语速加快意味着他的感情加重了 在谎言突然说出时 很多人以为撒谎要花更多时间来反应 但如果谎言已提前准备好 就会迫不及待说出来 回答与提问之间的时间差被称为反应潜伏期 反应潜伏期越长 说明回答者对真相有所隐瞒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2不同年龄对于说谎与微表情的看法4 2 118岁以下 在校生 年轻人 4 2 1 1对说谎的认识结果表明 在被调查的五十名学生中 几乎所有人都说过谎 而98 的人认为自己的说谎是有理由的 他们选择的说谎的理由大多是为了保护自己 图1 18岁以下被试者说谎的理由 图2 18岁以下对微表情的了解 4 2 1 2对微表情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人都不知道 微表情 但46 的被试者认为 微表情 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变化的 在向被试者解释过这一名词并举例 他们理解后 这一数据上升至96 图3 18岁以下对微表情是否能够反映人的心理的看法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2 218 50岁 上班族 中青年 父母 老师 4 2 2 1对说谎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 这一部分群体对说谎的认识比较深刻 说谎的几率相对较小 很多人都能理解他人说谎的行为 但对说谎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 出乎意料的是 大部分人选择说谎的理由为掩盖真相和保护自己 前者的比率为44 后者为46 图418 50岁的说谎理由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2 2 2对微表情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人都未接触过微表情 而对微表情是否能反映人心里大都持不确定态度 他们认为 微表情对于心理反映是一时的 不能仅凭微表情来判断这人是否说谎或心理活动 在了解过微表情后 选择 能够反映 这一选项的人数有所增加 但肉有52 的人不确定 图518 50岁对微表情的了解 图618 50岁对微表情能否反映心理的看法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2 360岁以上 老年人 4 2 3 1对说谎的认识根据调查 这部分人几乎未说谎 虽然曾经有过说谎经历 但近期没有说谎 老年人选择的说谎理由多为 善意的谎言 他们说谎的对象多为自己的子女 出于关爱的目的 图760岁以上说谎的理由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2 3 2对微表情的认识据调查显示 老年人几乎从未听说过微表情 这部分人由于很少接触互联网 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于平面媒体和互相交流 对于这类名词理解接触甚微 同时 这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之其他两组普遍偏低 鉴于他们对于微表情的理解能力有限 我们研究小组特设计专门的题板图片讲解 并举实例 情景表演 帮助理解 在听过我们的解释之后 仍有16 的人不能理解微表情 鉴于此 本数据排出这部分被试者 图860岁以上对微表情能否反映人心理的看法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3比较4 3 1对说谎的认识纵向比较三组数据60岁以上的群体说谎最少 对说谎的理解更透彻 18 50岁以上的人群对说谎所造成的后果十分敏感 对说谎持否定态度的人居多 18岁以下的学生对说谎的认识不深 体会较浅 认为说谎不会造成太大的后果 说谎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 图9各年龄的说谎理由 让我看着你的眼 横向比较三个年龄段的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 29 3 的人说谎理由为碍于面子 最多的是善意的谎言 比重为三分之一 其次为保护自己 比重为28 7 由此可见 很多人们认为自己的谎言是友好善意的 而大部分人一说谎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3 2对微表情的认识纵向比较数据 由于学生群体接触的事物比较多 信息获知渠道较多 理解能力比较强 接受能力也好 所以这部分人群对微表情的了解较多 在简单介绍之后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因此在微表情能否反映人们心理的这一选择中大都选择了 能够反映 而老年人大部分选择了不能确定 横向比较数据 选择 能够反映 选项的人占20 了解后数据上升至47 3 而不能确定选项由70 下降至36 7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4了解微表情后的影响4 4 1对18岁以下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78 的学生在了解微表情后下一次与人交流时会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对与陌生人交往时 他们会选择掩饰自己 在选择掩饰部分方面 33 3 的人选择了眼神和表情 21 的人选择了动作 4 4 2对18 50岁的影响结果表明 56 的人在了解微表情后会选择在说谎时尽量注意自己的表情 但是对于与人交流34 的人认为没有必要 24 的人会选择通过微表情了解他人的心理 4 4 3对60岁以上的影响结果表明 这部分人对了解过后微表情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微表情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被试者在 您对微表情有什么看法 一栏中填写到 微表情只是可能能够反映 人的心理 但仅凭这一点不能判断一个人的真正性格特点 让我看着你的眼 4 5实验验证在对8名被试者进行前期调查摸底后以及前期的资料整理 我们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了不同问题及考察方式 1道问题涉及本人最不愿提及的个人隐私 但没有答案 只是通过此种方式研究被试者为了掩饰内心的微表情和反应 前期搜集资料中大部分符合实际 经过一系列研究我们补充得出如下结果1 如果一开始说谎十分坦然淡定 但是一旦反问其 这是真的吗 或暗示 我已经知道事实了 你没有必要说谎 时 说谎者会在瞬时表现的局促不安 眼神飘忽不定 马上反驳或表示不屑 继而平静下来 2 当被问及隐私问题时 被试者常以笑来拒绝回答 即使回答也只是三言两语匆匆带过 及时岔开话题 3 如果问题恰巧说明了他的想法 回答时将会有短暂停顿 70 以上的人会否定这个看法 4 两人谈话时虽然平视说话人 但目光停留在说话人鼻以下 表示不自信或心虚 让我看着你的眼 五 讨论5 1人们说谎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调查与实验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究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说谎以及对微表情的看法 数据准确的反映了当下不同年龄对说谎理由的认知 大部分人对说谎持否定态度 年龄较大说谎越少 但是 善意的谎言 越多 人们总喜欢在说谎之后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让我看着你的眼 5 2人们对微表情的理解现在 能够知道微表情的人很少 能够说出微表情的作用及如何反应心理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 推广这个名词让更多人理解已经成为必要 揭穿谎言只是次要 了解他人 真诚待人才是关键 大部分人都相信微表情能够反映我们对心理 但是不得不承认它反映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让我看着你的眼 5 3如何正确使用微表情来判读心理 微表情是能够反映人的心理 但反映的是片面的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支持 但是因人而异 所以 正确使用这种方法来看待他人 在初次见面时适当使用 我们呼吁大家还是要坦诚相待 踏实做人 谎言总会有揭穿的一天 让我看着你的眼 六 研究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