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有关计算_第1页
圆的有关计算_第2页
圆的有关计算_第3页
圆的有关计算_第4页
圆的有关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故事 我是九年级部数学老师,今天在这台上有点紧张,所以可能讲的不好,请大家见谅。当老师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在这私立学校让我成长非常快,因为私立学校一般是女同志当男同志用,男同志当牛用,当然这是自我调侃的。接下来我跟大家一起分享两年来的一些想法,刚进入成章的时候,培训的时候听了很多领导介绍的学校规章制度,很多考核制度,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心里很害怕,怕这里扣款,怕那里被批评。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哥跟我说,私立学校大家可能都觉得难呆,难干。但是其实只要抓住学生安全,学生成绩这两个点,在这里工作就有方向感了。所以两年来我是把学生安全作为我的工作基本点,把学生成绩作为我的工作目标,也就安全的在成章度过两年多。 学生在学校安不安全,成绩能不能提上去,主要是看一个班的班纪班风,而班纪班风很大程度上受班级问题学生影响。 那么今天我就主要跟大家聊聊问题学生。第一、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指的是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用常规教育手段很难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例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李华(化名),初一刚来的时候几乎天天要与同学打架,与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矛盾,让我们班的老师看到他就头疼,到初二的时候班上的同学都已经了解他的性格了,所以没人会跟他争吵了。但是他初二时候与初三同学发生了四次矛盾,有三次被打的头破血流,一次衣服被撕烂,还有一次与学校门卫发生矛盾,其中两次陪他去医院。到了初三又和初二发生矛盾两次,欺负初一学生一次,甚至打算动刀子了。年级部领导全部认识他,任课老师对他印象最深刻。像这样学习态度恶劣,行为习惯异常,心理不正常就是典型问题学生。但是需要注意几点:低分生 问题学生; 问题与严重问题的差别。第二、问题生的形成原因:1.社会原因文化影响(现在手机和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博大精深,学生过早接触又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2. 家庭原因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一个问题孩子基本会有一个问题家长或者问题家庭,像我们班的李华就是典型,爸妈虽然在工作上成功但是双方感情不好,甚至到快离婚的地步)3. 学校原因教育目的、职业道德(有些孩子只是平时小问题比较多,长期没有得到老师的正确对待,最后变成问题学生)4.学生原因成熟度(学生自身性格,)第三、问题生的类型、特点以及治疗要注意事项、问题生有哪些类型按问题生的特点和性质分类:1.行为习惯型问题生2.厌学型问题生3.心理型问题生4.品德型问题生二)、问题生的症状1.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的症状 赖 用祁东话讲就是西夏2.厌学型问题生的症状 怠 什么都愿意干,就是不愿意学习3.心理型问题生的症状 怪 总是喜欢发宝气心理型问题生分两种 外向型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狂躁、多动和攻击性; 内向型自闭、自恋、多疑、忧郁、退缩和自我攻击。4.品德型问题生的症状 有股邪气 坏 属“边缘生” 价值观和人生观明显偏离正轨。 有小群体 学生怕他(破碎家庭、道德不良家庭、严重教育失误家庭)(三)治疗各类问题生要注意什么? 1.治疗行为习惯型问题生 特别需要耐心;要大尺度衡量,不要小尺度评估。 重点问题先纠正;“屡教不改”不一定是“成心捣乱”;了解家长和前任采取过的措施;(我们班的李华就是家长对他总是动手教育,小学换过5个班主任,所以我总是教育之前跟他强调一点我不会放弃你,我看好你能够成功,所以每次不管他怎么疯狂,看到我来了就会冷静下来,他的心里还是觉得我是对他好的那个人)要学会诊断其家庭教育具体的“失误点”。 2. 治疗厌学型问题生特别不适合用惩罚的办法,尤其不可以用学习来惩罚;进行个案诊疗: 知识漏洞太多、基础太差的有针对性补课; 智商不高的学习上尽力就行; 可以鼓励他学好一两科能够接受的学习受过严重挫折而灰心了的,多鼓励多带动大人催逼太紧,小孩以不学习来对抗的。以上个案诊疗方法做不到怎么办? 别跟学生较劲; 鼓励他积极参与学习之外的活动;(可以去美术老师那里剪纸,可以去音乐老师那里学跳舞,可以去跟体育老师学习篮球)3.治疗心理型问题生要减少周围同学对他们的歧视;少干涉他们,可以让步,可以妥协,可以给他们开辟 “特区”。(注意要提前与学校领导沟通) 变通方式与他们沟通。(如,书信、微信、网聊、一起做事或通过表情、动作,间接打听等)一般以消极防守为好。 4.治疗品德型问题生 不要轻易认定一个学生是品德型问题生; 最主要的标志是他们有相对稳定的不良价值观; 另外一个标志是他们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来往。搞清他“坏”到了什么程度; 虽然比较坏,但还有善良和通情达理的一面 力劝他们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坏”的比较厉害的和平共处; 企图在班里拉帮结派、称王称霸的只好较量一番。总之,教育不同类型的问题生时,教师扮演的角色要不同:教师是耐心的长辈;教师是科研人员、学习问题专家;教师是心理医生;教师是足智多谋的战士;教师是高明的侦探。按问题生的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问题生 2.中度问题生 3.重度问题生轻度问题生的特征: 对这类问题生,常规教育似乎不解决问题,但他们的生活、学习还能凑合随上大溜,对集体没有很大破坏作用,老师的教育有时也管点事,而家长对他们也没有完全失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学生身份仍然认同,他们的心尚在学校。中度问题生的特征: 中度问题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不适应,跟不上多数同学,心情焦虑痛苦,对集体破坏作用较大,抵触教育,常规教育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家长对他们也基本失控。 他们对自己的学生身份已经不怎么认同,也就是说,他们的心已经有一半不在学校了。重度问题生的特征: 他们一般是边缘生,徘徊在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已经辍学,心已经不在学校。家长完全失控,根本管不了孩子,有的甚至被孩子控制。实际上他们心中已经不觉得自己是学生了。四、教育问题生的策略上策通过教书育人(课堂上专门为他制定相对应的问题,把他带入课堂,让他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快乐,让觉得如果不上课听讲将是一种损失,课后对他进行适当的习题讲解,让他知道你非常看好他)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很高。最大难题是,担心“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中策:个案诊疗诊疗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1.稳住事态,冷静应对。问题学生是善于制造事端的人;问题学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情感的人; 教师面对问题生的惹是生非,特别容易急躁、失控、甚至发火,因而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 对问题学生进行诊疗,前提是教师要冷静。千万不能在气头上,动手或者辱骂,或者自己在学生面前已经乱了阵脚。2. 不可以从分清是非入手 学生犯了错误,先不说他对错,而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才有可能下次在适当的地方切断他的错误思路,避免重犯错误。作是非判断是很容易的,一般不需要专业能力。3. 不搞“态度挂帅”何谓“态度挂帅”?要求学生在气头上立刻道歉,是违反人之常情的;不要急于看态度,而要先调查事实; 不要用“审问”的口气,而要用“询问”的语气。4. 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问题生出了问题,教师的第一反应,决定了教师后来行动的方向; 错误反应,不会引导教师去研究问题,只会激化矛盾,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无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遇到问题生出问题,第一反应最好像科学家一样充满着好奇心 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 科学家式的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好奇心能冲淡厌恶。面对问题生的问题,教师第一反应应该是充满探索精神的“为什么”, 而不是情绪主义的义愤填膺和管理主义的“怎么办”。如果学生能知道怎么办,就不会这么多事了。没有“为什么”就没有研究,没有接连不断的“为什么”,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成果。5. 行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 千万不要迷信自己的眼睛; 采用观察法,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非正式场合的表现;还要注意通过学生了解学生。 案例1:学生严重的不注意听讲 严重的不注意听讲,即经常的、持续的、弥漫性的、公然的屡教不改的令老师无法忍受的那一类不注意听讲。行为习惯型问题生、厌学型问题生,都有这个问题。 教师的一般对策,就是给孩子大讲学习的重要性,课上提醒、批评、罚站,赶出教室,再解决不了,就请家长,还解决不了,只好怀疑孩子有毛病。 一个学生严重不注意听讲, 首先应该看看他学习成绩如何。A、如果成绩还可以,甚至比较好; 第一种,他不是不注意听讲,而是在用他自己的姿态和习惯注意听讲或者比较注意听讲,因为其姿态与其他同学差别较大,很不“标准”,被老师误解了。第二种,他早就会了,听得不耐烦。第三种,课外会有人给他再讲一遍,他课上不必听了。第四种,有些学生是自学者。B、不注意听讲,成绩又很差的学生教师又要了解学生不注意听讲是“新手”,还是“老手”。 关于不注意听讲的“新手” 一般是被某种东西干扰了,一旦排除那些干扰,重新找到认真听讲的感觉,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上升。这些干扰来自何方? 有的孩子是不适应环境 有的孩子是同学关系紧张 有的孩子是不喜欢任课老师 有的孩子是“早恋”有的孩子是家庭关系紧张有的孩子是身体不好、休息不好或精力不济关于不注意听讲的“老手”能力问题,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叫做注意力障碍;非能力问题,就是说,他们本来还是有能力注意听讲的, 有其他因素严重压抑了此种能力,它发挥不出来了。怎样区别? 能力问题的原因一般是先天的,是一种病态。 非能力问题的原因: 第一种,对学习失去信心。 要“哪壶开了提哪壶”。 第二种,基础太差,听不懂。 第三种,注意力匮乏症。 第四种,智力类型与众不同。案例2. 暴力倾向 学生的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在校园中破坏性是很大的,一场打架会弄得满城风雨。学校遇到这种事,有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是给予纪律处分。 但是这种事关键在于预防,而要预防,就必须首先搞清:他们为什么对同学施暴,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一)、发泄 有不少学生动不动就打人,是因为他心里总是窝着一肚子火,找个出气筒就要发泄。 有武力发泄的条件:个子高大,有力气,特别敢下手。 火的来源: 学习 失败 亲子关系紧张 同学关系紧张 施暴特点:一般没有明确目标, 没有时间规律, 随机发怒。解决措施: 1.应该赶在他们下次施暴的前面,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以便预防。2.搞清他心中这股火是从哪里升起来的,从根本上灭火。3.必须让他向受害者道歉,赔偿损失。(二)、恐惧 他们的暴力行为是出于一种恐惧心理的过度反应。(三)、语言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四)、习惯性暴力他们的价值观就是“只有武力能解决问题”。(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低,牢骚满腹,对谁都不满,孩子有错就打。)五)、讲哥们义气(六)、表现自我 证明自己的存在, 显示自己的实力, 吸引她人的注意。 能够用正当的手段、干正经的事出风头。(七)、称霸 可能有一伙人 要看成熟程度八)、嫉妒(九)、报复(十)、图财 (十一)、争夺导性(十二)、自卫过当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 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9. 确诊时, 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 他人吃药。 案例:顶撞老师1.老师冤枉了学生 2.老师不公平 3.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 4.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自尊 5.老师要请家长6.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老师误以为是顶撞 7.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8.学生想表现自我9.和老师套近乎10.学生对老师的业务水平有看法11.学生缺乏教养12.学生想压住老师,好为所欲为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再鉴别是临时发作性顶撞,还是蓄谋已久的。 个人行为的顶撞比较好办,有背景的顶撞要小心。主张课下找这位发言人谈谈,倾听他的意见, 弄清原因。 不可以当时大发脾气,事后又不了了之。当顶撞变成对老师的人格侮辱的时候,一定要严肃对待。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11.根据治疗效果的返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准备修正。 下策:导致只能用下策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能力不够;二是问题生的问题太严重;三是学校领导的支持很不给力采用下策要做的几项基本工作:1.稳住班级基本成员。问题生捣乱是需要市场的。稳往几个美女和俊男。不要挑拨学生间的关系,不要阻止他们课下的交往。2.要做妥协和让步。其他同学提出“这不公平”怎么办?争取领导支持。3.不要与问题生撕破脸。不可能完全不理会问题生的错误行为;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别撕破脸;保证绝大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