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创新设计.doc_第1页
雨霖铃创新设计.doc_第2页
雨霖铃创新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走进作者,走进词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以朗读指导来品词的魅力,体验作者凄清的情感世界情感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诗词美的体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如何组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感悟诗词,体验美感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设置,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情感导入1、人生无常,聚散不定,自古以来,离别总伴随不尽的伤感,请同学回忆有关“离别”的名句,并情感朗读。(幻灯提示)(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2)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是啊,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最消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别离的天空板书雨霖铃。2、走进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世称柳屯田,是北宋婉妁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别恨离愁男欢女爱的词风,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这首词写于他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去外地的时候,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失意孤独之感一起涌上心头。这节课主要通过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赏、美美地画四个环节完成。二、美美地听,播放雨霖铃mtv1、听歌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让浓情厚意从低细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让离愁别恨,从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泻出,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营造的意境,为读创设一定情境氛围。2、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三、美美地读,分两个层次(派学生代表朗读,另外学生评点)1、第一,读准语音,停顿。如:寒蝉 / 凄地,对 / 长亭晚。执手 / 相看 / 泪眼;竞 / 无语/凝噎。2、把握节奏,渗透情感。(1)进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语气,结合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读出感受。如: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为韵脚、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竞无语凝噎要稍重,并读出哽咽之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晓风残月”要低沉。(2)再听录音轻声一起跟读(在理解、交流的基础上,再来听名家朗读,再次静心意会语之精妙、情之精诚)四、美美地赏诗歌是需要品赏,才能体会其中的真味。请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从词的情、景和风韵美三个环节来展开。(一)谁感别离情1、文章是如何来表达别离时作者情感的至深至浓。(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点拔: 环境寒蝉凄切,冷落清秋节。 情境执手相看泪眼,兰舟摧发 心境竞无语凝噎 虚境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好景虚设。2、小结:诗人的情感步步深入,层层加浓,并以虚实相济,淋漓尽致流露出心中那消魂黯然的别离情。(二)谁解风物意“一切的景语皆情语”找出文中写景的意象,并抒发自己的理解,体验其妙意。(学生合作探讨,教师归纳点拔)点拔:(1)寒蝉“寒蝉”在古典诗词中是悲凉的同义词,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而文中,首先点明季节是寒意的清秋,其次也意味着,并非蝉寒,而是诗人心境的凄寒,并渲染凄凉伤感的气息,突出“伤离别”的主题。(2)长亭“长亭”古人常用作饯别地,如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既交代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3)杨柳岸“柳”是寄别之物,自汉始古人都有折柳赠别之俗,如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桥送别,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意。(4)晓风风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事物,尤其是拂晓的秋风,更是离愁、哀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在天涯”。小结:文中一景一物总关情,只有体验景的妙意,才会理解情的凄切优美。(三)谁品婉约韵1、结合学生对词知识的理解,从婉约词创作风格出发,多角度品品雨霖铃美感。(学生可以多方面出抒发自己的阅读体验)点拔:(1)景物,具有轻、柔、纤的特性,色彩柔和、朦胧以冷色调为主优雅美;(2)情感凄切,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回缠绵幽婉美;(3)意境萧瑟,融情入景,物我交融阴柔美。2、小结:这种景与情的交汇、融成一种幽婉、轻柔的艺术境界,以美的韵味扣动读者的心灵。3、再次情感朗读全文五、美美地画(课外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是针对美术专业学生设置)请同学结合对雨霖铃赏析与情感体验,对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右的艺术风格,尝试创造两幅不同风格特征的画面,力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境界,(注意环境选择,色彩的调配,人物的神情刻画)(板书设计)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赏美美地画教学后记: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约派词风的最杰出代表,可以说是一篇千古美文,在教学理念上要贯彻美育渗透,文学的人文性渗透,让学生能体验美。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带有独特的视点和角度,创设情景营造情景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去品味,去感悟,去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课的设计由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赏、美美地画四个步骤展开,层层深入,层层铺设情景。由音乐的欣赏带入情景,再通过两个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感受音律的美,体验对诗情的初步理解,推动品赏的展开,赏词是核心环节,由1、谁感别离情;2、谁解风物意;3、谁品婉约韵三个独特的视角展开,由情思景意美悟,步步深入,最后针对综合美术专业的特征设置课外拓展,美美地画渗透专业特征,体现文学与艺术的学科整合。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