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使学生了解柯文明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感情。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4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写法。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条理。学习1-3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导读准生字词。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突兀森郁:突兀,高耸;森郁,树木茂盛。(查字典)合适:(结合句子连接)指两个人并排仰卧字很小的船里不大也不小。盘曲而上:引导学生用画示意图方法理解。变化多端:引导学生用近义词比较的方法理解。聚集:引导小组同学通过表演理解。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五、讲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指导感情朗读。3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 4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5有感情朗读一至三自然段。六、写字指导1.“鹃”的“月”的撇变竖,“鸟”起笔稍高,竖折折钩略宽,稳住重心。2.描红,临写。七、作业1.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4-7自然段,使学生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引读课题)二、复习导入从“记”这个字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按游览的顺序写。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都各具特色,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概括了路上的特点,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叫明艳(板书)。叶老先生看到山上的景色,眼前一片明艳;听到溪水的声音,内心倍感愉悦。让我们怀着愉快之情读好课文2、3两小节。三、学习课文47节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又各有什么特点呢?课文47小节向我们作了介绍。请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先读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部分的特点,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词或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体会。学生自学学生交流(1、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2、这部分有什么特点?3、哪些词或句点明了这个特点?)预设1(洞口)特点:宽(板书)“像桥洞”这个比喻不仅说出了宽的特点,也点出了洞口的形状是拱形的。一、二排读好这句话。预设2(外洞)特点:大(板书)“大会堂”见过吗?我们看电影的工人电影院就是一个较大的会堂,不过那里只可以坐 人,而叶老先生看到的外洞可(引读)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拥挤吗?(不)所以读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些词?(一千、八百、不觉得)三、四排读这句话,突出外洞的大。预设3(孔隙)特点:窄小(板书)这部分作者写得较详细,也写得很精彩,课后练习是要求背诵的。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我们来给这部分分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5节根据内容给这一段分层。学生默读、思考。交流分层。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读这部分,我提问题,同学们用读书来回答,把这一段的层次理理清楚。(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泉水从哪里来的呢?孔隙多大呢?怎样小的小船呢?怎样进出洞呢?作者怎样进洞的呢?)除第一层过渡以外,各层又是怎样围绕“窄小”来写的呢?(请概括窄小这个特点的同学先说) (过渡: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孔隙窄小?)预设第二层:“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外出游玩嘛,坐在游船上一边喝喝茶,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多么惬意的事呀!可这里的游客不要说喝茶,连坐也不行,得(引读)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看来这船确实很小,而船小是因为孔隙小。读好这句话。预设第三层:进出洞用绳子为什么不用人划船?(孔隙太小,无法划。)这独特的进出洞方法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孔隙窄小。预设第四层:最有趣的要数作者进洞了。这一层有4句话,四大排分别读一句,并说说你们的感受。交流:对哪些词最有感受?第一句:“贴”换成躺、靠、挨可以吗?为什么?(贴强调紧紧贴着,不留一点缝隙,如果不贴着,身体就会被撞破、擦伤。)“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为什么不直接写“从后脑到脚跟”而说“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呢?“没有一处不”是双重否定,作者又强调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读这句话,一边摸一摸自己的相关部位,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强调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必须紧贴船底)我们从作者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紧贴船底,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姿势低得不能再低了,说明孔隙十分窄小。齐读。第二、三句:这两句写了什么?(写了作者进洞的感觉)你们又能从哪些词中体会到孔隙的窄小?“挤压” 为什么感到“挤”呢?三名学生演示。(左右两学生向中间学生靠近,问中间学生:你好像是作者,左右两名同学好像左右 的山石,(分开时)你感觉挤吗?(靠近点)你感觉挤吗?(再靠近点)你感觉挤吗?)从这个挤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孔隙中左右距离很窄。 为什么感到“压”呢?因为上方的山石靠作者很近,从这个压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孔隙中上下间距离很小。“稍微”“准会”左右与上方的山石距离作者太近了,以至于“稍微”抬起一点儿,就一定会,就“准会”(引读)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的姿势已是低得不能再低了,还有这样的感受,说明孔隙实在很窄很小。这是多么刺激、有趣的经历呀!让我们一起读这两句,与作者一同去感受。叶圣陶先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呀!他用朴实的语言,精确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突出了孔隙的窄小。请把书拿好,我们一起读作者进洞这部分,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一背。预设4(内洞)特点:黑(板书) “一团漆黑”“只能” “小小”最能体现“黑”这个特点。 你能读好吗?(突出这几个词)特点:奇(板书) 内洞有什么景物?(双龙、石钟乳、石笋) 怎样的双龙?怎样的石钟乳、石笋?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栩栩如生、婀娜多姿) 女生读,体会它的美。特点:大(板书)“比外间大得多”用比较方法说明内洞的大。 “十来进房子”不是十来间,用数字说明内洞的大。四、总结写法这是一篇游记,自然有一些介绍作者行踪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有了这些语句,叙述才有一定的顺序;有了这些语句,才能把各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也是同学们要学习的写游记的一种方法。五、写字指导1.“臀”第三笔要长,下部“月”竖撇变竖。 “笋”下部“尹”的上半部扁宽,且中横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北京门头沟龙泉镇城市协管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见习护理人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春季河南新乡工商职业学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旅游大类】模拟练习
- 2025河南郑州市中华保险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辽宁抚顺高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安全培训效果评语课件
- 2025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公开招聘部分紧缺岗位聘用制工作人员(58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阳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31人(第三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安全培训效果考核课件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知识专题培训
- 艾青诗选向太阳课件
- 电站反恐防暴安全
- 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
- 第9课《创新增才干》第1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应用-认识FANUC工业机器人
- JCT 932-2013 卫生洁具排水配件
- 法院宣传稿范文大全500字
- 3.2.2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课件讲解
- 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 夹芯板安装施工工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