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_教学设计1_第1页
声声慢_教学设计1_第2页
声声慢_教学设计1_第3页
声声慢_教学设计1_第4页
声声慢_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 有节奏有感情地地朗读本词,体味其中的愁情。2. 分析“雁、酒、风、黄花、梧桐细雨”意象内涵及其所营造出来的凄凉、愁苦、深沉的意境。3. 通过“知人论世”的诗歌解读方法体悟作者“愁”的三种内涵中所寄予的生命体验。2、 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2与3难点:目标33、 教学方法诵读法、评点法、问答法4、 教学过程(1课时)(1) 导入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国伤时的爱国赤子;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婉约词宗,李清照(2) 整体感知初读1. 朗读:学生自己朗读听配乐朗读跟配乐朗读2. 感知:(师)用一个词语概括出这首词给你的感觉或者印象。3. 明确:本词基调(凄凉、悲苦等等)(3) 具体探究(研读)1. 引导:(师)词中那些具体的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2. 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分析:第一,叠词具有韵律美,能够烘托气氛,增强感情。 例如: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奠定了诗歌轻缓宁静的基调。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烘托出秋之萧条肃杀。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美感。 第二,声声慢的七组叠词具有层次感。 (寻,着眼于大处找,觅着眼于细微处找。 戚:忧愁)心中若有所失,怅然不已,于是“寻寻觅觅”,无奈寻而不得觅而不见,环顾四周唯有一片“冷冷清清”,词人内心之愁闷加环境之冷寂,两者加深了作者内心的感触,于是情感愈发幽深,情感更显凄切。(逻辑+情感,逻辑成线,情感逐次递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若有所失寂寞凄清凄苦无依外在动作眼前环境内心愁情结果引发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明确:十四个叠字无一字见愁却声声含愁,字字见愁,是李清照代表作品中的经典,故此词称之为“易安的词”。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分析:(乍:忽然。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 将息:修养) 乍暖还寒:天气忽暖忽寒冷暖人生。李清照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当朝高官,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前丞相之女,素有学识。李清照少有才名,十八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丈夫爱好金石之学,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吟诗作画,生活恬静富有。北宋灭亡后,金兵南下,夫妇二人被迫南渡,途中夫妻二人收藏了半生的金石遗失过半。其后,李父亲被捕入狱,接着丈夫染病最终不治身亡,从此李清照一人漂泊南方,晚景凄凉。此词作于李南渡后,词人从幸福美好的顶端一下跌落至痛苦的深渊,其中冷暖百态,恍然如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纳兰容若)4意象意境(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A欢庆之酒 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家。 B愁苦之苦 例: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确:本词中的酒是愁苦之酒,借酒消愁。风:A春风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秋风 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明确:秋风萧瑟、肃杀,与秋有关的事物均染上秋萧索、悲凄、肃杀的气息。愁酒明确:非是酒淡味寡而是愁浓太甚。本想借酒消愁,无奈愁重难以派遣,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的心境非常凄凉。(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候鸟):A思乡 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信使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却+旧相识: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词人此处不是“喜”之情而是“悲”之情。明确:词人借酒消愁之际,抬头望天,发现旧时相识的大雁,此举更加勾起作者的伤心处。北雁南来,来年仍是可以重归北边,而词人自己却由北边沦落到南边,已是无家可归;而这旧时相识的雁不定就曾给词人和丈夫传递过书信,如今雁在人亡,已无书可送了,这里凸显了词人身世之飘零,沦落之悲凄。(3)满地黄花(菊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煞:很,极。 例:急煞我也,煞费苦心。 堪:能。 例:不堪忍受。 引: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明确:早年的李清照与花争艳,减字木兰花中写出了其娇俏、烂漫的一面,而晚年经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心境迥异于年轻。“满地黄花堆积”写出菊花花开之盛,而后面紧接写菊之凋残,此处非是实写菊之衰败,而是借菊来写人心境之衰败,以“乐景写哀情”。(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A孤寂。 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B丧偶。 例: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梧桐+细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细雨+黄昏:三个意象的叠合是李清照的神来之笔,细而绵长的雨丝滴落在宽大的梧桐上,一滴滴,一声声,如同词人剪不断理换乱的愁思一声声落在心间,敲在眉头。而在这种漫长的愁寂持续到了黄昏,一抹斜照下,更催人思家思归。所以,三个意象的叠合,堪称李清照意象群中的经典之作。小结:淡酒借酒消愁 急风秋风萧瑟 旧时雁思归怀远 黄花乐景写哀情 梧桐+细雨+黄昏孤愁绵长诗歌鉴赏借助意象能够传情达意,这首词借助这些独特的意象群让我们感知到了词的细腻、哀婉、凄切,李清照声声慢被称之为“婉约之首”,所以,声也是一首“婉约的词”。5采用“知人论世”分析词人愁情(悟读)(1)引:(师)词的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词人不止“愁”一种情绪,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还有那些愁绪?(2)听声声慢歌吟+看李清照晚年生平摘要l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l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l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l 1151-1156年:李清照晚年无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3) 沦落之苦 愁: 孀居之悲 亡国之痛明确:后世之人来读声声慢之所以能够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多种愁情,浓郁哀情,关键在于词人在词中给予了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将生平之大哀和大乐借词之口尽数道尽。杜甫中年之后,漂泊西南,沉心世事,以一颗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