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学科 教学设计 第17周 2012年12月12日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主备教师:袁习武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会运用地形图,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第三部分“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第四部分“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判读技能、剖面图的做法与判读等内容。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基础部分,对于学生养成较高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时本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其他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难点是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一些问题。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能够通过等高线辨别常见的地形部位。2.认识各类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分布特征,能够正确判读各类等高线地形图。3.通过判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学会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4.学会应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相关地理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二)目标解析:1.要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的概念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以及如何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山峰、鞍部、陡崖、山脊等地形单元,并且理解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2.在明确了等高线的定义和地形单元的等高线分布以后,可以引入基本地形与其等高线让学生进行判读,具体包括:盆地、丘陵、沙丘、和岭谷相间分布的复杂地形。3.关于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可以由等高线的原理进行引出,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4.有了前几步做铺垫以后,可以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原理的迁移应用。三、问题诊断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七年级没有打好基础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加以引导和鼓励。就这一部分来说,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涉及到等值线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抽象,对于现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什么是等高线及其与实际地形的关系。要解决该问题,可以采用地理空间模型或者flash动画进行直观的演示,降低思维难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等高线图和实际地形,观察等高线标识地表形态所对应的等高线特征,让学生反复交流,提高认识。2.根据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学生学会这一部分的前提是能够理解等等高线的原理及其与实际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教师可以板图逐步引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3.地形图的应用问题: 这一部分综合性相对较高,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看懂等高线以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主要是选址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尽可能贴近学生对地理事物额亲身感受的经验,从身边的地理出发落实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教学过程:导入:等值线图是用来反映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示意图,是反映某地理事象在一定地域内存在和发展的规模、范围、等级或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地图。主要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水温和气温)、等降水量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深线图、等盐度线图、人口等密度线图、等震线图、地层年龄等值线图、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的等值线图等等。问题一:什么是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它是怎样表示地形的?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等高线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特点。典型的地形单元与等高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多媒体,学生自主感受思考。2、教师提出小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问题1:什么是地形图,地形图有哪几类,具有什么作用?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尺关系采用规定的符号把真实的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分类: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作用:反应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可以提高空间的想象力,还能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问题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与实际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概念:在平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组成的曲线。关系: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地面等高线的水平投影按比例尺缩小的图形。问题3:等高线有哪些特点?解析: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相交(表示断崖的等高线例外);2、等高线都是连续不断的闭合曲线;等高线间的垂于两条登高线的最短线段方向,相当于师弟的最大坡度线,也就是实地的斜坡方向;4、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连的两条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大小,与相应的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咧关系,即距离大者,其地面坡度小,反之则大。问题4: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获取正确信息?例题1: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1)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2中的()Aa点 Bb点 Cc点 Dd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从景观图上看公路和两个山顶,再对照等高线图可知,b点对应两个山顶之间是错误的,c点正对山顶,且在公路旁,也是错误的。d点明显错误。正确答案A例题2: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为100 m、200 m、300 m、400 m。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B图中的海拔高度G处100 m,H处为400 mC该地典型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解析】H位于300 m等高线上,且大概在山脊上,G位于100 m等高线上,H到G之间没有超过海拔300 m的障碍,故A错。B明显错。我国的东部地区的季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C错。我国东部地区河流补给主要是降水补给,故D项正确。例题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单元名称: , , , , , 。(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为 米。【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峰(如图中的、);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如图中的和两个山峰之间的)。和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化成所要求的单位米。正确答案(1)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顶鞍部(2)114600【变式训练】读下图,正确的说法是()A甲地位于山脊上B甲地位于山谷中 C乙地位于山脊上D丙地位于山谷中问题二:我们刚才认识了基本的地形单元,那我们常见的地形所对应的等高线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地形与对应的等高线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图分布特点。问题1:五种基本地形是哪五种,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例题4:山地的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坡度陡峻,峰峦起伏;平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下,平坦广阔;高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地面坦荡起伏不大,边缘陡峻。变式训练: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和不同的是什么?解析:平原与高原的地形起伏都很小,而平原的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切边缘比较陡峻;山地与丘陵地表崎岖不平,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问题2: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五种基本地形?例题5: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2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2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解析】本题要注意的是图中有指向标,这种地图上方向的辨别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图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图中等高距是100米。陡崖顶部高度小于700米大于或等于600米,陡崖低部的高度大于300米小于或等于400米,因此图中陡崖高度应该介于400米和200米之间。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进行计算:(x1)d H(x1)d,x是陡崖处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正确答案1.C2.C【变式训练】下图为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 C东南 D西南问题三:如何根据等高线来绘制沿某条线的地形剖面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问题1:如何判读地形坡面图?问题2:绘制刨面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例题6:图321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来的( )AAB BCD CEF DGH【解析】(详见课堂小结部分)正确答案C问题四:等高线地形图包含了很多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使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哪些应用?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分析出相关的有用信息,了解等高线图对于选址、选线和区域规划中的重要作用。问题1:完成p76页活动图3-4-11的问题?问题2:完成p77页图3-4-12的问题?问题3:完成p77页图3-4-13 的问题?例题7: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从西北向东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东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条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解析】首先,根据河流穿越的等高线数值特征,标出河流由高往低的流向;其次,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得出最终结果。铁路选线一般应尽量选择沿线地势起伏较小,线路较短,少穿越河流、山地;同时多从城市外围经过,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图中乙处线路弯曲,延长了路程;丙处从城市中间穿过,干扰了市内交通;丁处则穿越多条等高线,地势起伏大。图中Z处从等高线特征来看,位于谷地,容易发生山洪;从河流形态来看,位于河流凹岸,河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堤岸崩塌。正确答案ACD【变式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 B C D2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六、课堂小结:知识点一 :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概念: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特点:一条闭合的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为闭合曲线、各线不交(陡崖除外)。3.等高线地形图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小;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大。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高;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低。山脊山谷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陡崖:若干条等高线交会于一处。鞍部陡崖【方法与技巧】 等高线及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可以采用四字记忆法 同线等高、异线异高、同图等距、曲线闭合、各线相离。知识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地貌判断依据(等高线特征)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外大内小;即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沙丘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比较平坦;迎风坡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岭谷相间地形山岭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这样的等高线相间排列【方法与技巧】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及其区别与联系,采用下面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貌类型海拔地表起伏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陡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没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知识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剖面线的判读要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将剖面线所穿过的最高点、最低点、起点、终点、转折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与剖面图进行比照检验,看是否一致,从而可以确定剖面线是哪一条了。2.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步骤(四步走):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即水平坐标系,一般选择与原图比例尺相同);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垂直基线所代表的高程(比例尺的大小选择要考虑剖面线所经过地区等高线的高度差大小和所绘图的图幅范围);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向剖面图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纵坐标对应的高程标出对应的坐标点;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某剖面的地形剖面图。七、目标检测:1读右图,正确的说法是()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2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地形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A山峰B盆地 C鞍部D山谷3读图,地形部位和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山脊山谷鞍部山顶 B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D山脊山脊山顶鞍部八、配餐作业:A组读图3-18,回答12题。1河流a b段的流向为()A西北向东南B东南向西北 C东北向西南D西南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察留置看护管理办法
- 2025年乡村振兴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参考
- 企业安全干部培训讲话课件
- 2025果品订购销售合同
- 荣耀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过牧治理策略创新-洞察及研究
- 冲床调模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光纤销售合同范本
- 高中生物复习必修文档
- 冲压员工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与解释
- 400T三一履带吊性能表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JJG(新) 32 2022 工作用数字温度计检定规程
- 公共伦理学电子教案
- 埃美柯阀门检验报告汇总-391黄铜调节阀
- 500kV变电站屋外架构组立吊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 (完整版)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 生姜检验报告单
- 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精品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